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记1604】路易斯·塞尔努达《致未来的诗人》

读不懂国外的诗,也读不懂现代诗,但还是读了好些外国诗人的诗和中国诗人的现代诗。我对这些诗的欣赏是非常粗浅的,就是读起来是否会觉得“有意思”。这种“有意思”大概就是有没有与自己的感受产生联系和共鸣,就像是和自己的生活对话。

《致未来的诗人》,忘记是从哪里淘来的二手八品书。从来没听到过路易斯·塞尔努达(这也正常),但觉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一向靠谱,“巴别塔诗典”既然是“诗典”,选的诗人和诗应该也是值得一读的。一读,果然。

孤独中。感觉不到
世界,一墙之隔;
灯火展开脚踪
映入沙发的冷漠。
——《孤独中。感觉不到……》

我的存在由你决定:
如果不认识你,我没有活过;
如果不认识你就死,我不会死,因为我还没活过。
——《如果人能说出》

高天之上荣耀归于神,
泥土之下人们归于自身的地狱。
——《三王来朝·守夜》

他们寻找一位新的神,据说他们找到了。
我很少见到人;从未见过神。
为何非要见到神,如我一个无知的牧人?
——《三王来朝·关于过去的岁月》

生活总会报复
那些否定她的人
——《西班牙双联画》

“一本书应该是活的,阅读一本书是神奇的启示,从此读者不再是以前的自己,或变成更丰富的自己。”(《图书馆》)或许,这也是阅读的意义所在。

继布考斯基的《爱是地狱冥犬》和梁宗岱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之后,范晔译路易斯·塞尔努达《致未来的诗人》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巴别塔诗典”丛书第三种,2015年8月1版1印,总阅读量第1604本。忍不住在书名页写了一句:一本书,出版后又等了10年才再次被人读到,它是什么感受?

消失的50%

出门散步,看到小区门岗的物业工作人员在岗亭外溜达。一直觉得这个岗位的设置,象征意义大过实际意义,何况是在这么一个乡下小区。在AI到来前,小区八个大门,已经有六个采用了无人值守的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坐下休息时,在物业组建的业主群里发了这么一条“阴阳怪气”的信息,再配了一张工作人员在溜达的照片:“风不吹,日不晒;天热了就把窗开大一点通风,天冷了就关好门窗烤火。上班可以听听音乐或爽文故事,偶尔偷刷一下短视频;饭点到了自会有人把饭送来。坐累了就出来活动活动,呼吸新鲜空气看看远处,让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疲劳的眼睛得到休息。天气好、心情好就给别人个笑脸,顺便聊两句;天气不好、心情不好就不说话。时间到了,钱就到账了。我觉得两个门岗的工作人员,正在过着我想过但过不上的惬意生活。”有个预测说,未来五年将有50%现有的工作岗位被AI取代,变化就是这样在不知不觉中一点一滴进行。

晚上随手翻黄晳暎的《日暮时分》,就停不下手了。我认为韩江最值得读的作品是《少年来了》,但还没有中文版,或者是不引进?

关于终极的教育

每天上午在太座和两个娃出门后,洗碗、洗衣服、吸尘结束,开始学习。

上午三个一小时,一个小时英语课的听说读写;一个小时古诗词课,读、背和对注解学习一首王维的诗;一个小时佛学课,读佛经,学佛教史。下午是整个的自由阅读时间。

王维一首《李陵咏》,一百个字,从“汉家李将军,三代将门子”到“引领望子卿,非君谁相理”,无尽的无可奈何。王维十九岁作《桃源行》中“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句,与四十岁作《终南别业》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竟相呼应。另《桃源行》中“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似也是我生活环境的写照。

这两天下午的阅读是三刷也闲谈周六要进行的《战争与和平》相关章节。如果其它世界文学名著和历年的各种文学奖获奖作品都是一个个世界,那《战争与和平》就是一个宇宙。这个宇宙里面没有哪一粒尘埃是无用的,没有哪一句话是可有可无的,每一句话都有一个或多个远或近的因,也都有一个或多个远或近的果。因果交织,各色人等在里面生死浮沉。

