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读书记

读书买书的记录

【读书记1452】阮义忠《失落的优雅》

旅行的乐趣有时不在找到了什么,而是让自己迷失在未知之境。(《佛相、人相、庄严相》)

当时我只明白事理,现在稍懂佛法,便晓得人人本具佛性,只是累生累世的无名之垢愈积愈厚,覆盖了这颗明珠。时时勤拂拭,莫再惹尘埃;自净其意,口说好话,身行好事,庄严相自然显现。(《佛相、人相、庄严相》)

现实生活中的一切并非任人摆布的静物,人、事、物之间的关系随着位置不同随时在变动,摄影者和被摄对象的距离与角度也是如此。任何一个细节都会牵动全局,照片的成功与失败,就如“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那般绝对。(《完美的那一刻》)

人人对优雅的解读不同,它可以是一种养尊处优,也可以是一种身段、内涵或风采。以我的体会,那应该就是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是一种把自己缩小,天地反而会变大的境界。人人克己复礼,许多失序的现象就能恢复正常,也才能再度找回失落的优雅。(《回家与离乡的路上》)

淘来的二手八成新阮义忠摄影散文集《失落的优雅》,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年7月1版、9月2印。总阅读量第1452本,《人与土地》、《都市速写簿》和《想见看见听见》之后的第四本阮义忠摄影随笔集。

【读书记1451】程毅中《宋元话本》

什么叫做说话?“说话”就是讲故事,相当于现代的说书。讲历史故事叫讲古话,把小故事叫作小话。直到现在,我们还是把逗乐的故事叫笑话。

唐代曾有说话的杂戏艺术,并且有多样的形式和大量的作品。说话这种艺术,在宋代得到发达,具有一定的社会原因。

宋时,不但农业取得发展,商业和手工业更是发展到中国历史上一个新的高度,城市经济更加繁荣。特别是在大城市里,聚集了大量的手工业者和商人、小业主等,形成了一个市民阶层。城市居民除了物质生活,相应地在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也日益扩大,这就使话本内容更加丰富。

说话人自己本身是市民,服务的主要对象也是市民,所以在所写和所讲作品中的人物也多是市民。这些人从前都是文学作品中没有什么地位的“小人物”,在话本里却成了主人公,这是历史上的一个新现象。因此可以说,从宋元话本开始,出现了真正的市民文学

随着印刷术的发展,话本经过整理出版,就成为一种新型的文学形式而出现,从此以后,就产生了所谓通俗小说。宋元以前,中国文学史上主要的作品是诗歌,主要的作家也就是诗人。而宋元以后,小说和戏剧逐渐取得了文学史上的主导地位。

话本的出现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件大事。说话人总结了历代说唱文学的成果,确立了一种以说白为主的话本,就开辟了白话小说的新道路。中国小说的发展,宋元话本起了一个继往开来、承先启后的作用。

程毅中《宋元话本》,中华书局“知识丛书”之一种,1964年1版1印,繁体横排,7.2万字,148页,定价0.4元。这本书诞生正好一甲子,纸张已经发黄变脆,再不读就没了。书名页右上角有一枚“外文出版社图书馆存第一编辑组专用第1370号1964年9月18日”朱文印章,不记得从哪里淘来的。大概率是也闲书局。总阅读量第1451本。豆瓣创办20年来,我是标注“读过”这本书的第5人,我给了四星评价,但因评价人数不足而没有豆瓣评分。

60年前的0.4元购买力如何?根据国家统计局《新中国50年统计资料汇编》数据,1964年中国人均GDP为208元,简单粗暴理解就是0.4元是普通人月收入的2.3%,考虑到60年前的物质生活水平,在当时来说,买这本书完全可以说是奢侈品了,但10900册的印数对现在绝大多数新书首印来说都是一个“天文数字”。现在出版的书,种类越来越多,印得越来越少。

好几个月没去逛也闲书局,还好,快放假了。

艾萨克《肖莎》的国内首译本

有天夜晚,梦见在一家旧书店淘到一套三册绣像版《西厢记》,定价仅六元,高兴,一笑,醒了。好可惜。

大概是五六年前,王六一先生刚搬来时,把四扇古董雕花木门寄存在我家楼下客厅,说是曹琼德先生的,很快就拿走。楼下基本闲置,暂时寄存也无所谓。谁知这一存就是好几年。现在要搬家了,催了五七次,今天终于取走。王六一先生还送了一本他作为第一译者自费出版的书——《肖莎》(Shosha)——给我,让我第一次知道了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Isaac Bashevis Singer,1904—1991), 这位于197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为20世纪“短篇小说大师”的美国犹太作家。

