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写作

旧书包注定平凡

每周总有两三天,我先在网上二手书店把淘到的书锁定,凑齐包邮的金额再汇总付款。每周都在买书,就每周都有“旧书包”——二手书包裹——送到。

晚饭后,我洗完碗,擦了桌子,出门丢垃圾,顺便去小莽子家的便利店菜鸟驿站取我的“旧书包”。小莽子他爸一看我就说,你的书还没买齐啊?我说书哪里有买得齐的时候?书架上永远都还是差一本。

昨晚把备课的《国史大纲》、《史记》、《地理与世界霸权》统统丢到一边,3个小时看完11万字的《我的奇妙书店》。作者佩特拉·哈特利布的运气实在太好。想开书店就买下了一家书店;孩子听话,老公给力,销售稳定上升,开了分店出了书,不单是卖书的,还成了写书的,赚了钱也收获了朋友。这样的人生赢家,也只会出现在遥远的国度或书里。不过,“一本好的休闲小说跟一本所谓严肃的文学作品都让我感到高兴。这样的书能让人忘掉工作繁忙收入却微薄的烦恼。”(P.133)

花卷今天的语文作业是完成一篇《我用生命换……》的200字小短文。晚上我们在书房,她完成了短文《我用生命换全人类的平安、幸福和快乐》,因为她认为“有小偷、强盗等恶人,是因为他们不幸福,所以他们才去当恶人。如果他们想当医生或科学家也是可以的。”虽然她稚嫩的小小短文文法语句不通,但这样的想法真的是非常棒。我给了她一个大大长长的拥抱,然后对她说,这篇短文如果我们修改一下,句子读起来还会更通顺,意思表达也会更准确,将会是一篇好的文章。于是我们约定,下一次写好短文,修改一次看看会不会让文章变得更好。她“嗯”答应一声,转身抱着一盒十九本的《红楼梦》连环画爬上吊篮,哼着歌,很快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董桥在《英华浮沉录》里记有这么一段——

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陆谷孙曾说,他教了三十多年书,结论是作文这一课目最难教,因为“文不可以‘教’而定。”他的理由是写作远不只是一个章法和技巧的问题,而是“气之所形”,“是皮相之下许多深沉主观因素的综合,是一个厚积薄发的养成过程。”所谓主观因素,他认为“包括独立的人格,善感的情绪,敏慧的资质,素心烂读的积累,对清浊巧拙的判断,独特的手眼以及强烈的表达冲动和创作快感”。有一位学者对陆先生说:“把我关于写作的全部知识教给学生,不消半点钟即可讲完。”

我教写作,也就只有一句话——用文字尽量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因为并不是每个人努力都能成为文豪,也不是每个人努力以后都能够获得“强烈的表达冲动和创作快感”。这就是朱利安·巴恩斯在《终结的感觉》里说的:“根椐平均值定律,我们绝大部分人注定平凡。这样说并不能带来任何慰藉,但真的,中等就好,生命平庸,真理平常,道德平凡。”

【尺牍】姑娘,我上一次收到信,已是在25年前

在过去的一年,我作为“往西公益”的“囊萤照书”项目人员,曾去到省内多个县城的高中做阅读和写作分享。在每所学校的分享结束后,常会有几位同学留下来问我一些问题,并要去我的联系方式。很快,他们会添加我的微信,最终会有一两位与我成为一对一的同步阅读伙伴——根据他们应考的阅读目标,我们同步阅读同一本书,并进行一点点我有限能力内的写作辅导。

今年5月,在荔波高级中学的分享结束后,高二的L君留下来对我说:“你知道吗?上次‘往西公益’的老师问我们有什么愿望,我许的愿就是能有一位老师能够专门指导我的阅读和写作。然后,你就来了!”说这话时,她眼里闪着光。L君成为了他们学校唯一与我保持联系并继续探讨阅读和写作的学生。

和L君的一对一写作交流持续了一个月就突然中断了。上周,“往西公益”负责人带给我一封信,信封上写着“致毛豆老师”,是L君写来的:

亲爱的朋友:

你好吗?当你收到这封信时会在想些什么?是否还能记起我?我此次写信,是为了向你表达我的想法。

几个月前,那个水一样温柔的日子里,我遇见了你。在我人生短短18年里,除父母外,只有你对我这个原本陌生的人予以莫大的帮助,让我感觉生活都变得美好。在那段日子里,每当我难以坚持下去,总会想起你的鼓励和支持,才让我更加勇敢,坚持走下去。当然,现在也是。可遗憾的是,我竟辜负了这份温柔,对这场相遇擅自离席。

高三的到来,让我的时间变得越来越紧,我只能放弃玩手机的时间来加强自己。于是,便与你断了联系。时至今日,我一直没能与你解释清楚,但我明白我始终欠你一个道歉。对不起,我的益友,我的良师。

都说人间别久不成悲,我或许失去了一个很棒的朋友,也永远遗失了那段日子,但我已经不遗憾了。我在18岁时错过你,却仍然有勇气努力地学习、生活,迎接一个又一个温暖的日子。

言语粗陋,请勿介意。祝身体健康,平安喜乐!

荔波高级中学 L

2019年9月27日

看完信,我放了心,中断联系并不是因为我之前对她文章尖酸刻薄的点评。或者说我不再为之前对她文章的点评而愧疚。

这一周里,我一直在与“往西公益”负责人联系,希望能得到L君的地址和联系方式,除了回信,还买了几本书想送给她,希望她在结束高考后能继续阅读和写作,因为人生不是仅为了一次考试,而阅读就像一个人的呼吸——

我的朋友:

在我每天面对着电脑屏幕里的WORD、EXCEL、PPT、E-mail和手机里的微信,日复一日的电子屏日子里,突然一天,收到一封信。一封没有任何征兆的,手写的,写在信纸上的,真正的信。这封带着真挚情感和温度的信,倏然让我想起了木心的《从前慢》——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 是一句/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姑娘,你知道吗?我上一次收到如你写来的这样真正的信,已是在25年前。

在给你写下这封信的前一天,我的一位教中学理科的同事说,我是他见过的“最有绵长力道的‘愤青’”,我的“很多话如排山倒海一般,感觉听了很过瘾”。可学生们明明都说我很沉静啊,我在心里辩解。我没有想到的是,在你的印象里,我还是一个温柔的人,或许你看到的我的“温柔”,正是那还不甘老去的“愤青”正在残喘的“绵长力道”吧?!

我记得第一次和你聊到写作是在5月。你把《十八岁的活后感》和《边城》(你的,不是沈从文的)发给我,文章里写:“不断重复看更多的电影,读更多书,听更多歌。我始终相信它们不会吝啬到不肯予我一刻欢愉。我常摆着文艺青年的清高姿态,在笔记本上写着一句句酸得掉牙的句子,而真正的文人在我不知的角落在柴米油盐里挣扎,普通且世俗……没有赞扬和批评的生活和一坨屎有什么分别?人总不能只剩下对生存的需求”。面对这样惊艳的句子,我回复你——

“所以,我决定给你一些赞扬和批评,否则眼睁睁看着一枚十八岁的姑娘每天在屎里打滚,还不如让她早一些淹没在油盐柴米里,去过过她以为的‘真正的文人’生活。

给你的赞扬是:你比绝大多数同龄人能写更多的字,知道更多‘酸得掉牙的句子’,更懂得通过文字宣泄弥漫在青春里无处安置的情绪,继续保持,不要停下来,你可以做得更好。

给你的批评是:这两篇,脱离不了不知世事又不谙社会百态的稚嫩,就像一盏七泡的铁观音,颜色尚可,但入口寡淡。作家毛尖说:‘写作这件事真的要靠才华,并不是书读得越多写得就越好,书读得多只能保证你写的东西基本顺畅,不易犯错而已’。杨绛说:‘年轻人,你的问题就是想得太多而书读得太少。’

给你的建议是:下次试试不用形容词和成语写一篇基本顺畅的文章来看看。”

第二周,你写来了《我的偶像》。我在文章后极尽我一向的尖酸刻薄对你说:“我想,‘往西公益’找我来,不是要一味给大家说‘你好棒’、‘有进步,继续加油哦’诸如此类无关痛痒的话的。所以,我会直接表达自己的看法,哪怕这些话会像一根刺让别人感到不适,甚至刺痛——我来,不是为了取悦他人。
关于这篇《我的偶像》,中学生作文而已。

为什么这么说?

