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既见君子:过去时代的诗与人》

中国人讲故事,不是出自虚构,而是起于追忆,所以中国最好的故事不在传奇志怪里,而在史书列传和诗歌中,在记录一个人如何成为一个人的过程中。

在文字尚且不够丰盛的年代,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生命体,从它们身上,我们的思想和文学得以滋长。回过头来,这些思想和文学又润泽这些汉字,让它们得以逃避被我们遗弃的命运。每个得以活下来的汉字,都承担着太多的奥秘。诗歌其实就是关于文字的奥秘。它唤醒一些文字,同时也唤醒在无知中使用这些文字的我们。所有言说与文字的努力,不是为了表达自己已经了解的,而是为了明白尚且还有多少自己不曾了解。因此面对已经存在的人与诗,重要的不是解释,是认识。

熊十力曾言及其少年时读诗,除略通训诂之外,于“诗三百”意境本身并无感受,想借孔子论诗的一些话来帮助印证,却连孔子的意思却也不能明白。直至年岁稍长,自己胸中有丘壑,这才于夫子于《诗经》,都若有契悟。于是感慨,“凡了解人家,无形中还是依据自家所有的以为推故”。这个道理,知易行难,似简实深,其实也就是《文心雕龙•知音》所谓“岂成篇之足深,患识照之自浅耳”。

修往业,从初志

曹子建《黄初六年令》云:修吾往业,从吾初志。

钱穆说:“中国文学之成家,不仅在于文学技巧风格,而更要者,在于此作家个人之生活陶冶和心情感映。作家不因其作品而伟大,作品因于此作家而崇高也”。这里面,所谓日常、应接、陶冶、感映,归在一处,就是一个“修”字。

诗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这两句合在一起,就是“初志”,就是对天性的听从,也就是船山所说的,“志也,所谓天地之心也。天地之心,性所自出也。”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离,是这首诗的主旨,《文心雕龙•隐秀》里有“古诗之‘离别’句”,江文通拟古有“古离别”一首,都是径直用“离别”二字代指这首诗。离,也是十九首古诗共同的兴起,朱笥河讲,“十九首无题诗也,从何说起?盖人情之不能已者,莫如别离。”和“三百篇”相比,《十九首》无关治乱,只是人伦。而大凡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千头万绪,明明暗暗,都要等到“与君生别离”后才能慢慢清朗起来。

(《既见君子:过去时代的诗与人》190页,共不到10万字,本以为轻松易读,语句浅显,拿来当枕边小书。但才翻不到30页,就不得不从枕边移到桌边,把《辞海》从书架上搬下来,像小学生初学认字般一边翻一边查,一本闲书翻下来,真正是一点都不“闲”,最终也还是懵懵懂懂云山雾罩。不是书中篇章语句几多艰深,而真真是“岂成篇之足深,患识照之自浅耳”,世事大抵也是如此。)

【读书笔记】《人间是剧场》

1、事实上,“我”不存在,“人”不存在,“众生”不存在,没有什么是“寿者”。什么是“我”?“我”不过是贴在由诸蕴组合而成的几个实体上的标签。举例来说,一张桌子由桌脚、桌面和其他一些部分组成,它们合在一起,构成了“桌子”的概念。“人”是这样,“众生”也是这样。——《金刚经》开示(一)

2、当一名菩萨布施一枚硬币给一个乞丐,这个布施行为一定是基于如下的了悟:并没有真实存在的对象可作布施。即便如此,菩萨还是要布施这枚硬币,佛从没说过我们不该这么做。这就是为什么佛在《金刚经》里说菩萨要有度化所有众生的发心,同时菩萨一定要了悟,并没有一个真实存在的众生可以被度化,这就是究竟菩提心。——《金刚经》开示(一)

3、根据三十二相中的一相,佛身的高度和宽度是一样的,这很难想象。如果我们真这么看,佛就是一个箱子,一个很胖的人。还有很多这样奇怪的相:佛的耳垂碰到肩膀;佛的手指间有网——即使我们诗意地说,佛的手指间有会发光的网,那也没用,他的手还是像鸭蹼一样;佛的指甲像铜;还有,如果佛愿意,他的舌头能罩住自己的整张脸……有的声闻乘和纯粹的大乘佛教徒可能不明白,为什么金刚乘的佛有六只手臂,六条腿。金刚乘的理由是:佛不受相的约束,所以佛不受只有两只手、两条腿的约束。这并不是说真实的佛陀有六只手臂和六条腿;而是说,如果佛可以被视作有两只手臂和两条腿,也就可以被看作有六只手臂六条腿。我们需要超越相。当我们能够见到相的无相本质,我们就能见到如来。——《金刚经》开示(一)

4、佛教徒相信,转世会持续不断,直至摧毁相续的因缘到来,这个因缘就是“证悟”,证悟意指从轮回相续中觉醒。如果不具备这样的观念,死亡就意味着什么都没有——死亡实在毫无意义,毫无用处,也不值得讨论,因为它是结束。——临终与死亡的忠告:中阴教法(一)

