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教书记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观自在·卌九】微雨从东来

今天是语文第二个六周测评中飞花令口试的日子。经过从班级赛到决赛的激烈角逐,连续霸榜四季状元和一季学期总冠军的花卷落败(终于),连续霸榜四季榜眼的吴冲榜成功,成为新一季擂主(终于),自称“万年老四”的大魔王喜提探花。其余诸生也都大有进步。因有新生,下课前五分钟再次解释和强调,飞花令的目的不在于要去死记硬背多少诗词,因为全唐诗四万八千首,宋诗二十几万首,还有宋词元曲明清诗,不论背得哪些,都有一个你不知道的天文数字一般的古诗词在那里。每一种文字,都是在通过文学的形式表达和传递生活之美、山川之美。飞花令是想通过这个形式使诸君去更多了解、学习和感知中文之美,并构建自己绵密的人文之网。这张网,不但让你认知美,更是抵御“风寒”滋养一生让你也尽可能活得“美”的支撑,让天下人都能“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的源泉。

午饭后,新一任擂主吴宣布,下一个六周的飞花令是“雪”令。夏天飞雪,正是好一个“凉意思,到南楼。小帘钩。”

下午改完作业开始写六周评语。回顾这一个多月诸生的进步,欣喜、欣赏、欣慰。

六水大人放学离校时与我击掌,说下一个六周要超越大魔王,冲击飞花令探花,不愧是六水大人啊。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神清气爽的一天。明天诸生开启游学,而我也偷得一周时间备课、读书、写教案,以及期待他们回来的分享。都不轻松。

【观自在·卌八】五姓七望

早餐时,在中学生群里发了两条消息:

五月已过半,各位的阅读量应该也完成了一半以上。希望五月推荐的两本书已在你的手边准备开始或已经读完。

根据学堂的传统,每位参加游学的师生都要带一本书去旅行。所以别忘了在你的行李清单里加上你的书。

早上前两节课,监考九年级文综。大课间,花卷找到赵老师说:“昨天你不在,你不知道我爸代你的生物课都上到地理去了,真是太那啥了。”可是我觉得自己昨天明明上的就是生物课嘛

语文继续合班课。补充了前天熊猫老师讲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和《望岳》这两首的一些没用的文史地内容:

《江南逢李龟年》中,李龟年是赵郡李氏子弟,大唐皇族为陇右李氏,二李同为唐初五姓七望之一,所以就算不是歌唱家,出入岐王李范的王府也是寻常事。李范为玄宗李隆基的弟弟,原名李隆范,为避玄宗讳改名为李范。在这里讲了古时避讳背后的原因。崔九,时任中书令崔湜的弟弟崔涤,因行九,所以称崔九。崔湜、崔涤和写下“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的崔护同为博陵崔氏,也是唐初五姓七望之一;并且崔涤时任殿中监。殿中监始设于曹魏,是负责朝中礼仪的从七品小官;隋唐时为殿中省主官,除朝中礼仪,还负责皇帝起居事务,为从三品高官,所以李龟年出入崔府也在当然。荥阳郑氏、范阳卢氏、清河崔氏人物学堂诸生没怎么听说,主要原因是这三个家族官员多过诗人,范阳卢氏出了九位宰相,清河崔氏有十二位宰相,荥阳郑氏更是十三位宰相。五姓七望的太原王氏代表人物则是著名的王维。而在王维之前,太原王氏更为学堂诸生所知的是一位才貌均可与潘安有得一比的美男子,在《世说新语》中这位美男死得比较特别,是被“看死”的,他是——“我知道,是那个卫什么。”我问是卫什么,“卫玠!”对了,有个成语就叫“看杀卫玠”。卫玠妈妈就是太原王氏女子。所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传递的还有一层五姓七望也流落至此的无奈和感慨。

《望岳》中“岱宗”即泰山。先普及了五岳的地理位置,再解释“泰”即“太”,极大、通畅、安宁,大而稳,稳而安之意,所以说“国泰民安”。泰山是帝王封禅之地,封是祭天,禅是祭地,是皇权正统的象征。所以泰山成为五岳之首更重要的是其人文原因。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所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今天是第二个六周语文笔试提交日,3班诸生为家人所写的传记或自传,均情真意切,想来父母读到也必泪目。好的文字就应该是真情的流露

【观自在·卌七】哇!霸总!