《肖莎》是王六一先生参译的艾萨克一部长篇小说,他在“跋”中写:“那时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我们有着青春的理想和抱负,想通过翻译来提高自己的中外文水平……《肖莎》经出版社审定已列入出版计划,殊不知节外生枝,某位编辑称该书有反斯大林主义的内容,我们这部国内首译《肖莎》被打入冷宫……受几位好友的启发,我们也决定自费出书……在我们的心目中,我们所译的《肖莎》并非昨日黄花。它留下了我们青春时代努力前行的印记,唤起了我们对前辈的缅怀和青春岁月的记忆。”四十年就在转眼间。

看看搬家前有没有机会请王六一先生在书名页题赠,这就更有纪念意义了。我书架上有故事的书,又多一本。王六一先生年长我三十岁,言谈举止,儒雅、谦虚得不得了。

【读书记1450】尹烨《做从容的父母》

大家特别习惯生一个“蛋”,然后告诉这个“蛋”,我们上一代当母鸡也就算了,你下一代可要努力变凤凰啊。实际上,家长常常忘了自己要先变成凤凰。所以教育的本质应该在于“执我”,也就是“执你自己”。父母有什么想满足的,就自己去满足。生活中要给自己一些“小确幸”,讲大道理是没有意义的

追求确幸的过程并不是一个急功近利的过程。你的确幸是要求你每天都往前走就好,而不是一定要获得确切的利益回报。你想要得到什么,都得自己先行动。

每一个人最容易做的事情都是要求别人,但他们忽略了最可能实现的路径是改变自己。一个人不可能自己都不学习、不改变,却永远想着去要求别人去学习、去改变。这实际上就是很多家庭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在教育上,一切都要反求诸己

学习并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需要用心坚持。能把学习变得快乐是一种本事。没有人天生就会爱学习,顶多是对某个方向有兴趣,肯主动去琢磨和钻研,他就会慢慢地变成会学习,然后才开始爱学习。每个人都是不同的种子,驱动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只要找到属于自己的内驱动力,就可以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孩子是从父母身上学习,父母唯一能改变的,其实就是自己。自己变好了,所有事情都会变好。身教重于言教。如果父母自己不看书,为什么还要逼着孩子天天看书?

孩子的知识量和阅读量是正相关的,孩子的受教育程度和家庭的藏书量也是正相关的。读书这个习惯,它不可能是某一天突然养成的,势必是经过无数个日夜的热爱和坚持才能形成。它萌发于幼年,受父母及周遭的影响,却最终显现在个人生命中的各个阶段。所以父母应该在整个家庭营造读书的氛围。一个家庭至少应该有一千本藏书,分别是自己想读和要读的书、建议孩子读的书和孩子要读的,覆盖不同学科和领域的书。让书成为家庭环境的一部分,随时都能看到书,随手都能拿到书,一千本书就是一千种可能性。每天哪怕只抽10分钟全家一起阅读,慢慢孩子的阅读习惯就可能培养起来,自然就会爱上阅读。

书看得足够多的时候,人就会成为终身的学习者并越来越自洽,越来越明白自己应该是去跟整个人类比,应该是考虑怎么去为人类已经实现的成就添砖加瓦。一定不能跟别人去比,跟别人去比,跟别人家的孩子去比,这些都没有意义。

对于每个普通人而言,终身学习不是说必须要去念一个什么班,必须要去读一个什么学位,你就在自己的岗位上日拱一卒,自己跟自己比就够了。不用去在意外界是怎么看你的,有多少人喜欢你,一定就会有多少人讨厌你。所以人最重要的不是凝视“暗”,而是寻找“光”。这就是“达观”的人生态度,就是既不乐观,也不悲观,对任何事情都可以两面性地包容看待,遇到任何情况都觉得这并非意外,只是概率不同而已。这样才能做到既万事努力,又万事随缘。我们缺的,难道不就是这种状态吗?

