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自在·卌七】哇!霸总!

熊猫老师去给期末汇演踩点,语文继续合班。今天从头开始讲杜甫——新的诗风:

在初唐和盛唐,诗人们更喜欢的是古体,比如李白和岑参;或者五绝和五律,比如孟浩然和王维。王昌龄的名作更清一色都是七绝,包括我们耳熟能详的“秦时明月汉时关”和“一片冰心在玉壶”。他也创作七律,但乏善可陈。

让事情发生变化的,是杜甫。

杜甫当然是全才。他的五古如《羌村三首》,七古如《饮中八仙歌》,五律如《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五绝如“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七绝如“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也全都脍炙人口。但真正超越了前人的,还是他的七律。比如《登高》,这是被称为古今七律之冠的作品,因为不但完全符合格律,而且做到了极致: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简直就是既可以学习又无法企及的范本。

从《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开始热身,在《绝句》(迟日江山丽)一首,从“迟日”两字重温了《诗》成为《诗经》的历史,诗的数量和风雅颂,到《豳风·七月》这首中“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句。所以“迟日”不是晚来的日子,而是春日渐长。

《江畔独步寻花·其五》中,“黄师塔”,蜀人称僧人为“师”,塔是僧人墓。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借“便下襄阳向洛阳”句,引出隋炀帝与大运河与安史之乱的联系。

《春夜喜雨》里,着重强调“俱”、“看”、“重”三个字的读音不是现在普通话的发音,从而有“新生”说之前的语文老师教的不是这样的。我说:“在语文上,尤其是文言文和古诗词,如果你们之前的语文老师讲的和我讲的不一样,请以我的为准。”学生说:“哇!霸总!”嗯,这点点自信还是有的。

“你这是要向全学科进军了吗?”中午排队打饭时,花卷得知下午的生物课是我上时问排在她后面的我。

“是的。黎明还有五分钟抵达战场。”

“求求你不要了,你要给我留一点和其他老师交流、学习的机会。”

“嗯,你说得有道理。好的,今天下午的生物我决定挑战一下。”她对着我翻了一个大白眼,转过身去。其实是赵老师身体不适,我临时代课而已。

下午的两节生物课,第一节开启满嘴跑火车加强模式。以查尔斯·曼恩 (Charles C.Mann)《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为引子,以可可从美洲到非洲到全球的巧克力来提神,开启玉米、土豆、辣椒等美洲植物开创的全球化,以及如果没有马铃薯,欧洲工业革命可能会更晚诞生到美国第二大白人族裔——爱尔兰裔3600万的人数,是爱尔兰本土人口的7倍多,代表人物如亨利·福特、约翰·肯尼迪和拜登,回推到1845年的爱尔兰土豆饥荒,才进入今天的主题——生物多样性。第二节幸亏赵老师准备有资料,否则我就真的只有一本正经胡说八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