熊猫老师去给期末汇演踩点,语文继续合班。今天从头开始讲杜甫——新的诗风:

在初唐和盛唐,诗人们更喜欢的是古体,比如李白和岑参;或者五绝和五律,比如孟浩然和王维。王昌龄的名作更清一色都是七绝,包括我们耳熟能详的“秦时明月汉时关”和“一片冰心在玉壶”。他也创作七律,但乏善可陈。

让事情发生变化的,是杜甫。

杜甫当然是全才。他的五古如《羌村三首》,七古如《饮中八仙歌》,五律如《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五绝如“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七绝如“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也全都脍炙人口。但真正超越了前人的,还是他的七律。比如《登高》,这是被称为古今七律之冠的作品,因为不但完全符合格律,而且做到了极致: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简直就是既可以学习又无法企及的范本。

从《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开始热身,在《绝句》(迟日江山丽)一首,从“迟日”两字重温了《诗》成为《诗经》的历史,诗的数量和风雅颂,到《豳风·七月》这首中“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句。所以“迟日”不是晚来的日子,而是春日渐长。

《江畔独步寻花·其五》中,“黄师塔”,蜀人称僧人为“师”,塔是僧人墓。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借“便下襄阳向洛阳”句,引出隋炀帝与大运河与安史之乱的联系。

《春夜喜雨》里,着重强调“俱”、“看”、“重”三个字的读音不是现在普通话的发音,从而有“新生”说之前的语文老师教的不是这样的。我说:“在语文上,尤其是文言文和古诗词,如果你们之前的语文老师讲的和我讲的不一样,请以我的为准。”学生说:“哇!霸总!”嗯,这点点自信还是有的。

“你这是要向全学科进军了吗?”中午排队打饭时,花卷得知下午的生物课是我上时问排在她后面的我。

“是的。黎明还有五分钟抵达战场。”

“求求你不要了,你要给我留一点和其他老师交流、学习的机会。”

“嗯,你说得有道理。好的,今天下午的生物我决定挑战一下。”她对着我翻了一个大白眼,转过身去。其实是赵老师身体不适,我临时代课而已。

下午的两节生物课,第一节开启满嘴跑火车加强模式。以查尔斯·曼恩 (Charles C.Mann)《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为引子,以可可从美洲到非洲到全球的巧克力来提神,开启玉米、土豆、辣椒等美洲植物开创的全球化,以及如果没有马铃薯,欧洲工业革命可能会更晚诞生到美国第二大白人族裔——爱尔兰裔3600万的人数,是爱尔兰本土人口的7倍多,代表人物如亨利·福特、约翰·肯尼迪和拜登,回推到1845年的爱尔兰土豆饥荒,才进入今天的主题——生物多样性。第二节幸亏赵老师准备有资料,否则我就真的只有一本正经胡说八道了。

【观自在·卌六】教学事故

九年级需要单独一间教室来考试,这样Pamela的英语课就没有教室了。早餐后和熊猫老师商量,今天语文临时合班,空出来那间教室就用来上英语课。皆大欢喜。

“这节合班课你来上哈。”我说。

“啊?不得行嘛。麻也,好紧张,我很少在你面前给这么多人上课,还是语文课。麻也,不得行,不得行。”

“怕哪样?不要怂。”

“好嘛闷。”

熊猫老师开讲唐人五十家之七“杜甫: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今天讲了《江南逢李龟年》和《望岳》两首。

“啊个黎明,要像你啊样文史地一把抓我是搞不来勒嘞。今天兹节课你听下来咋样?”

“可以勒。反正我哪节课还不都是满嘴跑火车?”

