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社会企业

【尺牍】X君将点亮星空

午饭前收到X君的邮件,一千余字。想要至少一个小时的完整时间来读信、回信,在白天实在是难。晚上,娃都睡下了,一个人在书房,读信读得蠢蠢欲动,回信回得欢欣鼓舞——

X君,看到你的新项目,看到你“身上充满了干劲”,我早年在NGO工作残存到现在的那些细胞就开始有点蠢蠢欲动了,不!确切说是欢欣鼓舞躁动起来!

你的这个想法,非常棒!并且经过这些年的积累,你也具备了足够的行动力,沟通、交流和协调能力也有很大提升。作为一个立志要“杀死形容词”的前中文教师,我一连串用了这许多的形容词,足见,这是一个多么好的项目。一个人,一辈子,能够遇到一件真正值得投入身心去做的事,那是何其幸福和幸运!你想做的这个项目可以说,比上哪一所大学,读什么专业都重要,并且我相信当你开始投入和推动这个项目,并跳出学堂,放眼更广阔的世界,你会发现自己已经站在了一个更高的维度。一个人之所以会被更多的人记住,不一定是他/她作出了多么惊天动地的事,也可能是推动这个社会向前迈出了小小一步。这小小一步就有可能是——解决了“月经贫困”。

或许你早已听过“月经贫困”这种只发生在女性身上的贫困;或许你也听说过国内外有许多志愿者不定期向贫困地区的女孩赠送卫生巾的公益活动。你不仅可以向他们学习,还可以做得更深入、持续,通过商业+慈善的企业模式覆盖更多女性。这种模式曾经你爸爸和我一起在农产品领域尝试过,由于我的种种局限,我们距离成功还有一段不短的路要走,但这并不代表这种模式不可行。这种商业模式叫“社会企业”。目前保守估计全球的社会企业超过10万家。

所以,我想说的是,你这个想法就像一颗闪亮的星,它有可能会点亮一片星空——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估计,全球约有五亿女性,也即1/4的育龄期女性,正经历着月经贫困。从一片卫生巾、一个女孩、一个卫生间、一所学校,可以到100片卫生巾、100个女孩、100个卫生间、100所学校……而支撑这个项目的将可能是你所带领的,一家或多家社会企业,一个人数不多但非常高效的团队,一个不只是接受小额捐款自行解决运输、投放、补充等等问题的每一个人都活成一支队伍的团队,还是一个拥有商业思维、能与商业企业对话、合作、达成共赢、实现社会价值的顾问团队,同时也是一个能够运行和管理一个基金会的金融财务专家团队。

怎么可能做到?古人已经早就说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你今天介绍项目、招募成员那一刻起,这个项目就已经开始了。支撑这个项目和这个行动后面的知识储备,是中文、经济学、数学、英语、体育……是你在学堂的每一个学科。

另,我是否可以先在你的团队里,预定一个扫地的工位?

X君的来信——

你好豆总,我是X君。

不知道您是否记得去年3月份的那个学期,我曾创办过一个社团,社团的第一个活动海报还是您帮我做的。不过当时因为人数及我的考试繁忙问题,就一直搁置。最后变成了一个电影社。

这个学期即将开始时看到来了那么多新同学,其实我也有想过要把社团创办回来。但觉得没有灵感和项目,不愿再做。

可就在欢乐周打水仗的那天,我在卫生间换衣服时一个灵感突然涌现在我脑子里。我为什么不在学堂的卫生间放一个卫生巾共享盒呢?这个学期升上来的小女生很多,也没有人会告诉她们如何应对第一次的生理期,没有人教她们如何使用卫生巾。所以我立刻就冲到了熊猫老师的办公室和她说了这个想法。当然也得到了老师们的强力支持,所以我周末就开始了海报的制作。做完海报后我正想着怎么给海报署名,就想起来曾经的这个社团。既然已经有了这个项目,这个契机,那我何不趁着这个机会把社团创回来呢?所以我就又开始了社团的筹备。我打算继续保持当时的想法,做一个沙龙。只要成员们有想要做的事情,可能是小小的,大家一起画一幅画;也可能是大大的,我们去策一个展。只要我们能提出来,能完善能做到,都一定会去做。今天就是这个学期的第一个社团课了,我也刚刚完成了社团招新的PPT,满满的成就感。

