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伴读记

伴读记卌二 | 小目标

明天开始,就是这个学期最后一个教学周。花卷完成了她的期末也是毕业总结,我和她商量着略作了排版上的调整,删掉一些需要现场讲解的内容后发给了主班老师。

在花卷的总结PPT中,她7个目标的第一个是“厦门大学”,这有些遥远,算是长远目标;6个短期目标中最值得期待的是在假期结束时,她的总阅读量要达到700本。截止今天,她整个小学五年的阅读总量是652本。也就是未来两个月内要读完48本书,每个月要读完24本,每周读6本,每天0.86本。

我想让她在制定目标时,学会如何判断目标的设定是否合理、是否能够达成,学会将一个长期或中长期目标细化到月、周和每一天要达成的小目标,这样才有可能制定出一个具有可行性的目标和目标管理。这来自于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

“这个阅读量有点大,你要不要调整一下目标或任务时间?比如把截止日期拉长到12月31日?”我问。
“我觉得还好。目标就是要去努力的方向。”

“你有没有算过要在暑假完成这个阅读目标,每天的阅读量应该达到多少?”

“没有。”

“那你算一算。”

……

“好吧,看来这个目标确实不太可能完成。那就把截止日期延长到12月31日吧,这样一个星期2本的阅读量才是一个有可能达成的目标。”

“等周二考完期末考试,你先列一份至少20本书的阅读清单吧。我们按图索骥,边读边补充。”

今天的自学课,复习了杜甫四首:

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唐·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成都旧有大城和少城。少城为掌织锦官员的官署﹐因此称“锦官城”,后用作成都的别称。

伴读记卌一 | 量力而行

花卷昨天自己做了一本毕业纪念册,去办公室找我帮她打印照片,想把全班的合影贴在封面。我说办公室的油墨纸张打印机是为教学服务的,不应用于私人用途。于是今天她一个人的“城市漫步”时间除了与以往一样的逛文具店、街头漫步,新任务是还要找到一家打印店。

回到家以后,她给我展示今天购物的收获和打印的照片,还有七支比普通质量还好一点的中性笔。

“你买这么多中性笔干嘛?这一把足够我们俩用一年了。”

“是在路上遇到一男一女两个学生,他们说自己是乌当中学的高中生,街头卖笔是他们的社会实践项目。他们说如果不能把笔卖出去,就不能通过考核,完不成项目,就拿不到毕业证,上不了大学。”

“赞!我女儿真有爱心。来拥抱一个!太棒了!”我知道两个高中生是为了把笔卖出去哄小学生的说辞,“不过以后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买一支就好了。”

“可是一支会不会太少?再说我也没有三块钱的零钱,他们说他们也没有。”

“只要你助人的心是真诚的,一支笔所传递的爱心和十支笔的爱心,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一样的。还有就是作为一个社会实践项目,我相信把七支笔卖给七个人的实践和收获,一定比卖给一个人的收获更多。所以你们都没有零钱,你可以请他们等一等,等你买到你喜欢的手账周边文具找回零钱后。如果他们愿意。”

比学习如何挣钱更难的,是学习如何花钱,而且是越花越多。

下午花卷的自学语文课,学了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里的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复习了杜甫的《绝句二首》。

常建(708—765年),字少府,祖籍邢州(根据墓碑记载),可能是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开元十五年(727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晚上补花卷学日语100天的奖励,去撸串。路过小莽子家的便利店,他妈妈告诉我:“642分,考上了一中。”贵阳市一中是贵阳应试录取分数最高的掐尖高中,没有之一。学堂的初中毕业生这次中考的最高分,比小莽子低了100分。这100分,就是应试与否的教育和教学的不同。临考前,学堂的九年级学生们还在水上基地划了一周的皮划艇,晚上烧烤,演奏演唱,开心玩乐。平时他们也正常参加学堂各类课程和活动——六周展、戏剧、音乐、期末汇演,篮球、足球、手球、飞盘……不同的价值观决定了不同人的不同人生。但无论怎样的价值观,都是只有“量力”才能“行远”

伴读记卌 | 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花卷的自学课,今天是复习高适的《别董大·二首其一》。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 ,沧州渤海县(今河北省景县)人。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别董大·二首其一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从“边塞四诗人”,又复习了一下“初唐四杰”。