5、阿底峡尊者曾说,当你不再执著此生,你就是个修行者。当你不再尊崇世俗的常识、世俗的条理纪律,当你不再介意混乱,你就开始成为一名好的修行者。——临终与死亡的忠告:中阴教法(二)

6、成为一个小乘行者,并不代表要将头发剃掉,或到庙里出家。要知道,小乘的基本教法只有一句:舍弃伤害别人的因及伤害别人的行为。对大乘行者来说,最重要的是不伤害别人同时又帮助别人。——如何同时成为修行者与生意人

————–
《人间是剧场》
作者: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年:2010-10
页数:276
定价:38.00元
装帧:平装
ISBN:9787513300803

【读书笔记】高冷逼格的现实与诗

有的书翻完了就翻完了。说既然都翻完了,那读后什么的敲点呗,那敲点什么呢?说的是最近翻完角田光代的《在全世界迷路》、唐鲁孙的《酸甜苦辣咸》、陈坤的《突然就走到了西藏》和李厚霖的《转山八年》,基本上是自我催眠和自我陶醉的叨逼叨逼。尤其是《转山八年》,综合评分竟然8.8,超过80%的评价是五星,我说“这本书打五星的都是托,顶多一星。”后面跟的说“觉得不好还来评价,是件损人品的事情吧。”如果觉得不好却不说或反而说好,是不是更损?

借豆瓣书评也点评下自己手欠买了又看了的以上四本:都是在标榜自己的小众品味、高冷逼格,生怕和别人一样,无论在炫耀什么,都要摆出一副全世界都不懂ta的好只有我慧眼识英雄发现了ta的妙处你等俗人还不过来跪舔的表情。作者的言下之意是:我已经和你们这些俗人不一样了。我的灵魂在这样的氛围中得到了升华,从此张开了一双慧眼高傲地穿行在乌烟瘴气的俗世生活中,与一众凡夫俗子拉开了一眼望不到边的距离。

《佛珠的鉴赏与收藏》,一本关于佛珠的百度百科纸质版汇编。

《唐诗风物志:唐人的世俗生活》差不多是一本唐诗读后感,但很有意思。翻完这本书,差点手指一痉挛冲动买一套《全唐诗》,最后忍住是因为理性的我说:“买了来,放书架上到死都不会看也看不完的。如果是为了装点书架,自己的那点事自己知道,还是别装了,和花卷妹一起读点‘春眠不觉晓’和‘唯见长江天际流’还更实在。”

《唐诗风物志:唐人的世俗生活》后记里“就算现实再冷硬,我们的心底也要尚存一点诗意,至少不去嘲笑那些面对现实仍不停读诗和做梦的人。”所以,我那样评价以上的几本书是不对的。哪怕确实那样想了,也不应该说出来。

————–
《唐诗风物志》
作者:毛晓雯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唐人的世俗生活
出版年:2014-4
定价:38.00
装帧:平装
ISBN:9787549534470

【读书笔记】《西藏生死书》

1、佛教中的一派,称心性为“平常的智慧”。但在日常中,我们庸人自扰地把很多事情搞得很复杂,以至于有时候当上师传示心性法门时,我们都嫌它简单到不足采信。我们的凡夫心告诉我们,这不可能是心性,心性应该不止于此。它应该更“荣耀”,灿烂的光芒在我们四周的虚空闪烁着,金发飘逸的天使翩然而下迎接我们,然后是巫师低沉的声音:“现在你已经听到了心性法门。”事实上,这种剧情实在是子虚乌有。

2、佛教相信普遍性的因缘法则,认为一切事物都会改变,都有其因缘,因此不相信有一个神圣的造物主,也不相信生命可以自我创造;相反,佛教认为一切事物的生起,都是因缘和合的结果。所以,心或意识也是由于先前事物的结果而产生。

当我们谈到因缘时,有两种主要的类型:主因和助缘。主因是产生某种事物的材料,助缘是促成因缘作用的因素。就心和身来说,虽然可以彼此影响,却无法变成对方的内涵——心和物虽然彼此依赖,却无法当做对方的主因。这是佛教接受轮回的理论基础。

大多数人认为“轮回”这个词隐含某种“东西”在轮回,它从一生旅行到另一生。但在佛教里,我们不相信有一个独立和不变的实体,譬如说灵魂或自我在肉体死后还存在。我们相信,让生命和生命之间相联系的,并不是一个实体,而是终极最细微层面的意识。

3、我们的行为,常常会延后呈现果报。我们无法指出是哪一个因造成哪一个果,因为任何事物都是许多业成熟之后集合在一起的复杂结合体。我们行为的结果完全是由行为背后的动机而定,绝非取决于行为的轻重。所以佛陀说:“现在的你,是过去的你所造;未来的你,是现在的你所造。”

