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教书记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观自在·圩九】把水搅浑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送灵澈上人》,张志和《渔歌子》、韦应物《滁州西涧》、卢纶《塞下曲》、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和韩翃《寒食》,今天结束了这个主题。主要讲了《寒食》一首,因为每六周一次的飞花令PK就来自这首诗,还“八卦”了一下韩翃与柳氏的故事。诸君最喜欢这种才子佳人分分合合的八卦了。

三周后的本学期第三次飞花令PK,花卷誓要夺回状元,吴要坚守擂主宝座,而我觉得六水大人完全有实力冲击学期总冠军。在课堂上,“六水大人,请看倒我勒眼睛,听我讲哈,第三个六周飞花令PK,你,拿下状元,冲击学期总冠军,务必一举夺得学年总冠军哈!”

“豆哥,我觉得我可能不行。”

“不,你行。你只是自己都不晓得你行。放轻松,释放自家。”

“好嘛,那我试试嘛。”

“妈呀,豆总,留条活路好不好啊!”吴说。

“黎明老师老爸,你不要把水搅浑哈。”花卷说。

不晓得这个鲶鱼效应会不会奏效,但我相信六水大人的实力和绵厚的努力。这个剧情越来越峰回路转了。开心。

大魔王的每日一记,回忆起“小时候爸爸问我:‘你看到的世界是彩色的,狗看到的世界是灰白的,你要怎么证明你看到的世界是真实的,还是狗看到的世界才是真实的?’因为这个问题我和爸爸吵了一晚上,最后我还吵哭了。

“现在想想,我的答案是:不冲突,我看到的世界是我看到的,狗看到的是够看到的,我们本来就是不同的物种,没必要去争谁对谁错!我们看到的会对我们产生不一样的影响!不管是感想、认知、文化……都有不同!

“看来小时的我,脑壳没现在灵光呀!”

我留言:“太棒了,不由自主送上一枚‘A’呀!”

把作业放到三近斋作业区后就后悔了,觉得不应该给大魔王这个“A”。她已经开始成为独立思考者,这不正是我期待的吗?!应该、必须给个“S”才行。跑去三近斋,涂掉她本子上的“A”,奉上“S”一枚。舒坦。

课间,沈笑嘻嘻来办公室告诉我他所了解的“蔷薇战争”、兰开斯家族和爱德华。他站着,我坐着,办公室里其他老师说看起来他才是导师,我才是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多好。我在他作业后留言:“‘蔷薇战争’就是‘玫瑰战争’。”姜,还是要老的要辣一点。

【观自在·圩八】完美人生

开讲岑参,准备两天结束这个主题。

岑参的“参”,“新生”说老师教的是读shēn,我说在我这里读cān。因为读shēn指的是天上的星宿,而岑参哥哥名况,况为比较、更进一层意;参为加入、参与意。当然这也是说法之一种,到底是读shēn还是cān,大家各自随意。

今天讲了《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逢入京使》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前两首对3班的“老生”来说是“温故”,早在两年前的一些临时课程中就已讲过,但对“新生”来说是“新知”,要点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这个主题的作业原为任选高适、岑参的边塞诗各一首作比较。与熊猫老师商量下来,不如指定为高适的《燕歌行并序》与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样还更简单一些了。”吴说,“省得我再去费力挑选,呵呵”。好嘛闷。

下课五分钟,沈继续拉着我唠嗑:“圣骑士团虽然在历史上被‘团灭’了,但我觉得不会那么彻底,残余的骑士或许隐姓埋名转入‘地下’活动,到现在还存在。”我说我支持你这个想法,“因为我也相信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一些人数不多但实力强大的秘密组织。例如那个贝多芬……米开朗基罗……梵高……啊……想不起来那个名字了,一部不错的小说,还拍成了电影,就是关于这个的。等我去想想,想到了给你讲。现在赶快去上课。”改完作业,还是想不起那个名字,只好搜索汤姆·汉克斯的作品,找到他演的那部电影《达·芬奇密码》。在沈的作业后留言:《达·芬奇密码》,电影和小说都好看。

六水大人在每日一记里开始尝试与我“笔谈”,就一些问题征求我的看法,真好。

“豆哥,你觉得‘人生是不完美的,只有经历过磨难才能获得成功’这句话对吗?”琨问。

“我认为这句话是鸡汤陷阱。”

“为什么?人生就是充满了缺憾所以才要追求完美,不努力怎么会成功?”