中国历史2班,周五开始游学,就没讲新课,复习之前的内容到周幽王这个恋爱脑,没事就喜欢搞烧烤。

中国历史1班,复习之前的内容,结果从盘古开天辟地就开始跑偏了——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基督教相信人是上帝造的,“那希腊神话里是谁造的人?”学生一问,这下好了,从希腊神话的盗火者普罗米修斯到泰坦神族——提坦神族——宙斯神王——埃庇米修斯和潘多拉——金苹果之争——《荷马史诗》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海伦——阿伽门农——阿喀琉斯——特洛伊木马一直到电脑木马病毒,才算是从众神那里回到了现实。“耶~今天是搞哪样?我们是中国历史课咯嘛,咋个都没得咋个讲到中国嘞?!”今天满嘴跑的火车,是赫利俄斯那由四匹火马拉的太阳战车。这怕是算个不大不小的“教学事故”了。

本周值班,每周一的飞盘和每天的乒乓活动暂停。

【观自在·卌四】全球化的生活

讲高适的“第一大篇”《燕歌行并序》,所以今天语文还是合班课。

从边塞诗三大家王昌龄、高适、岑参开始。三人年龄各相差整好一轮,十二岁,这就使“边塞诗”有一个绵延而有力的延续,才得以成为唐诗中一大特色。

《燕歌行》为乐府旧题,“燕”在曹丕那里是“燕飨”,但在高适这里是“幽燕之地”。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序中“元戎”指的是契丹叛唐,平叛有功的幽州节度使,唐朝名将张守珪。张守珪还在初任瓜州刺史时,只带了亲兵进入瓜州城就被吐蕃大军围困。张守珪让士兵大开城门,将士于城上宴饮,吐蕃军怀疑唐军有埋伏不敢贸然进攻,正退兵时张守珪让士卒鼓噪而进,吐蕃军大败。这就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马谡兵败街亭后,西城只有老弱残兵而司马懿兵临城下的“空城计”的原型。

张守珪平定契丹叛乱后,抓住一群“不法分子”准备斩首时,其中一人大喊大叫似有壮语引起了张的注意,于是不但将其免死,还收为义子。张守珪不知道,他的这一举动不仅影响了整个大唐,甚至是中国历史的走向,因为他的这个义子就是——安禄山。

安史之乱起,玄宗李隆基三子,忠王兼朔方大使、单于大都护的太子李亨率两千禁军在灵武称帝,即唐肃宗。永王李璘反,李白接受征召入李璘军幕,时为淮南节度使的高适率军平永王之乱,李白被流放夜郎

高适46岁前郁郁不得志,后得张九龄的弟弟张九皋引荐入仕,以功封渤海侯。唐朝诗人里,高适是唯一封侯者。“我刚过这个岁数,这让我也觉得余生还是有很大可能、还可以再拼几把嘛,你们说是吧?!”我说。“豆总,你可以的。”嗯,各位还是很给面子哈哈哈……

如此这般,一节课勉强“跑”完《燕歌行并序》。

花卷用前天下午一节自习课的时间访谈我,昨天下午两节社团课的时间,完成了她的第二个六周语文笔试——《黎明传》,成为第一个提交语文六周笔试的。可惜,有一处错字,并且没有注明作者信息为:黎明口述、黎冯瑾霈整理,所以只拿到了“A”。

地理1班,在由出生于尼日利亚的非洲节奏之王Fela Kuti开创的Afro-Beat音乐风格中,开始我偏激的“地理是所有学科的基础”——

“不同的地理位置会有不同的物产和气候,这决定了人们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从而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以及语言、文字、文学、艺术、音乐、戏剧、美食、建筑等文化的载体和表达方式。所以,这就是很多时候我们一听到某种乐器或某一段音乐,看到某种装束或建筑就能大概知道它来自或位于哪里的原因。大家正听到的Fela Kuti的音乐会发现”,“里面有萨克斯和黑管”学生抢着说。“对!这些并不是非洲的乐器,因为Fela Kuti曾到伦敦学习音乐,并组建过爵士乐团。他在洛杉矶表演时找到了属于自己独有的音乐节奏:Afro-Beat。现在我们正在听他的音乐,这,就是全球化。各位要‘胸怀世界’,得首先知道‘世界’在哪里。世界不只是地图上的大洲大洋,不只是中文、英语、日语、法语,你就是世界的一分子。你有多了解自己和自己的生活,你就多有可能了解世界。”于是从玉米、番茄、茶、瓷器、英式下午茶到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地理大发现,人类对世界认知的扩展……

“如果一个人,只是维持生物意义上的存在,他还是不是一个‘人’?”我问。

“是人,但不能算是人。”学生答。

“那他是什么?”