4、目前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一切,都反映了过去的业。如果能认知这一点,那么我们在遭遇痛苦、困难或好运时,就不会把它们看成是失败、巨祸或其他任何形式的处罚和奖励,也不会自怨自艾或沾沾自喜,而是把正在经历的一切,看成是过去业报的完成。藏族人说:“痛苦是扫除一切恶业的扫把”,甚至还要感谢一个业正要结束。我们知道,“好运”是善业的果报,如果不好好利用,它很快就会过去;“坏运”是恶业的果报,事实上它正在给予我们净化的绝佳机会。

5、急事缓做,不要急着想短时间内迅速解决你所有的怀疑和问题,因为精神的成长需要时间,精神的旅程是一个持续学习和净化的过程,当你知道这一点,就会变得谦虚。越希望取得越大的成就,就越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更长久的时间。

6、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把自己的信仰强加在他人身上。

7、不要对自己期望太高,也不要期望你的帮助会在临终者身上产生神奇的效果或“拯救”他,否则你必然会失望。人们是以自己的方式过活,怎么活就怎么死。

8、没有哪一种布施意义大过帮助一个人好好地死。

【读书笔记】《一百个人的十年》

1、历史是活着的。历史不仅存在于文献或史书中,在博物馆内,在一天天远去而逐渐模糊的岁月里,也存在于我们的观念、话语、行为、习惯和下意识中,不被我们察觉。

2、大人物的经历不管有多悲惨,也不能和小百姓们相比。大人物的冤枉总容易解决,小百姓们如果没有碰对了人,碰巧了机会,也许很难得到命运的晴天。

3、人民的经历,才是时代的经历。

4、生活给我的第一个教训是:天真比愚蠢更愚蠢。

5、历史已经全部记住,就看人们自己是否把它忘掉。

6、包青天愈多,说明法制愈不健全。

7、穷乡僻壤斗起人来比大城市野蛮得多。用铁丝拴上几十斤的大粪桶挂人脖子上,一边斗还一边往桶里扔石头,粪汁溅得满身满脸。有的人熬不住就自杀,找不到自杀的家伙,便在吃饭时把筷子插进鼻孔,把头用力往桌上一嗑,筷子穿进脑子。

8、我刚被打成右派时,关在戏校的一间储藏室里。一些小孩扒着窗子,像看猴子一样看我,还往屋里扔石头,啐唾沫,辱骂我。我忍受不了,就想死,但房子是空的,连剖静脉管的小硬片片也找不到。我就想了一个法子,因为房子脏,我就放开一点窗子,让苍蝇飞进来,再打苍蝇,然后一把一把地吞吃死苍蝇,一天最多吃下几百只死苍蝇,苍蝇菌多,我想得霍乱、痢疾,拉肚子拉死。但奇怪的是,吃了这么多死苍蝇,却毫无动静……直到今天,我爱人也不知道我这样自杀过。

9、最近我在报上看到有一位年轻人责问我们这些右派:“你们当时为什么不站出来反抗他们?”我真想对他说:“如果现在把你放在老虎笼子里,你恐怕是第一个尿裤子的吧!”不去谴责专制者,反而去谴责受难者,这真叫人有点担忧。

10、一九六八年,十三大柜子的古书被红卫兵抄走,堆在学校地下室里。这些书都是宝贝,珍本善本自不必说,名贵碑帖不胜枚举。地下室很潮,书多霉烂;而且地下室紧挨着厕所,古文纸软,学生们上厕所就进来撕一叠当手纸用。书全毁了!什么“有辱斯文”?要是有斯文哪来的“文革”?“斯文”是什么?是五千年文明吗?你怎么不想想,一个五千年文明的国家,为什么下了“文革”这么一个既野蛮又荒唐的蛋来?

11、一天二十四小时,他们想什么时候用刑,就拉出一个人来,整得鬼哭狼嚎。他们怕外面的人听见声音,就放唱片。有架老式手摇留声机,总是那张唱片,样板戏《红灯记》铁梅唱的那段。只要铁梅一唱,不知谁又受刑了。现在又兴唱样板戏了,我一听耳边就响起那些惨叫。

12、他们叫电工把220V电压改成24V,怕人受不住自杀。灯泡外面全装上防爆罩,屋里什么东西都没有,可是人要真想死总能想出办法来。有个解放前跑船卖小鱼的,说他是海匪,整他整得很惨。他居然在地上捡到根大铁钉子,用垫床脚的砖头把钉子砸进了自己的脑袋里。

13、清队开始后,一天,老钱突然没回家。等到夜里十二点多,我就犯嘀咕了,跑到外面黑灯瞎火转了几圈,还是不见人影。一点多时,“呯呯”砸门,厂里来帮人进门就抄家。我问:“老钱怎么没回来?”他们说:“暂时不回来了。”从此,我就再没见过他。他那天早上离开家去厂子时,样子太平常了,可就这么平平常常走了,没有生离死别,但一去就算完了,怎么人这么容易就完了呢?