“我认为完美有两种。一种,每个人生来就是完美的;一种,人生就因为有缺憾有不足,所以才完美。关于成功,谁说经历了磨难就一定会成功?谁又说成功就必须经过磨难?说要经历磨难才能获得成功这是在美化苦难。苦难就是苦难,苦难积累的只是教训,与是否成功毫无关系。”

“哦~那其实是人生中有的苦有的磨难是完全可以避开,不需要去经历的。”琨说。

“然也。”

今日状态不佳,咽痛喑哑。

【观自在·圩七】过了好多条马路

语文合班,讲了杜甫的《阁夜》和《旅夜书怀》两首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里的篇目,这个主题结束。明天开讲主題三十八,唐人五十家之九“岑参: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昨天有生缺勤,今天又再讲了语文和中国史期末笔试题及要求

课间五分钟,沈继续找我唠嗑,铃响起了还不肯走,被我赶出教室去上下一节课。今天唠的是“圣骑士团杀手”腓力四世与金雀花王朝,估计明天就要到玫瑰战争了。幸亏很早以前翻过丹·琼斯的《金雀花王朝:缔造英格兰的武士国王与王后们》和《空王冠:玫瑰战争与都铎王朝的崛起》,否则完全接不起嘴。

六水大人的每日写作,依旧惊喜不断。我好奇她到底有多少写作手法,有多少创意汩汩涌出。或许这就是天赋和才华了。写作这件事真的要靠才华,并不是书读得越多写得就越好,书读得多只能保证你写的东西基本顺畅,不易犯错而已。真正要写好写出彩,还得靠才华。(毛尖《乱来》)“你在原来的学校,作文应该是班上最好的吧?!”我问她,然而得到的答案是,只是中等。那最好的是什么水平啊?有点惊到我了。“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老师觉得最好的作文是一位同学写下雨天父亲背自己上学的。”我说:“哦,明白了,就是全班50人里有20个人扶老奶奶过马路,余下的不是父爱如山就是亲恩似海了。惜福啊大家,我们今天能聚在一起,各自都经历了千辛万苦,起码都扶了好多老奶奶过了好多条马路。”

游学归来后,曾的日常写作“地铁人物记”就莫名停了。要求继续这个系列,不能停。他的六月阅读,加了冯骥才的一套三本描写人物图文俱佳、小巧灵动的短篇小说集《俗世奇人》。

白和吴的课题作业《杜甫传》,因为弄错了重要时间和人物,都拿到了本学期第一个“F”。吴在“每日一记”里写:“拿到了本学期第一个‘F’,看到原因时被自己蠢笑了,绝对不会再因为粗心而丢分了。下次写完一定多检查。”我留言说,从错误中学习,而不是抱怨,也是一种了不起的能力。

花卷的课题作业依旧是“A”,提前提交了《杀死一只知更鸟》的阅读简报,这样她就获得了更多的自由阅读和休闲时间。

午饭时,美美问,豆总为什么要选择在期末汇演跳舞。我说因为想做一点以前没做过的事。

【观自在·圩六】中二病与强者

【语文】

语文要合班至讲完这个杜甫的主题。

花卷和大魔王每周这节语文课是去上Pamela的英文,另有几名学生病假,一名学生事假,缺勤近一半。我的态度是有一人算一人,做好自己,哪怕上课时间到了没有学生在教室里,我也会尽全力认真备好课在教室里好好坐一节课。

今天讲了《登岳阳楼》和《蜀相》。

《登岳阳楼》从“昔闻洞庭湖”句,先复习了世界湖泊和中国湖泊的前五及其地理位置,并与李白还是小白时,想与崔颢一较高下的《岳阳楼》和孟浩然写给张九龄的干谒诗“张哥带我飞”《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比较,再与“今上岳阳楼”作第一联讲解,叙述起联,稀疏平常。这时已是老杜人生中最悲苦凄凉之时,距离他离世也仅只一年多时间,举家住在孤舟上四处漂泊,因为生活困难不但北归不得,还被迫继续南行,自己又身患肺病,风痹导致左臂偏枯,我觉得几近半身不遂,再加上右耳已聋,真真是“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然而就算是这样,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泪流”心怀悲悯,感慨时局家国之愁。“我们可以尝试去理解杜甫,但不要陷入家国时局的宏大叙事中。杜甫选择怎样的人生,那是他的自由和价值取向,但我们要回到一个‘人’去看待杜甫。一生颠沛流离,作为父亲和丈夫,心怀天下却无家庭,悲悯苍生却照顾不了家人,这样的男人,尤其是在座的女生,你们要想清楚,这样的男人就算他再‘伟大’,对他的家人来说,他是一个值得依靠和托付一生的人吗?”

