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自愚乐

愈来愈愚昧而快乐的生活

【百人贵阳】叁拾陆:上帝的出租车

2月14日,元宵节,打车去火车站。

走了一小段,的士司机说顺路带俩人呗,我不太情愿,说我这还打起表嘞。

一般从兹点打到火车站是20,啊你就看到起给嘛,大家都不容易哈。

一会儿普通话一会儿贵阳话,司机就开始和我闲扯。

你是哪点人哦?师傅。

贵阳勒嘛。他先贵阳话说,然后马上转为普通话,说:“我还是喜欢说普通话,我家住小河,011系统的。女儿今年高一,读寄宿学校,成绩好,不操心。我们家每年都要去旅行。”

你兹个才叫生活哦。我说。

“我37岁有冠心病,遇到一个人,他带我去一个山洞里看一些说是古时候的奇形怪状的字,我都不认识。”他时不时问问路边打车的人到哪里,其间上上下下两拨人,他就一直在说,那表情好像说的不是自己的事,是隔壁二大妈家三女儿的大表舅的事。“后来我和那人一起去了福建,又遇到几个人,他们在衣服上绣花,绣的是‘上帝关爱癌症和心脏病人’,我在他们那里住了几个月。回来就开的士。人活着就是要快乐。还要运动。遇到好几次,有人连过马路都要打车,不愿意走几步。现在人太缺乏锻炼,也太不愿意运动了。我的祖奶奶现在102岁了,就是我老婆的奶奶,她每天都要活动活动,还自己做饭,现在白发开始慢慢黑起来。今年我47岁,做什么都顺利,我比较随和。”

到火车站,我付了20元,说师傅谢谢你,新年快乐哈。要不是后座上还有人,我还想说:“神爱世人”。

下车后,我见了一个人,很平和的聊一聊,然后互相祝新年快乐。在回来的车上微信说:“去到那里,在那里认识一个人,于是见面聊一聊。”

神爱世人,
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
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约翰福音》第3章第16节

配图为贵州石门坎苗族教徒手握着苗汉对照的《颂主圣歌》。苗族自其祖先蚩尤败于黄帝之后,经历了千百年来被驱逐与受迫害的苦难。1904年四个苗族猎人凭着偶尔听到的传言:“一个叫耶稣的神正在寻找迷失在山野里的羔羊”而找到传教士的门前……

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

这是我记忆里最暖和的一个春节,大年初三差点就甩开膀子穿T恤。

整个春节就是看书和带娃两事。两岁多的娃每天要叫我差不多200声爸爸,拉㞎㞎叫、肚子饿了叫、出门玩戴帽帽叫、玩积木叫、哒嘣嘣(摔跤)叫、想吃薯宝(薯片)了叫……不应她就一直叫一直叫还用大眼睛扑闪你,就等一声:“哎”就喳喳笑着跌进怀里。看过没看过的,新的旧的,书也狠狠看了些。就像古人说的“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

我住的四号楼,插在前后左右一溜的楼中间。在很近的距离,住着一位虔诚的佛教徒。

每一个夜深人静或天光绽现的早上,都能听到念佛机唱诵“南无阿弥陀佛”的女声。春节期间,除了鞭炮声,整天小区里都差不多是万籁俱寂,唱诵“南无阿弥陀佛”的女声几乎12小时都能听到,听不到的时间不是睡着了就是嘈杂。

我住的四号楼,插在前后左右一溜的楼中间,所以不知道这位虔诚的净土宗人住几楼几号,但是我知道他(她)就在那里。有信仰,总是好。

周围一溜楼的间隙200米外,小区外马路对面,几乎从早上11点到晚上11点都会听到“袁记串串香”门口大电视播放的“大袁记”之歌。我不知道这首“大袁记”之歌真正的歌名是什么,但这首歌的曲子是高枫的《大中国》,只是词把《大中国》里的“中国”统统换成了“袁记”,于是整天靠街边的房间都能听见“袁记,祝福你,不用千言和万语”的女声。本来以为90后开始就不会知道这首歌,后来看到度娘说这首歌作为主旋律歌曲被收进了中小学教材。

