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学期新来好几位厉害的好老师,例如从北师大教育硕士的杨鸿雁老师、香港大学教育硕士的罗融(善牧)老师。
善牧老师教中学语言艺术,杨鸿雁老师教中学地理,但杨老师更希望能将“地理”恢复为其真正的“大地理”,而不仅仅是现在课本所框起来的“小地理”。
我建议不如将地理这门课改为“物候学”,然后,学堂的地理课从这个学期开始就改为物候学了。
这是我对地理改“物候学”的解释,或许某天有人会问什么是幸福学堂的“物候学”——
物候:自然万物与变化。
物
物:“物,万物也。”——《说文解字》,包括风物、地物、生物、博物等;
风物:语出晋 陶潜 《游斜川》诗序:“天气澄和,风物闲美。”指一时、一地的风俗、物产和风光景物;
地物(culture):地面上各种有形物(如山川、森林、建筑物等)和无形物(如省、县界等);
生物(生物学 Biology),自然科学六大基础学科之一,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
博物:人类与大自然打交道的一门古老学问,指对动物、植物、矿物、生态系统等所做的宏观层面的观察、描述、分类等,它包括当今意义上天文、地质、气象学、自然文学、动物行为学、保护生物学等学科的部分内容。
候
候:事物在变化中的情状,《素问·六节脏象论》:“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
气: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和指人、物的属性及一地的天然特点;
气候: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侯的时令,以及地理概念上的经纬度、地球形状和运动、大气环流、洋流、海陆分布、地形地势和人类活动等;
物候学(phenology),来自希腊语“phaino”(显现,显示)和“logos”(学习)。它是对周期性生物现象的科学研究。中国现代物候学研究的奠基者是竺可桢,他的《大自然的语言》一文,收录于人教版初二上的语文书中(精读课文)。但这“物候”更多关注“生物”。
博物学包括当今意义上天文、地质、地理、生物学、气象学、人类学、生态学、自然文学、动物行为学、保护生物学等学科的部分内容,与“地方性知识”(IK)及百姓的“生活世界”关系更密切;但在“风物”和“候”——事物在变化中的情状——方面又弱了些。
所以,我觉得,如果学堂的“地理”课改为“博物”或“物候”,除了自然、知识,还应有人情和风物——这就是一门非常跨学科的课程。
延伸:
中国最早的物候记载,见于公元前一千年以前的《诗经·幽风·七月》,其后的《夏小正》、《吕氏春秋·十二纪》、《淮南子·时则训》和《礼记·月令》等,则已经按月记载全年的物候历了。而《逸周书·时训解》更把全年分为七十二候,记有每候五天的物候,成为更加完善的物候历,北魏时曾附属于历书。
古诗物候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其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