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纪录片

我是谁

忘了个事。都过去一个月了。

四月十七日,央视网播出了纪录片《教书匠》的第八集《我是谁》。这一集真实记录和呈现了幸福学堂从幼儿园到中学的教育理念、教学团队和日常教学。这一集二十分钟,有七分多钟是我在那叨叨。

我说“真实记录”,这不是一句惯常的广告用语,而是真的“真实”。

大概是二〇二〇年十二月(?记不清了),中学部会议上,问各位老师是否接受摄制组进课堂拍摄,不记得原因是什么,总之我拒绝了。大概是两三天后,就看见有人架着机器进出各个班级。

一天下午,我五年级的文言文课,已经上课大概两分钟,三个人抱着机器敲门进来,问是否可以拍摄,我说得等我问问学生,结果全体学生举手通过,同意拍摄,我也不能撵人出去,就“少数服从多数”了,于是就有了片子里的那节课。下课后,手里提着机器的一位过来,问这节课不是要讲那什么什么吗?我问谁说的,她说小学部负责人。我说那你们走错教室了,那是另一个班。

第二天,早上第一节我没课,在蹲坑时收到一位老师微信,说找我有事。完事后,出来,在大厅里看见昨天拍片子那几位。“我们做个访谈吧?!”,对我说。我说好啊。于是架上机器,一问一答,这事对我来说就算结束了。等看了播出的片子,才想起自己那天都说了些什么。

识别海报二维码才能观看《我是谁》全片

《四个春天》:同一个人间

《四个春天》只今明两天在市中心的几个影城上映。如果我要去看这部电影,除了影片本身和票价,还须额外付出往返三个小时的时间代价。这意味着,对我来说这次观影行动,其实是一次跨城的短途旅行,以及整个周六白天——如果进一趟城需要一个理由的话。

早上10:05,小十字银座影城第一场,上座率大约30%,一半是白发老人。

看这部电影,对我来说需要很大的耐心。

天晴、下雨、飘雪,日子一天一天过;屋檐下的燕子来了又去,去了又来;每年过年去给亲人上坟、除草;父亲生病,姐姐离世……有悲伤有欢乐;有电影里不断晃动的镜头和邻座两位不断感怀从电影里看到自己家乡和父母,以及过去日子的大妈。

看这部缓慢的纪录片,虽然需要足够耐心但仍然让我能够看下去,是因为电影里外的同一个人间——真实、平淡、乏味、温暖、乐观、坚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上演,又略有不同,就如同这人间的每一个普通家庭。

我认为,焦波的摄影集是中国北方版的《四个春天》,陆庆屹的电影是中国西南版的《俺爹俺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