“董大,不知道什么名字,有一种说法指董庭兰,因其在家族兄弟中排名第一,故称“董大”。董庭兰是盛唐开元、天宝时期的著名琴师,陇西人。他少年时并不肯读书,到处游荡,甚至做了乞丐。直到五十岁,方才努力读书,终有所成。所以我觉得这首诗的亮点在董大身上。太励志了。”我说。

“所以,学习这件事情真的不用太着急。是吧?!”花卷说。

“嗯。学习这件事,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重要的是要找到自己的兴趣或目标,知道为什么学习。”

伴读记卅九 | 强龙压制了地头蛇

中岛敦《山月记》,感觉很一般,没有传说的那么好,豆瓣评分给了两星,综合评分6.9。

《逻辑学入门:清晰思考、理性生活的88个逻辑学常识》,翻完感觉与逻辑学没什么关系(或许是因为“入门”读物的原因,再说我也不懂逻辑学),倒是88个生活中的逻辑小常识适合中学生或初初步入社会的新人们读一读。读完这本,就可以进阶读徐贲《明亮的对话:公共说理十八讲》了。

下午到家,淘到的二手《幸好,书店还在:文豪们的书店记忆》到了,几同全新,书款只是定价的四折。

花卷的自学课,今天讲了自编教材里最后一首李白的诗,《送友人》。这也是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课本中篇目。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青山横北郭”句,引出“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花卷背出孟浩然《过故人庄》。

“此地一为别”句,引出“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背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孤蓬万里征”句,引出“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背王维《使至塞上》。

“浮云游子意”句,引出“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背《行行重行行》。

“落日故人情”句,引出“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背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一首诗串起一串诗,温了故知了新。

表妹带娃来串门,两个大人两个小孩一起玩飞花令,大概飞了三十几轮百多首诗,强龙压制了地头蛇,我们败北。

最近三天,每天晚上熊猫老师都要来煲个把钟头电话粥。只要不是又来催我写剧本就好。

一直在想,评论功能关闭一年多,日常记录WORD就够了,如果不是敲了十几年,这个博客实在是有点多余。想关闭博客。再想想看。

伴读记卅八 | 不容易

晚饭后,表妹带娃来串门,看到桌上花卷自学课的自编教材,就闲聊了几句诗词。提到柳三变,我从书架上抽出一本四眼线装《乐章集》递过去,结果她颠来倒去三下都没正确翻开。打开方式不对也不怪了,曾经的理科学霸,现在两个孩子的妈妈还能脱口而出“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看到李白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随口就说出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不容易。

送走姑妈,弟弟安静睡下,花卷在地上摊开“唐诗地图”,我们今天继续讲了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明天是自编教材的最后一首李白,《送友人》,下一位登场的,是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的高适。

伴读记卅七 | 人生何尝不是如此

紫外线过敏的花卷在我的桌面挡板上贴了两张便利贴,一张上面写“黑色让我平静/白色让我沉浸”,一张写“夏天/是一种快乐/也是一种陪伴/更是一种无奈”。人生,何尝不是如此。

去年冬天某天,不知道是哪里漏电导致水龙头带电还是什么,那天晚饭后洗碗时,一开水龙头就好像有一股细微电流从手指传进大脑,同时眼前就像戴上了VR眼镜一样走到一处非汉传佛教寺院,有个声音说这是一处白教寺院。这画面和声音的来去就是一瞬间的事。后来这种情况时不时就会出现一次,就想:这座寺院在哪里?于我有什么缘分?渐渐晚饭后洗碗时成为我对一天言行的回顾和反思时间。今天回顾了一天的言行,又心生惭愧,好些话本可以不说。习性猛如虎,甚于虎。修行啊,就是降伏心中虎。降伏了,才能“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期末,花卷的各种学习任务开始多起来。

今天是花卷自学日语的第100天。按照我们俩的约定,要去撸串庆祝一番。本周各学科陆续开始期末考试,今天复习作业突然就多起来。如果写完作业上完语文课再去撸串,到家时间就晚了;如果去撸串,回来要么没时间写完作业,要么还是要晚睡,而明天有英语的期末考试。商量下来,推迟到周末再庆祝。

花卷这周开始制作她的期末总结的PPT。在“目标”页,她未来的目标之一是“去厦门大学上大学”;她最喜欢的课程是数学和阅读写作,因为“阅读写作课上,我一直在认真听,作业也在认真写。数学课听得更懂了,因为基础打好了,而且不会的可以问老师!”作为花卷的阅读写作课老师,我感到很欣慰。