Isaac在微信约了几次,说想聊聊,我说发邮件吧,写作能训练思维和表达,只有写下来的东西,才是你真正有的。写得清楚,思维就清楚,表达就更清楚。

晚饭前收到Isaac的邮件,说“亲爱的导师豆哥你好”,洋洋一千六百余字,说了他在读《冰与火之歌》原著,他与AI合作的小说遇到的问题,还有读到的一段对教育的看法。我晚上回复说——

“虽然一直以来都是待读的书太多,时间不够,但最近总觉得时不我待,所以时间和精力有所调整,尽量少使用社交媒体。用邮件的好处,是可以一次性在一个完整的时间段内就所有问题进行交流,而不是像微信那样时时刻刻东一句西一句好像聊了很长时间,但其实信息非常有限。我一直都在想卸载微信。

“AI写作目前还比较‘低级’,我估计未来两年内,AI的写作能达到一个熟练的网络爽文写手的程度,但要达到真正的文学的程度,还需要多两年时间。我相信,AI在未来会是很好的合作伙伴和终身的学习伴侣。

“关于教育,从这个词诞生的那时起,就是各说各话的。我猜每个教育中人都不会觉得自己做错,也不会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试图定义什么是‘教育’或什么是‘好的教育’,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困难的,因为人人生而不同,所以就不会有适合每个人的教育(尤其要警惕那种以别人的错误来证明自己正确的缺乏常识和逻辑的教育从业者,因为我们讨论过多次,别人的错并不能证明自己的正确,就像1+1=3这个错误不能证明2+5=8的正确)。我觉得,终极的教育,或者说教育的根本,就是自我教育。”

【儿女记】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作业也是

上周六,与女儿放学到家同时间,收到女儿英语老师W发来的微信:“小L爸爸,小L是A组的,今天A组就她没有完成任务,喊了无数回,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我让她把任务单拿回去了,麻烦提醒她还是要去多背背,英语就是需要多读多多积累的。”

我不喜欢这种老师和家长联合起来施压的“家校合作”,这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我们家,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作业也是,她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和节奏去进行。晚饭时,女儿主动提起这件事,说自己有能力,并也完成了背书任务,只是不喜欢这样的死记硬背,所以没有去找老师。我说这是在陈述问题,有没有解决方案。女儿提出三个,也是三步方案:

1、周一主动去找老师完成背书,证明自己是有这个能力的,同时与老师沟通不采用这种学习方式;

2、如果方案一未获通过,就提出申请转到B组,B组的作业要求与A组一样,只是不用背书;

3、如果前两个方案老师都不同意,那就爸爸出面与老师沟通。

我觉得这些解决方案挺好,于是给老师回复——

W老师好!

晚饭时,小L同学主动提起此事,我们于是就讨论了关于英语的学习方法。

最后,小L同学说下周一会去找您完成相关作业,并向您汇报她后续的英语学习计划。

实在不好意思,给您添麻烦了。

祝您周末愉快!

今天放学回家,女儿说老师不同意转组,“爸爸你帮我给老师写一个转组申请吧。”

“好的,交给我。”晚饭前我把给申请写好,给女儿看了,说没问题,发吧——

W老师好!

最近几天,女儿和我聊了一些关于她英语学习的想法。沟通下来,我们达成的共识是“学习”这件事,是要持续一辈子的。或急或缓,或快或慢,每个人只要找到自己的节奏,什么都不会错过。“学习”的目的是找到自己的兴趣、节奏和方法,而不是“知识点”。“知识点”是路径,人人不同。

所以,我们父女共同决定,L从英语A组转到B组。

望准为谢!