“牲口。”

“很好。那一个人要怎样成为一个‘人’呢?”

“这就是我们要来学的呀!”好,好,好。不愧是幸福学堂的学生。

“首先,要有独立思想。独立思想来自于独立思考,也就是不要别人说啥你信啥,要有自己的独立判断,否则知道和积累再多的知识都没用。”

“那要怎样建立自己的独立思考?”

“好问题!凡事去追问三个‘为什么’,层层深入就能很接近真相。”

这时门外已经开饭,飘来阵阵菜香,“大家都闻到香味了,肚子都饿了,我不知道今天中午是什么菜,但每天中午的菜里面总有一个是辣椒或洋芋,这,就是全球化。现在让我们先去解决生物人的生存需求,下课!吃饭!”

下午地理2班,与1班一样是“非洲”主题。从喜欢烘焙的同学常用什么红茶开始,引入“立顿”这个全球最大的茶品牌开始“茶,一片树叶的全球之旅”。从中国漂洋过海到欧洲、美洲再回到到印度,从茶税法到波士顿倾茶事件、来克星顿枪声,经过北美独立战争,茶叶成为来自“日不落帝国”英国的剥削象征,拒绝饮茶成为了北美殖民地人们“爱国”的行为,当时“美国”还没有诞生,所以也不知道他们爱的是哪一国。不喝茶了那喝什么呢?咖啡作为茶的替代品由此崛起。咖啡原产于非洲的埃塞俄比亚,由东非大裂谷开始了一粒咖啡豆的全球之旅。“现在,很多人,或许也包括你们的父母在内,每天都需要咖啡‘续命’,这一杯咖啡,就已经是全球化了。现在,全球化不应再是宏大叙事,而就是生活。

【观自在·卌三】地图在手天下我有

因为两个班都有近一半的学生去参加体考,所以昨晚熊猫老师提议今天的语文课合班上。好嘛。

先强调,按照老规矩,历史和语文第二个六周的笔试评估要求,都已打印出来,钉在三近斋墙上了,提醒各位注意提交时间。语文2、3班和中国历史1、2班的六周测评内容为——

语文六周测评笔试要求

为一位家人书写传记,字数不限,提交时间为5月15日早11:45前(不接受电子文本)。

中国历史2班六周测评笔试题:

秦始皇的陵寝,估计有七千个陶塑的士兵用实用的兵器与战车和陶塑的马匹防卫。这些士兵好像是依据活人为模型仿制,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表情更是千百个各具特色。只要稍具想象力即可以闭目看出在制造这些陶塑兵俑时,哲学家、艺术家、匠人曾与成批的占卜者以及数以百计的军官在集思广益,磨肩扺掌的研磋情景。既有如此的聪明才智、庞大的眼光和组织能力、详尽的企划工作,何以中国不能彻底利用这些长处做科技的大突破,有如文艺复兴之于西欧?

字数不限,提交时间为5月13日早11:45前(不接受电子文本)。

中国历史1班六周测评笔试题

你如何看待禹新婚不久,为了治水到处奔波,多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这行为?

字数不限,提交时间为5月13日早12:40前(不接受电子文本)。

开讲高适的《别董大》和《塞上听吹笛》。

董大即琴师董庭兰,因在其兄弟中排行第一,而称“董大”。唐时友人间常见按排行相称的,如《问刘十九》、《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刘十九”是刘禹铜,“刘二十八”是刘禹锡。

高适写《塞上听吹笛》时,正在哥舒翰幕中,突骑施人哥舒翰以部落名称作为姓,天宝年间于青海击败吐蕃,任陇右节度使兼河西节度使,控地千里而引出《哥舒歌》“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哥舒翰死于安史之乱,重温了大唐的蕃将们

下课,我擦着黑板,“历史天才”沈在粉笔灰云团中翻开他的本子,指着本子上哈丁之战中,萨拉丁将缺水断粮的十字军一举击溃一句问:“豆哥,你觉得这一战和三国哪一战很像?”我说:“街亭之战嘛。”他点点头“嗯,不错”,说完就转身去了下一间教室,似乎对我的回答还算满意。这个问题对我来说是不是太简单了?!

