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

我将会死掉这一事实将怎么影响我活着的方式?

对我会死掉这一事实,我应该持何种态度?

我能从我的肉体之死中存活下来吗——像无数人经历过一样,我的身体最终会垮掉,因此我终将会死去。

某种程度上,没有人真正相信自己会死去。也许人们的不相信不是因为真的相信灵魂,相信灵魂会永远存在,不因肉体的消亡而消逝,而是只是不愿相信自己会死去,会永久的不存在。

————–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
作者::[美]谢利·卡根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原作名:Death Open Yale Courses
译者:贝小戎
出版年:2014-5-10
页数:360
定价:48.00元
装帧:平装
ISBN:9787550227392

【读书笔记】《关于策展的一切》

1、整个策展事务不仅是要举办展览,很多时候还要把人们聚在一起。

2、你永远不会有足够的时间,但要点恰恰是反复地给时间自由,解放时间。

3、常规是展览最大的敌人。

4、并非你做的一切事都会成为历史。

5、没有内容的建筑是毫无意义的形状——雷姆·库哈斯(荷兰语:Rem Koolhaas)

6、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和艺术家合作共同建造建筑,艾未未是一股推动力量:他克服了汇集知识的恐惧。

7、建造新城市也可以被视为一项策展项目(黔山毛豆:中国是否把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视为一项策展项目……)。

8、展览的美在于它是一次非线性体验,所以你可以返回到任一展品(黔山毛豆:“任一展品”的原文为“一幅画”,而我认为展览并不一定只是“画展”)跟前。展品不会立即展示自己,因此能返回展品前很重要。

9、博物馆是产生知识的场所。

10、最好的收藏家是那些购买时间的人——利亚姆·吉利克(Liam Gillick)

11、策展人的角色是创造自由空间,而不是占据现有空间。

12、研究和展览从来不是分开的,而总是并行发展。研究即展览,展览即研究。

13、我们正在谈论时间的扭曲、四维以及这些对建筑的意义,突然我的手机被偷了……某个骑摩托车的人抢走了它,消失在都市网络之中。那是个奇怪的时刻,塞德里克·普莱斯在电话的另一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的声音突然在摩托车上飘走。这不是暴力,而是“流体都市”。

14、策展人不是控制者,而是释放者。

15、策展人是通过展品(黔山毛豆:“展品”的原文为“艺术品”,我认为“展品”拥有更宽泛的选择)传播信息的关键人物。展品是信息的对象工具,信息(在展览中——黔山毛豆)没有(或是应该不必——黔山毛豆)得到明确地表达,必须由观众破译。

————–
《关于策展的一切》
作者: [瑞士]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译者:任爱凡
出版年:2013-6
页数:225
定价:38.00元
丛书:蜜蜂文库·当代艺术
ISBN:9787515507026

是自己走在自己的空腹中还是自己空腹走在空腹的自己中

饿和做没做过的事,肚子的感受一致。

饿了,抓到什么都会将之口服下去。做没做过的事时腹中空,这个就比较麻烦,又在恶补各种,人类学、社会企业、企业管理、心理学、地理、摄影……之前以为自己只是不知道一点,一补才知道自己连那么一点都不知道。

有一种说法,人的一生大概可以分为这么四个阶段: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四重神功,花了快四十年,我才修炼到刚刚能摸到第二重的腿毛尖尖。

摸到四重神功第二重的腿毛尖尖的感觉,接近穿一双硬底皮鞋空腹走在自己的空腹中;空空的腹就像午夜空无一车的地下停车场,每走一步,鞋底与地面碰撞的硿——硿——硿声在四壁和自己的腹腔中回响,渐渐共振,不论是自己走在自己的空腹中还是自己空腹走在空腹的自己中,突然会从因陀罗网境界门后暗处射来一粒便秘的子弹。

最近两个晚上,看完了《活法》和《干法》。觉得这样的书,看一本就够了,年轻人如果看多了稻盛和夫的书,可能会在职场里变傻掉。

下面是豆瓣上Mr K对《干法》的书评,仅供参考,大致就是这么回事:

整本书可以整理成以下几点问答:

1、为什么我们没有成功?

骚年们呐,那是因为你们没有拼命工作。

2、我明明拼命工作啦,可是没有成功。

胡说!神都没有感动而帮助你,你肯定是没有努力。

3、好吧,那么,怎么感动神来帮助我呢?