这个学期我说过最多的一句话是:“我觉得我身上充满了干劲。”从脑袋里有这个想法到落地,开始筹备,到现在海报已经打印出来,PPT也已经做完,不超过一周。我从没有如此高效的做过一件事,我感觉被自己吓到了。星期一与帅老师沟通升学的事情时,我确定了我想申请的主要方向——传媒/视觉传达。确定下来之后我开始了解如何申请,如何做作品集。我发现曾经做过的很多事情,都有帮助到现在的我。现在正在设计要去做的事情也有很多可以帮助到我的申请。但我想要做这个事情时,其实并没有往这么功利的方向去想,我没想过我做的这些事情会不会给我的申请加很多分。我只是觉得,用我小小的能力去帮助到更多的人,这件事情本身就已经很棒了。而能够帮助到我的申请,这是一件额外的,愉快的事情。我认为这说明我找到了我近期真正想要的方向,在做帮助别人的事时他们也有帮到我,这应该是最温暖的事了。

曾经的我总在等待,等待做事的时机。我曾以为只有时机成了,我才能去做某件事,现在我明白了,我不该去等待,我应该去创造时机,不然我将永远无法开始。

下午的体育课时间是我们的社团招新,不知道您愿不愿意来看看。

“如果我们总在等待绝对的一切就绪,那我们就永远无法开始”——伊万·屠格涅夫

顺颂 时祺

“幸福里”社会企业项目一周年

“幸福里”社会企业项目,是皂办处幸福学堂合作,为学堂中学生开设的个性化项目课程。我皂办处的创始人之一和幸福学堂的工作人员的双重身份,使我成为了项目的负责人。

下周,这批由参加“幸福里”项目的学生们开发和制作的松木“幸福”礼盒(四块手工皂+紫草膏+润唇膏+学堂校徽),就要亮相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创新教育交流会”。这次亮相,对我来说,也正好是项目一周年的收官。 继续阅读

【幸福里】四月作业:饥饿是因为粮食不足吗?

今天在微信群里,给参加“幸福里”项目的中学生布置了四月最后一次作业:

“幸福里”项目不只是做做手工皂,去市集销售一些产品而已。这是一个“社会企业”项目,所以我们除了关注眼前,还要更多跳出眼前的课本,去看看世界上都在发生什么,我们能够做点什么,哪怕这个话题现在看来好像超出了你的理解,但你要慢慢学会去了解,并尝试弄明白一些事——我相信,世界不是为了让我们理解而存在。

本月的作业,是关于饥饿的。这个作业,是脱离了挨饿者进行的关于饥饿的话题,就像是说“没到场的人请举手”——

饥饿是因为粮食不足吗?

这是来自FAO.org联合国粮农组织(FAO)2014年发布的《世界饥饿地图》。

图里的抽象数据,准确地呈现出饥馑和营养不良在人类世界的分布动态,但很难讲这些数字到底能不能帮助我们直观理解饥饿的真实意义,就像——到2016年,全世界营养匮乏的人口达到8.15亿,较2015年增长了3800万人,给我们的感觉就是“哦,好严重”,仅此而已。

你生病了,你感到虚弱、嗜睡、失去工作的能力,却依然要挣扎着照顾自己。对一些人来说,他们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是这样的状态,只不过,他们没有变得更好的可能性了——这就是我们所谈论的“饥饿”,8.15亿人的日常。

短暂的饥饿是一种令人不安的生理感受,长期的饥饿是一种困顿低迷生存状态,一种无法反抗的宿命:“最极端的贫困,是那种夺走了你的想象力和追求更美好生活的勇气的贫困。”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布报告称,2018年度全球谷物市场供应总量将超过需求水平,库存将会增加。事实上,目前世界粮食产量足够喂饱100亿人。这可能听起来很可笑:我们的食物生产其实是过剩的。

但在印度,这个经济排名世界第十的国家,营养不良人口数量却位居世界第一;阿根廷,生产了足够喂饱3亿人的食物却没法养活自己的400万国民……

为什么明明有足够多的粮食,却还有八亿人在挨饿?

为什么过剩的食物未能喂饱有限的人口?

饥饿是一个农业技术问题吗?

【田野手账】第五季(五)输了你,赢了世界又如何

我有预感可能会中年发福——肉身和金身,双重的。

肉身的中年发福,是因为我觉得幸福食堂完全可以登上《上食堂》。如果食堂对外开放,那将是可以从学堂剥离出去的潜力股。

金身(如果我有的话)的中年发福——虽说人生终归不过是死路一条,但是,天!活了这把年纪,我竟然还有这样的进修机会,让自己的人生在临终前有可能变得更美好!