六水大人的“每日一记”似乎有了“意识流”的萌芽;曾要继续去抠细节描写和人称代词的使用;白的写作还处于每一位“新生”都要经历的“重新开始好好说话”阶段;大魔王的每日写作成为了与“笔友毛豆”的对话体。

金老师生病,本周我代地理课。昨天发给我全英文“DK”地理教材,这周的内容是非洲,我咋个搞得定嘛。

今天地理1班,将教室换到了三近斋。上地理课,教室里面没有地图、地球仪这些基本辅助教具怎么行?于是在三近斋,语文2、3班的同学可以自己决定是在教室里查资料完成语文课题作业《黄鹤楼记》,还是和六年级的一起听地理课。

地图在手,天下我有。用英文讲非洲我不得行,但只要墙上有一张世界地图,非洲我还是可以讲一点的。先问大家的非洲印象,于是出来“沙漠”、“干旱”、“热”、“贫穷”、“钻石”等关键词,这就从“沙漠”开始讲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位于非洲北部,“撒哈拉”就是阿拉伯语中“沙漠”之意。然而这并不代表非洲就没有水,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可是世界第一长河,肯尼亚、乌干达和坦桑尼亚三国交界处的维多利亚湖可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那世界第一大淡水湖在哪里?”就怕学生只听不问,一问突破口就来了。于是从非洲跳到北美洲,“世界前十大淡水湖,有超过一半分布在北美洲,确切的说是在美国和加拿大。世界第一大淡水湖苏必利尔湖即为美加两国共有,还有伊利湖、大熊湖、大奴湖、密歇根湖等。”

学生问:“苏必利尔湖有多大?”在这里我犯了一个错误,误将苏必利尔湖的大小说成比包括三县一市在内的贵阳全市面积略大了,实际是十个贵阳全市那么大。还好明天还有地理1班一节课,有修正的机会。

“有水就有岛,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是世界第四大岛。”

“那前三大岛是什么岛?”

好问题!“北美洲的格陵兰岛、大洋洲的新几内亚岛和东南亚的加里曼丹岛。地图变形,看不真切格陵兰岛,请把你们桌上的地球仪转起来。”

“日本是不是?”

“当然。北海道、四国、本州、九州四岛日本人是一直都认为是一体的领地吗?”

“你都这么问了,那就应该不是吧?!”

“最北的北海道是明治维新时才被纳入日本的。因为日本人一直将北海道原住民称为‘虾夷人’,不将其视为大和族成员。”

“那英国是不是?”

“当然了。来看看所谓的英国,其实就是大不列颠岛上的苏格兰、英格兰、威尔士和爱尔兰岛北部的北爱尔兰四部分组成。”就这么从地理位置讲到热带、温带温度带、经纬度,解释了为什么非洲这么“热”;非洲南部的博茨瓦纳和南非两国出产的钻石,占到全球产量的近一半,其实非洲也并不“穷”。由于是上午最后一节课,我们在教室里世界漫游,门外排队打饭人声喧闹,于是就应景说一说和贵阳怪噜饭非常像的,用米饭、西红柿、洋葱、肉和各种香料烹制而成的“西非炒饭”了。

又是满嘴跑火车的一天。

【观自在·卌二】群星闪耀时

语文3班,继续崔颢的《黄鹤楼》。从江西滕王阁、湖南岳阳楼和湖北黄鹤楼这“江南三大名楼”到王勃的《滕王阁序》、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和崔颢的《黄鹤楼》,基于地理、历史到文学的延展和铺垫。

《黄鹤楼》发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昨天一节课就只算勉强讲清楚了“昔人”两个字,今天继续。