骚年呐,拼命工作啊,把自己和工作融为一体,当你只会工作的时候,你就感动神了。(这话没错,到时候会有个身穿黑长袍肩扛长镰刀的神被你感动,穿过忘川河来握住你的手……)

成功这种事多少有点成王败寇的意味,一旦成功,大家就觉得他什么都是对的,这就是为什么这类励志书为什么买的这么好的原因。但是世界这么大,大家的背景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周边环境不同,所处的大环境也不同,际遇也不同,要一个和自己不同的人来指导自己成功不是笑话么?所以,看来看去这本书或者这类书只是在告诉你一个你从很小的时候就知道的道理:热爱你的工作并且努力做好你的工作,仅此而已。

【读书笔记】《社会企业评论》

1998年,法国经济学家蒂埃里•让泰首次提出“社会企业”这一概念。目前,关于“社会企业”的概念在世界各国尚不统一,存在形形色色的定义。其中的一个代表性定义来自英国,社会企业被定义为“企业在保持自身可持续生存或发展的同时,主要追求社会目的,其盈利主要是用来投资于企业本身或社会,而非为了替股东或企业持有人谋取最大利益”。一些研究进一步指出,社会企业至少应该包含如下基本要素:一个持续的生产产品或销售服务的活动;高度自主;有显著地经济风险;最低数量的付薪工作者;使社区受益的明确目标;一群公民发起的行动;不是基于资本所有权来进行决策;具有参与本质,所有受影响的人都参与活动;进行有限的利润非配。也就是说,社会企业具有经济性和社会性两种性质:一方面,它需要按照市场的规则运行,承担市场及其它风险,从而具有经济性。另一方面,社会企业具有明确的社会使命,其收益主要用于促进社区、弱势群体以及社会企业本身的发展和投资,社会企业重视社会价值而非最大的经济利益,从而具有社会性。除此以外,开站社会企业活动需要有一批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风险意识,即具有社会企业家精神的公民。这些公民被称为社会企业家或社会创业家,他们和商业企业家一样富有创新精神。

从1998年起至今,社会企业在欧美国家尤其是英国和美国已发展成为一项显学,并被称为一种改变世界的新经济模式。在印度日本、韩国等国家和我过的香港、台湾地区,社会企业同样开始不断涌现,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引起广泛关注。已故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就曾预言这种组织有可能成为后资本主义时代发达经济中真正的“增长部门”。相比之下,中国的社会企业实践及其研究才刚刚开始,积累的学术成果还很少,有限的文献多停留在介绍西方国家社会企业概念、社会企业家精神要素及社会企业运行结构等方面,有关中国社会企业本土化研究寥若晨星。有关机构2008年开站的一项调查就发现,在中国,政府对社会企业知之甚少即使是那些正在经营管理非营利性组织的专业人员,对社会企业的概念和运行逻辑也了解不深。作为一个“舶来品”,社会企业到底能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怎样的贡献、如何做出贡献都亟待我们进行客观理性的研究。

文:丁开杰 | 节选自《社会企业评论》


企业型社会企业的理论模式
文/时立荣 叶美美

1、对社会企业的研究可以划分为两种路径,一种为从非营利组织面临的资源困境出发,将社会企业看作是传统非营利组织通过尝试引入商业化的运营模式,依靠产品和服务收入来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另一种则是从传统的营利性企业或者社会创新、社会创业的角度出发,通过更多地关注传统营利性组织将社会价值引入商业企业,使用创新性的手段将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效结合的商业创新方式。(黔山毛豆:很幸运,我竟然能够参与到一家公司和一家NGO同时从这两种路径的尝试和探索的机会,好像乘坐在两列相向而行的火车上,这感觉很奇妙和穿越。)

2、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将“社会”嵌入以“创新”为核心的企业家精神之中,社会性和企业家才能结合。在这里,“社会”概念的核心在于社会目标的优先性,作为对企业家精神的升华,社会企业家精神被提高到评估企业的标准之中。(黔山毛豆:下一本就看保罗•C.莱特的《探求社会企业家精神》)


社会企业对中国公益事业的推动
文/郭虹

目前的公益事业格局是基金会出钱、出项目,公益机构出力做事,尽管谁也离不开谁,但投资方和执行方之间的关系式不平等的。来自基层的公益机构能发现问题,也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却筹不到款,有心有计却无力;基金会根据自己的判断立项招标,却愁找不到可以资助的项目,于是很多基金会自己去执行项目,其效果参差不齐。而社会企业的“营利性筹款”说明:钱不是万能的,没钱的公益机构不是非要靠基金会才能生存,才能做项目;反倒是如果没有公益机构的执行,基金会的社会目标未必能如愿达到。在公益事业中,投资方、执行方应该是平等的伙伴关系,投资方的服务对象除了需要帮助的人,还有那些去提供帮助的人,因为道理再简单不过——没有桥、没有船、没有舢板、没有竹筏、没有会游泳的人,是不能到达彼岸的;没有多样化的服务队伍,是无法满足多样化的需求的。


新的企业模式:创造没有贫困的世界
文/穆罕默德•尤努斯

社会企业的投资与慈善捐赠有着很大的区别,社会企业的投资者有权收回投资,但与传统企业不同的是,社会企业产生的任何利润不能分给投资者,投资者获得的只是自己最初投资于某社会企业的资金量而不会享有资本的升值利润对于社会企业而言同样重要,但是社会企业的利润必须留在企业内部,社会企业这样做的目的则是偿还投资者从而支持长期的社会目标。社会企业不是慈善机构,无论从哪方面来看,它都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它在实现社会目标的同时要收回所有成本。