今天(3月17日),幸福学堂的营养+美味午餐后,大家舔口舔嘴排队洗碗。小伙伴YR问我“为什么你每天穿得都像是要去徒步一样?”我说,那是因为我时刻都在准备着,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其实我想说的是——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但我怕被大家飞过来的碗碟碰伤。

中午,小伙伴L到办公室找我,说看完了我推荐的阮义忠的《人与土地》,他用一句话总结这本书就是“农村包围城市”。这次的“作业”比上次的好多了。我窃喜。

然后他指着我对面的椅子,问“我可以坐下来和你聊聊吗?”

当然。但是我心里在说:嘢!你想坐多久、和我聊多久都可以。

于是,我们聊了纪实摄影的时效性、个体记录与群体记忆;然后从“多年前的乡村,如今已成为了城镇”这个话题,聊到城镇化发展和生计城市化话题,然后聊到城市中社会弱势群体上——贫穷者为什么越努力越贫穷?为什么对城市中相当一部分人来说,勤劳并不能致富?为什么村里的人想方设法都要到城里?他们在城里的生活就一定比村里更好吗?他们到城里仅仅只是为了赚钱吗?贫穷者就是道德上存在问题吗?城市里的背篼、拣纸人(翻垃圾箱收集塑料、纸张的人),甚至是性工作者,他们都是自愿从事这样的职业吗?他们是否想改变?能否有机会改变?……小伙伴L对这一连串让人喘不过气来的问题表现出了好像浓厚的兴趣。于是我趁机推荐了《我在底层的生活》这本书,说这个现象并不是中国大陆所独有,在全球很多国家和城市,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然后小伙伴们要开会讨论自己的储物柜管理事项,他就离开了。我以为今天的吹散牛就这样了。

十几分钟后,他回来了,说“我们继续吧!”

嗨!当一个小伙伴再次回来,想要和你继续被打断的话题,我想那可能只有两种情况——他想看看你到底能瞎咧咧到什么程度,或者他真的对这些问题感兴趣。不管怎样,我豁出去了,来吧!

于是我们继续聊,这个社会存在这么多贫穷的人,并且他们全力奋斗也无法改变自己的人生,当有人三天买不起东西吃,他为了吃一顿饱饭就什么事都会做得出来,甚至伤害他人。伤人者,无奈;受伤者无辜;那这好像人人都无辜和不得已的情况下,谁该为这个结果负责?有没有什么办法能使这样的状况得到改变?“当商业遇到贫困,你在尝试研究经济学,有没有什么办法通过商业手段解决这类社会问题?说不定我们可以去试着做点什么。”我在继续,并希望这不会是一个人的独角戏。

有这样的方法?他问。

当然!我答。

你可以看看我推荐给大家的《蓝毛衣》——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梦想,我们不一定就能改变世界,也不一定能做出多大的事业,但是我们品质的共通点,都不外乎有些相似之处:聆听、坚持、感恩。慈善不是施舍,而是建立在尊重、聆听的基础上,让受赠者看到自己的能力,通过市场经济的方法和温暖的慈悲心,让他们走上自强自信的道路。

如果看完《蓝毛衣》你还想了解更多的社会企业、社会企业家,我还可以继续推荐更多的书给你,同时如果你愿意,我们说不定真的可以去做点什么。

好了,老师,你不要讲了,再讲要剧透了,我要去看完《蓝毛衣》。他起身离开。

我假装镇静,说好的,期待下次的交流!我是真的非常、非常期待,有天他再敲门进来,说“我们来继续上次的话题吧”,或者聊什么都好。

看他从办公室离开的身影,我觉得当老师和谈恋爱有一个及其相似的感受——输了你,赢了世界又如何?

【乱翻书】《探求社会企业家精神》

第一章:提出假设

1、社会企业家精神,比尔•德雷顿在20世纪80年代初第一次使用了这一名词。2005年,德雷顿对社会企业家精神意味深长地总结道:社会企业家不亚于在创造一个全新的世界。

社会企业家的工作便是,当发现社会的某一部分运转不灵时,通过变革这一系统,普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说服整个社会迈出新步伐来解决这一问题。社会企业家不满足于只是给一条“鱼”,或教其如何“钓鱼”;他们不彻底变革整个“钓鱼业”便不会罢休。识别和解决大规模的社会问题需要社会企业家,因为只有企业家才能有虔诚的愿景和不懈的决心,直到他们成功变革整个系统。(Drayton,2002:123)