14、我女婿的一个老战友是军宣队队员,他闯进六十三号才问出来,说老钱给四条绳子拴在手腕和脚腕,拉在四个墙角上,吊起来打。那些打手们打完他就去喝酒了,一帮人全喝醉了,把他忘了,等酒醒了回来,发现他四肢全弯着,抽缩在一起,摘下来一看,人已经死了,这就是他们说的“工伤死亡”!

————–
《一百个人的十年》
作者:冯骥才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年:2014-6-1
页数:339
定价:39.80元
装帧:平装
ISBN:9787503946882

【读书笔记】《雪洞:喜马拉雅山悟道的历程》

《雪洞:喜马拉雅山悟道的历程》描写西方第一位藏传佛教比丘尼丹津·巴默在雪域高原——印度拉乎尔修行的历程——丹津•巴默出生及成长于伦敦,十八岁皈依为佛教徒,二十岁到印度,二十一岁出家,出家后,她在喜马拉雅山修行长达二十年之久。近年来,她奔波世界各地弘法。

独居,与世隔绝,并不容易。由于本书不是丹津·巴默本人自己的讲述和执笔,使原本很多可能更重要和精彩内容流失。大部分内容是作者的理解和“旁白”,但作者不是书中的修行者自己,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缺乏更多的体悟和细节内容,奇异的风光加上奇异的修行经历,使得这本书看起来不像是一本传记,更像是一本“个人履历扩充版”或一本印度拉乎尔的“孤独星球旅行指南”。两星半。

————–
《雪洞》
作者:维琪·麦肯基
出版社:南方出版社
副标题:喜马拉雅山上的悟道历程
译者:莲心
出版年:2010-4
页数:255
定价:29.80元
装帧:平装
ISBN:9787807605577
————–
越觉悟,越觉得没有什么事情可以觉悟。

【读书笔记】《格萨尔王传》

看完藏族的《格萨尔王传》才知道,蒙古族有《江格尔》①、柯尔克孜族有《玛纳斯》②。藏族民间说唱体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传记性史诗《玛纳斯》并称为中国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

早有人说过“看书不能增添智慧③”。看书越多看起来好像知道得更多,但其实知道得“越多”才会发现自己有多么“无知”——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到知道自己原来不知道,知道得越多的是越多知道自己不知道。认识自己的无知是认识世界的最可靠方法。

《格萨尔》大约产生在古代藏族氏族社会开始瓦解、奴隶制国家政权逐渐形成的历史时期,即公元前二、三百年至公元六世纪之间;吐蕃王朝建立之后(公元七世纪初叶至九世纪)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吐蕃王朝崩溃、藏族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革时期,也就是藏族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农奴制过渡的历史时期(十世纪至十二世纪初叶)得到广泛流传并日臻成熟和完善。在十一世纪前后,随着佛教在藏族地区的复兴,藏族僧侣开始介入《格萨尔》的编纂、收藏和传播,此时史诗《格萨尔》的基本框架开始形成,并出现了最早的手抄本。手抄本的编纂者、收藏者和传播者,主要是宁玛派(俗称红教)的僧侣,一部分就是“掘藏师④”们所编纂、传抄的《格萨尔》,称为“伏藏”的抄本。

《格萨尔》已经存在有一千多年,长达60万诗行,相当于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3部长,《罗摩衍那》15部,是世界最长的史诗。《格萨尔》流行在中国西藏和中亚地区,讲述传说中的岭国国王格萨尔的故事,对藏传佛教影响很大,现在西藏、蒙古和土族中间尚有演唱艺人在说唱这部史诗。


①《江格尔》是蒙古族卫拉特部英雄史诗,以英雄江格尔命名,与藏族民间说唱体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和柯尔克孜族传记性史诗《玛纳斯》并称为中国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它长期在民间口头流传,尤其经过历代演唱《江格尔》民间艺人“江格尔奇”(能演唱《江格尔》史诗的人)的不断加工、丰富,篇幅逐渐增多,内容逐渐丰富,最后成为一部大型史诗。迄今国内外已经蒐集到的共有60多部,长达10万行左右。关于“江格尔”一词的来源,历来解释不一。波斯语释为“世界的征服者”;突厥语释为“战胜者”、“孤儿”;藏语释为“江格莱”的变体;蒙古语释为“能者”。同时,江格尔也是《江格尔》的主人公。

②《玛纳斯》为柯尔克孜族(国外称吉尔吉斯族,现有吉尔吉斯斯坦国)英雄史诗,与藏族民间说唱体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和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并称为中国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玛纳斯》广义指整部史诗,狭义指其第一部。与藏族史诗《格萨尔》、蒙古族史诗《江格尔》不同,史诗《玛纳斯》并非一个主人公,而是一家子孙八代人。整部史诗以第一部中的主人公之名得名。《玛纳斯》主要讲述了柯尔克孜族人民不畏艰险,奋勇拼搏,创造美好生活,歌颂伟大爱情的故事。《玛纳斯》不仅流传于中国新疆,也流传于苏联,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阿富汗的柯尔克孜人聚集的地区﹐那里也有许多“玛纳斯奇”(能演唱《玛纳斯》史诗的人)。据中国记录的材料共8部,20余万行。