先给了“地理天才”邹10秒钟在地图上指出长远源和黄河源,然后用地理术语告诉我们相关地理信息;再给了六水大人10秒钟在地图上指出呼伦湖,然后拓展了一下中俄界河额尔古纳河和黑龙江(当时脑中闪过《额尔古纳河右岸》,觉得一两节课都说不清楚,作罢)。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句,让大家说出相似的诗句,花卷只说出了《题都城南庄》诗名,吴不但说出了崔护《题都城南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竟然还有赵嘏《江楼感旧》“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句,我心花怒放也。她在这门课熏了三年,是现在3班上我课时间最长的,如果说这课讲了什么,其实什么都没讲,不在某一诗一句,不过是“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宋·苏轼《稼说送张琥》)。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句,从“汉阳”开始讲武汉的武昌、汉口和汉阳三镇,到洋务运动代表人物、出生于贵阳的张之洞在汉阳建“湖北枪炮厂”,仿德国1888式步枪造出后来打响“武昌起义”第一枪,开启辛亥革命、服役中国陆军半个多世纪的“汉阳造”步枪。六年级的白说还有武昌起义啊?!我只听说过南昌起义。这个学期才转学来的他,还没有开始学“历史”这个学科,正好由此开启。后从据说黄祖曾在江中沙洲上大宴宾客,因有人献上鹦鹉而得名“鹦鹉洲”,又传说是祢衡在黄祖的长子黄射大会宾客时,即席挥笔写就一篇《鹦鹉赋》而得名重回到《黄鹤楼》诗。如此这般,下课铃声响起时恰恰讲完。这首连题带作者和内容共62字的诗,就这么上下东西拉扯了整整两节课。

明天,班上有一半的学生要去体考,而语文正好要讲高适的“第一大篇”《燕歌行并序》,“豆总,你就给其他人随便讲讲‘物是人非’的诗嘛,高适一定要等我们回来才讲哈”,吴说。嗯,她是会安排的。

六水大人的“每日一记”,开篇就抛出悬念,吸引人不得不往下读;结尾的转折又让人哭笑不得。人生一世,无非是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我活到快知天命之年能得见一如此有天赋者,何其幸哉!按照这个速度,我最多能陪她一年,一年以后她就需要一位新的中文老师了,因为那时我已经没有什么再可以教她的了。

大魔王在“每日一记”里说:“小说懒得更了!让作者休息一段时间。”那不得行哦!老子不依!留言:“粉丝不接受!”她还问:“毛豆小时候有没有两个班约起打群架的情况?”我回:“毛豆小时候是参加打架的人之一,当然是拖在最后,最先逃跑的那个。”

曾的人物描写还不够细,继续留言要求他注意细节描写,并引用了夏目漱石的话:“当你在探索一个事物,却不知道它的本质是什么的时候,尽量去描写表层的每个细节,当你把这些细节逐步描绘出来的时候,它的实质也可能会真正浮现出来。”

“历史天才”沈不想写“诗的美学:张继《枫桥夜泊》与张祜《题金陵渡》试比较”这个课题作业,写了一段话来说明:“《枫桥夜泊》与《题金陵渡》,在我看来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会一个不会,其它区别我是真不知道。即使我听了豆哥讲的我也没有头绪,就像豆哥说的每个人都有他不会的,如果他什么都会了,就不用来学校了,所以我放弃这个课题。”我留言:“好。接受。有进步,有态度,有交代,这是坦诚沟通,而不再是拒绝沟通和逃避,值得鼓励。”一个靠谱的人不需要去做什么特别的事来证明自己,而是不论行不行、做不做,凡事有交代,件件有回复,诚实面对自己

想起王尔德,“教育是一件可敬的事, 但要时刻牢记, 没有什么值得知道的事是教得会的。”“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其中依然有人在仰望星空”,当我仰望星空,看到群星在闪耀。看来,我的修行是有大成就的。善哉。善哉。