夸张无度!片面!无知!天真(或许只有这个不算什么坏事)!

希望下周能看到一篇平平实实的文字(是平实,不是平淡),如果你还有勇气给我看的话。如果你想要与众不同,或者活出自我、过得更好,你只有全力以赴,才有可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第三周,你给我看了《送别》。

我说:“结尾很妙!有趣的写作尝试和有趣的梦。如果一篇文字只是给自己看,以自己懂的方式写就好。如果想给(希望)更多的人(读者)看到,就需要再严谨一些——规范、准确。基本上,我们几乎不可能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这也就是想象和科幻(玄幻)的迷人之处。”

然后,我为你准备了胡适的“文章八事”,但你的文章没有再来。

我相信是我的尖刻让一个可能会读更多书、写更多字,能够成为更好的自己的学生失去了勇气。为此我甚至后悔给你们这样同我一对一对话的机会。

从收到你的来信,我感觉世界仍然是如此美妙。

其实,关于写作,我能帮到你的不多。因为我认为阅读和写作,是一件很个人的事情,并且不具可复制性。卡夫卡把写作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大追求,是维持他生存的形式。博尔赫斯说他写作,不是为了名声,也不是为了特定的读者,是为了“光阴流逝使我心安。” 杜拉斯认为,身处于几乎完全的孤独之中,“这时,你会发现写作会拯救你”。

过去十五年来,我读了近一千本书,记录下超过一百三十万字的生活琐事,在传统媒体没落的余晖中发表了二十多万字。就在昨天,我敲了九千六百四十八个字的日志,有的发在了博客里,有的因为种种原因只能自己看。我之所以不断阅读和写作(如果我敲的那些东西能称之为“写作”的话),是因为写作之于我,除了是一个出口,我还相信写得越多,就有可能写得越好,就能用文字记录我的人生,把一天天的生命变成一件件时光的琥珀收藏起来。对于一位写作者来说,写作这件事本身就是在用自己的笔去构建一个世界。而所谓的好与不好,并没有世人理解中的那么重要。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所以当你在学校里表现得好或不好、欢迎或不受欢迎、擅长或不擅长某一门学科、富有或贫困等,使你显得似乎与别人不同时,应该记住:长远来看它们都不算什么,这些所谓的不同只会在你把它们当回事时才成为问题,因为人与人本来就是不同。并且人生不只是一场高考而已,所以读更多的书就尤为重要。读更多的书,走更远的路,就会对自己和这个世界有更多、更深入的了解。如果不读书,行万里路,也只是个邮差。

活在世上,做自己认为对的事儿,慢慢放下输赢和计算,每个人都有自己成长的节奏,每朵花都会在该盛开的时候绽放。在你我的这场遇见里,并没有谁辜负了谁,你也不需要向我道歉。因为你的出现,让我的人生变得更加的丰富和充实;你的来信,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绵柔和有温度,也让我在工作中更加审慎。没有人会知道,无意间种下的一粒种子会在什么时候发芽,会在什么时候开出最美的花,结出丰硕的果。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我很高兴你视我为朋友。人生很长,人生很短,想看的书看看,想表达的就写下来,一辈子过完。

期待你的来信和新作。

另,我选了《纳兰词》、晏几道的《小山词》、赵崇祚编的《花间集》、哈珀·李的《杀死一只知更鸟》、细井徇的《诗经名物图解》、木心的《云雀叫了一整天》和冯唐的《无所畏》这几本书,它们不在你给我的已读书单里,在你看到这封信前就应该收到了,希望你喜欢。

你的朋友 毛豆

2019年10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