这个春节,觉得这博客就这样些鸡毛蒜皮,不敲也不会怎样,停了算求。但是想起《送你一颗子弹》里有这么一句,说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对着自己的头脑和心灵招兵买马,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就想自己这么日夜积累,点滴沉淀,相信也自会有其系统和规律,甚至于力量。

独角戏2013

两天后就是农历2014年的大年初一。从2005年2月开始写博客,到两天后就已经写了九年。到2015年,整理一下自己打印一本《独角戏——我这十年》。

看完2013年最新帆船航海主题电影《一切尽失》(All is lost),罗伯特·雷德福是影片唯一的演员,和写博客一样,这是一个人的独角戏。

罗伯特·雷德福饰演的男主角在睡梦中遭遇了撞船事故,失去对外联络的装备,又遇上了暴风雨,最后只能弃船而去在皮筏上漂流生死未卜。与少年派一样,老雷德福也要面对惊涛骇浪,倾盆暴雨,以及在皮筏四周逡巡觅食的鲨鱼们。与此同时,他也弹尽粮绝,饥饿比自然风浪更紧迫,在这真正的“一切尽失”面前,这位原本足智多谋的老水手发现死亡正在不断向自己逼近。

电影中没有交代这个在海上独自漂流的老男人的前程往事,甚至连姓名也没有。在人生海洋的孤独和漫长里每个人都可能是这个独自漂流的老男人,这也可能是一部属于每个人的电影。

“我很抱歉……我知道,也许这已没有什么意义,但我还是要道歉,我尽力了,我想你们会同意的,我已经尽力了,真的。我努力变得真诚,坚强、善良和有爱心,做正确的事。但我没有成功,我知道这种事大家都有独到的体会,我真的很抱歉,这里一切尽失,只剩饱经摧残的躯壳和灵魂。我现在知道没有推脱的借口,虽然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才承认,但我终归还是承认了,我一直奋斗到底,虽然不知道有什么价值,但至少问心无愧,我希望大家努力的收获比我多,我会想念你们。我很遗憾。”——上面是影片中男主角扔进大海的那个漂流瓶中所写的内容,也是我借用的2013总结。

野草疯长

一周七天,工作六天半。周日余下那半天难得冬天有阳光,在院子里翻土,结块的捻散。

我问:“是不是哪天我们要去花鸟市场买一点蛐蟮回来?”

老爸说:“不用,开春翻泥巴你就能看见它们。”

我们在后院撒了一些菜种子,栽了小小两株花椒树,然后计划着葱蒜要种多少、韭菜也要种一些,哪里将来要种番茄、哪里是要种南瓜和冬瓜的、哪里是留出来种一些四季豆的、还要有一棵葡萄,这样那些墙头就能爬满绿色。说不定有一天,隔壁邻居能惊喜发现在自己花园墙头挂着新鲜欲滴的瓜瓜豆豆,摘下来尝。

几个月前,老爸就请乡下的亲戚准备了各种的种子,我们只种能够留下种子,来年播下去还能继续生长的本地品种,不要年年都要买种子只能种一次的“优良品种”。我认为,如果不能在来年再生的种子,实际上已经失去了生命力,当季的收成不过是埋在泥土中尸体的腐败开出的最后一朵妖艳的花,如此终将不可持续。老爸说,不打农药不施化肥,等过了年就能吃上自己种的菜了。香玉姐把石头从土里拣出来说,自己种出来的菜吃起来才放心,有土地才有盼头。

太座大人香玉姐在前院里插了几枝蔷薇,她说还要有月季、茉莉、夜来香、向日葵……还有楼下书房窗外的荷花池里,除了鱼,还要有两只小草龟。夏天的夜晚,月光照完别人家的院子,又来照我们家的院子,一家人坐在院子里看着月光静静从墙头汩汩淌下来,一直淌满荷花池,满院花香,花卷像野草一样自由生长。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亩三分地。

现在,我已把自己大卸八块,不多的肉肥瘦混合剁成肉沫,一半装进饭盒,放进冰箱冷冻室;一半埋在别人屋前蔷薇旁。骨头敲敲碎,用石碾一点点碾成粉末,装进两个青花小罐,一个和我的茶叶放在一起,一个埋在别人屋后花园里的玉兰树下;然后我就静静盘在草丛里静待来年,不知道开春土里会长出什么,不知道秋天会不会有收成。

