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李白

【观自在·卅四】白好像揣了十万个为什么来上课

“历史天才”沈昨晚发烧,早上导师在工作群里说沈请假半天。但语文课他还是来了。“要不要参加进来?还是这节课休息一下?”我问。“我听听就好,还是不参加了。”

昨晚九点半以后收到白的邮件,问关于4月阅读简报的问题。于是今天课上对老生来说是再次强调,对“新生”是第一次要求:各位可以把这门课的作业放到每天的最后写,如果到晚上九点半还没写完,就写到哪里算哪里,停笔,请家长签个字,去睡觉。每天要睡足八小时,睡不着在床上躺也要躺足八个小时。健康第一。切记要做“三好学生”——吃好、喝好、睡好

“语文可是最重要的作业,我们都是放在第一时间来写的呢。”老生就是有点皮。

“哎呀,那真是,怎么好意思呢。”

“那你昨天才给我们一张空白阅读简报,不够写。”白说。

“你们需要准备一个本子用于完成阅读简报。昨天那一张是简报样例。”

正课(我有什么正课?我的课什么时候不是正课?)是李白的《将进酒》。

《将进酒》的“将”多读作qiāng,但其实读作jiāng也无不可。两个读音都有其拥趸,也互相都说服不了对方。另,“君不见”是衬词,可做口语化表达来理解。从“黄河之水天上来”句起,请“地理天才”邹在地图前给大家复习和新知了黄河发源地、青藏高原以及流入的渤海等地理常识;“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意思就是“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如果你让金樽空对月,那就只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了。就这么一路奔腾至“与尔同销万古愁”。

“这怎么还用诗解释上诗啦呀!”大魔王有点HOLD不住。

“有的时候啊,就是觉得,这句诗用那句诗来辅助一下就明明白白的啦!其它再多解释,都嫌多余。关于诗哈,大家千万千万不要去死记硬背,那样一点意义都没有。你们每天在早起来上学的车上读一遍,晚上睡觉前读一遍,就行了。照此服用即可,目的不是要记得这些诗,而是要把这些诗成为你的诗,伴随你一生。”

“豆总,这首诗李白什么时候写的?”

“不知道。持‘赐金放还’后所写这一观点的人较多,但也没有证据。”

“那豆总,这首诗到底是什么意思?”一听这个问题就知道是“新生”会问的问题。

“不是每一首诗你都要清清楚楚正确无误读出它的意思,更多时候意思意思就够意思了。”

“不懂你的意思,这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意思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感受,感受写诗那个人的那种性格、情绪和表达。”

“你上这个课时间长了诗读多了就自然而然知道了。”老生吴说。

“然也。然也。”我频频点头。

“那李白是怎么死的?”今天的白好像揣了十万个为什么来。我喜欢。

“不知道。说法很多,我觉得是死于酒精中毒。”

“酒精还会中毒?”

“这个‘中毒’不是吃到毒蘑菇毒药那种中毒,而是长期过量饮酒导致中枢神经先兴奋后抑制的慢性中毒性依赖,不喝酒人就嗨不起来,所以说‘李白斗酒诗百篇’。”大概是这样吧。不晓得有没有家长是医生,如果能请来从医学的角度给我们解释一下酒精中毒,几好嘛。嗯,要加强家校沟通

“那李白为什么这么喜欢喝酒?”下课铃响起同时,白追问。我指向他,老生们笑起来:“恭喜你喜提附加作业!”

今天白的作业评级是“A”。我在作业后留言:“你在课上勇于提出问题,非常棒!这是主动和探究式学习的开始,不要停下来。这个‘A’是给你的勤于思考和勇于提问的奖励。”

六水大人在课上不那么拘束了,今天竟然和我互“怼”,麻叶!渐入佳境啊,老开心了我。作业里,她把《春江花月夜》的“落月复西斜”句字间写得太靠近,于是就成了“落腹西斜”。我旁批:有一个同学,她的名字是“朱肚皮”。后来有一天,同学看到她的身份证才知道,她叫“朱月坡”。末了,留言:“古诗词,不应死记硬背。一日两次,早晚温水送服即可。”

