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一行禅师

【读书记1498】一行禅师《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

我们的生活方式和谋生手段于我们的喜乐至为重要。我们的人生几乎有一半时间都投入了职场,但应该如何善用这些时间?工作是我们整个生命存在的一种表达。它可以是表达自己最深愿心的极好方式,可以成为平和、喜悦、滋养、转化与疗愈的源泉。反之,我们从事的职业和工作方式也可以是造成我们巨大痛苦的原因。如何生活以及是否持有正念,这决定我们创造多少平和与喜悦。如果时刻保持觉知,做任何事都持守正念,那么工作就能够帮助我们实现与他人的和谐相处,以及培养理解与慈悲的理想。

快乐不是一个人的事,一个人的快乐——如果这种快乐是真正的快乐——它将影响他人,就如一棵树健康、挺拔且美丽,即使它一无所有,只是健康而美丽地存在便能利益整个世界。但关于“快乐”,关于什么是“真正的快乐”,以及“健康”、“美丽”这些词,在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下都有不同的解读,不同的人也存在不同的定义。所以于我而言,不论工作与否,不论是否能主观上影响或受影响,如果我不能改变世界,至少可以做好自己,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使自己快乐——例如在中秋假期里读一些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鸡汤。

一行禅师《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平和喜乐地成就事业》,又一本一行鸡汤,具备一切鸡汤的特点——讲道理不讲方法,讲感觉不讲现实。河南文艺出版社2015年1月1版,2022年2月29印。总阅读量第1498本

【读书记1497】一行禅师《活在此时此刻》

一行禅师《活在此时此刻》,既有一本极其一般的鸡汤所具有的文字浅显直白,用大多数人都能读懂的话说简单道理的特点,但往往因知易行难,越简单的,反而因为过于容易而难得践行。

一行禅师在《佛陀画像》一篇中说:“过去曾有许多佛陀,现在也有许多,将来亦会如此。‘佛陀’并非某个人的专属之名,‘佛陀’是一个称号。所有心境安详、博爱包容的人,都是佛陀。”如果一行禅师还在世,不知道如何看待这个版本的腰封上,印着的“世界上最后一位伟大禅师唯一中文简体自传”这句醒目的话。禅师已然往生,读者却没有,现在和将来都会诞生许多的佛陀,谁能肯定这个世界上不会再有伟大的禅师?

并且对于书中一行禅师的一些话,我也有不同的看法:

“我不可能将所有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我也需要时间来生活,需要时间去接触内心深处和我身边那些使人精神焕发、使人治愈的东西。”(《新鲜药草》)并非禅师如此,谁又不是如此呢?

“如果你想取赚很多钱,你就必须努力、快速地工作;但如果你生活得很简单,那么你就可以慢慢地、念念分明地工作。”(《装订图书》)即便是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经历过很多苦难的禅师,也无法看清的现实是:一个人赚多少钱与他工作是否努力和快速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这就像“勤劳致富”那句谎言,让你以为自己还没有富裕起来是因为自己还不够勤劳。其实并非如此。为了更好的活下去而努力又快速工作的,都是社会的骡马;那些可以慢慢地、念念分明做一件事的人,才是社会的“罗马”。条条大路通罗马,而有的人生下来就在罗马。

“对于任何年龄的人来说——尤其是对于一个十二岁的男孩来说——能有如此见悟去转化自己的苦恼确是莫大的成就。既然他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当然也能。”(《兄妹》)不!不一定一个人在十二岁时做到的,每个人都能做到。这并不是一个身高或体重的普遍标准,谁到十二岁都差不多那样。有的人终其一生也做不到别人在幼年或青年时就做到的事。例如玄奘27岁西行取经,吴清源19岁对战本因坊秀策。一行禅师或许做了很多常人所做不到的,但他终究是人,不应被如此的“超人”化,对是否可以在称他为“伟大的禅师”,从这些文字来看,我存着很大的疑问,因此我决定再读两本他的书,以望能对他能有更多的了解。