③本句来自《痛症楼》。《痛症楼》更常见的翻译名字是《癌症楼》,也有翻作《癌病房》的。英文是“The Cancer Ward”,德文译成“Die Krebsstation”,讲的是乌兹别克一个癌症病院里的故事。作者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1918~)是前苏联俄罗斯作家,生于北高加索的基斯洛沃茨克市。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获得1970年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马特辽娜的家》、《癌症楼》、《第一圈》、《古拉格群岛》等。

④他们既不说唱也不书写《格萨尔》故事,而是将发掘格萨尔时代的实物作为他们的主要职业,这类人物被称为“格萨尔掘藏师”。“掘藏师”一词源自藏传佛教的“掘藏传统”。公元8世纪,当时在吐蕃担当传扬佛教重任的莲花生大师以一个思想家的远见卓识和哲学家的聪明才智,预见到未来的吐蕃社会将遭遇不测,并对藏传佛教带来灭顶之灾。为了使佛教免受损失,他和弟子将许多佛教典籍和文物作为伏藏品藏匿于藏区各地,以供后世弟子在适时掘出,再次弘扬佛法。佛教徒把这场拯救文化的运动称为“伏藏”。公元11世纪,这些物品陆续被一代又一代的佛教徒发掘出来。佛教称之为“掘藏”。发掘这类物件者被称为“掘藏师”。

【读书笔记】《远野物语 日本昔话》

之前我一直以为,“狼外婆”是汉地的民间故事,“变婆”是“狼外婆”的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版本。但《远野物语》和《日本昔话》中都有的“山姥”的故事,看起来就是“狼外婆”和“变婆”的日本版。也或者“狼外婆”和“变婆”其实是日本“山姥”的中国版本。人与神灵、妖怪、野兽共处,而这些山神或妖怪往往和人看上去区别不大,这些故事其实是古代东亚所共有的。

《远野物语》是流传于日本岩手县远野乡的民间传说故事集。讲述者为远野人佐佐木喜善,由柳田国男亲笔记述。初版于明治四十三年(1910年)问世,堪称日本民俗学的开山之作。其文体简洁,内容醇厚,一直受到众多作家和文学爱好者的喜爱。

《日本昔话》共收录日本各地口传故事一百零八篇。 最早作为少儿读物出版于1930年。内容质朴而生动,保持了日本各地传说故事的原型。“昔话”就是指民众间口头流传的传说故事。作者柳田国男使用这一名称,是为了与那些被刻意加工整形的“民间故事”区别开来。

柳田国男(1875-1962)日本兵库县人,日本现代民俗学的奠基人,终生从事日本民间风俗和民间故事的调查、收集和研究,将民俗学视为发现日本国民性、建立日本新国学的重要途径,被誉为“日本民俗学之父”。柳田国男的代表作除《远野物语》之外,还有《后狩词记》、《巫女考》、《妖怪谈义》、《海上之路》、《传说论》等民俗学论著,全部著作辑为《定本柳田国男全集》三十六卷。