在科技上,我们每一代人都在颠覆上一代人,人类持续进步的本质就是这一代人不怎么听上一代人的话,所以我们才能走到今天。从这个意义上讲,家长给到孩子的教育,更大的意义在于让孩子知道人和人之间都是平等的,甚至人和万物之间也应该是共享地球的,所以不用去羡慕别人,只要做好自己。不要忘记去看书,不要忘记去实践,把很多事情都做到知行合一,所有的孩子都有可能活出一个和别人不一样的人生。理想的教育势必是从父母自我改变开始的,只要父母从每天的小确幸开始做起,那剩下要做的,就是静待花开。

尹烨《做从容的父母》,广东经济出版社2023年5月1版,2024年5月6印。总阅读量第1450本

【读书记1449】马伯庸《长安的荔枝》

李善德考上公务员已十九年,但因为不善经营各种关系,就算是在都城天子脚下,四十二岁了也只是个从九品下的司农寺上林署监事,一个小得不能再小已经算不得是官的官。

为了安顿妻女,为了一家人能在长安有一个家,李善德一咬牙罄尽积蓄付了30%首付,贷款两百万(贯),本息结算三百九十二万(贯)买下一处四环外的二手房。办妥手续本以为只要勤勤恳恳就能慢慢还清欠款,谁知被上司和同事设计揽下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贵妃庆祝生日,从五千里外的岭南运送鲜荔枝入京,而荔枝采摘下树三日即腐。

李善德被迫不可为而为之,放手一搏,还有一丝渺茫的机会,否则刚准备开始的新生活就要戛然而止——自己身首异处,妻女因为负债而被卖为奴。“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

最终,当然是“一骑红尘妃子笑”,但各种艰辛,活生生一部当下职场社畜拼了命才险险上岸的“纪实”。一将功成万骨枯,千古艰难唯做事。“流程那种东西,是弱者才要遵守的规矩。”奔忙一场,职务、地位高于自己者若心存歹意,定死无葬身之地;若尚念及一丝人情,抬手也便救了。生死与否,皆操于那些神仙,自己没半点掌握,直如柳絮浮萍。可叹我却是一个凡事要讲规矩的人,所以职场混不下,商场呆不得,乡镇幽居,不与人来往,于我于人皆得一点自在安宁。

马伯庸《长安的荔枝》,湖南文艺出版社2022年10月1版1印,11.8万字,昨天日暮时分收到,今日午后读完。继《显微镜下的大明》、《风起陇西》、《三国机密》之后的第四本马伯庸。总阅读量第1449本

【读书记1448】晋美彭措《不离》

“科学技术可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促进生活水平的提高;佛教则给人带来精神上的快乐,遣除内心世界的愚暗。

“三界中最大的恶魔,就是我执。一切恶魔和鬼神,都是我执的‘部下’。我们天天与这个大魔王朝夕相处、形影不离,除了他之外,就再也没有一个外在之魔了。米拉日巴也曾说:‘如果自己的心没有变成魔,那外境上没有任何一个魔。’

“所有痛苦的来源实际上是我执。只有从根本上斩断我执,才能让痛苦荡然无存。诚如寂天菩萨所说:‘世间一切灾害,恐怖和痛苦,皆从我执而生。’

“每个人在不久的将来,注定都会走上这条路——离开这个幻化无常的人间,离开自己最爱恋的亲人。因此,对于今生的一切,我们没必要过于执着,而应抓紧时间,为长久的安乐修行正法,为死亡的到来做好充分准备。”

《不离》,晋美彭措口述,索达吉堪布编译,华文出版社2014年1月1版1印。总阅读量第1448本

莫舍己道,勿扰他心。

【读书记1447】大林宣彦《电影即哲学》

我的豆瓣观影记录,从2006年11月到现在看过了1842部影/剧。如果算上剧集,观影量3000+。按平均一部时长1小时计算,这18年里,我有125天的时间是在看各种电影,平均2.19天一部。看电影和读书对我来说,不只是娱乐,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因为我从中看到的不只是过去和想象,还有现在和未来的真实。