很快收到老师回复:

今天我也和小L聊了一下,她给我翻译了上周的句子,她说这可以证明她能够背,只是不想背,我和孩子也说,老师让你们去记这些句子呢,不是说不相信你们不会背,而是相信你们有这个能力才会有对应的任务,因为英语毕竟是外语,不像我们的母语,只要我们会说母语,文科类的所有科目其实都好背,但是英语不同,你不会说,不会组织语言,脑袋里没有句型的组合概念就像仓库没有货,那么要用的时候自然拿不出来。既然您与孩子已经达成共识,那么我也尊重您们的决定,只要她乐学,善学就没有问题。

愉快顺畅的解决问题。人生是不是旷野我不知道,但肯定不是赛道

【与Mondo同行·第三季】4:自由自在读书、天马行空驰想

从沙漠回来的Mondo一进门,就开始分享一路的见闻。

我问:“有没有看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景象?”

“没有,但是去了沙漠,玩了沙,骑了骆驼。我妈妈考我,问我们去的是哪个沙漠,我说是腾格里沙漠,全国第四大沙漠。毛豆老师,那我们中国最大的沙漠是哪个?全世界最大的沙漠又在哪里?”

“这个嘛,我们就先从‘大漠沙如雪’开始,先复习下之前学过的。”

之前讲过的古诗词十三首,我们一首一首的过。十二首借金圣叹“不亦快哉”三十三则之七:子弟背诵书烂熟,如瓶中泻水。不亦快哉!只有一首有两处多次含混,于是抄写了一遍。

“所以,中国最大的沙漠是哪个?全世界最大的沙漠又在哪里呢?”Mondo还是念念不忘。

“好,来!”我们走到墙上的巨幅地图前,“指给我看腾格里沙漠在哪里。”

Mondo找到腾格里沙漠,“腾格里沙漠西北方,在新疆,找到塔里木盆地,在盆地中间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就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世界最大的沙漠是位于北非的撒哈拉沙漠。那我要问你了,‘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的‘燕山’和‘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的‘燕然’是现在的哪里呢?”

“你说过,等我找找。”

在找到了北京以北的燕山和蒙古国的杭爱山后,Mondo问:“我还可以问你问题吗?”

“当然。”

“我们这次出去,还看见了明长城,万里长城是从哪里到哪里?我们还去了佛寺,为什么这次看到的有的佛菩萨看起来很凶?四大天王是魔家四将吗?有三个头像一座塔的是释迦牟尼如来佛还是观音菩萨……”一连串问题冒出来。我心舒畅。因为我要的就是Mondo能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去解决问题,在好奇中趣味学习而不是为了分数被灌输。

于是我们一个问题一个问题来。从秦长城主要为夯土、“夯”是什么到明长城的砖石结构和从通常认为的长城最东端山海关到最西端的嘉峪关;为什么这次看到的有的佛菩萨看起来很凶,我猜应该去的是一个藏传佛教寺院。西藏、青海和内蒙古信仰藏传佛教,在藏传佛教中就连汉地慈眉善目的观音菩萨也是忿怒相,这与恶劣气候和环境对人的认知影响有关,在对待邪恶时还可以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用魔法打败魔法”;“如来”是所有佛都可以用的称号,并不特指释迦牟尼,释迦牟尼的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所以“佛”不是神,是得到了大圆镜智无上正等正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觉悟者,是人。至于四大天王和魔家四将,他们不是一路的,四大天王的来源是印度教,而魔家四将是小说《封神演义》里的;另外,观音菩萨是男的。

“啊?!什么?观音菩萨不是女的吗?”Mondo惊掉了下巴,“观音菩萨为什么是男的,又是什么时候变成女的?”

如此如此,这般这般,时间就到了。“不要停,继续讲。”Mondo主动提出拖堂。

“好吧,那我就再讲5分钟。”时间再次到了,Mondo要求再讲点,“还讲?今天的古诗词还一首新的都没讲嘞,再说肚子也饿了嘛。”我说。

“那好吧,下次多讲点哈。”Mondo国庆长假的这一次旅行,行前家长带着做了功课,旅行中有发现,带着问题回来探求,真是收获满满,这才是真真正正的游学

在我看来,最好的学习状态就是像今天这样的“闲聊”。自由自在读书、天马行空驰想,不做知识的容器,我想这就是作为学校教育之外的补充,Mondo每周来和我对谈的最大目的和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