—-《远野物语》中山姥的故事—-

一百一十五

童话故事总是以“很久很久以前”开头。其中以“呀吗哈哈”的故事最多。“呀吗哈哈”即山姥。下面记述的即其中一二。

一百一十六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对夫妇。他们有一个女儿。有一天他们把女儿留在家里到城里去。夫妇俩离开家之前告诫女儿说:“谁来了都不要开门。”然后就锁上门进城去了。女孩很害怕,一个人锁在火炉前烤火。正午的时候,有人来敲门,一边喊“开门!”还威胁说,再不开门就要把门踢破。女孩无奈只好把门打开,进来的正式山姥。她在火塘边大大咧咧坐下来说:“快煮饭来给我吃。”女孩不敢不从,就做了饭菜给山姥吃。然后趁着山姥吃饭的工夫,从家里逃出来。哪知不一会儿,山姥已经吃完饭追来了。眼看着山姥一步一步逼近,几乎伸手可及的时候,遇到一个在山下砍柴的老爷爷。女孩求他说:“我被山姥追赶,请您让我躲一躲吧。”于是老爷爷就把女孩藏进柴堆里。山姥追上来,问老爷爷把女孩藏在哪里。说着就来扒柴堆,一不下心抱着柴棍滑下了山坡。女孩乘机逃出来,路上遇到一个割茅草的老爷爷。女孩求他说:“我被山姥追赶,请您让我躲一躲吧。”于是老爷爷就把女孩藏进茅草里。山姥追上来,问老爷爷把女孩藏在哪里。说着就来扒茅草堆,一不下心抱着茅草滑下了山坡。女孩乘机逃出来,来到一个大水塘岸边。前方没有了去路,只好爬到岸边一棵大树上。山姥追来,看到水中映着女孩的倒影,大喊道:“看你往哪里逃!”然后扑通一声跳进水中。女孩急忙离开那里,跑到一间竹屋前。进屋一看,里头有个年轻女子。女孩又恳请她让自己躲藏。女子刚把女孩藏到一个石柜里,山姥就冲进屋来。她问那个女子有没有看到女孩。女子回答说:“不知道!”山姥却不相信,一口咬定说:“肯定是逃到这里来了,要不我怎么闻见人肉香呢?”女子说:“那是因为我刚刚烤了麻雀肉吃。”山姥这才相信了她。又说:“那我想睡一会儿,你说我该在石柜里睡,还是该在木柜里睡?”女子回答说:“石柜太冷,还是请您睡木柜里吧。”于是山姥就钻进木柜睡觉去了。女子赶紧将木柜上了锁,又把女孩从石柜里叫出来,对她说:“其实我也是被山姥捉来的,我们合力杀了她,然后一起逃回家吧!”于是两人就用烧得通红的铁锥往木柜里插。但山姥不知是怎么一回事,只当是老鼠仔咬自己。两人又把烧得滚烫的水从铁锥插出来的洞口倒进去,最后终于把山姥杀死了。两人都回到了父母身边。

一百一十七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对夫妇。他们有一个女儿。他们要到城里去给女儿买嫁妆。临走前他们锁好门,还交待女儿“谁来了都不要开门”。听到女儿说“知道了”,夫妇俩才安心地出了门。中午的时候,山姥闯进他家,捉住女孩并把她吃掉了。然后山姥披上女孩的皮,装扮成女孩的样子。傍晚,夫妇俩回到家,在门口喊:“我家的姑娘在家吗?”之听得里面回答说:“在家呢。这么早就回来啦?”夫妇俩进了家,把买来的各种东西拿出来给女儿看,女儿看起来很开心的样子。第二天天亮的时候,只听家里养的鸡拍着翅膀叫:“快看糠屋角落有什么,喔、喔、喔!”夫妇俩很奇怪家里的鸡怎么叫得和平时不一样。但又想先送女儿出嫁要紧,就把山姥假扮的女儿扶上马,正要牵马出门又听院子里的鸡叫道:“马上没有姑娘,马上坐的是山姥婆,喔、喔、喔!”鸡叫了一遍又一遍,夫妇俩才终于察觉到真相。他们把山姥从马上拖下来杀死了。然后到糠屋角落一看,只见女儿的骨头成堆地堆在那里。


从理解“昔话”开始

作者:维舟|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和许多国家一样,日本也是在卷入现代化进程之后才重新发现民间故事的,因为只有到了此刻,传统才真正被作为“传统”来审视和看待。那些原本习以为常、没人当回事的日常民俗和乡野故事,第一次被看作是体现民族精神和塑造身份认同的非物质遗产。中国读者尽可以将《远野物语 日本昔话》当乡野怪谈或文学短篇来读,但它之所以重要,乃是因为它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日本之所以为日本的那种生活方式。“昔话”即民众口头流传的传说故事。柳田国男使用这一名称,是为了与那些被刻意加工整形的“民间故事”区别开来。

事实上,日本民俗学之父柳田国男的学术经历本身就与此密切相关:他原本大学读的是政治科,毕业后抱着消灭民间饥馑的决心就任农业官员,只是在看到农民的贫困和民俗传统日渐消逝后,才一步步由关切转向民俗研究,直到十二年后辞职潜心于学术。激发他这一转变的肇因,是他1907~1909年间在国内诸岛的长期旅行,事后他根据在宫崎县椎叶村听到的猎猪传说,于1909年自费出版日本民俗学的开山之作《后狩词记》;但影响更大的是他据岩手县远野乡所得的传说于1910年出版的《远野物语》,这被普遍视为他的代表作和柳田民俗学的真正出发点。

《远野物语》中的世界,是一个对现代人而言遥远而陌生的世界:人与神灵(马头神、山神)、妖怪(山男、河童、天狗、山姥)、野兽(猿猴精、御犬)共处,且远非拥有控制自然力量的那一方,相反,村里的女子常常被山男、怪人、河童、猿猴精所掠走,甚至怀上他们的孩子;甚至梦中到山野里去,不小心也会被狐狸附体,至于狼嚎,更是世上最可怕的声音。这些山神或妖怪往往和人看上去区别不大,只是通常身材高大,且脸色通红,长得丑一点;如果不小心在路上遇到,即便当时没事,回家也常会让人大病一场。为了驱邪消灾,人们在路边、村界竖起石头神像以抵御这些无形力量的入侵,因为村庄边界和道路是最危险的接触地带。

