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记】希阿荣博堪布《透过佛法看世界》2:无常就是生活

希阿荣博堪布:“如果能够保持内心的善良,守住不存心伤害这条底线,那么很多问题就变得好把握和取舍了。或许我们没有堂皇的说辞,但我们在尽力避免制造混乱和伤害。

“平时可以检视自己的内心,看看自己是否不存害心、常怀善意,如果没有做到,要提醒自己。这是修行的开始。不妨把日常的工作、生活当成训练开放内心的平台,把遇到的每一个人看成是自己培养善良品质、完善人格修养的一个机会。在佛教中,我们常说众生是修行人的福田,我们有幸值遇的每一个生命,都能帮助我们培植福德,收获安乐,籍由他们,我们的生命才能更丰盈。

“在见解方面,如果能对无常和因果生起坚定的信解,我们便能更好地面对种种不健康的精神状态,像焦虑、愤怒、嫉恨等等。之所以说不健康,是因为它们具有破坏性,在损害自己的心身的同时,也常常伤及他人。

“人们认为是无常带来了痛苦,其实是对无常的态度,是希望和恐惧,让人持续处于焦虑中。事实上,对于无常我们别无选择,只能接受,因为无常就是生活。

“果报不是惩罚,它只是事态发展的结果。”我也常常对同事和学生说,我这里没有嫌恶或处罚,有的只是根据学堂的规定和《学生手册》的要求产生的自然后果。

“苦难的意义不在于经历本身,而在于它启发我们对生命的思考。佛陀初转法论首先宣讲苦谛、集谛,正是引导我们去观察生命的苦难、缺憾,了解其表现和成因,从而生起信心和勇气去实践对生命更广、更深层面的探索,实现生命的升华。”上周,学生琨正好找我聊过关于苦难的问题。后来他遇到学部负责人帅老师,说越来越喜欢豆哥的课,因为不但知识面广博,而且还哲学。随喜赞叹。

“看见别人造恶,如果有能力劝阻就应该劝阻,态度要坚决,语气、方式要柔和;若无力阻止,最好发愿把自己行善的功德回向给他。不惹众生起烦恼,不是要无原则地迁就,其实就算你百般迎合,众生也还是可能起烦恼。很多时候,若柔和而坚定,对方反而会有忌惮。在好的修行人身上,柔和是一种力量。”有学生说:“黎明老师是幸福学堂最有权威的男人。”这个“权威”不是说我担任了什么行政职务、任职于某管理岗位或握有什么权柄,恰恰相反,我对管理毫无兴趣;而是所有学堂的规定、师生间的约定,我都会遵照执行,且态度坚定。彩云易散琉璃脆,正是因为性格过于刚强,柔和不足,虽然我也在尽力避免制造混乱和伤害,但却不断给自己带来烦恼,心不安宁,身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