吴在“每日一记”里说数学作业变简单了。我留言:“不是作业变简单了,是你努力了。”

说到努力,曾终于拿下《春江花月夜》。当浮一大白。

花卷因严重过敏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独自在家照顾自己。

【观自在·卅二】只有怀疑不可被怀疑

6:30起床,点击QQ音乐每日推送30首免费试听曲库,第一首是刘若英的不知道什么歌。想:“啊……从来不喜欢不会唱歌的刘若英的歌”,马上切到下一首。刷牙时,觉得刚才的想法不对。“不喜欢刘若英唱的歌”是我的感受,原因(也是观点)是我认为她不会唱歌,但感受和观点这两者其实是毫无关联的,也就是说我的观点根本站不住脚,因为刘若英是否会唱歌,这是一个专业领域的专业判断。所以,我只是不喜欢刘若英唱的歌而已。

语文3班,只讲了一首李白的《越中览古》,因为没把握好,发散得有点……超出我的计划了。

“越王勾践破吴归”句,从春秋五霸说起,为什么历史课本里面只有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四个,以及卧薪尝胆、西施和范蠡陶朱公的历史与传说,终于越王勾践剑。

“只今惟有鹧鸪飞”,引出“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但现在这个班的学生只有花卷和学生吴听我讲过乐府,所以回头为其他人概讲了这首《十五从军征》,再又预习了后续将讲到的刘禹锡的《乌衣巷》,并简单做了对比。

最后回到诗名《越中览古》的“越中”。越中,春秋时代越国曾建都于此,故址在今浙江省绍兴市。唐初复置越州,唐玄宗改越州为会稽郡,唐肃宗时复为越州。自此,会稽郡不复存在。从会稽发散到《兰亭集序》,从三近斋书柜上取下那幅“神龙本”《兰亭集序》复制品,“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就此展开,还介绍了几个印章,结果没收住,就下课了。黑板上留下一个我画的“殇”形猪头,就像上周讲《古朗月行》“羿昔落九乌”句,古人认为太阳是三只脚的乌鸦,结果我的画画水平太过不堪,乌鸦被画成了乌鸭。

中国史2班,从秦的集权制度到“焚书坑儒”,说坑的其实不是儒生,多是方士,从这里开始,这节课就在学生不断提出的的疑问中开始“跑偏”了。什么是方士?就是方技之士与数术之士。什么是方技?方技旧时总称医、卜、星、相之类的技术。什么是数术?数术是指阴阳五行、天干地支和奇门遁甲之类数理。天干地支是什么?吧啦吧啦……奇门遁甲呢?我继续吧啦吧啦……最喜欢这种不按备课套路提问,也没法备的课了,大家都放飞自我吧!阿弥陀佛真主安拉一炁化三清太清居火赤天仙登太清境玄气所成日神宝君道德天尊混元上帝哈利路亚。最后五分钟,挑了电影《狄仁杰之四大天王》中方士“异人组”大展方技片段。“哦~方士就是这样的哦~”。多好的一节课,沾沾自喜。

中国史1班,忘记哪个学生开了“炎黄子孙”这么个话头,就此发散出“上下五千年”其实是个“伪概念”,因为中国的历史(信史)不到三千年,始于前841年“国人暴动”(周召共和),在此之前至商是半信史时代,因为有甲骨文和金文的片段历史记载。更早的商以前就是可归为神话传说时代的“伪历史”。“历史课本上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哪个朝?”我问。“夏朝”。“为什么?”这次换了我来问问什么了。“不知道”。“中国人自己坚持中国最早的朝代是夏朝,但研究中国史的其他国家学者并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应该是商朝,因为半信史时代开始对历史有了文字记载和出土文物,虽然这中间常常出现几十一百甚至几百年没有一个字记载的断层。所以,历史的真相是什么?一切历史都是可疑的,都是值得怀疑和探究的。我们要有一切都应该被怀疑的科学精神。如果这个世界上有一件事不可被怀疑,那就只有怀疑本身不可被怀疑。

午饭时,与科学老师任飞老师闲聊,他说又增加了好些没用的冷知识。“你是怎么知道这些还能把它们串起来的?”他问。我说;“没事乱翻书。所以我上课基本上可以说都是在吹散牛。”经常是课上完了我教材都没翻开。这个实情会不会导致学堂的生源流失哦?

