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记·拾伍】确定的不确定

“黑色星期二”的“黑”,没有最“黑”,只有更“黑”。

凝冻。早上5:50叫花卷起床,出门赶第一班79路公交去地铁站,3号线倒2号线共19站,出站走10分钟,8:15到学堂。

【语文3班】

周五就是冬至。从节气入手温习了地理——冬至日是我们这里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因为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后将向北移动,但因为热量的“入不敷出”,仍然进入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
新课,古诗十九首的《孟冬寒气至》。课程计划这个主题是在一个月前的孟冬时讲完,由于课时被占用,拖到现在仲冬来讲。不过也还好,没拖到春天。

【七年级地理】

新课,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二节:印度。学生一一讲解时更为放松,涉及的内容也较上周更为丰富。善哉。

【九年级历史/定制八年级地理】

与两位学生讨论、提出建议后,初步确定了它们的文史地期末综合测评课题。

“豆总,如果其他人不来找你讨论他们的课题,怎么办?”

“没有关系。不来找我讨论就意味着没有问题。这是你们的测评,不是我的。”

另两位仍然懵懵懂懂。再次,我相信,教学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这个过程中唯一能够确定的就是充满了不确定——不确定到底哪一种方法会有效,不确定哪一个内容会得到反馈,不确定我以为的激励会不会招致反感……因此,这样的不确定不可能呈现一个确定的结果。

【八年级地理】

今天进度有点快。讲完了第一章三节的内容。

【游学】

请几位学生在六年级到高中所有学生都参加的这门课上,讲解“东南亚”、“印度”、“大洲和大洋”。虽然紧张,但都发挥出了正常水平。

学生对下个学期的游学仍然没有什么想法。让子弹继续飞。放了B站上一个“怎么逛博物馆”的视频。

这一天下来,嗓子痛,精疲力竭,一句话都不想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