蔗渣与世间味

我居住的小区,在与市政道路对接的大门口设有一个工作岗位。几年来,站在这里的都是看起来30岁不到的小伙子。不论酷暑严寒,不管刮风下雨,这个岗位的年轻人每天穿着看起来材质不错的制服,扎着腰带意气风发站在大伞下,八小时只做一件事,对进入的每一辆车抬起右手敬礼。这让我常常怀疑自己的价值观是否有问题——这个岗位对其从业者数年甚至十数年接受的教育和从业者作为“人”的意义何在?

“往西公益”在十几年的助学实践中发现,在应试教育下的许多贫困学生,在寒窗苦读时也正在远离阅读。为了鼓励他们阅读,开拓他们的视野,“往西公益”的“囊萤照书”项目,在受助学生中通过赠送书籍和读后感征集来鼓励阅读。2018年9月-2019年1月的学年上学期,“囊萤照书”项目继续在贵州省三个州、市共6所中学和高级中学开展读书活动。

我春节前从云南旅行回来第二天,收到了项目人员快递来的115篇学生手写稿读书笔记。第二天邮箱里又收到27篇笔记word文档。

今天开始阅读这142篇学生作品的项目任务。这是我第二个学期参与学生作品甄选,过程仍然让我感到难受。

我没有见过科举制度下的“八股文”,但从每个学期这一两百份县、市级重点中学学生的读书笔记(或作文),看到了现代“科举制度”满满“八股”的作文套路和一个个本该朝气活泼但却暮气横秋的中学生。

作文开头引用和拔高,中间获得启发、感动和深刻领悟,结尾评论并对当下斗争和奋斗的空洞呐喊,以及未来的展望。结构的“集体化”,可知这是学校重复训练的目标和结果。“千篇一律”这个词用在这里,尤其合适。言为心声,这样的“言”如果真的都是“心声”,透过文字我看到的不是人,是一个个流水线产品。反而是突然从生产线上掉下来的一篇,不在乎(或者是“没学好”)这“八股”结构,没有没来由的感慨、感动、感悟,有的是从自己的切身出发,把眼光关注在自身的困扰和成长上的作文让人眼前一亮,觉得在一堆毫无生气的物件里,总还是有一具魂灵在呼吸,还有一点天真。

用词的重复和表达的不知所云,看出学生课本外的阅读非常有限。大家都只学课本上那几篇文章,文章的好坏和意识形态不说,就像一百个人都在啃一根甘蔗,再好的甘蔗,最后也只是满地渣,这一百人再品评谁嚼出来的渣更细更白,却不知世上除了蔗的甜,还有苹果、芒果、榴莲、香蕉各种不同的口味和一百种酸、一千种辛、辣、甘。

现在已经有了写诗软件和文章生成器,相信不久以后,机器自动生成一篇60分蔗渣作文也不会是什么难事。当下接受这样程式化、机械化教育的学生,在几乎可以想见的未来,就像那个每天对车辆面无表情敬礼八小时的年轻“螺丝钉”们一样,牢牢钉在这个社会和教育的某一环节,成为其一部分,这样的“螺丝钉”教育对人之所以为“人”其本身意义何在?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

一个人只有成其为“人”,读、写、算的能力才有其价值。一位老师如果不能鼓励学生广泛阅读、独立思考和自由表达,他至少可以把“枪口抬高1寸”。一位老师如果已经被后天教育成为机械顺从和奉教材为圭臬,将课程资源狭隘地限于教材,恐怕这才是最为彻骨的严寒——让一群除了教科书之外,再不会读别的书的人来当老师,再没有比这更荒诞的事情。

“囊萤照书”项目在我看来,就是在那还在呼吸的灵魂手里,塞了一只小勺子,鼓励他从蔗渣上抬起头,去尝世间味。

蔗渣与世间味》上有8条评论

  1. 制言

    教育,如果是为了满足一些人或者群体的审美(就像开篇提到的从业者),就不能指望它能够产生个性化的效果。这种情况对哪一方而言,都会变本加厉。话说回来,个性化到底好不好,有时是说不清楚的。

  2. 科林先生

    贫困学生只会把阅读、把考试作为自己改变命运的工具。只有按照某种程序化的写作才能够得到老师的认可,获得高分。老师也一样,只有教孩子按照某种程序化的写作才能拿到高的分数,自己的升学率才能提升。真正能让孩子独立思考的,要么是受过教育的孩子家长,要么是城市里不必用考试来改变命运的孩子。

    1. 黔山毛豆 文章作者

      哪里的孩子都要考试(不仅只是学校里的、中考、高考),都需要通过各种考试才可能改变命运。我认为城里孩子和农村孩子最大的区别不是考试,而是在考试之外——为了考试而学习还是为了检验学习而考试。

  3. 子渔

    莫说写,就是读也是难能可贵的事啊!
    悄悄地说我就一直佩服你阅读之广之勤,当然文风和摄影也是我的菜,哈哈。

    1. 黔山毛豆 文章作者

      我身处一艘漏水要沉没的船底舱,乱翻书就像为了堵漏胡乱抓到什么都试图用来去堵住那个洞。这艘船,就是我那荒芜的精神世界,哈哈哈

  4. Andalue

    一开始想要反驳站岗的意义,的确和教育一样一样的,只是为了灌输、实践形式主义,便于稳固统治罢了。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