【观自在·卌一】一节课就讲了两个字

语文3班,今天开讲主题三十六,唐人五十家之七:崔颢。崔颢诗《黄鹤楼》,南宋的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评》中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然而到了清代,明人的意见更是进一步得到了加强,崔颢《黄鹤楼》一诗,以其不合明清人对七律的要求,从头到尾遭到指摘,严羽以盛唐为法的真意,也被后代那些宗奉者扬弃。

《黄鹤楼》发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今天一节课就只算勉强讲清楚了“昔人”两个字——

从历史出发:192年,孙坚死于与荆州牧刘表手下黄祖之战;203年,时黄祖手下“锦帆贼”甘兴霸射杀孙权战将、凌统之父凌操;208年,甘兴霸降孙权,随孙权军攻破黄祖,杀之,后孙刘联军赤壁破曹,以定三分天下之势。220年,曹丕建魏,年号黄初;221年,刘备建汉,年号章武;222,孙权附魏称吴王,年号黄武。黄武二年,孙权在夏水汇入长江处建夏口,城墙上有一瞭望楼。469年,南北朝数学家祖冲之的小说《述异记》中有仙人于此楼驾黄鹤飞去,城墙上这一望楼始得名。后经多次重建,渐具规模,终于在建楼500年后的723年,崔颢以《黄鹤楼》一诗使该楼天下闻名并一度被称作“崔氏楼”。

从地理出发:夏水,即汉水,就是现在长江的第一大支流汉江。因其在历史和地理上的重要地位,而常与长江、黄河和淮河并称“江淮河汉”。“河汉”一词,借“河汉清且浅”复习了之前学过的古诗十九首之一的《迢迢牵牛星》。吴相当不错,只要是学过,大多都还记得。长江作为“黄金水道”中国五大湖泊中的三个就位于其中下游,五大淡水湖中的四个也位于长江中下游。六年级的白还没开始学地理,于是给了他1分钟找出中国最大湖——青海湖,开始地理启蒙;六水大人八年级,要建立基本的地理认知了,所以也给了她1分钟去墙上大地图上找到呼伦湖。呼伦湖位于世界四大草原之一,世界上最好的草原——呼伦贝尔草原腹地,借此说到这个季节,蒙古草原上的草已渐渐高可及人,所以在《敕勒歌》里才有“风吹草低见牛羊”句。“地理天才”邹和“历史天才”沈误将“黄金水道”听成“黄金水稻”而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我在黑板上写出,两人由此得名“黄金水稻兄弟”。

下课铃响起,各位纷纷申请去拿手机,要将写了两黑板的文史地关键词拍下来,“内容太多,不拍下来,笔记会漏记,就完不成课题作业了”。甚好。甚好。

末了,“黄金水稻兄弟”之一的“历史天才”沈还逮住我“拷问”,他昨天的作业中提到“征服者”威廉是在什么战役中阵斩英格兰国王哈罗德的,我错记成“百年战争”中某战役,答是法国诺曼底,结果上课铃响了他还从另一间教室的课堂出来,手里拿着世界地图,指着英国伦敦南部的黑斯廷斯给我看,说:“就是在这里啊,豆哥!”多好嘛。

吴在昨天的日记里写了她课题作业标题中“语言带师”的出处。我留言:“这是网络用语,不是典故哦~不过闷,现在所谓的典故,也大多是‘当时语’”,所以出现在课题作业中,似“也可以接受这种表达”。但只拿到“A”是因为“不足之处在于我标注‘★’处应是你的观点和结论,但在文末结语部分却没有表明你的观点,所以以标注‘★’处为结尾就妙了。”

曾的地铁人物描写已开始一周,要求他再做精简,掐头去尾,不必交代怎么上下的地铁,只牢牢抓住一个人物,狠狠观察,细细写来。

【观自在·卌】听从你的内心

语文合班,假期一周回来,复习为主,基本上每位学生都自提了一至数首不等唐诗去回炉。学期近半,已重温和学习包含但不限于从一年级至高二部编版语文教材的唐朝诗文六十余首/篇。