这其实是古代东亚所共有的观念。杜维明曾说中国传统哲学“把无生物、植物、动物、人类和灵魂统统视为在宇宙巨流中息息相关乃至相互交融的实体”,而人也不是像西方那样“独立于自然之外,由上帝根据自己的形象所创造的特殊灵魂”,相反他和自然世界乃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妇女被猿猴、精灵或鬼怪攫走并为之生下孩子,以及在山顶树林中供奉神灵,这更是极为普遍的世界性现象。

但这些乡野传说的日本特点也十分突出。西方学者早已注意到,日本民间故事中经常有老人登场,却极少把王侯、领主、公主作为故事的主角——值得补充的是,结合《日本昔话》中各地的民间传说来看,甚至武士也很少成为故事主角,而在其他国家,社会的主要精英阶层经常是故事主角:在欧洲是国王、公主、教士;在中国是地主和书生;在东南亚则是王侯和僧侣。相比起别国,日本故事中妖怪和鬼物出现的频率也比神灵高得多,但他们的形象未必邪恶,更不一定总会遭到神灵的惩罚镇压。此外,虽然《远野物语》中自嘲“以‘很久很久以前’开头的故事,最后都以‘从此以后万事大吉’作结尾”,但事实上这些传说却常常不大有道德说教倾向(《日本昔话》中有些故事略有此倾向,尤其是以惩罚性结局告诫不得贪婪),也并不总以主角“从此过上美好生活”作结。《日本昔话》中的民间故事与中国对比看也很明显:穷人获得的好报通常是致富,而不是获得高官、田产或成仙。

相比起《远野物语》,《日本昔话》中的故事并不那么具有鲜明的日本特色,有些故事甚至是世界性的母题,如《布谷鸟兄弟》的故事,在老挝也有类似的传说;但这些故事在日本的语境中,往往也添加了日本色彩的元素。如《海蜇没骨头》原系著名的“猴子与鳄鱼”母题,但可能是因为日本没有鳄鱼,故事中的主角就变成了龙王王妃和海龟,想吃的则是猴肝而非猴心,而说出秘密的又变成了多嘴的海蜇,其结果,这个故事的寓意最终变成了“多嘴多舌受了惩罚”。《长崎的鱼石》故事显然源自中国的“胡人识宝”母题,但这里叙述的重点却不是像中国北方传说中那样侧重外人攫取本地宝物,却是“外国商人脸上从来不表露心事,并且不论什么场合都爱讲价钱。而日本商人无知又贪心,所以在过去时常这样吃大亏”。更不必说,其中关于端午节和灶神起源的传说,其故事诠释完全与中国传统相异,而具有极强的日本特色。

对这些故事内涵的认识和挖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柳田国男在《远野物语》1910年的初版序言中曾说,在当时研究这些传说,可能会被人指责为“未能分辨问题之大小,着力之处有失妥当”,1935年再版时又回忆说当时“试图把这类东西作为研究对象的想法,也被视为好事者的新奇追求”。书中还记述了一位熟知远野乡古老传说的老人,“常念叨想把知道的传说故事讲完,却无人愿意听那些陈年旧事”。然而从1930年《日本昔话》问世起,日本的“昔话收集事业突然活跃起来”。这恐怕并不是因为这本书本身具有某种神奇的魔力,而是因为时代风气之转变:在经历了明治时代强烈的西方文化影响后,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日本人重新转向自身的传统。

正因此,日本民俗学的发端与德国一样,都具有对本国文化传统重构反思的性质。柳田国男曾在《民俗学研究的出发点》一文中强调民俗学是自我认识的学科,“自我认识正是日本民俗学的出发点,也是最终目的。”高桑守史继承了这一观点,认为“民俗绝不单单是过去的残存物(survival),而是使日本人成为日本人的生活方式(way of life, folkway),因为这是‘反复进行的现实行为’”。也就是说,民俗并不仅仅是已死或濒临灭绝的生活方式,而应是一种活的实践,这些传说在新的时代仍有强大的生命力。这一点在日本电影和动画中也时常能看到:尽管渗透了生态和环境保护这一现代理念,但宫崎骏的作品《幽灵公主》、《平成狸猫合战》及《千与千寻》事实上都与日本传说息息相关。岩井俊二的短片《Arita》中,广末凉子饰演的女主角能看到一个特别的精灵Arita;但除她之外别人都看不到,渐渐地她对自己所见的信心也动摇了,最终失手烧死Arita,精灵从此消失,她也变回一个普通女孩——这可想是源自《日本昔话》中《蜥蜴的钉帽》故事,但却衍生出极富现代色彩的寓意。这些,难道不能给我们以某些启发吗?

