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何挹彭

三个月不买书

一场雷雨淅淅飒飒,从下午直到晚饭,每天例行的外出散步受阻。引《越缦堂日记》一则:“手注佳茗,异书在案,朱墨灿然,此间受用,正复不尽,何必名山吾庐邪?”在家一气看完《书蠹艳异录》,中国书局2009年10月1版1印,淘来的旧书,封面有破损。上周看完的《绕室旅行记》和今天的《书蠹艳异录》都是谢其章的书话。虽不是异书,但也受用一时。“书话,一直被学界看做闲花野草一路的货色”,但书话自有书话的路数,好看的书话草蛇灰线伏脉千里,起于书跳出书,从书到人,能看出一个时代。

《北平何挹彭藏书记》一篇,引的原作句段,正好前段时间看过“海豚书馆”系列何挹彭的《东西两场访书记》,别处又见,亲切。例如“书贾和别的买卖人究竟不同,他们于和气之中带些书卷气,你买过他一回书,下次再来就熟识了。你如果托他们找一部书,虽非贵重之物,他们也要问你府上何处,要找来给你送去。”现在快递便捷,几元钱的快递费同城最迟次日达,但快是快了,少了最重要的人情味。

《金性尧经历的两本老杂志》一篇,讲“金性尧刚过三十岁,正是好年华,却碰上了坎,蹉跎复蹉跎,又过了三十多年,他才被读者重新认识,而这一拨读者是从《唐诗三百首新注》《宋词三百首》《明诗三百首》知道金性尧的。”金性尧的书,之前还看过《闲坐说诗经》《三国谈心录》两本。这个隔离期间,除了“古诗十九首”,天天午餐晚餐洗碗时,我都摊开一本《唐诗三百首》在旁边,一天洗两次碗共半个小时就背了一首唐诗,早晚再读和默写两遍,每天和女儿玩玩飞花令,差不多小时候的启蒙又一点一点拣了起来。看完《书蠹艳异录》金性尧这篇,把每天在厨房背的《唐诗三百首新注》抓过来,就是金性尧注释版,好巧不巧。按照这个进度,明年春节时再看是接金圣叹选批的《唐诗六百首》还是《杜诗》,然后再是宋词?宋词还是先看《白香词谱》再到《宋词三百首》可能会好点?《白香词谱》哪天去书店找找看。

一年了。去年二月,二十四书香书店试营业前我去帮忙,在黔版书区整理上架就发现了上海古籍出版社精装布面《郑珍全集》,一套七册,420万字,2374页,定价780元。当时起了心,止步于定价。昨天去又看到,不知是已经卖了几套出去还是店里收起来,少了。好书任何时候都不便宜,并且印量不多,好像才1300套还是3000套。猫爪挠心。后槽牙痒。一定要把这套书拿下来,要不压不住书架嘛。有哪样办法才拿得下来?要买书,就只有不买书!三个月不买书,把钱存下来,就够买这套书了。可是三个月不买书,那也不得行啊!昨天去店里还找到两本一直想看的书,准备下次去就入手。《白香词谱》也是要去淘一本便宜旧书来的,再说还有一直牵挂的《越缦堂日记》。每每想到买书看书这事,就想写一副对联贴在书房门,上联:读时不嫌书多;下联:买时总觉钱少;横批:抽丝山倒。

明天3月1日起,三个月不买书,到6月1日我就可以拿下这套《郑珍全集》。不管怎么样,一定要忍住。忍住。集书、看书的过程,也是一个圆梦的过程。梦想有大有小,惦记很久、搜寻很久,终于得到,饱览一通,不亦快哉。

看书最苦的事

一个没文化的人遇到一个有文化的人,两个人一起聊聊天,看起来似乎云淡风轻的风雅无边,其实是一个人被另一个人不经意的言谈间按贴在砂石路面上摩擦,摩擦,再摩擦。

海豚出版社2011年版挹彭的精装《东西两场访书记》,是两个月前淘来的旧书,品相完好,只是封面书角有磨损。我原计划一晚上睡前时间就能读完的这本150页,7万字,看起来不过是十篇书家谈书的书话文章合集小书,竟让我足足半个月读了两遍,在书上写写划划批注差不多上千字,才勉强算清朗。这是我2019年读书耗时最长的一本。这就是有旧学底子的人手上的“活路”,与之相比,我根本是个文盲。如果不想继续做这文盲,就还是只得读书这一条路。感觉还是有点点绝望——前方怎么看也看不到岸。

昨晚在二十四书香书店待了三个小时,直到打烊才离开,又买了1000元的书。除了徐城北《中国京剧小史》和李冬君《中国私学小史》,罗兰·巴特《中国行日记》、帕梅拉·保罗《枕边书》、玛琳娜·柳薇卡《乌克兰拖拉机简史》、胡洪侠《非日记》、胡洪侠/杨照/马家辉《三生三世@1963》、章启群《图文哲学101句》、加鲁帕赫那/郑僧一《佛教哲学:一个历史的分析; 观音:半个亚洲的信仰》、布顿《布顿佛教史》、游戏主人《笑林广记》等一并闲书,就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的全本《史记》一套四册全注全译本和2012年版“历代笔记小说大观从书”里汉·刘歆《西京杂记(外五种)》、唐·牛僧孺/李复言 《玄怪录·续玄怪录》、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宋·周密《齐东野语》等几本最为要紧。现在案头还差一套《资治通鉴》,我上课的工具书应该就凑齐了。如果下个学期不用上课,则可慢慢遇。

看书最苦的事,就是既买不起,又借不来,于是就妄想发一笔大财,先把所有应用的工具参考书和基本用书,尽量购置,塞满几间屋子……有些自命为读书人且有钱者,而不知买者,令我辈视之最是恨事。(挹彭《东西两场访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