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杂志

商业需要更多开拓者

2013年,我是多本介于合法与非法之间灰色地带杂志的主编和首席摄影师。这是某一期“卷首语”类的东西。

现在看,那时的自己就是躲在办公桌后面,埋首电脑评论商业、指点创业,像极一个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传销经理 — 2016年,我进入一家贴着“创新金融”标签的传销公司,应公司规定购买了工作16年来的第一套西装,不到1个月就自动离职,因为 — 哦!原来如此。

回到2013年,那些年我到底都干了些什么?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菲尔普斯认为,美好生活体现为“除了物质的丰富,还有个人生活的繁荣”。而个人生活的繁荣,就是“越来越多的人获得有意义的职业、自我实现和个人成长。”

不论是对上司不满感到“被埋没”的怀才不遇,还是仅仅想改变当下的生活状况,或者是看到真正的商业机会,创业无疑都是为了实现“美好的生活”。

但现在创业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变。一方面,像30年前那样,从一个传统的领域开始打拼,逐步积累成一个大企业的概率已经变小,插根扁担都开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另一方面,行业已经成熟,规模已形成门槛。一位年青人,想创业5年就取得巨大成就的机会比过去更小,风险也更大。

本期“创业邦•新青年”的主题策划,我们采访了一些本土优秀的创业者。有的采访看上去会显得平淡,但能从中发现一些趋势性的变化,这对很多人来说,尤其是创业者来说,是有价值的。

这让我想到有些同行和前辈,他们读过很多来自发达国家和地区一流杂志的好文章,也有着写出漂亮特稿的理想,但事实上写出来的东西不但充满了正襟危坐以及浓烈个人简历扩充版气息,而且对于什么是事实这样的基本素质都处于无知状态——难道仅仅关注“想做什么”而不是真正做了什么就够了吗?
同时,一定也会有很多人在说,你看这些年青的创业者,他们的想法有多么的个人化,自我表达又有多少问题和错误,其实,人都会犯下各式各样的错误。不要只看到别人的错误,而应该看看别人是怎么做对的。对错误的思考方式和错误表达的包容,才是现代文明的根本,如果只有一个声音,一种正确的意见,那么最后就只剩下一个意见,正确也就毫无意义。

我们一直关注“在路上”的创业者和商业领域的各种创新,同时我们自己也正在创业——2013年11月,《XXX》系列行业子刊的《XX•XX》和《XX•XX》出街。

虽然各种新媒体不断涌现,但多媒体的真正融合还远没有达到,传统市场也远没有到一家独大或市场饱和的程度。“做大蛋糕”虽然是个俗不可耐的词,但竞争者确实可以带来市场容量的增加。也就是说,商业需要更多的开拓者,这才是本土创新和创造力的来源。更重要的是,竞争者可以刺激创新——竞争使你强大或更强大。就拿杂志来说,如果没有竞争,只靠摸索可不一定能摸索出一本好杂志来。

对创业者来说,尽管面临各种瓶颈,但真正的创业精神也许就是在困难和风险中看到机会。如果一切准备就绪,机会可能就不是你的了。

我们不想成为一个为形势所迫的迟缓跟随者。

每一次相遇都是幸运

2017年6月11日,做杂志主编时的摄影师,发出一篇回顾长文,这只是其中一部分。

我一直都努力做好自己,且从未想过这会对别人带来什么影响——“豆哥的影响深远,以至于我们纷纷离开后他仍旧像一种精神一样影响着我,影响着你去找到自己,找到一个流于尘世又特立独行的自己。时常觉得,有些相遇又何尝不是一种幸运?”

青春是什么

当我们在青年时代,总有很多躁动与好奇,总想去做一些似乎看上去冒险的,不符合常理的事情;这种对世界的大胆探索和感知的尝试,却总遭受一些不论是善意还是恶意的批评或质疑。这些批评,甚至是攻击,不会因为你一场痛快的还击而停止,更不值得你把人生浪费在这些无休止的攻守之上;不要去理睬,无视即是最大的藐视。

一个人的青春,不应该还没有被“浪掷”过就过早的变得“成熟”。对很多人来说,所谓成熟,不过是被习俗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实际。那不是真正的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个性的夭亡。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实自我的发现,以及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

一个人在青年时代最重要的收获,不应当仅仅是系统的学科知识,也不只是某种就业的实用技能,更不是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那些常常教导年轻人要好好读书,规矩做人,否则便不会有美好未来的,其实都是在误导——一个人在他的青年时代,最重要的是要成为能独立思考和行动的个人,是要不辜负他的青春。

青春是什么?青春绝对不是别人认为什么是错、什么是对,你就去跟随;青春也绝对不是别人说你是什么你就是什么。青春,是叛逆,用劲过得率性。你叛逆,但是你要保持清醒和冷静。叛逆不是要去抽烟、喝酒、穿奇怪的衣服、烫染颜色和造型均怪异的发型,以及和老师家长顶嘴或者打烂什么东西才叫叛逆。叛逆,是你可以在你的世界里,对看不过眼的、不合理的东西作出一些反抗;叛逆是不去做别人眼中的自己;叛逆是坚持做自己,坚持去做你自己认为对的。

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注定了这是个什么样的世界;不论在城镇还是乡村,每一个我们都是充满个性的,都是独一无二的,并已成为构成为我们和这个世界的一部分。坚持做你自己,就是坚持你的信仰。也许你永远不会成为主流,但当你的坚持终有一天令你心动并为之而沉醉,那时的你,就是最棒的。

Just Do It,去做最棒的自己,难道要等青春全枯萎?有的事,现在不去做,就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去做了。

《青年时代》2012年4月卷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