大林宣彦(1938—2020)认为,电影一般被认为是一种娱乐方式,能够简洁明了地传达一些哲理,使它们不必埋没在历史的风沙中。但电影的本质,并不是在娱乐作品中强插哲理,而是要基于哲理来创作娱乐作品。人类自己创造的哲理,也许确实只有一半是正确的,还有一半是错误的,但即使是错误的,人类也应该拼命地表达。要理解过去发生了什么,当下正在发生什么,才能不随波逐流。就像犹太人,他们知道世界是不美好的,因为他们自身体验过世界的不美好。他们也知道世界和平是个大骗局,但是相信这个骗局说不定有一天就真的能实现。这就是“美好结局”的思想。相信电影的力量,即使每次只有一点点,也要将对和平的向往留在世间。即使这个过程再慢也没有关系。现实世界并不和平,并不快乐,但要相信有一天它会变得快乐又和平。电影的职责是将这个“谎言”告诉大家,然后用“谎言”背后的真诚让大家相信。这就是电影的美好。

如果这是你人生中的最后一天,你会讲述什么?日本NHK电视台大受好评的纪录片《最后的讲义》完全版四种之一,大林宣彦《最后的讲义:电影即哲学》,海峡书局2022年5月1版1印。总阅读量第1447本。至此,《最后的讲义》完全版四种全部读毕,西原理惠子《最后的讲义:女孩一生中最需要知道的事》最佳。

【读书记1446】福冈伸一《为何生命如此可贵》

“何为生命”这个问题是生物学上最大的未解之谜,同时这也是一个哲学问题,一个艺术问题,自人类创造了文明以来,一直在被研究。所有的学问、所有人类活动的终点都是在探讨这个问题。

科学家鲁道夫·舍恩海默认为“生命并非机器,而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的流体。”生物不断面临熵增这个法则的威胁。面对“有序只能向着无秩序发展”这个宇宙的基本法则,生命必须要一直拼死抵抗。事实上,这也是生命存续的理由,同时也是方法。为什么生命要一边与熵增法则相抗衡一边生存下去?这是因为生命在最初就放弃了让自己像建筑物那般“生而结实”的方式,转为让自己先以柔软脆弱的肉身出生,然后采取不断分解、丢弃、替换的战略来对抗熵的增大。在熵增法则袭来之前,生命“先下手为强”——主动地先进性破坏和替换来维持动态平衡。通过这样的不断重复,“秩序”也会不断重塑,所以生命才得以存续。每一个生命体本身都存在寿命极限,因此在生命消耗殆尽之前,会将接力棒交给下一代,让生命延续下去。生命与生命之间是共生关系。如果我们不包容多样性的存在,就无法理解生命的动态平衡这个理念。

现如今AI发展得如火如荼。科学界预计在2045年前后,将是人工智能超越人类的智慧统治世界或者几乎能够代替人类完成所有工作的特殊技术性时刻——奇点。但在生物学家看来,奇点绝对不会到来,人工智能也绝对不会超越人类的智慧,因为人工智能无法考虑动态平衡的问题。动态平衡意味着首先要自我破坏,然后再进行更替。并且,破坏与更替同时发生,但人工智能无法自我破坏,也无法将没有关系的两个事物联系在一起。

等我们到了30岁、40岁、50岁,会逐渐形成自己的世界观。遗憾的是,我们大脑中新形成的回路是不会遗传给下一代的。下一代会通过自身的经验、学习和训练重新建立自己的动态平衡,而我们可以告诉下一代如何攀登学问的高山或人生的高峰;虽然我们的知识储备不能直接遗传给下一代,但我们可以告诉他们如何学习才能看到更自由、更广阔的世界。

如果这是你人生中的最后一天,你会讲述什么?日本NHK电视台大受好评的纪录片《最后的讲义》完全版四种之一,福冈伸一《最后的讲义:为何生命如此可贵》,海峡书局2022年6月1版1印。总阅读量第1446本

【读书记1445】希阿荣博堪布《透过佛法看世界》3:烦恼成瘾

连日阴雨,正好家中静坐读希阿荣博堪布《透过佛法看世界》,根据书中堪布所述内容,结合自身烦恼与经历而得一点心得与指引: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由于受到自身视角的限制,往往是不全面、不准确的,而这种片面、有偏差的认识决定着我们对人对事的态度,所以我们总是不能很好地与人、与周遭环境相处,并为此而持续地感受着焦虑和痛苦。佛法不仅意味着一种精神寄托,更重要的是它提供宽广而有深度的视角,让人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世界,而这份了解将最终带来平静、喜乐、理解、宽容和慈悲。

慈悲并不是单纯的忍让,在佛法中,善巧地帮助别人即是慈悲。这首先需要有一颗柔和、开放、勇敢的心,能够体会他人的感受,并且愿意去分担和付出。其次,慈悲是心也是行动,给予、帮助、关怀、自律、坚忍……这一切都需要行动的魄力,不是懦弱的人能够做到的。慈悲本身就是一种智慧。只有对自我的执着、人我的界分不是那么强的时候,才会有慈悲。