飞盘课,惯例分成三组车轮战。今天没什么建树,就是有了个理由跑了一个半小时,脚都快跑断了。

晚上三折淘到意大利藏学家朱塞佩·图齐的《喜马拉雅的人与神》二手书,中国藏学出版社2012版。喜欢图齐的书,始于他堪为人文地理写作范本的《到拉萨及其更远方》。

【观自在·卅】上了个假学

昨天下午在通道口值班,有家长来找我聊天,说想了解一下老师你是个什么样的人。我认为这才是冷静、理性在观察和为孩子选择学校的家长,而不是看校园的硬件、师资和课表。因为我们是怎样的人决定了这是一所怎样的学校,这是一所怎样的学校决定了我们是怎样的人

每周二我的家长接待日,意料之中的仍然没有家长来预约。或许是家长们不需要,我猜应该是不知道,于是在中学部工作群里请示两位学部负责人,我是否可以把家长接待日这个消息发到家长群里,从下周起开始接受预约。帅老师建议不发家长群,可以由语文3班学生导师告知家长。这是一个好办法,避免给其他老师带来困扰。

今天语文课,从B站上的一个3D动画小视频引入。视频里,一位诗人在房间里一座四柱镂空雕花大床前,看着窗外的月亮吟《静夜思》这首诗,装订成册的几本书籍整齐码放在一张案桌上。请学生张、学生林和学生白这三位本学期、甚至是本星期才转入这个班级的“新生”,试试看能不能指出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学生白非常不错,指出了视频中出现床是个错误,因为诗中的“床”其实不是睡觉的床,而是用来坐的或者是井栏。直击要点。其他学生没有发现这个视频有什么问题。于是我一一指出:

1、四柱床是从欧洲传入的,并且视频中的这种四柱镂空雕花大床是明清样式,而李白生活在盛唐,中间隔了近千年;

2、放书的案桌样式,也是典型的明清款;

3、唐朝书籍的装订,大多是卷轴装,案桌上装订成册的书,装订方式应该是宋代才有的册页包背装

4、“床前明月光”的床就像同学白说的那样,“床”不是床,而极有可能是类似于“胡床”这样的小马扎,或者指的是井栏。所以不只是这个视频,还有你们语文教科书上这首诗的那张占了半个页面,李白半躺在窗前床上,手里举着一只酒杯的配图也是错的。

“妈呀!以前上了个假学呀!”学生张大叫一声,“我记得那张图李白杯子里装的还是红酒”。

“先不要着急感慨。李白喝红酒是很有可能的,因为那时葡萄酒已经从西域传入了大唐,‘葡萄美酒夜光杯’里也有写到。但这首诗还不止如此。”我说:“你们从小背诵的、语文教科书里的这首《静夜思》,其实是清朝才有的版本。还有一个与清版不同的宋朝版本。请将教材翻到下一页,你们就能看到宋版的这首诗。我个人相信这首诗的宋版更接近于李白的原版。而至于李白最初写的这首诗是什么样,已经没人知道了。”

“妈呀!我以前又是上了个假学呀!”学生张再次,大叫。

“还有,下一首《古朗月行》是不是看着很眼熟?一年级语文课本里面就有,但是不是似乎又有点不同?”我问。

“我们教材里的这个是全版,小学课本里的这首诗只有前四句。”学生吴说。

“是的。你们在小学学过的《古朗月行》,其实只是这首诗的四分之一。”

“妈妈呀!我以前可真是上了个假学呀!”学生张第三次大叫。

所以,关于李白,我们这就开始了。用教材里李白的诗,串起来讲了李白的一生,因为课题作业是要求学生完成自己版本的《李白传》。

花卷已成功申请到这个学期的地理课自学,学习美国一些大学地理专业第一学年采用的基础教材《人文地理学通识》。下午的两节地理课,我要求她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并完成三个书面作业:

1、地图学简史

2、简述当代地理学工具及其用途

3、观察并描述托勒密的世界地图和奥特柳斯的世界地图有什么区别

本周我在语文课上提到过,地理分为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我认为这两种地理最大的不同可能在于:自然地理是累积性知识,是要记住。因为基于数学、物理和化学的定律、公式就是台阶,你必须得记住并弄懂它们才能一步一步上行、远行。人文地理是以自然地理为基础的非累积性知识,所以从哪里开始都可以,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重要的是要观照,要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然后忘记,忘记为什么要记得,这样它就能滋养我们一生。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在短时间内,自然地理的学习要比人文地理要容易些。

伴读记卅五 | 备战一个娃的暑假自学班

“护士在病房,有事请大声呼叫。”这是护士站外沿台面上立着的一块桌牌上的内容。护士站的电话铃声、病房呼叫护士的铃声、医生叫护士、护士叫医生,护士叫护士,病人叫医生,本该安静的整个一层楼的主要噪音源不是病人或家属,竟然是医护工作者,给我一种回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感觉——通讯基本靠吼。只有病房的硬件在提醒我这就是现在,2022年。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在街头的宣传标语多么醒目、口号多么响亮和有“战斗力”,在真实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细节中,例如不随地吐痰,不大声喧哗,不在公共场所吸烟。

记得郦波在与梁冬的一期对谈中说,人一生,要解决的无非是“习性”、“情绪”和“欲望”。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儒家解决人的习性问题,佛家解决情绪问题,道家解决的是欲望问题。

如果真是这样,我觉得我是看不到医院里回归安静和没有烟味的那一天了。

一天时晴时雨。今年雨水太多了,但没想到洋芋竟然有收成,小小一堆。黄花菜见了两个极其难得的阳光后,终于今年算是也有收成,够煮一碗黄花菜肉圆子汤的。

下午花卷的自学课,先做了总复习,把开课以来讲过的所有内容都背了一遍,然后讲了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教材里的《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只要不过度解读,诗不难。

照例,先看地图,找到峨眉山和重庆。诗里的“渝州”就是现在的重庆一带。

“‘峨眉山月半轮秋’这一句我觉得妙在‘半轮秋’。这三个字如果按照教材‘半轮秋月高高悬挂在峨眉山前’来解释就意味全无,甚至可以说是毁了这首诗。”我说。

“那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从峨眉山巅浮出来的半轮弯弯月亮里,满满装着的都是秋天’?”花卷问。

“妙。这个解读妙不可言。”

一背“峨眉山月半轮秋”的“山月”,花卷就想到之前讲过的宋版《静夜思》,其中“举头望山月”句。

“再来两句像‘影入平羌江水流’这句关于‘江’和‘月’的诗吧。”我说。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还有‘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无限接近完美!”

马上暑假了。和花卷商量假期的课程内容。我建议增加《千字文》和《声律启蒙》,和诗一样一天一点,慢慢来。

花卷觉得《千字文》没问题,但不太喜欢《声律启蒙》,因为一年级时读过一段时间,但没坚持下来。

“要不我们暑假再试试?《声律启蒙》是诗词和对联的基础,说不定你一年级觉得困难的地方,现在五年级就不是什么困难的事也难说。再说如果还是不喜欢,我们也可以换内容。”

“好吧,那试试吧。”

明天就要开始给花卷一个娃的暑假自学班备课了。

伴读记卅四 | 束脩之仪

花卷的闺蜜近几次蹭课,都随手提溜着一袋水果来,有过山竹果,有过香蕉,今天是我们全家都喜爱的黄桃。在我看来,这就算是束脩之仪了。

花卷和她闺蜜今晚的语文自学课,内容是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告诉两位小学生,“左迁”是指的降职、贬官。古人尊右卑左,因此把降职称为左迁。“龙标”是唐朝时的地名,位置在今湖南省怀化市一带。把地图册翻到贵州地图页,让她们找到遵义市的桐梓县,唐朝时在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这首诗里的“夜郎西”指的是现在湖南境内的夜郎县。

