标签归档: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的复活

语文课本里充斥了断章取义。一直如此。这导致了我在《四个男人一块墓碑》这篇日志里写的:“我的契诃夫,死在我的中学,和我的高尔基,我的普希金,还有我的鲁迅,四个老男人死在了一堆。托这个教育体制、语文教科书和语文老师的福。这死在一起的四个男人共用一块墓碑,上面刻了他们的死因——死于作品中揭露出来的——折磨、痛苦、阶级、敌人、剥削、斗争、虚伪、阴暗、寒冷、压迫,这些关键字围绕在碑中心‘意识形态’四个字周围。苦大仇深,一点也不可爱。”

其实,老师让学生一生都带着对作者和作品的偏见的又何止这四个。语文课本里的教材选取和解读,还是那么“毁人不倦”,例如我的马克·吐温早在三十多年前年也死在了语文老师手上,尸体至今还躺在课本里。

现在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本里有一篇课文,节选自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百万英镑》里亨利在服装店买衣服那一段。我记得我小时候这篇课文就叫《百万英镑》,但现在改名叫《金钱的魔力》(或许我记错了)。在网上看到有的教师对课文的解读是:“作者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小市民以钱取人、金钱至上的丑恶嘴脸。并且通过资产阶级对于尊卑血统的执着反映了整个社会的价值观,而这种扭曲的价值观已然渗透进各个阶层的认知里,小人物更是最愚昧的趋附者和践行者。”这符合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政治倾向和“盖棺定论”标准答案式解读。可是,这个解读到底在说什么?五年级的小孩子怎么去理解什么是资产阶级?并且两个裁缝凭劳动挣钱这怎么就丑恶了?难道越穷还越有理了?这是个什么逻辑?

距离上次读马克·吐温,已经三十年。因为那篇课文,我对马克·吐温这位2006年被美国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16名的杰出人物抱有深深成见,以至于在我短短人生里,竟然有三十年的时间里,生不起任何去接触这位美国历史上优秀人物的优秀作品的任何念想,甚至一听到这个名字就觉得乏味透顶,乏味的名字,无聊的文字,我一辈子都不要再读。

阴差阳错,有一天看完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6月1版1印,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的《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觉得内容不错,书的口袋本大小和硬面精装也不错,切口刷了红色好怀旧,就找还有没有这个系列的其他书。年前在旧书里淘到了一本同系列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啊……又是这个恶心人的恶心作品”,当时心里第一反应。定价24元,旧书略有破损和污渍,特价9.6元。里面有九篇短篇小说,还有名篇,十一万字硬面精装,还有一幅马克·吐温黑白肖像和一幅手稿黑白照片,怎么都划算。再说,这人应该也没有那么糟糕吧?就算不好看,也才几块钱而已。翻来覆去抱着怀疑说服了自己入手。

今早看完这本书,尤其是看了完整的《百万英镑》后,我的马克·吐温复活了。他是继契诃夫之后,从我语文课本里复活的第二位作者。不管语文老师和课本是怎么理解的,也不管作者马克·吐温的意图是什么想表达什么,我看完《百万英镑》的感受,和课本、和百度百科里的作者作品简介、和这本书前言里的解读,都不同。这才是我的马克·吐温;这才是我的《百万英镑》。我忍不住还要再读一遍这篇小说。亨利正是一个诚实、敦厚并有一点冒险精神的人,他最后所得的,都是他应得的。小说里的每个人,都做了自己在那个角色上应该做的。现实生活不就是这样?回想过去三十年被蒙蔽,被误导,还是怪自己太蠢。不懂、不会自己独立思考,课本和老师说什么就信什么,习惯了被投喂后就以为学习和教育就是这样子,忘记了思考,连多问一句“真的是这样的吗”的念头都没有。真是可悲啊。

为了庆祝马克·吐温的复活,我准备慢慢淘慢慢买收齐这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朝内166人文文库·外国中短篇小说”共15种,或许还有我的谁会从这套书里复活也说不一定——当然,这六个月的购书额度已经用完,实施也要到九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