我们都在一天天老去。等到我哪天老啊老啊,终于老不动了,就躺在我那只有6坪大小的道场里,闭上眼睛,任中庭里春天花开,夏天虫鸣,秋天叶落,冬天的雨挂在檐前结成冰;当终于呼出最后一口气,野草会从身体里刺破皮肤疯狂生长,然后慢慢我的眼睛里、耳朵里会开出一朵朵小花。

青春是什么

当我们在青年时代,总有很多躁动与好奇,总想去做一些似乎看上去冒险的,不符合常理的事情;这种对世界的大胆探索和感知的尝试,却总遭受一些不论是善意还是恶意的批评或质疑。这些批评,甚至是攻击,不会因为你一场痛快的还击而停止,更不值得你把人生浪费在这些无休止的攻守之上;不要去理睬,无视即是最大的藐视。

一个人的青春,不应该还没有被“浪掷”过就过早的变得“成熟”。对很多人来说,所谓成熟,不过是被习俗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实际。那不是真正的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个性的夭亡。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实自我的发现,以及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

一个人在青年时代最重要的收获,不应当仅仅是系统的学科知识,也不只是某种就业的实用技能,更不是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那些常常教导年轻人要好好读书,规矩做人,否则便不会有美好未来的,其实都是在误导——一个人在他的青年时代,最重要的是要成为能独立思考和行动的个人,是要不辜负他的青春。

青春是什么?青春绝对不是别人认为什么是错、什么是对,你就去跟随;青春也绝对不是别人说你是什么你就是什么。青春,是叛逆,用劲过得率性。你叛逆,但是你要保持清醒和冷静。叛逆不是要去抽烟、喝酒、穿奇怪的衣服、烫染颜色和造型均怪异的发型,以及和老师家长顶嘴或者打烂什么东西才叫叛逆。叛逆,是你可以在你的世界里,对看不过眼的、不合理的东西作出一些反抗;叛逆是不去做别人眼中的自己;叛逆是坚持做自己,坚持去做你自己认为对的。

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注定了这是个什么样的世界;不论在城镇还是乡村,每一个我们都是充满个性的,都是独一无二的,并已成为构成为我们和这个世界的一部分。坚持做你自己,就是坚持你的信仰。也许你永远不会成为主流,但当你的坚持终有一天令你心动并为之而沉醉,那时的你,就是最棒的。

Just Do It,去做最棒的自己,难道要等青春全枯萎?有的事,现在不去做,就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去做了。

《青年时代》2012年4月卷首语

《黔中早报》,屁颠颠儿南瓜小马车拉着的小三

最近一星期来转遍小区(我家住市区,不是郊区)两家报刊亭三处大爷大妈的报刊零售摊点,想买份《黔中早报》一睹芳颜,因为该报咋一登场其内容及编排竟让有些报人在微博里表示“黔早”凶猛。不想大爷大妈们感到我似乎在挑战他们多年来的卖报专业程度,用带钩的黑眼仁盯着我:“从来只有晚报,哪点来勒早报?”于是只好在网上继续浏电子版。昨天下午路过师大,看到天桥脚大妈手里只剩下贵州都市报和传说中的黔中早报,就五毛顺了一份,延续对电子版大失所望的惯性,“黔早”凶猛,声势虚张,标价一元,按照现在的五毛零售价卖得出去就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挤挤更健康?