2、虽然社会企业家精神可能从社会企业中受益,但它却有着一个完全不同的目标。社会企业家精神追求颠覆性的创新和变革,而社会企业追求再投资和增长的收益。格雷戈里•迪斯在2003年澄清了两者之间容易混淆之处。

目前很多人仍然认为,社会企业家精神,是不以营利为目的地获取收入。这是有害的狭义的观点。它将注意力从任何有自尊心的社会企业家的最终目标(即社会影响),转移到对能产生利益的某种特定方法途径的关注。获取收入仅仅是达到某种社会目的的手段,但它并不是最佳手段。(Dees,2003:1)

3、社会企业家精神的四大要素:企业家、理念、机遇、组织。

企业家

企业家是社会企业家精神的第一个要素,一些定义认为这个也是最重要的要素。

到底是哪些品质界定了谁才称得上是社会企业家呢?首先,这个人必须同时对设定目标和解决问题具有创造性。其次(也是最核心的),是企业家的特质。它不是领导能力、管理能力或执行事务的能力;而是情感上深深地致力于创造遍及整个社会的变革,这事实上也是社会企业家的驱动力。(Drayton,2005:3)

理念

理念是社会企业家精神的第二个构成要素。在2007年,罗杰•马丁和萨利•奥斯伯格在对比有关商业企业家精神和社会企业家精神的定以后认为,两者之间重要的区别在于“价值主张”。与商业企业家关注提供新产品或服务的服务性市场不同,社会企业家并不为他们的投资者或他们本身追求利益。

社会企业家对那些能对社会的重要部分或整个社会产生大规模的、变革性惠益的价值理念感兴趣。与企业家假设市场可以支付改革创新,甚至可能为投资者提供实质性回报的价值主张不同,社会企业家的价值主张瞄准了一群服务水平低下的、被忽视的货非常弱势的群体,他们缺乏金融手段或政治力量来实现能使他们受益的改革。(Martin and Osberg,2007:34—35)

机遇

机遇是社会企业家精神的第三个构成因素。作为一种可能的状态,机遇有时候被视为一种“彼得•潘现象”,即如果你相信你能飞,你就能飞起来。

社会企业家们不会让他们本身有限的资源阻挡了实现愿景的脚步。他们善于利用很少的资源做更多的事,并不断地从他处汲取资源。他们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他们通过与他人合作或寻找合伙人来更好地发挥他们有限资源的作用。他们发掘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源,利用从纯慈善到商业的手段从商业部门获取资源。他们不受部门规章或传统习惯的约束。他们开发所有可能支持和推动他们实现使命的资源策略。他们计划风险并做好危机管理,以减少失败导致的损失。他们理解他们的利益相关者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并将风险分给那些能更好承受风险的人。(Dees,1998:5)

在格雷戈里•迪斯看来,社会价值一直都是最终目标。这是为什么社会企业家们首先把握机遇,并在前行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和调适,且不顾资源情况如何大胆行动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在一开始便勇于付诸行动的原因。

组织

组织是社会企业家精神的第四个构成因素。詹姆斯奥斯丁、霍华德斯蒂文森和简在2006年的一篇文章中,写到创立社会价值可能涉及的机遇、人力、资本和情境要素时,三位作者注意到成立组织对于实现目标的重要性。

虽然组织化运作不可避免地会给操作带来明显的制约,但同时它也提供了重要的能力。作为成功的社会企业家精神的构成之一和失败的潜在因素,组织都不能被简单的忽视。

第三章:制定策略

1、梵•德•冯认为,熊彼特提出的“个体的企业家是创造性劳动和远见产生的唯一源泉,扮演着对手、机遇寻找 者和说客等不同角色”的观点只是一种理想化的假设,而不是现实的:西方文化中存在着一种普遍的偏见,那就是创新总是在特定时间和地点、基于企业家的天才和运气碰撞而产生的尽管有很多例子支撑着这一偏见,但是历史研究清楚地告诉我们,大多数的创新都是集体成就,这些成就经常是创新者们在平行和相对独立的地点,经过了长期的工作而实现的。“(Van de Ven,1993:212)