每一件事的发生,都是众多因果关系共同作用的结果,现象背后的成因极其复杂,所以不可武断、简单化、孤立地看问题。尊重多样性,接受别人选择与自己不同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毕竟人生各有因缘,不能要求所有人都有同样的喜好,都走同样的路。事物普遍联系,相互依存。我与外界的关系便是这样。而出世间不是说一定要在形式上从社会中抽离出去,关键是从内心放下对得苦乐、称讥、赞毁的希望和恐惧,厌离这生死疲劳、缺憾、烦恼的无尽循环轮回,为此而勤修,息灭贪嗔痴,希求解脱。烦恼是生生世世熏习成瘾的,没有决心、毅力和正确的方法是难以得到解脱的。世间有几人能意识到自己烦恼成瘾?烦恼不在别处,在心里,除了通过实修转变自心外,实在没有其他的法子可以从烦恼中解脱。沉静下来,耐住寂寞,这是修行人要过的第一关。若降服了自己的烦恼,在哪里都能自在、良善。真正的修行人就是这样。他随顺众生,不是迎合,也不刻意,是长期专注的修行养成的无诤。修行足够好,别人自然心悦诚服。

希阿荣博堪布《透过佛法看世界》,中信出版社2014年8月1版,2014年11月5印。三折淘来八成新二手书。总阅读量第1445本

【读书记】希阿荣博堪布《透过佛法看世界》2:无常就是生活

希阿荣博堪布:“如果能够保持内心的善良,守住不存心伤害这条底线,那么很多问题就变得好把握和取舍了。或许我们没有堂皇的说辞,但我们在尽力避免制造混乱和伤害。

“平时可以检视自己的内心,看看自己是否不存害心、常怀善意,如果没有做到,要提醒自己。这是修行的开始。不妨把日常的工作、生活当成训练开放内心的平台,把遇到的每一个人看成是自己培养善良品质、完善人格修养的一个机会。在佛教中,我们常说众生是修行人的福田,我们有幸值遇的每一个生命,都能帮助我们培植福德,收获安乐,籍由他们,我们的生命才能更丰盈。

“在见解方面,如果能对无常和因果生起坚定的信解,我们便能更好地面对种种不健康的精神状态,像焦虑、愤怒、嫉恨等等。之所以说不健康,是因为它们具有破坏性,在损害自己的心身的同时,也常常伤及他人。

“人们认为是无常带来了痛苦,其实是对无常的态度,是希望和恐惧,让人持续处于焦虑中。事实上,对于无常我们别无选择,只能接受,因为无常就是生活。

“果报不是惩罚,它只是事态发展的结果。”我也常常对同事和学生说,我这里没有嫌恶或处罚,有的只是根据学堂的规定和《学生手册》的要求产生的自然后果。

“苦难的意义不在于经历本身,而在于它启发我们对生命的思考。佛陀初转法论首先宣讲苦谛、集谛,正是引导我们去观察生命的苦难、缺憾,了解其表现和成因,从而生起信心和勇气去实践对生命更广、更深层面的探索,实现生命的升华。”上周,学生琨正好找我聊过关于苦难的问题。后来他遇到学部负责人帅老师,说越来越喜欢豆哥的课,因为不但知识面广博,而且还哲学。随喜赞叹。

“看见别人造恶,如果有能力劝阻就应该劝阻,态度要坚决,语气、方式要柔和;若无力阻止,最好发愿把自己行善的功德回向给他。不惹众生起烦恼,不是要无原则地迁就,其实就算你百般迎合,众生也还是可能起烦恼。很多时候,若柔和而坚定,对方反而会有忌惮。在好的修行人身上,柔和是一种力量。”有学生说:“黎明老师是幸福学堂最有权威的男人。”这个“权威”不是说我担任了什么行政职务、任职于某管理岗位或握有什么权柄,恰恰相反,我对管理毫无兴趣;而是所有学堂的规定、师生间的约定,我都会遵照执行,且态度坚定。彩云易散琉璃脆,正是因为性格过于刚强,柔和不足,虽然我也在尽力避免制造混乱和伤害,但却不断给自己带来烦恼,心不安宁,身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