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得与我同岁《古诗源》

“九月一日开始,这些书全部五折。”二十四书香书店的店长邓娇对我说。

我指着满地正在上架封着塑封的书问:“这些打折书是库存还是新书啊?”

“全是新书。因为老板觉得如果用库存和旧书来打折回馈没诚意,所以进了十几二十万的新书,真是疯了呀,哈哈!”邓店长笑着说。

多好的一帮人啊。旧书也不打折,上楼继续淘书去。

每次去都要去看看那几本心心念念的旧书。

明朝李贽的《藏书》,中华书局一九七四年繁体竖排版,全套四册,缺第三册。这次去,三册还在。

明朝李贽的《续藏书》,中华书局一九七四年繁体竖排版,上下册,缺下册。这次去,上册还在。

唐初姚察、姚思廉撰《梁书》,中华书局一九七三年繁体竖排版,全套三册,缺第二册。

另外还有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系列的《清史稿》全四十八册中三、五册,《新唐书》全二十册中二册、《隋书》全六册中一册等等一溜零本。每次去都要蹲在那里每一本都抽出来,翻翻,看几页,认不得几个字,又读得几个故事,喜欢,但不成套,可惜了。想买,又知道不可能凑齐;不买,又挂牵,像一群缺齿发疏颤颤巍巍的老朋友。

会了老朋友,又带了另一位也是每次去都要见的老朋友回家,这样就可以天天见了——清沈德潜的《古诗源》。

这本《古诗源》,中华书局一九六三年六月据文学古籍刊行社纸型新一版,一九七七年七月二印,和我同岁,今年四十又三了。竖排繁体,十五万三千字,三百六十八页,定价一元四角。八品自然旧,书页发黄,书脊上图书分类编码标签贴因年久页发黄变脆,但印制精细,纸张现在看来普通,却是那个年代的好纸。书口有霉斑,书名页一枚直径约二厘米圆形蓝色“贵阳市乌当区文化馆图书专用章”,书店定价三十元。结账时我用政府派发的电子优惠券抵扣了十元,实付二十元。应该是这书偏冷,新版新书不过三十元上下,但读古诗还是配古书好;古书寻不得,有点年头的旧书也好过纸轻墨浓的新书。

沈德潜生于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从二十二岁参加乡试起,他总共参加科举考试十七次,最终在乾隆四年(1739年)才中进士,时年六十七岁,被称作“花甲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乾隆帝喜其诗才,称其“江南老名士”。历任侍读、内阁学士、上书房行走,乾隆十四年(一七四九)升礼部侍郎,乾隆二十二年(一七五七)加礼部尚书衔,乾隆三十年(一七六五),封光禄大夫、太子太傅。后卷入徐述夔案,遭罢祠夺官。

沈德潜选编的《古诗源》,是唐之前古诗最重要的选本。沈在康熙乙亥年(一七一九年,康熙五十八年)写的自序中说:“诗至有唐为极盛,然诗之盛非诗之源也……溯隋、陈而上,极乎黄轩,凡《三百篇》、楚騒而外,自郊庙乐章,讫童谣里谚,无不备采,书成,得一十四卷。不敢谓己尽古诗,而古诗之雅者,略尽于此,凡为学诗者导其源也。”喜欢。在书名页记下购买的时间、地点和所付书资。读完序言后插架,待日后细读。现在愈发觉得时间不够,还有那么多好书没有读。

淘得与我同岁《古诗源》》上有1条评论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