一行禅师《活在此时此刻》,天津人民出版社2018年2月1版,2022年9月7印。总阅读量第1497本

【读书记1486】一行禅师《你可以不生气》

“我们只有照顾好了自己,也就照顾好了自己所爱的人;只有好好地爱自己,才有能力去爱别人。如果不能照顾自己,就绝对不会快乐;如果内心无法平静,就不能让周围的人感到快乐,一个人无法帮助别人,也就不懂如何去爱。爱别人的能力完全取决于爱自己的能力,以及是否能照顾好自己。”

深有同感。我的口头禅和行事准则就是“做好自己”,因为我相信:做好自己就是对别人最大的帮助。一个人不能做到自己应该做的,做好自己能做好的,就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不论是职业上的还是生活中的。

“当生气时,回到你的心,好好地照顾愤怒。如果有人让你痛苦,就回到痛苦,好好照顾它。这时什么都不必说,什么都不要做,因为生气时的言语和行为,只会给彼此带来更多伤害。”然而在愤怒时能够控制自己是非常难的,所以才会说出和做出那些一时痛快事后后悔莫及的话和行为。有几次,当我的愤怒持续一天,到晚上仍然无法遏止时,我就通过冥想来观照这个愤怒,很快就能将其化解。因为在生气的是“我”,别人并没有任何感受,我为什么要让自己如此难受呢?“我应该对自己好一些才是。”我会这样想。“在佛教里,禅修不是去打压、争执,而是要去拥抱与转化。”因为“如果不能慈悲地对待自己,又如何能慈悲地对待别人呢?”所以,人生不易,生活不易,不要生气,尽量对自己好一点,对家人好一点。

关于正念,关于情绪管理,我的秘诀就是:控制自己的呼吸。如果能控制住呼吸,就能控制住情绪。然而,知道并不等于做到,所以修行路漫漫

《你可以不生气:情绪管理的智慧》,继《正念的奇迹》后的第二本一行禅师作品,海南出版社2011年10月1版,2024年2月19印。总阅读量第1486本

【读书记1483】一行禅师《正念的奇迹》

“正念”是什么?一行禅师说正念就是“对当下的实相保有觉知,即要清醒地知道自己在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而不是对自己的言行举止毫不察觉,任意妄为。”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曾经多次采用专注于呼吸的冥想,每次只需要短短的5分钟,就能将自己从整整一天心烦意乱的困扰中解脱出来,很快恢复平静。这也是一行禅师在这本《正念的奇迹》中所说的正念修行方法。从而我相信书里所说的,“有觉知的呼吸本身就是正念”。意识到,“事实上,我们的念头和觉知就是我们自己。它们是我们的一部分。”因此,“当我愤怒时,我自己就是愤怒本身;当我快乐时,我自己就是快乐本身;当产生某些念头时,我本身就是那些念头。自己既是守卫,也是访客。我既是自己的心,也是心的观察者。所以,重要的不是驱赶或执着于任何念头,重要的是觉知这个念头。心不强占心,心也不会把心赶走。心能够观察它自己。这种观察并不是对某种外在的独立于观察者的事物的观察。”

正念把我们“从无知无觉、心念散乱中解脱出来,让我们充分地活好生命里的每一分钟。正念让我们真正地活着。所以,最重要的时刻永远只有一个,那就是现在。现在是我们唯一能主导的时间。最重要的人永远是那个当下和你在一起、在你面前的人,因为谁也不知道将来你是否还会与他共处。最重要的事,就是让身边人快乐,因为这就是人生所追求的。”这有点像尼采在《教育家叔本华》里说的——喜悦别人,智慧自己。或许,不论东西方,不论何种宗教信仰、何种文化,智慧都总是想通的。

一行禅师《正念的奇迹》,河南文艺出版社2023年12月1版,2024年1月2印。总阅读量第1483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