————–
《远野物语 日本昔话》
作者: (日)柳田国男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译者: 吴菲
出版年: 2012-10
页数: 211
定价: 25.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42639301

【读书笔记】《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

中国的人口压力是如此沉重,要提高农村人口的收入,需要的是一种新型的农业革命,而中国农业在改革开放以来所经历的变化堪称一场隐性革命。

这场中国农业的隐性革命,其主要动力来自农业外,即主要来自非农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消费转型和市场需求——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农产品消费结构以及连带的农业生产结构都发生了根本性转向。这意味着全人口在食物消费上的结构性转化,即从以粮食为主的消费型转到粮—肉、鱼并重(相似西方式)的消费型。而种植业内部,更有另一个结构性的转化,即从“以粮为纲”到粮—菜、果兼重型。

但即便是发生了这样的结构性转化,持续上升的大规模非农就业、持续下降的人口自然增长以及持续转型的食物消费和农业结构,也导致了务农人数的显著下降,而这样的下降又正好与农业向相对高价值和高劳动需求产品转型同步,其结果将是农业劳动人员人均劳动以及收入的提高。

农业向高值农产品的转向赋予农业人员较高的人均GDP,主要不是体现于绝对产量的上升,而是体现于产值的上升。

在向高值农产品转化的趋势下,部分农民获益于相对高值的“新农业”,诸如新型种养结合或拱棚蔬菜的农户。在中国,从事新农业的农户也许已经占到1/3的比例。他们得益于单位土地的进一步劳动密集化和资本密集化,可以凭借更小面积的农场达到全就业的状态,并且获得成比例或更高的劳动报酬,由此提高收入。

当前中国农业的劳动力,即使减掉一半,中国的农业仍将以小规模、相对密集的经营为主,并且未来也仍将依赖小农场。

中国农业的出路不在大农场而在于新时代的小农经济,在于使用市场机制和激发农民通过市场牟利的积极性,让农民自愿成立独立的合作组织或其他类型的利益团体,疏导市场信息,组织、指导生产和销售,并从有谈判权力的位置来利用市场,而不是单独且脆弱的受人摆布,从而农民(包括“农村经纪人”)和代表农民利益的团体,在与商人和公司交易时,才有可能达成平等交易的关系。

————–
《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
作者: 黄宗智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出版年: 2010-9-1
页数: 268
定价: 34.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11809940

【读书笔记】小白领和大龄女文青的鸡汤

哈吉·阿里把手放到摩顿森肩上。“这些山在这里已经很久了,”他说,“我们也一样。”说着他拿出象征村长权威的棕色羊毛“托比帽”,戴在银白的发梢,“你不能决定山该做什么。”他语调中的严肃把摩顿森震慑住了。

上面一段文字,来自《三杯茶》。几年前,当《三杯茶》出现在畅销书排行榜和机场书店,并且看到诸如“把一次旅行化作了一次生命的承诺”、“一读之下,当场泪流满面……”之类的推荐介绍时,我判断这又是一本温情并煽情且矫情的心灵鸡汤流,这样的书在30岁以下不谙世事的小白领和30岁以上不愿醒来的大龄女文青那里拥有相当比例的市场份额(否则怎么能畅销?)。

然而在看完后发现,我错了。错的并不是这本书不是一本温情、煽情、痴情并基情和矫情的心灵鸡汤流,它确确实实就是;错在我发现它不仅是鸡汤,同时也是一本NGO工作者的田野笔记和社区工作手册,以及有点可以理解的被渲染过度的使命感(相信很多“发展领域”的年轻人都会被强调这一点)和个人英雄主义(好莱坞大片不都这样么?),真不知道是否该推荐一起工作的小伙伴们也看一看。不过就算推荐了,我也知道并没有小伙伴会看,何况这还是一本“工具书”——如果如书里所说“把一次旅行化作了一次生命的承诺”,五马分尸也不能还清我欠下的债。这还曾经是畅销小说。

一次,BOSS对小伙伴们(当然也包括我),将“必读书”里一些自以为精彩或重要章句摘抄下来的“文章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式读书笔记表示森森失望。他觉得大家应该从书里想到更多,并形成自己的见解,因为“学习是自己的事”,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其实我想说的是,不管怎样的读书笔记,都是不错的读书笔记。那些近10年来印量不过1000册的书,不是识字课本,也不是字典,如果不是因为工作而使其成为“工具书”,除了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和专家学者,是没有几人会去看,而且把它看完。并且,作为作者毕生(至少是人生中相当一段时间)的研究成果,人生才刚刚开始的80、90后们怎么有体会?关于读书,我想到的是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三人面对“杜鹃不鸣”的三种截然不同态度。

即将开始又一次的乡村旅行。惯例的带一本书上路,这次的是《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然而不论怎样的旅行,也不会比刚看完的“以可持续消费为主线,结合西方国家实施可持续消费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从环境学、生态学、社会学、经济学、哲学等多学科领域进行详细的剖析”这本名为《可持续消费、生态与公平贸易》的书更枯燥。

越来越觉得自己就像一枚将被榨干的橙,如果不在榨汁机再次启动前让自己再次变得饱含水分且营养丰富,最终可预见的是我将变得一无是处——然而谁都知道这有多难——生活就是人艰不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