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理念,刀法是防御技,刀背运用重于刀刃,因为人在刀背后。”
我看武侠小说到现在,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小学大概三年级开始到五年级(那时小学是五年制),从梁羽生《萍踪侠影录》、《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启蒙;接着是民国武侠北派五大家的宫白羽的《十二金钱镖》、《偷拳》和王度庐的《卧虎藏龙传》。古龙的看过《绝代双骄》、《多情剑客无情剑》、《流星·蝴蝶·剑》、《陆小凤传奇》、《天涯·明月·刀》,后来才是金庸,《越女剑》《鸳鸯刀》《白马啸西风》没看过。
整个中学都是温瑞安,《四大名捕》、《白衣方振眉》、《七大寇》、《说英雄谁是英雄》。
后来有好几年都不看书。现在是徐皓峰。
《大日坛城》,主角俞上泉的原型应该就是吴清源,其他棋手也可以在现实中找到相应的人物。不过就故事情节而言,不太好看,至少没有《刀背藏身:徐皓峰武侠短篇集》里的任何一篇好看。
《刀背藏身:徐皓峰武侠短篇集》,收六篇。当中,男的隐烈,重情义;女柔而不弱,真性情。看完觉得自己每天藏身的办公室难说也隐有高人,真正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倭寇的踪迹》已拍电影,徐皓峰自任编剧和导演,先看了电影现在才看原著,当时觉得武侠电影原来也还可以这样不一样。《民国刺客柳白猿》和《柳白猿别传》两篇也已改编成电影《箭士柳白猿》,徐皓峰自任编剧和导演,一直等上映,宣传片看了八十回。
“刀为什么有鞘,不是为了杀,而是为了藏。”想起上个世纪最后一年,我刚下水准备好好遨游遨游互联网这汪海洋时的第一个网名里就有一个“刀”字,那时青葱葱的愣头青,想着人生总要做点没做过或不一样的事,于是就把年青能做的坏事都做了,而今有一点时间就想一个人找个角落呆着。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不必用《论语·子罕》这个出处去理解,按照现今的字面意思理解就好,就像《我在人民广场吃炸鸡》里唱的“爱情需要贱啊”。人难免表里不一,一脸正儿八经的,多半衣冠禽兽;满嘴男盗女娼的,心地却是纯良。四十的大叔如果还没开始谢顶、发福,靠在路边树下晒太阳,看见走过的菇凉,由衷的赞叹“瞧那小身段,美!”才是真欣赏。只有年老才能体会青春啊,可惜已经没有青春。
“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背负越来越多的包袱。人生没有地图,也没有路标,目标也由自己来决定,没法向任何人求助。”(电影《背负春天》) 40岁之前做“加法”,追求“成功”,为名利和金钱打拼,不断寻找内心的安全感,最终还是碌碌无为;现在开始做学习“减法”,让自己学会慢下来,慢一点,调整状态删繁就简,尽量好好活,做点重要的小事,然后努力学习在生命随时会突然结束时能保持平静好好地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