2、不论是通过正式的联系还是非正式的联系,所有组织都是通过合作而不是竞争来实现发展的。它们分享资金资源,帮助其他非营利组织成功筹集资金;它们公开运作模式和专业信息;它们提高员工的领导力和才干来把网络做得更大,而不是隐藏最好的员工;它们联合起来影响立法或者做基层宣传活动,而不是过多担心哪个组织会得到名誉。非营利组织意识到它们联合在一起要比单独行动变得更有力量,而且大范围的社会变化也需要合作和集体行动。(Grant and Crutchfield,2007:38;)

3、时间视角的不同,可能会加剧一些极端的经历。创业者倾向于通过压缩时间来看待过去和未来。根据艾伦•布鲁多恩(Allen Bluedorn)和格温•马丁(Gwen Martin)的研究,一般而言,企业家把30天最为短期未来,3年作为长期未来;把14天认为是刚刚的过去,6个月时中期的过去,长期的过去式5年。它们看到的过去越久远,它们能看到的未来就越长。但是总体而言,它们都趋向于短期计时而且,企业家越年轻,他们看到的过去和未来越短。

4、企业家看到的过去和未来并不相似。根据艾伦•布鲁多恩(Allen Bluedorn)和格温•马丁(Gwen Martin)对181位风险投资企业家的研究发现,企业家看到的过去越久,他们越不喜欢快速工作。然而,企业家参与的“多元综合”(心理学感念)越多,或者多重任务越多,他们把精力放在时间表上的比例就越小,但是他们往往会更快速地工作。尽管喜欢快速工作不是这些企业家压力的来源,但压缩时间却是一个主要的来源。这些企业家能看到的未来越远,他们显示出的压力越小,这似乎意味着长远的未来能够带来更好的计划。

【读书笔记】《社会企业评论》

1998年,法国经济学家蒂埃里•让泰首次提出“社会企业”这一概念。目前,关于“社会企业”的概念在世界各国尚不统一,存在形形色色的定义。其中的一个代表性定义来自英国,社会企业被定义为“企业在保持自身可持续生存或发展的同时,主要追求社会目的,其盈利主要是用来投资于企业本身或社会,而非为了替股东或企业持有人谋取最大利益”。一些研究进一步指出,社会企业至少应该包含如下基本要素:一个持续的生产产品或销售服务的活动;高度自主;有显著地经济风险;最低数量的付薪工作者;使社区受益的明确目标;一群公民发起的行动;不是基于资本所有权来进行决策;具有参与本质,所有受影响的人都参与活动;进行有限的利润非配。也就是说,社会企业具有经济性和社会性两种性质:一方面,它需要按照市场的规则运行,承担市场及其它风险,从而具有经济性。另一方面,社会企业具有明确的社会使命,其收益主要用于促进社区、弱势群体以及社会企业本身的发展和投资,社会企业重视社会价值而非最大的经济利益,从而具有社会性。除此以外,开站社会企业活动需要有一批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风险意识,即具有社会企业家精神的公民。这些公民被称为社会企业家或社会创业家,他们和商业企业家一样富有创新精神。

从1998年起至今,社会企业在欧美国家尤其是英国和美国已发展成为一项显学,并被称为一种改变世界的新经济模式。在印度日本、韩国等国家和我过的香港、台湾地区,社会企业同样开始不断涌现,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引起广泛关注。已故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就曾预言这种组织有可能成为后资本主义时代发达经济中真正的“增长部门”。相比之下,中国的社会企业实践及其研究才刚刚开始,积累的学术成果还很少,有限的文献多停留在介绍西方国家社会企业概念、社会企业家精神要素及社会企业运行结构等方面,有关中国社会企业本土化研究寥若晨星。有关机构2008年开站的一项调查就发现,在中国,政府对社会企业知之甚少即使是那些正在经营管理非营利性组织的专业人员,对社会企业的概念和运行逻辑也了解不深。作为一个“舶来品”,社会企业到底能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怎样的贡献、如何做出贡献都亟待我们进行客观理性的研究。

文:丁开杰 | 节选自《社会企业评论》


企业型社会企业的理论模式
文/时立荣 叶美美

1、对社会企业的研究可以划分为两种路径,一种为从非营利组织面临的资源困境出发,将社会企业看作是传统非营利组织通过尝试引入商业化的运营模式,依靠产品和服务收入来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另一种则是从传统的营利性企业或者社会创新、社会创业的角度出发,通过更多地关注传统营利性组织将社会价值引入商业企业,使用创新性的手段将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效结合的商业创新方式。(黔山毛豆:很幸运,我竟然能够参与到一家公司和一家NGO同时从这两种路径的尝试和探索的机会,好像乘坐在两列相向而行的火车上,这感觉很奇妙和穿越。)

