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京剧小史

【读书记1470】张永和《京剧小史》

之前读过一本《中国京剧小史》,作者徐城北,36篇梨园逸闻轶事随笔结集,书名《梨园旧事》就挺合适,偏要叫个《中国京剧小史》。书名“小史”,偏又时间错乱、线索不明,交代不清,文笔又还拉拉杂杂不太清爽利落。高马得的画算是见过几幅,书里配的二三十幅高马得插图,最多也就是草稿,算不得作品。

张永和《京剧小史》,才算是真真正正的“小史”。7.4万字,京剧的诞生、行当、音乐、服装、流派,既讲历史,又是百科,一个多余的字也无,一个字也不能拿掉,深入浅出,方见功夫——

所谓四大徽班,是指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京为高宗弘历八十寿辰祝禧的三庆徽班,以及大约十年后陆续进京的四喜、春台,和于嘉庆八年(1803)在京成立的王府班和春徽班。

徽班进京前,京师舞台上已有昆曲、京腔、秦腔等剧种流传,为何徽班进京仅仅二三十年,特别是道光初年,众多汉调艺人纷纷加入各大徽班,并与之融于一体后,徽班便占尽春光,独霸林园,时昆、弋、秦三大剧种,一蹶不振呢?或许是因为徽班艺人进京后,将昆腔、京腔、秦腔,甚至罗罗腔、柳枝腔、梆子腔,以及民歌小调都包容进来,同堂献艺;“包”进来之后,继而就是“和”,融合改造,统一在整体的风格中;最后是“化”,化成一个统一体。但这时仍不能说京剧已经形成了。

中国戏曲声腔剧种的划分,主要区别在声腔和语言两方面。徽班腔调经过吸收、转化和发展,最后形成以西皮和二黄为主要旋律的曲调,故此,当时徽班又称皮黄班。而在语言方面,为了让京城里的人们听得清楚、明白,徽班艺人经过几十年的学习、适应和探索,终于实现了以北京语音为标准的“京化”。1840至1860年间,经徽、汉、京三派艺人的合作,最终在北京形成了唱腔以西皮、二黄为主腔调,念白以京、汉语言为主的湖广音加中州韵的一个新的剧种——京剧。

京剧这一称谓的出现,据现有资料,首见于光绪二年二月初七(1876年3月2日)上海《申报》。此后京剧作为剧种名称,逐渐通行全国。

张永和《京剧小史》,北京人民出版社“新编历史小丛书”系列之一种,2020年6月1版1印,会员五折购于也闲书局。总阅读量第1470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