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闲·人文通识课】作为人意味着什么

一场灾难性的太阳风暴使地球表面变成了荒原,科学家芬奇成为最后少数存活的人类之一,但也身患绝症,命不久矣。

为了在自己死后爱犬仍能得到照看、保护,芬奇制造了一个机器人杰夫来代替自己。杰夫的大脑,也就是数据库里,存储的是芬奇从图书馆一车一车拖来,通过扫描转换成数字内容的各种书籍,也就是从诞生那一刻起,杰夫就掌握了人类几千年积累下来的各种知识,然而它就是一个理科优等生——掌握了很多知识,但仍然因为无知而极其危险——极度理性,没有同情心,缺乏同理心,不懂得如何去生活,也不懂得爱和友谊,几次试图为了救芬奇却差点杀死他——没有科学精神为基础的人文是愚昧的,没有人文精神为支撑的科学是危险的。于是芬奇不但要教会杰夫如何生活,还要让自己的狗接受和适应它的看护,学会适应新主人。当最后芬奇离世时,杰夫的机器脸上虽然没有任何表情,但似乎理解了什么是爱。这是电影《芬奇》的故事梗概以及提出的问题和要找寻的答案——作为人意味着什么

在我看来,一个人与一个机器人(或者AI)最大的不同就是——机器的全部就是掌握知识和技能,为了更好的完成工作,提供标准的答案。这很像现在以疯狂刷题灌输知识为目的的,让人变得更加愚蠢的,以成为某种职业人作为人生目标的教育理念和模式。而人应该懂得完成任务不是生活的全部,知识的学习和为了达成目标的努力,是为了追寻幸福的理想生活。

幸福不是宗派神学的禁欲体验,也不是礼教理学的享乐感受,更不是金钱地位的无限欲望,而是信念和向往实现的人格满足;重视人的价值,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创造性潜力和在群体公共事物中的智慧能力,鼓励积极作为的人生态度,提倡积极开拓的精神……如果说这是当下某创新教育机构的教育理念,相信一定会有家长打听这是哪家机构、在哪里、创始人是谁、收费如何、课程体系以及如何报名。其实,这家教育机构最早诞生在2500年前的古希腊,创始人是古希腊哲学家和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这就是毕达哥拉斯的教育观。

毕达哥拉斯发现了黄金分割,第一个把毕达哥拉斯定理(勾股定理)普遍化;他将数学引入了天文研究,是最早提出“日心说”的人之一,他还是西方音乐史上第一位音乐理论家。

与毕达哥拉斯同时代的泰勒斯,是古希腊和西方第一个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被后人称为“哲学和科学的始祖”,他在天文学和数学方面都有划时代的贡献。

亚里士多德对物理学的影响力延伸到了文艺复兴时期。

百家争鸣中与儒家并称“显学”,有“非儒即墨”之称的墨家创始人墨子,不但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的思想,还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科学理论。

欧陆“理性主义”的先驱,解析几何之父笛卡尔最著名的哲学思想就是“我思故我在”。

作为哲学家的莱布尼茨,他和艾萨克·牛顿先后独立发现了微积分,并且他所使用的微积分数学符号被更广泛的使用。

在人类历史上,这样同时在人文和科学领域都有建树者大有人在。

从14000000000年前宇宙“诞生”到500年前现代科学诞生,再到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颁给了AI相关的研究,这个世界演化发生的间隔从超过10000000000年到不足50年,用时越来越短,演化愈来愈烈。

现在AI的发展是不可逆的,它或祂是工具、敌人、朋友还是更高的演化从而将在很短的未来终将统治甚至取代人类?我想现在没有人能够准确回答这个问题。巨大变革发生时,身处其中的个体极难看清正在发生的和未来的发展,因为这个变化太过庞大又无处不在,超出绝大多数个体的理解能力。

如果一个人一生中都在跟随和迎合时代的变化,努力去成长为时代所需要的人,就会被裹挟而失去自我,成为时代的“工具人”。一个失去自我的工具人,当时代改变时,借用《三体》那句话:抛弃你,与你无关。

每天的现实,急流涌来,匆匆而去,似乎毫无头绪,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人类历史中发现一些线索用以指导当下,从而找到一些确定和不变的,来面对当下的不确定和变化,使自己不至于迷茫和盲从。

也闲人文通识课,希望在这种种不断地变化中,和诸位学者一起找寻到那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不变——作为人意味着什么——柏拉图和他的学生们,包括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就是追寻真理。我们相信,人文教育的根本意义不在于教授任何特定职业所需,而是允许你选择自己的道路,激发自己的想象力,通过对幸福和真理的追寻,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一个有精神生活的人,一个真正精神上独立自由的人,由此实现独特的自我——成为你自己!

如果不这样,作为人意味着什么?

【也闲人文通识课授课者】

秋蚂蚱:生于拉萨,长于南京,曾旅居欧洲多年,诗人,也闲书局主理人。

毛豆:前摄影师、撰稿人、公益人、杂志主编,近十年作为某国际学校中小学阅读写作、文史地超学科主题课程设计、实践者,活跃在教学一线。教育纪录片《教书匠》中“最具代表性的教育设计实施者”之一。

也闲人文通识课,一个以地理为基础,以历史为主干和脉络,以一个个“人”的故事和文学作品为枝叶,包含但不限于从小学到高中的文史地等学科的主题式跨学科课程体系。

每周六上午四五年级混龄班、下午六至八年级混龄班,每班限10人,现仅余少量名额,招满即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