从内容(文字)上来说,晚报和都市报该有的政策性的“五毛”类的,黔早有;晚报和都市报贴近市民的那些有因无果有上无下鸡毛蒜皮等服务性家常事,黔早没有或较少。当然,也有可能这是黔早想与以上两报拉开区别的地方——黔早并不仅仅针对老花镜,还想突破及开辟到近视镜——公务人士、知识分子、企业白领等有较强消费能力的主体目标读者群。然而,恼火的是别的报纸能刊登的黔早能刊登,别的报纸不会出现的黔早也不会出现,深度不够深,广度不够广,如果还是不温不火、不痛不痒、不深不浅、不甜不辣、谨小慎微、亦步亦趋的新闻报道尺度、力度和角度,这就尴尬了。南都的东西是不错,但那些几十个八竿子都打不到的地方,深不深有嘛用?从什么时候开始这转载也成能耐了?南都,贵阳也买得到的。想来,作为在《贵州都市报》和《贵阳晚报》夹缝里求生存的万年老二《贵州商报》看到黔早现在的表现一定感到鸭梨狠大——挤挤更健康?别啊,这缝儿本来就够窄了——不,《贵州商报》说不定心里正乐,想:“终于来一小三,好歹脚下也有东西垫了。”

黔早用图赞赞赞

人人都说现在是“读图时代”,在黔中早报使用图片这点上要三个赞!第一赞图片数量多;第二赞图片版面足;第三赞使用图片胆子大——什么破照片都敢用都敢往大了整。整份报纸,看得过去的图片大部分不是转载的就是资料图片,本地新闻的照片生梆梆硬僵僵还带着一看就穿、图不对文的摆拍,基本上新闻摄影仍然维持在其前身即地级市的《安顺晚报》一线。例如10月28日《黔中早报》改版登陆贵阳第一期,“安顺读本”版面主图是一名保安抬头看向安顺火车站候车楼指针为4:29的大钟。图片说明为“平安顺意好地方!安顺投385万升级校园安保,大部分中小学都将装上电子眼。”这是哪跟哪呢?这头一炮就是哑炮?

在图片这事上,谁还都别废话,每天报摊前一站,各报一版扫一通即见分晓。老话说得好: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不懂摄影不会拍照没关系,这不影响看照片。当然,也正如王文澜所说,每一个摄影记者拍不出好照片是非常正常的,拍好照片才是罕见的。这个时代,拿着相机就可以在任何角落进行拍摄,人人可以生产图像。现在没有专业和业余的区分,只有职业和非职业的区别。那,至少你要职业一点吧,小黔枣?!

最贵的报纸

《黔中早报》的口号是“最贵的报纸、最重的新闻”,将努力打造“高端、新锐、厚重”的新型都市报。对外发布的发展目标是:2011年上半年覆盖贵阳、安顺两市,下半年覆盖黔中经济区,2012年覆盖贵州全省,成为贵州具有一流影响的媒体。从目前来看,黔早的目标不要太高远不可及,51公斤级的选手和64公斤级选手是不可能成为对手的。只是各报自己公布的数字,《贵州都市报》和《贵阳晚报》日零售量就超过20万,而《贵州商报》发行量也有10万(个人认为这个数字水分有点大),以黔中早报现在贵阳日零售接近2万来看,路漫漫其修远兮。努力吧小黔枣,先为早日追赶上《贵州商报》努力吧思密达——我说的不是版面数量,版面数量从黔早进入贵阳的第一期就已经超越商报了,大家有目共睹的。我说的是质量,你懂的。现在《黔中早报》也不是完全没有任何能与《贵州都市报》和《贵阳晚报》并驾齐驱的,至少五毛的零售价向两大贵州老牌都市类报纸看齐了。但是内容没有人家亲大爷大妈,又讨好不了重口味的白领和知识分子;就算内容上能与《贵州商报》有得一拼,但人家只卖三毛,商报的质量晚报的价格,果然是“最贵的报纸”,好不尴尬。不过还好,对黔早来说舞会这才刚开始,距离马车变回南瓜还有一些时日。

黔枣故事

门窗都拉着厚帘,屋外北风料峭,屋里袅袅弥漫着一股汗、霉、包谷骚和烟草的综合型气味;墙角煤炉上的水已烧开,蒸汽吹着哨嘘嘘从壶嘴喷出,然而众人都围着屋中央的一张大桌,各自盘算着小九九。

