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韭菜花

风来花香浓

石榴花开了一路,但周末两天风吹雨打,“花开满树红,花落万枝空。”无可奈何花落去,一路树树绿肥红瘦。

游学开始前一天,教艺术的底老师课间在办公室里,坐在我对面看书,突然说:“豆哥,你写的东西读起来很像老舍的风格。”我喜笑颜开,谢谢夸奖,心里想还是老了啊,连每天敲的流水账都泄露出了上个世纪的气息。

学生们游学去了。办公室里,帅老师、刘艺老师在备课,我放的是秘密后院的歌,宁静、微雨,刘艺老师说好像在山中。一阵风来,女贞花香浓。

今天用了半天时间,完成了七年级下的生物教案。部编版教材中内容,有相当部分是与语文、历史和地理相关的,我觉得文史地生跨学科或者说超学科教学完全是可行的,好好准备准备,值得挑战,但大可不必。

晚饭太座用筒筒辣椒炒了我最爱的韭菜花,脆嫩鲜香,送服米饭两大碗。韭菜花炒肉,似乎只是贵州的做法。江南韭菜花和蒙古草原上的野韭菜花,虽隔山万重,但好像都只是捣成韭花酱。韭花酱和苦蒜凉拌折耳根或椿菜是贵州春天的极致美味。唐末梁、唐、晋、汉、周五代五朝元老,官至太子少保的杨凝式,一天收到朋友送的韭菜花,感激之下正儿八经写了一封感谢信。这封信就是被称作“天下第五行书”的《韭花帖》:“记起昼寝乍兴,輖饥正甚,忽蒙简翰,猥赐盘飧。当一叶报秋之初,乃韭花逞味之始,助其肥羜,实谓珍羞,充腹之馀。铭肌载切,谨修状陈谢伏惟鉴察。谨状。七月十一日,状。”这位高干当时竟然会收到韭菜花这样的礼物,并且看来似乎收礼之人还很珍惜,现在想来也是不可思议。只是杨凝式在这封信里也没有写清楚当时的韭菜花是怎么个吃法,看起来是配着羊肉吃的,因为“助其肥羜,实谓珍羞”,“羜”是出生五个月的羔羊。深夜敲这个,实在是不合适。馋虫大动,撸串去。

韭梁朱许王

上午雪霁,太座上班,二娃去了幼儿园,与女儿在家围炉晏坐,她读她的书,我备我的课。

汪曾祺《韭菜花》一篇,录有唐末五代杨凝式《韭花帖》,韭菜花配小肥羊的美味。五代以后五百多年的明朝,美洲的辣椒从欧洲传入中国,先是在沿海地区被当做奇异植物观赏养眼,后又用了百多年才在蛮荒内陆的贵州有苗族人食用养胃(见曹雨《中国食辣史》)。在我家,太座用花溪筒筒辣椒加肉片炒韭菜花,红的辣椒和番茄,绿的韭菜花,白的肉片和葱段,齿颊鲜香,实谓珍馐,可助我口服米饭三碗。

“书册埋头何日了,不如抛却去寻春。”昨天在梁实秋一篇文章里读到这句,梁说是朱晦庵的句子。中午与女儿口服毕黎氏销魂炒饭,手挽着手,我们一起出门踏雪寻梅,折回腊梅一枝,插在陶罐里,满室生香。闻香就想弄清楚这句“寻春”出自朱熹的哪首诗,查了一手,出来朱熹《出山道中口占》和许月卿《川原》两个结果:

出山道中口占
宋·朱熹

川原红绿一时新,
暮雨朝晴更可人。
书册埋头无了日,
不如抛却去寻春。

川原
宋·许月卿

川原红紫一时新,暮雨朝云更可人。
灿若中兴红药相,嫣然何虑海棠嗔。
天将好景烦吟笔,我自清时作幸民。
书册埋头无了日,不如抛却去寻春。

这一句不论是出自朱熹还是许月卿,都是“书册埋头无了日,不如抛却去寻春。”梁实秋的“书册埋头何日了,不如抛却去寻春。”的“何日了”应是记错了。

朱熹生卒为1130-1200,许月卿生卒为1216—1285,不排除许月卿在朱熹的原作上再创作的可能性,不过我更偏向于像《画》(远看山有色)这首五言绝句一样不是王维的作品而被后人安在王维头上,因为朱许二人都是江西婺源人,许月卿名气远不如朱熹,于是许的诗被后人剜心掏腹后就被成为了朱熹的作品。没读过《晦庵集》,纯属猜测,如有雷同,实属不幸。

说到《画》这首五言绝句,它的作者有多种说法:一说是唐代王维所作,但在王维的作品集或《全唐诗》中都没有此诗;一说是原为南宋僧人川禅师为注释佛典《金刚经》所作的偈颂中四句;一说为宋代佚名诗人所作。语文课本一年级上册,原来标注这首诗的朝代和作者信息是“唐·王维”,后来改为“宋·佚名”,现在的部编版干脆不写朝代和作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