2、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将“社会”嵌入以“创新”为核心的企业家精神之中,社会性和企业家才能结合。在这里,“社会”概念的核心在于社会目标的优先性,作为对企业家精神的升华,社会企业家精神被提高到评估企业的标准之中。(黔山毛豆:下一本就看保罗•C.莱特的《探求社会企业家精神》)


社会企业对中国公益事业的推动
文/郭虹

目前的公益事业格局是基金会出钱、出项目,公益机构出力做事,尽管谁也离不开谁,但投资方和执行方之间的关系式不平等的。来自基层的公益机构能发现问题,也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却筹不到款,有心有计却无力;基金会根据自己的判断立项招标,却愁找不到可以资助的项目,于是很多基金会自己去执行项目,其效果参差不齐。而社会企业的“营利性筹款”说明:钱不是万能的,没钱的公益机构不是非要靠基金会才能生存,才能做项目;反倒是如果没有公益机构的执行,基金会的社会目标未必能如愿达到。在公益事业中,投资方、执行方应该是平等的伙伴关系,投资方的服务对象除了需要帮助的人,还有那些去提供帮助的人,因为道理再简单不过——没有桥、没有船、没有舢板、没有竹筏、没有会游泳的人,是不能到达彼岸的;没有多样化的服务队伍,是无法满足多样化的需求的。


新的企业模式:创造没有贫困的世界
文/穆罕默德•尤努斯

社会企业的投资与慈善捐赠有着很大的区别,社会企业的投资者有权收回投资,但与传统企业不同的是,社会企业产生的任何利润不能分给投资者,投资者获得的只是自己最初投资于某社会企业的资金量而不会享有资本的升值利润对于社会企业而言同样重要,但是社会企业的利润必须留在企业内部,社会企业这样做的目的则是偿还投资者从而支持长期的社会目标。社会企业不是慈善机构,无论从哪方面来看,它都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它在实现社会目标的同时要收回所有成本。


看完《社会企业评论》,列出的四个问题竟然得到该书的资助方乐施会的刘源老师的回复,还得到一份“社会企业书目”,继续照单看书。我狠喜欢这样的交流互动(但在豆瓣里,对该书的评价我还是只给了两星半。貌似我给出的是豆瓣里该书的第一个评价,希望不会给照星星数看书的人留下阴影)。

黔山毛豆:这本书有助于了解国内外关于“社会企业”的多种定义和理解,对开阔视野有一定帮助。

刘源:你的这个感觉是我们当时做这个支持的主要期待:梳理下国内都怎么在说这概念,尽量收些案例给读者看。

黔山毛豆:到口不到肚,看完也还是不知道什么才是国内对“社会企业”的界定标准和共识,对行动者的帮助有限,就像远远隔着玻璃看画,不真切,没法判断是玻璃没擦好还是画画得不够好。

刘源:国内(其实我觉得国外也包括)对这概念无确定的、统一的界定。我理解两个核心要素:一是采用经济手段,二是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

黔山毛豆: “社会企业”首先是“企业”,但感觉对“社会”探讨较多,对“企业”的探讨不够(哪怕后半本都是案例)。社会企业的标准各人而异,理论的实际支撑(国内本土案例)不够,支撑理论的案例和实例的“标识”不够“明显”,且数量不足以支持理论的“合理性” 和“正确性”。有一篇拿出一定篇幅介绍养兔人来办培训学校带出更多养兔人致富的“社会企业”。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新东方和标榜培养出的来自农村青年的百万富翁都不在少数,是否也可算作社会企业?

刘源:国内案例的搜索和筛选可费了劲了!因为根本没几家可以符合我上面说的那俩要素,何况我们还侧重要有利于减贫的社会企业案例。比如兔王那个,其实主要靠政府支持才起来,只不过他的致富路上有带动更多人的行为,勉强入选。

黔山毛豆:说到社会企业,除了格莱珉银行和尤努斯,国外的的社会企业还有哪些?他们的模式是怎样的?(如果能像《 如何改变世界——社会企业家与新思想的威力 》那样有一些“卓越个体”的鲜活实例就更赞了)后半本的案例,感觉还是得到政府的支持或捐赠,没有“企业”或“企业家”。

刘源:当时是希望做一本投石问路,看看有没可能推动社会企业在国内成为减贫一个新途径,这书的过程让我觉得:还远未到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