贵都哥和贵晚哥又杠上,干脆脱掉上衣光着膀子上阵,两人肚子上的肥肉肉都是层层浪,贵商哥叼着那岫玉烟斗靠在摇椅上抿嘴笑,因为他知道不论哪个哥赢了,都改变不了他万年老二的地位,乐得个谁也不得罪谁也得罪不起。这时门帘被掀开,一个身影不进也不出的杵在门口,一阵冷风扭进屋,众人被寒气激得浑身鸡皮,贵都和贵晚两位哥更是菊一紧就都打了个喷嚏。贵都哥抓起桌上的黄铜烟缸砸向门口,不想砸偏了,打在搪瓷灯罩上,烟缸和灯罩咣——嘡——就都一起掉了下来。“小黔枣,就算你干爹是李刚,这牌面上的事也得到赌桌上见分晓。要玩就进来,不玩就滚蛋。”贵晚哥吼了起来。这时来人才钻进来,果然是西边安家屯的小黔枣。据说不久前小黔枣认了个有钱的干爹,今天突然出现在大家伙面前,穿着打扮可以是有了大变化,完全上了一个档次,头上梳着苍蝇飞上去都要打滑的中分油头,光身笼一套意大利CANALI西服V型胸猛,足蹬一双枣红乔丹,大家看了乐但总也说不上来哪里让人乐。小黔枣凑到几位哥前面张嘴嘿嘿一乐,把别在腰杆上的大杀器朝桌上一丢,说:“快,腾张位子给我”,灯光下嘴里漏出的一颗大金牙如某眼药水广告里那般闪了一亮。

好了,周六起早了,编了个故事玩儿,纯属虚构哈,如在现实中有雷同或对号入座的,那完全是自寻烦恼,一切后果自负。切记,浮云,神马都是浮云。

黔枣:黔中早报
贵商哥:贵州商报
贵都哥:贵州都市报
贵晚哥:贵阳晚报

【新搜神记】太公收蛊婆

下面的文字加上标点符号才共132字,就描出一个活鲜鲜的江湖和一个率真、质朴、豪爽、重义,勇于救人急难的游侠。作者就是本博曾经介绍过的贵州90后侗族音乐人——浮砂。浮砂说这事正儿八经是真的,他妈妈是很郑重的给他讲这个事,还说之前生大病,他家人第一反应就是是不是被人下蛊了,并告诉他出门在外不要乱给人家讲自己家在哪里,名字叫什么等等这些真实信息,然后烧了3个蛋(一种民间破除“蛊”的仪式)才破的。我也相信这事是真的。因为在乡间游历时也曾遇到自称“中蛊”的村民讲述他的亲身经历。或者说,在很多人心里,都相信“蛊”是真实存在的。

“我们那个村寨隔壁的寨子有个放蛊婆,心眼有些坏。我太公是个法师,救世济民,德高望重,法力高强,在湘黔边界赫赫有名。那个放蛊婆心狠手辣,经常放蛊,很多人遭殃,弄得怪病缠身,饱受腹痛煎熬。太公为了保民生,看不下去了,就给去收服她,其中一个步骤就是给她灌尿,最终被降至死。”
刘家辉在《中国武侠电影人物志》里说到:武者谓之江湖,文人谓之社会,江湖就是社会。所以不论是否看过武侠的文学或影视作品,在武侠世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也就是在现实中,有人群就有社会。

游侠精神决不等同于侠义精神,前者比后者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文化意义,可以说两千多年来,这种精神一直流在我们民族的血脉里,一直与正统的文化道德观念相对抗。甚至有人说,游侠精神是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的代表。不过,在湘黔边界的莽莽群山中,少数民族中的游侠似乎更接近于西方文化中的巡林客(Ranger),他们以森林为家,以动物为友,与自然之间有着某种奇妙的联系,他们的行事原则遵循自然的选择或是自己的心——在这个解读方向上,我个人更乐于接受苗族鬼师或美国西部孤胆英雄的形象。

落荒而逃的青春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之“祭”,将我的老日志们整理了下,节选节选揉捏揉捏,也算是对我们在深圳那些逝去日子的悼念。

回忆起我年青刚去深圳时,狠青葱,穿着西装,满怀理想;那几年除了数不清的方便面纸箱和满肚子的“胃溃疡”什么也没有——当然我后来偶尔偶尔也还穿下西装,而且学机灵了,把袖口的标签撕了下来,以显示自己和卖盗版光盘的具有不同品位。

