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文学

【读书记1531】勒克莱齐奥《文学与我们的世界》

“文学若离开跨文化实践是不可能存在的。伟大的文学作品,即使它们曾经是某个民族的体现与象征(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之于西班牙,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或《科里奥兰纳斯》之于盎格鲁-撒克逊民族,萨迪的《玫瑰花园》之于伊朗,抑或鲁米的《玛斯纳维》之于土耳其),也打开了通往其它文化的道路,因为它们不仅使给某个民族读的,而且是给地球上所有民族读的。”(《都市中的作家》)我对自己和子女的要求都是,写下的每一个字都是要对这个小小星球上的每一个人所写的。这不是刻意表演,而是对自己负责。

“大学的目的,在于打开人的思维和胸怀,面向广阔的世界,进行科学的历险,享受交流的益处。”(《论文学的普遍性》)

“文学是慢的艺术。文学不满足于几声巨响、几阵大笑或苦笑。文学对立于任何平庸的思想,对立于任何理想主义的弄虚作假……在变幻莫测的人类社会里,文学既不是灯塔,也不是和平的避风港。文学仅仅是看得见的道路中的一条,让我们得以继续前行。”(《困境时代的作家》)

“当代青年人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失去了对文化和书本的兴趣,世界各国皆然。我认识的很多青年人从不读书,甚至连书都未曾碰过。对文学的这种忽视会导致当下的世界出现人性沦落和跨文化意识缺失的危险。文学是连接不同文化、促使不同民族间保持持久和平的一座桥梁。因此,完全有必要激发和提升人类意识中的这一重要维度,而不能满足于狭隘的民族主义和纯粹的科技发展。”(《科学与人文关系之我见》)不读书,连想象世界都做不到。

“我发现通常博学之人和没什么文化的人,都对引经据典怀有无可救药的偏爱,因为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文学常常会以某种方式替代我们自己的记忆。”(《文学与人生》)如果真的是这样,我希望能通过阅读,将自己从一个“没什么文化的人”尽可能提升为一个“博学之人”,虽然在AI时代,“博学”这个词已没有太多实际意义。

勒克莱齐奥《文学与我们的世界:勒克莱齐奥在华文学演讲录》,译林出版社2018年11月1版1印,蓝色布面烫金精装。总阅读量第1531本

【尺宅图书馆】二:安逸惨了

昨天晚上做梦又在翻《史记》,有好多字认不得,急醒。起床屙尿,也不晓得是几点钟,外面还乌漆麻黑。结果倒下去又接到再翻。简直太讨厌咯。

昨天上午,我书桌左手边,七、八、九年级地理、历史和语文教材一个摞一个;右手边,柏杨、傅斯年、顾颉刚正和司马迁滚打成一坨,我看电脑看得双目赤突,旁边还有赫拉利、毕达哥拉斯和霍金几姨妈在看闹热,小莽子来了。

小莽子是我“尺宅”的大咖、VIP,是第一个读者,我必须得见他。

“叔叔,你看哈之几个题咋个做嘛。”小莽子边说边拉张椅子坐到我旁边,从书包里面扯出来一张卷子,“后面这几个大题我做了,错了,老师也没讲错在哪点,只喊我们假期订正。”

我一看,半张卷子都是错的,都是七年级关于东西南北半球经纬度定位和地球公转、自转太阳直射点变化的题。

“之个题出得,可以,来,坐过来点,是之样子……”一个题分把钟讲清楚。

“叔叔,我历史也有点老火,难得背。我老妈和老师还说我语文不咋个得行。”小莽子一脸难色。

“野!你还是比较全面哈。历史哈不抻钭,考试就只能靠背咯。地理是基础。你把地理先哈清楚,历史就有个码目;历史有码目,语文就一麻不梗手,然后作为语言和文字艺术的文学,就上道了。你阅读要继续,不能停,然后你看哈……”如此如此,这般这般,一个小时后,小莽子:“哦!之样哦。啊叔叔,你再借我两本书嘛,我看完明天来和你换。”

“你自己拿嘛”,我说。

上午,门被拍得哐哐响。

“哪个?”

“我来换书。”

小莽子。

“叔叔,我明天回学校。”

“哦,你多拿几本,看完下个礼拜来。”

“不咯,我还是拿两本,明天回学校前来还。”

“自己拿。”

这个学期我的课,我想了几个礼拜,也不晓得到底上的是地理课、历史课还是语文课,最后自己安了个“文综”(不含政治课)。一个礼拜一个主题,涵盖地理、历史(中国史和世界史)、语文,有时候也巴点点音乐、戏剧、数学的边边。作业不按天计,学生每个礼拜一在主题框架里面自选一个课题,每天推进,礼拜五课题结题,学生自己上台当众汇报。

关于教育这个事,我不认为这个世界上存在固定不变的教育者或被教育者——教师或者学生。有时候老师是老师,学生是学生;有时候老师是学生,有时学生也会变成老师。这是一个教学相长的终身学习之路,即如何成为一个学者——终身学习者的学习之路,“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加双引号这句是一个叫苏格拉底的外国老者说的,我喜欢就拿来用了。

学生坐在教室里面上课,这门课程如果不是他自己要学,是教育部门规定他要学、老师要教,牛不吃水强按头这个事情就相当让人咆烦。不管是站起的还是坐起的,都咆烦。

开学第一个礼拜,我以为我要黄。结果这几个礼拜下来,野——还好嘞,最后只剩五分钟下课,都有学生要拱进来听。

你有好想上我这个课?

很想。

很想是有好想?

就是特别特别想。

这个学期没上高中的课,有高中生见我一次就哼一次“豆哥,好想上你的课哦!我可不可以上你的课嘛?”

我之开心法,不摆咯。

我开心不是自我感觉良好说我课上得有好好,那太不要脸了。我高兴是因为这不是哪个要教灌哪样给他们,是他们自己要学。安逸惨了!

就是晚上做梦都在备课翻书,讨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