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元稹

【观自在·七十三】当文妖遇到渣男

今日语文课,先温故,再知新。

本学期主题为“唐人五十家”,涉及五十六位唐朝诗人的一百三十余首诗,“现接近尾声,小小复盘一下,有几首诗是一定要知道的。”我说:“第一首是被誉为‘孤篇盖全唐’的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第二首是被称作唐‘七律第一’的杜甫的《登高》,第三首是李白的《将进酒》。

“为什么要学诗?因为诗是中国文学的顶峰,要见高山,只有见过高山才知道人世起伏;只有见过高山才知道敬畏。极大概率这些诗在座诸君学过了但都不怎么理解,没关系,那不是你们的问题,也不是诗人的问题,只是还需要一些经历和感悟,这需要时间。我自编教材的选诗,以李白的《将进酒》为例,不是因为我认为这首是李白最好的诗,更不是因为这是高中语文教材内篇目,而是因为‘天生我材必有用’这句。人与人不同,成长环境和人生机遇也不同,对‘成功’的定义自然也不同。如果说在座诸君有什么相同点的话,那就是这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了。这是希望各位去寻找和发现的自信和天赋。有的人运气很好,在很小的时候就找到或发现了自己的天赋,这样的人被人们称作‘天才’;有的人运气就没那么好了,可能终其一生也没发现自己的天赋。然而人生的意义,可能就是这个不断寻找的过程有可能,人生的意义就是寻找有意义的人生。”

一节课,讲诗一首,元稹《离思五首·其四》。讲这首诗,是先从唐朝四大才女之一的薛涛开始——

薛涛随父入蜀,少有诗名,八岁时父吟“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句,薛涛接“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其父喜忧参半。或许是一语成谶罢?!

薛涛十五岁时,父出使南诏,亡于斯。无奈,没入乐籍,以歌伎身份出入高官酒宴,因诗得赏,以清客身份出入幕中,又与刘禹锡、杜牧和元稹的好友白居易有诗唱酬,时人号为“文妖”。西川节度使奏请任“校书郎”,虽然格与旧例未果,但薛涛一时以“女校书”而名动远近——“校书郎”虽只是最末品级的从九品下,但门槛却不低,任职者须进士出身。虽未成为“校书郎”,但薛涛遇到了从长安被贬官而来的监察御史元稹。一得一失,人生之中,未尽可知。

监察御史是八品小官,但此时元稹的岳父是洛阳留守韦夏卿,妻子是韦夏卿幼女韦丛。因不舍女儿,韦丛随父母居于洛阳,那几年,元稹夫妻两地分居,长安、洛阳两地奔波。被贬到成都后,遇到薛涛,郎才女貌,迅速开始了一段不到半年但甜蜜的姐弟恋(薛涛年长元稹11岁),以元稹被调往洛阳而暂告一段落。

元稹是带着对薛涛的承诺离开成都的。回到洛阳不久,妻子韦丛病故,此时的元稹写下了一些对妻子情真意切思念的诗,这首《离思五首·其四》即是其中之一。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元稹在诗中“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的情感是真实的。然而,在妻子病故半年后,元稹就纳了同事的妹妹为妾,后又娶了宰相之女裴淑为妻。而薛涛在成都,褪下彩裳,换上灰袍,终身未嫁。

其实,元稹除了诗名,还有一篇《传奇》是唐传奇中对后世戏曲影响最大的作品之一。这个自述性质的故事,说的是一位进京赶考的穷书生对没落贵族女子崔莺莺始乱终弃的爱情悲剧。这篇《传奇》后被收入宋朝的《太平广记》时改作《莺莺传》。《莺莺传》诞生之后深受世人喜爱,改编版本极多,有名的如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和元代戏曲大家王实甫改编的《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简称《西厢记》)。

最终,元稹投靠宦官,官居宰相。对渣男来说,可能他每一次恋爱都是全情投入的,都是只爱你一人,但并不是今生只爱你一人。

刚刚讲完,下课铃响。

曾的写作,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我在留言里除了一个“好”字,还说:“不裹搅,有条理,有递进,有描写,干干净净,就这么继续。”

给白的留言:“知识的学习是建立在态度和能力之上的。知识不是最重要的。”画了一个“自律”—“自由”—“自我”—“时间管理+自我管理”——“自律”的循环图来表达我:“有自律才有自由,有自由才有可能找到自我,而自我需要通过时间管理、自我管理等一系列能力的自律来成就”这样的观点。

六水大人在“每日一记”里回忆,转到语文3班前问大魔王:“毛豆老师严厉吗?”大魔王:“非常严厉,但又不失幽默之气。”

“历史天才”沈,课后继续在和我探讨他的期末历史英法百年战争史框架,他不知道怎么处理法国介入俄土战争的这个历史事件,我给了一点点建议,希望对他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