聊到李白到底是哪里人,说有三种说法,一是四川人,一是甘肃省天水人,一是碎叶城人。有一个不知道明确出处但更有故事性的说法是,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县),隋朝末年家族迁徙到中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附近),李白即诞生于此。五岁时,其家迁入绵州彰明县(今四川江油县)。所以李白到底是哪里人,目前没有确凿的证据。我个人偏向于碎叶城说,也就是李白是个“歪果仁”这一说法。边说边翻出《世界地图册》和《中国地图册》,指给她们看这几个地点。“李白是哪里人这一点目前还没有确凿的定论,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他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

“是他不屑于参加吗?”花卷问。

“不,他想参加,但他没资格参加。因为他家是商人。依《唐律》,商人不能参加科举考试。除了诗和酒量都好,他的剑术应该也还不错,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

下课回到家,花卷闺蜜向她妈妈分享今天所学,讲关于李白的故事。“小孩子记性真好,一会儿就记得那么多知识。李白的这些故事,我都是第一次听说。”花卷闺蜜她妈妈在微信里说。

“讲知识很枯燥,得把知识讲成故事。”我说。

中国人讲故事,不是出自虚构,而是起于追忆,所以中国最好的故事不在传奇志怪里,而在史书列传和诗歌中;在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的人文精神中;在记录一个人如何成为一个人的过程中。所以我一直认为,要了解古诗词,就要同时了解一点历史和地理,否则诗词就失去了其故事性和“人性”,也就失去了其吸引力,只是“语言和文字”。

伴读记卅三 | 伴随一生

“爸爸,我觉得这本书总是有哪里不对劲。”花卷在进校门时,双手抱着小川糸的《山茶文具店》对我说。

“是哪里不对劲?内容不喜欢?”我问。

“不是的。我很喜欢这本书。是觉得这本书的外观有点不对劲。你看看嘛。”

“哦——这本书被我们读过以后都变旧了,我还在里面作了批注,是这里感觉不对劲,对吧?!”

“嗯,是的。我也很喜欢这本书,都读了十几遍了。”

“明白了。那爸爸再买一本新的给你吧,我和妈妈如果要看就看就的这本。”

“还有弟弟也可以和你们看这本。”

午饭后,在当当买了小川糸的《山茶文具店》和续篇的《闪闪发光的人生》。还有什么比女儿向我要书读还要开心的?

“爸爸,你的脚痛和背痛好了吗?”晚上自学课前,花卷问我。

“好很多了。”

“什么时候完全好不再痛呢?”

“好不了的,会一直痛。”

“和癌症一样治不好的吗?”

“和癌症还是有些不同。”

“不同在哪里?”

“脚痛和背痛会伴随我一生到死,癌症会让我赶快去死。”

“哦,原来是这样。”

今晚的自学课,学的是李白的《古朗月行》。教材节选的是前四句,导致很多学生就以为这首诗就四句。其实,全首是这样的:

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这是一首乐府诗。“朗月行”是乐府古题,李白采用这个题目,故称《古朗月行》。教材节选前四句,充满童趣。但如果不读全诗,谁能想到最后“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才是全诗主旨。

【备课手记】“诗佛”王维—我是不一样的烟火

在诗人中,我是音乐最好的;

在音乐界,我是画画最棒的;

在美术圈,我的诗是最牛的;

整个大唐文艺圈,我是最佛系的;

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

我就是“诗佛”王维。

上面是下周高中的中文课导语。

每周中文课,我会围绕一个主题从多个我能想到的角度,以尽可能多的姿势切入,无论刀法如何花哨,力求“有趣”、“方法”和“知识”这三刀要清楚。

先从美国诗人简·赫斯菲尔德(Jane Hirshfield,1953—) 的诗《我只要少许》下刀,通过她的禅修引出“四无量心”;通过《维摩诘所说经》中,维摩诘对四无量心“慈悲喜舍”的解释,引出课程内容—字摩诘,号摩诘居士,被称为“诗佛”的王维、龚琳娜的《渭城曲》,和从小学到高中语文课本里王维的诗,温故新知。王维与李白同年生,两人却不相往来,被称为语文课本中“最熟悉的陌生人”,从而又复习了上周课程内容“李太白的朋友圈—唐朝的诗人和诗” 。

我这枚边学边做的中文老师,备课手记,记思路,记不足,记惭愧,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王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