六水大人的日常写作,极具创意,不乏“神来の笔”,所以拿到了本学期日常作业的第一个“S”评级。下一步要加强的是学术性写作的规范。

课题作业“诗的美学:张继《枫桥夜泊》与张祜《题金陵渡》试比较”,花卷有分析,有比较,有想法,有感受,有态度,拿到“A+”;吴因为用了一个我不知道出自何处的典故,所以暂未有评级,等她明天的书面答复。

历史2班,从晁错、“文景之治”、七国之乱到汉武帝时,农业帝国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用骑兵与游牧民族的骑兵对抗并取得胜利,再到匈奴的分裂、南匈奴“汉化”、北匈奴成为欧洲人口中的“匈人”以及“上帝之鞭”阿提拉在汉武帝后五百年建立的跨亚欧大陆的强大帝国;从“上帝之鞭”到成吉思汗、旭烈兀到怯的不花在现在耶路撒冷以北的纳布卢斯败于使用蒙古人战术的马穆鲁克奴隶军队,终于现在的巴以冲突。这一圈,时间和空间的跨度都很大,有点信马由缰满嘴跑火车,还好男生女生都觉得还算有趣。课后,沈说他想调转方向到“百年战争”,但如果我希望继续欧洲骑兵史的话也可以继续这个方向。我说跟随你的兴趣,听从你的内心,我是你的忠实粉丝。

历史1班,借曹刿论战和齐桓公姜小白的逆袭,讲了春秋时期的战争礼仪。

因为“五一”假期累计了一周的作业,下午用了两个小时才改完。

飞盘课,三连胜,我第一次中途拦截对手的传盘成功,值得记一笔。

【观自在·卅九】没有阅读和写作就没有生活

今天语文3班的内容是番外篇之二,张继《枫桥夜泊》与张祜《题金陵渡》之试比较。

“我们中国人,小时候大概没有不背唐诗的。

“传统语文课里,古文的大部分比重也落在古诗鉴赏上。本来背诵、默写、理解都是学习古诗的必经之路,无可厚非,只是很多时候为了应付考试,语文老师会为学生预备很多答题的套路。如果是写晚春的诗或者写秋天的诗,那必定是惜春或者悲秋;如果是离别诗,一定是惜别。还有很多可以翻来覆去用的借景抒情、借古喻今之类。如果学生的脑海之中只装了这些,那着实可惜,他和唐诗的真意注定将貌合神离。

“先把一句句唐诗背得滚瓜烂熟,我个人认为这个方法实在是好极了。把诗记在心里,而后有一天,抵达人生的某个阶段,你眼前的景致或者情感自然会引发和诗人心有灵犀的瞬间,这个时候你就会忽然明白那首诗的深意,而你明白的那层深意也会反过来丰润了你眼前的景致和人生。”

用钱佳楠《文学经典怎么读:从IB中文到批判性阅读》中关于古诗词学习的一篇节选作为引子,从天台山国清寺的寒山、拾得讲到寒山寺和张继的《枫桥夜泊》。在昨天讲了王孟诗比较后,张祜的《题金陵渡》留着,不说,让大家回去完成课题作业——诗的美学:张继《枫桥夜泊》与张祜《题金陵渡》之试比较。要求各位对古诗的理解和比较,不要宏大叙事,不要强不知以为知,不要自我感动,好好说话

花卷因病迟交了上一个课题的作业,在采用第一人称写作的《我是谁:李白自传》里,她化身李白,虽然口语化表达多了一点,但作为自传,使用内心独白较多的表达也是能够接受的,并且行文和语气,极有个人风格。拿到“A+”。

曾的“每日一记”沉浸在体育课各项目比赛中,无法自拔。我想这应是他最擅长和“安全”的表达方式,以至于不管什么运动项目,他都写得很相似也很清楚,行文也都没有什么大问题。然而这就是问题所在。于是留言:从今天开始,你的“每日一记”不再写体育课内容,改写你每天乘地铁时仔细观察在地铁上遇到的人,她/他多高,什么发型、发色,穿什么颜色和款式的衣裤鞋子,背的什么包等等,一天一人。

高考体作文不是写作。写作是对生活的观察、理解、表达、反思,甚至是抗争。没有尝试,没有挑战就不会有突破和提升。没有阅读和写作就没有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