因为期末复习花了不少时间,花卷今天学的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李白《渡荆门送别》,我只简单讲了讲,她读了两遍,明天继续。哪怕只上了5分钟的课,每天都要做的这件事也不能停。要做正确的事,而不是正确的做事。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与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中的“入”字有同样的意蕴。

伴读记卅六 | 夏至熟黄瓜

晚饭后,楼上的表妹带读一年级的大儿和两岁的小儿下来玩。学霸表妹也是每天带着大儿背诗,小儿听着听着听多了也咿咿呀呀能背了。

花卷和她闺蜜今晚的自学课,学了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这首诗的字,两个小学生都认识,于是跳过了生字环节。打开《中国地图册》,先翻到陕西省图,让她们找到西安和长安县;再翻到河南省图,找到洛阳;接下来翻到全国地图,“西都长安,东都洛阳”看看两地在地图上的位置。

“散入春风满洛城”,我问还有哪首诗的哪一句有“散入”时,花卷脱口而出“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此夜曲中闻折柳”,特别给两位说明这里的“折柳”不是一边听笛子吹奏一边折柳枝玩儿,这指的是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折柳曲》。古人离别时,有折柳枝相赠之风俗,取“柳”、“留”谐音。“随便来一句关于离别的诗句吧。”我话音刚落,花卷就接了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所以,这首诗表达的是什么?”我问。

“思乡之情。”女儿答。

“完美。那两位就一人来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诗。”

女儿背了李白《静夜思》宋版,她闺蜜背出了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虽然这两首诗太简单了些,也好。

读两遍,接龙两次,抄写一遍,两位就把这首诗背得了。

下课后,花卷送闺蜜回家,回来洗漱睡下。我感觉有点饿,打着手电筒去后院剪了一根黄瓜来吃。本地老品种,刺硬清脆。想起樊阜《田间杂咏》:“新水涨荒陂,芸芸稻盈亩。东家及西邻,世世结亲友。夏至熟黄瓜,秋来酿白酒。新妇笑嘻嘻,小儿扶壁走。”这个夏天尽下雨了。

今夜枕边书,中岛敦《山月记》。

伴读记卅五 | 备战一个娃的暑假自学班

“护士在病房,有事请大声呼叫。”这是护士站外沿台面上立着的一块桌牌上的内容。护士站的电话铃声、病房呼叫护士的铃声、医生叫护士、护士叫医生,护士叫护士,病人叫医生,本该安静的整个一层楼的主要噪音源不是病人或家属,竟然是医护工作者,给我一种回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感觉——通讯基本靠吼。只有病房的硬件在提醒我这就是现在,2022年。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在街头的宣传标语多么醒目、口号多么响亮和有“战斗力”,在真实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细节中,例如不随地吐痰,不大声喧哗,不在公共场所吸烟。

记得郦波在与梁冬的一期对谈中说,人一生,要解决的无非是“习性”、“情绪”和“欲望”。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儒家解决人的习性问题,佛家解决情绪问题,道家解决的是欲望问题。

如果真是这样,我觉得我是看不到医院里回归安静和没有烟味的那一天了。

一天时晴时雨。今年雨水太多了,但没想到洋芋竟然有收成,小小一堆。黄花菜见了两个极其难得的阳光后,终于今年算是也有收成,够煮一碗黄花菜肉圆子汤的。

下午花卷的自学课,先做了总复习,把开课以来讲过的所有内容都背了一遍,然后讲了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教材里的《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只要不过度解读,诗不难。

照例,先看地图,找到峨眉山和重庆。诗里的“渝州”就是现在的重庆一带。

“‘峨眉山月半轮秋’这一句我觉得妙在‘半轮秋’。这三个字如果按照教材‘半轮秋月高高悬挂在峨眉山前’来解释就意味全无,甚至可以说是毁了这首诗。”我说。

“那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从峨眉山巅浮出来的半轮弯弯月亮里,满满装着的都是秋天’?”花卷问。

“妙。这个解读妙不可言。”

一背“峨眉山月半轮秋”的“山月”,花卷就想到之前讲过的宋版《静夜思》,其中“举头望山月”句。

“再来两句像‘影入平羌江水流’这句关于‘江’和‘月’的诗吧。”我说。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还有‘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无限接近完美!”

