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教育的基础

【读书记1508】黄全愈《教育的基础》

黄全愈《教育的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3年9月1版1印。总阅读量第1508本

出版一年了,这本书在豆瓣只有封面、书名和作为全书所有信息展示的ISBN码,连作者姓名都没有。作为这本书的第五个读者,我补充了作者、出版社、定价等版权页信息。由于只有5人标注“读过”,因“评价人数不足”而没有评分。黄全愈在自序中说“实际上,这本书(《教育的基础》)是我《素质教育在美国》系列与《混血虎》,以及我儿子青少年时出版的《我在美国读初中》和《我在美国读高中》的精华荟萃。”《素质教育在美国》在豆瓣评分7.9,这本精华本却无人阅读,有点奇怪。

虽然大娃在上初中,二娃在上幼儿园,但两个娃都没有上过公立学校,我对当下教育的了解不多、不深,对美国的教育更可以算是一无所知。所以对书中大多数中美教育的比较没有多少感触,倒是对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有一些共识和共鸣。

“Sage on the stage,可以意译为‘至尊的讲台上站着圣人’。这样把教师神圣化不利于培养学生‘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所以我在日常教学中,总是强调要挑战权威,尤其是教室里的权威——老师,大胆质疑,因为所有理论都可视为假设,都可被推翻

培养批判性思维,首先要分辨‘事实’和‘观点’,否则就会把‘观点’当‘事实’或把‘事实’当‘观点’胡乱批一通。这里讲的‘批判性’不是不问青红皂白地批判一切、否定一切,而是包含逻辑思考、信息分析、综合评判等高级思维的‘质疑—分析—审辩’——在阅读中发现自己的答案的过程。”分清楚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观点”,这也是我日常教学中的基本要求,否则讨论将很容易偏离事实和观点,变成相互的人身攻击——吵架。吵架越成功,说理越失败。而在生活中,但凡是分不清“事实”与“观点”者,也大可不必浪费时间与其讨论任何问题,因为道理只有和讲道理的人才有得讲

“独立思考是批判性阅读的过滤网。只要经过独立思考,即使全盘接受阅读的内容,也是批判性阅读。批判性阅读的最高境界是读出作品中的自己——读者,而不仅仅是读出作品中的作者。”这也是我常常说的,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旦写就、出版,就不再属于作者,而属于读到它的每一个人。每一位读者从中读出什么,就是什么。

这一篇读书随手记,似也可看作“读出作品中的自己”?或者也可以换个说法:每个人都只能读出自己能理解的。所以是不是正因为如此才要去多读一些自己从来就不理解也没想过要理解的东西,这样才能一点一点破除自己的愚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