看完《社会企业评论》,列出的四个问题竟然得到该书的资助方乐施会的刘源老师的回复,还得到一份“社会企业书目”,继续照单看书。我狠喜欢这样的交流互动(但在豆瓣里,对该书的评价我还是只给了两星半。貌似我给出的是豆瓣里该书的第一个评价,希望不会给照星星数看书的人留下阴影)。

黔山毛豆:这本书有助于了解国内外关于“社会企业”的多种定义和理解,对开阔视野有一定帮助。

刘源:你的这个感觉是我们当时做这个支持的主要期待:梳理下国内都怎么在说这概念,尽量收些案例给读者看。

黔山毛豆:到口不到肚,看完也还是不知道什么才是国内对“社会企业”的界定标准和共识,对行动者的帮助有限,就像远远隔着玻璃看画,不真切,没法判断是玻璃没擦好还是画画得不够好。

刘源:国内(其实我觉得国外也包括)对这概念无确定的、统一的界定。我理解两个核心要素:一是采用经济手段,二是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

黔山毛豆: “社会企业”首先是“企业”,但感觉对“社会”探讨较多,对“企业”的探讨不够(哪怕后半本都是案例)。社会企业的标准各人而异,理论的实际支撑(国内本土案例)不够,支撑理论的案例和实例的“标识”不够“明显”,且数量不足以支持理论的“合理性” 和“正确性”。有一篇拿出一定篇幅介绍养兔人来办培训学校带出更多养兔人致富的“社会企业”。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新东方和标榜培养出的来自农村青年的百万富翁都不在少数,是否也可算作社会企业?

刘源:国内案例的搜索和筛选可费了劲了!因为根本没几家可以符合我上面说的那俩要素,何况我们还侧重要有利于减贫的社会企业案例。比如兔王那个,其实主要靠政府支持才起来,只不过他的致富路上有带动更多人的行为,勉强入选。

黔山毛豆:说到社会企业,除了格莱珉银行和尤努斯,国外的的社会企业还有哪些?他们的模式是怎样的?(如果能像《 如何改变世界——社会企业家与新思想的威力 》那样有一些“卓越个体”的鲜活实例就更赞了)后半本的案例,感觉还是得到政府的支持或捐赠,没有“企业”或“企业家”。

刘源:当时是希望做一本投石问路,看看有没可能推动社会企业在国内成为减贫一个新途径,这书的过程让我觉得:还远未到时候。

【读书笔记】《远逝的天堂:一个巴西小社区的全球化》

1、人类学找寻的并非传统,而是变迁。

2、这本书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一本小型社区(村落)研究的入门手册,读者完全可以按图索骥、按部就班地学会田野调查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并意识到田野现场中可能遭遇的种种潜在挑战。

3、当地人的生存经验和乐观精神,终能帮助他们随机应变(而非格格不入),将自己与世界的潮流融为一体。

4、无论人类学家希望自己多么客观和科学,人毕竟不是机器。我们必然是参与(Participant)观察者,参与——并修正(无论多么微小)——我们正在调查和理解的对象。

5、人类学家成长在某一文化氛围中,对其他文化心怀好奇,但他们仍会经历文化震撼。文化震撼(cuitural shock)是指进入一个异文化情境,在与之互动的过程中所体验到的全部感受。这是一种由于离开司空见惯、念兹在兹的本文化而令人害怕不安的疏离感。

6、在大多数人看来,人类学家是特立独行的调查者,他们热爱陌生地方和神秘人群,为了远方简单浪漫的生活,宁愿放弃自己文明中的舒适。民族志学者就像专业嬉皮士,嬉皮士则像业余人类学家。

7、整个世界都在向阿伦贝皮开放。

8、虽然一开始连计划都没有,但我能亲身体验、观察到这场堪与考古记录中需要数千年才能感受到的变迁相媲美的社会文化转型。短短二十年间,阿伦贝皮从一个相对孤立、平等主义和同质的社区,变成一个职业分化、信仰多样、社会阶级与地位存在高下的社会。在古代中东,从狩猎采集经济变为农业种植和牲畜驯养经济,用了四千年时间,才发展出社会分层。而在阿伦贝皮,主要经济变化和同期的社会转型只用了不到二十年时间。阿伦贝皮的经历,也为我们了解千千万万个渐渐融入社会体系小社区的进程,提供了一幅缩影。
————–
远逝的天堂
作者: (美) 康拉德.科塔克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一个巴西小社区的全球化
原作名: Assualt on Paradise
译者: 张经纬 / 向瑛瑛 / 马丹丹
出版年: 2012-3
页数: 261
定价: 36.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培文书系·社会科学译丛
ISBN: 9787301201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