马上暑假了。和花卷商量假期的课程内容。我建议增加《千字文》和《声律启蒙》,和诗一样一天一点,慢慢来。

花卷觉得《千字文》没问题,但不太喜欢《声律启蒙》,因为一年级时读过一段时间,但没坚持下来。

“要不我们暑假再试试?《声律启蒙》是诗词和对联的基础,说不定你一年级觉得困难的地方,现在五年级就不是什么困难的事也难说。再说如果还是不喜欢,我们也可以换内容。”

“好吧,那试试吧。”

明天就要开始给花卷一个娃的暑假自学班备课了。

伴读记卅四 | 束脩之仪

花卷的闺蜜近几次蹭课,都随手提溜着一袋水果来,有过山竹果,有过香蕉,今天是我们全家都喜爱的黄桃。在我看来,这就算是束脩之仪了。

花卷和她闺蜜今晚的语文自学课,内容是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告诉两位小学生,“左迁”是指的降职、贬官。古人尊右卑左,因此把降职称为左迁。“龙标”是唐朝时的地名,位置在今湖南省怀化市一带。把地图册翻到贵州地图页,让她们找到遵义市的桐梓县,唐朝时在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这首诗里的“夜郎西”指的是现在湖南境内的夜郎县。

聊到李白到底是哪里人,说有三种说法,一是四川人,一是甘肃省天水人,一是碎叶城人。有一个不知道明确出处但更有故事性的说法是,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县),隋朝末年家族迁徙到中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附近),李白即诞生于此。五岁时,其家迁入绵州彰明县(今四川江油县)。所以李白到底是哪里人,目前没有确凿的证据。我个人偏向于碎叶城说,也就是李白是个“歪果仁”这一说法。边说边翻出《世界地图册》和《中国地图册》,指给她们看这几个地点。“李白是哪里人这一点目前还没有确凿的定论,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他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

“是他不屑于参加吗?”花卷问。

“不,他想参加,但他没资格参加。因为他家是商人。依《唐律》,商人不能参加科举考试。除了诗和酒量都好,他的剑术应该也还不错,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

下课回到家,花卷闺蜜向她妈妈分享今天所学,讲关于李白的故事。“小孩子记性真好,一会儿就记得那么多知识。李白的这些故事,我都是第一次听说。”花卷闺蜜她妈妈在微信里说。

“讲知识很枯燥,得把知识讲成故事。”我说。

中国人讲故事,不是出自虚构,而是起于追忆,所以中国最好的故事不在传奇志怪里,而在史书列传和诗歌中;在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的人文精神中;在记录一个人如何成为一个人的过程中。所以我一直认为,要了解古诗词,就要同时了解一点历史和地理,否则诗词就失去了其故事性和“人性”,也就失去了其吸引力,只是“语言和文字”。

伴读记卅三 | 伴随一生

“爸爸,我觉得这本书总是有哪里不对劲。”花卷在进校门时,双手抱着小川糸的《山茶文具店》对我说。

“是哪里不对劲?内容不喜欢?”我问。

“不是的。我很喜欢这本书。是觉得这本书的外观有点不对劲。你看看嘛。”

“哦——这本书被我们读过以后都变旧了,我还在里面作了批注,是这里感觉不对劲,对吧?!”

“嗯,是的。我也很喜欢这本书,都读了十几遍了。”

“明白了。那爸爸再买一本新的给你吧,我和妈妈如果要看就看就的这本。”

“还有弟弟也可以和你们看这本。”

午饭后,在当当买了小川糸的《山茶文具店》和续篇的《闪闪发光的人生》。还有什么比女儿向我要书读还要开心的?

“爸爸,你的脚痛和背痛好了吗?”晚上自学课前,花卷问我。

“好很多了。”

“什么时候完全好不再痛呢?”

“好不了的,会一直痛。”

“和癌症一样治不好的吗?”

“和癌症还是有些不同。”

“不同在哪里?”

“脚痛和背痛会伴随我一生到死,癌症会让我赶快去死。”

“哦,原来是这样。”

今晚的自学课,学的是李白的《古朗月行》。教材节选的是前四句,导致很多学生就以为这首诗就四句。其实,全首是这样的:

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这是一首乐府诗。“朗月行”是乐府古题,李白采用这个题目,故称《古朗月行》。教材节选前四句,充满童趣。但如果不读全诗,谁能想到最后“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才是全诗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