其实如果不是这点细节,当时的我和民工真没有太多的分别:都曾经是理想青年;都住在城中村里的出租房;都骑着没闸的自行车在村里晃荡;都没有暂住证所以都害怕警察叔叔和居委会大娘;我们都唱“我拿青春赌明天”。

在我的深圳记忆里,公交车上似乎有一多半是跑业务的,站在街头,仿佛身边川流的只有两种人——为生活奔波的男人女人和享受生活的女子。深圳似乎汇聚了中国发达和待发达地区的很多有“姿力”和能力的女子。熙熙皆为利来,攘攘皆为利往,商机处处也危机四伏,在深圳,大家可以活得很直接、辛劳、紧张或悲惨;也可以过得很滋润、悠闲和富足。

2007年2月14日,西方的情人节,FLY因思乡心切回到岳父母身边过年。我在短消息里说:老婆,情人节快乐。FLY回信息说:想当年我如花似玉婀娜多姿风华正茂……

2008年12月,在深圳莲花山上邓小平先生塑像前,在邓先生的光辉照耀下,我和FLY,两人加起来在深圳20年,把自己最青春美好、风华正茂的时光留在了这座城市。说来让人难以相信,在深圳这么些年我们却是第一次上到莲花山顶,第一次看到邓小平塑像——这个某种意义上的深圳情结(或许是我们曾经去过但不记得了)。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决定了这是座什么样的城市,这是座什么样的城市决定了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可是对于有深圳户口在关内高楼里居住工作的深圳人来说,我们是深圳人么?而对于其他城市的人来说,我们在深圳那么长时间,并在这里成家,我们不是深圳人么?

深圳是一个让人半夜醒来后不知身处何方的城市。关于深圳,我可一直没把自己当外人,可深圳却从来没当我是自己人。在深圳,你有钱,可以为钱自豪;没有钱但有未来,可以为未来自豪;又没钱又没未来,只能假装自豪,或者落荒而逃。我们以前把青春献给了深圳,这座不被梦想激励的城市。现在我们把自己的青春献给对方,说我把青春献给你。可是,我们还剩下多少青春?

我今天的精神状态很信念!

昨天收到快递来的,将于4月19日在北京召开的“2008互联网站长年会”确认函,很想亲临会场,500名中国站长现场战斗经验分享,应该是很浪尖的一个加强营对过去的经验总结和对未来战役的动员吧?!呃……我的这个说法有点象恐怖分子集会哈,其实宣传资料上说是很许三多的,一点也不可怖。
本届互联网站长年会主题:用信念去战斗!不是很明白“信念”这个词的权威官方解释,于是查了一下,不想查出满脑壳的大青包:“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对某种思想理论、学说和理想所抱的坚定不移的观念和真诚信服与坚决执行的态度。信念强调的不是认识的正确性,而是情感的倾向性和意志的坚定性,它超出单纯的知识范围,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成为一种综合的精神状态。”原来信念是精神状态,那么,我可以说,我今天的精神状态很信念!

北京,我还没有去过北京!印象中的北京仍然停留在全国江山一片红,广场上红旗招展万人攒动的年代,就象我结婚后心理年龄就一直停留在28岁一样,身心发育完全不同步(我还在发育吗?)。去北京,不能只是参加聚会吧?天安门得去,故宫得去,长城得去,天坛、地坛和颐和园得去,雍和宫也得去看看,还有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国家博物馆、圆明园、清华、北大……起码得在北京呆上十天半拉月的,尤其是在天安门城楼上,就算被游人挤得更加的瘦弱呆傻,我也要缓慢的伸出右手,然后避上眼睛,想象,这个环节需要灰常丰富的想象力……但是(歹势!很多重大事件的转折都在这个“但是”上),春节过后我就放弃了自由职业者这个不是职业的职业,到现在还没有找到工作,没工作就没收入,没收入就买不到机票、门票,连招待所也住不上。早上某电视台的问我,一个人做黔途网这么些年,会不会很孤独,我说,孤独是有一点,更多的是无助。真的,我没有夸大,我从不乱盖的,我经常感到很无助,现在就很无助,要是有人赞助我机票和旅费该多好!我好无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