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哥舒翰

【观自在·卌五】高适二三事

哥舒翰必须死。

潼关以东是20万杀气腾腾身经百战的安史叛军,他们是刚刚攻下洛阳的得胜之师,士气高涨,要一鼓作气拿下潼关,杀入长安。

关内同样是蕃将统领的包括高适在内的20万各族大军。

整个大唐的精锐都在这里,都在蕃将的手里。

玄宗和宰相杨国忠没有安全感。整个大唐都没有安全感。

身在潼关的大唐统兵大将突骑施人哥舒翰也没有安全感,因为他知道皇帝和宰相对他不放心;对手粟特人安禄山和史思明对他也态度暧昧,因为大家都是大唐的蕃将;撇开大唐皇帝来说,大家其实都是“自己人”。

哥舒翰也知道,这支临时拼凑起来的大军,其实不堪一击,只有守才有可能胜。

但皇帝和宰相不这么认为。为了知道哥舒翰的立场,他们一再催促哥舒翰出兵,甚至派出了宦官监军。这时再不出兵,就只有一死。但出兵也是一死。

哥舒翰不想死。他想活。所以兵败灵宝时,他选择了降,成为叛军的俘虏。

面对投降过来的和自己一样强大、一样身经百战、一样有号召力的蕃将,同为蕃将的安禄山和史思明能怎么办?只好杀掉他——不能为我所用,也不能为敌所用。所以,哥舒翰必须死。

哥舒翰死了,高适说我来带领百官子弟守长安如何?玄宗不同意,相信百官也不会同意。

长安丢了。玄宗逃了。在马嵬坡,杨国忠和杨玉环,玄宗的爱人和宰相这一对兄妹都死于哗变的近军,因为皇帝不能没有卫队护送,更何况这是在逃亡。

皇帝继续向四川逃亡,把太子留给了苦苦挽留的民众,并且任命包括太子在内的四个儿子为三至四镇节度使,也就是大唐残余的一半江山和十几个军区平分给了四个儿子,让他们自行组织抵抗和收复失地。高适又说这样不行啊,会出新乱子啊。玄宗说好的,我知道你的想法了。我相信我的儿子们。

从来都是儿子坑爹,这次是爹坑儿子。当然,在宋朝也有一个有名的爹坑了儿子,那是后话。被留下的李亨不只是太子,还是忠王兼朔方大使、单于大都护,于是率两千禁军北上灵武,被拥戴称帝,即肃宗。这个高光时刻不但是李亨的,也是灵武的。

李亨称帝可以理解,因为皇帝跑路了,大家失去了一个奋斗的目标,必须赶快找到一个新的皇帝,凝聚力量。然而有兵的皇子不止李亨一个。永王李璘和李亨一样也是四镇节度使,手里也是有兵的。都是老爸的儿子,你李亨能做皇帝,为什么我李璘不行?于是,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建号大燕时,永王也起兵了,不是向大燕,而是向大哥,李亨。一心相当纵横家的李白这时以为终于等到了人生的机会,也投入永王帐下。

这时的高适是淮南节度使,手里也是有兵的,于是这次不但动了嘴,还动了手,平定了永王之乱,李白也被流放夜郎。

唐朝诗人里,高适是唯一封侯者,最后功封渤海县侯,真正的文武双全。

今天语文继续合班,“哥舒翰必须死”和“高适二三事”讲完,这个主题也就收官了。完美的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