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毕黎庶昌《丁亥入都纪程》并题跋

清早起床,洗、晾了衣服,到书房读完黎庶昌《丁亥入都纪程》最后两页。

黎庶昌(一八三七——一八九八)字莼斋,贵州遵义人。早期与莫有芝师从郑珍。同治元年(一八六二)上书论时政,以廪贡生得授知县,入曾国藩幕,名列“曾门四弟子”。曾署理吴江、青浦等县知县。光绪二年(一八七六),随郭嵩焘出使欧洲,任驻英、法、德、西班牙四国参赞,游历了比、瑞、葡、奥等国,写成《西洋杂志》一书。光绪七年(一八八一),任出使日本大臣。光绪十年(一八八四),丁忧返国。光绪十三年(一八八七)服阕,职使日。光绪十六年(一八九〇),任满归国后,曾任川东兵备道等职。《丁亥入都纪程》为光绪十三年(1887)黎庶昌服阙入都销差时所作日记,记载了他从遵义出发取道重庆、四川、陕西、山西、河北、天津入都(北京)一路的见闻。行文记沿途山川古迹时,尤重考证,纠正了《读史方舆纪要》《水经注》《蜀輶日记》和《汉书·地理志》等古籍中的一些错误,不仅是一部学人游记,也是一部有资料有考证的地学游记。

《丁亥入都纪程》我有两个版本,仔细读完的这本是朝华出版社二〇一九年一月一版一印,硬面布面精装,据清光绪二十年(一八九四,中日甲午海战)川东道署刊本影印本,原书阙页四,竖排繁体无句读。全书区区三万六千字,不过是我日常一个小时的阅读量,这次却逐字逐句读了整整两个星期,其中提及的人名、地名、书名,都一一查证、注释,还有七八处判断为“通假字”,是我记忆中完完整整从头至尾一字不落完成读、校、注的第一本文言书籍。为此,特在书后空白页题跋:二〇二〇年八月十六日晨,历时两周,一字一句校释读毕。知新温故历史掌故若干,又校出通假字七八处,自忖文言文阅读理解略有进步。其间,与贵州人民出版社“贵州古近代名人日记丛刊”第五辑中《丁亥入都纪程》对照,该丛刊版无注释,无译文,仅止句读,然断句亦有数十处不妥或可商榷处。故,除选题甚佳,装帧亦佳外,几无可取处,实乃绣花枕头。“贵州古近代名人日记丛刊”版,为据光绪十四年(一八八八)活字排版印刷《黎氏家集》中《丁亥入都纪程》点校,简体横排。

这也是我记忆中第一次题跋。写完这篇读书笔记,又从头再读了一遍《丁亥入都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