《蜀相》从“映阶碧草自春色”引出刘禹锡《陋室铭》“草色入帘青”句;“隔叶黄鹂空好音”,常被解读为“隔着树叶的黄鹂,亦不过空作好音”。“但我是这么认为的”我说:“我的个人看法是,低头看见脚下台阶小径草绿春色透,抬头听见黄鹂在空中的鸣叫透过树叶,好一派有视觉有听觉的立体的春的感知。不要把什么内容都往国仇家恨上去靠去解读,诗人也是人,分分钟都忧国忧民觉得天下离不开自己是一种病态。这是病。是中二病。”如果只是按照标准解读去讲诗去理解,那还要我来做什么?即便我是错的,那也是一种解读的可能性,并且对错也未可知。

【中国历史2班】

提问上周作业“二氧化硅是什么”,从化学式SiO₂联系到水的分子式,诸君不知H₂O,于是今天中国历史课三项作业第一项是:水是什么?水作为新能源燃料可能性的依据是什么?“所以,化学来自生活,而人类对自己和世界的发现过程就是历史。”我说。顺便提前一个月公布了期末语文和历史的笔试题。语文题是:AI时代的教育;历史题是:我的2024

“《我的2024》怎么写?”诸君问。

“这就是你要去思考的。”

“我可以XXXX这样写吗?”

“那是你的2024,不是我的,所以你想怎样写就怎样写。但一定要有读者意识,也就是你写下的每一个字,都是给这个小小星球上的每一个人看的。不是为了考试,不要揣测评估标准,更不要试图为了等级而取悦我,否则你会发现得不偿失。”

“那《AI时代的教育》到底要写什么啊?”

“这是一个好问题。我认为与解决问题比起来,提出问题更重要。请问如果你都不知道问题在哪里,从何而来,你怎么去解决呢?我有一个建议,你们可以从神的视角,而不是教育者或受教育者来看这件事。”

【中国历史1班】

在公布了期末语文和历史的笔试题后,从六年级的江上节课的历史问题:“咸阳在哪里”开始,“山南水北皆阳的咸阳”作为强大但短命的秦朝都城开始讨论什么才是强者。诸君一一说出自己的看法,但都不离通过击败对手这一途径。我说:“各位有这样的想法,不怪你们。因为在你们之前的学校里,这是对的,老师是这么教的,家里家长也是这么想的、说的。最简单直接的表述就是考试多考一分就压倒多少人,尤其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一说法,让各位将身边伙伴、亲密朋友视为竞争对手和敌人,这样的教育只会传递暴力和仇恨,这是不人性的。强者,不一定非要靠打败别人来证明。在座的各位,请认真想一想,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这一来,各种想法和说法开始放飞,当然大多数算是未经思考的玩笑。几轮下来,最终学生高和曾的想法让我深感欣慰。“如果你们两人能将自己的看法清楚写下来,将得到这门课程的最高等级‘S’。‘写清楚’的要求不是你觉得清楚,而是别人读得清楚,能够明白理解你的想法,这才是沟通和交流,而不是自说自话。这其实也是你们历史和语文期末笔试的重要组成部分。”两位对强者的看法是:真正的强者,不是通过打败他人证明自己的强大,而是去让他人变得更强。善哉!善哉!“什么是强者”就是其他人今天的历史作业。

【观自在·圩五】教育常识

五月最后一天,也是诸君提交月度阅读简报的截止时间。由于这个月中旬游学季,回来的这最后一周是六周展,若稍有懈怠,就只有两个结果:临期前三天突击泛泛而读或是随便写写就提交。果然,有生提前,有生达标,有生赶工,有生未能完成。完成的诸君中,有的所选书籍内容太过教化,与这门课程对阅读要求的初衷不符,于是六月不再提供推荐阅读书单,直接列出必读书,根据诸君的不同程度,指定了其中必读四至六本:

小川糸《山茶文具店
新井一二三《独立,从一个人旅行开始》
马伯庸《长安十二时辰》
周胜《旮旮角角贵州史》
哈珀·李《杀死一只知更鸟
刘瑜《观念的水位
伊塔洛·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
安东·契诃夫《契诃夫中短篇小说集

这是我作为图书管理员近三年来,青少年进阶阅读计划的部分工作内容。上学期开设有阅读写作课,所以进展顺利。本学期未开设阅读写作课,所以调整为此方法(生命不息,阅读不止)。

如果下学期阅读写作课能得以恢复,我将列出一份包含不低于200种书的书单。每学期平均18个教学周。除掉开学的欢乐周、每六周一次的测评和期末的统考周,尚有15周,一周泛读一本书的同时四周精读一本,每学期的阅读量应在10—20本间,100万字以上。从六到九年级共四年八个学期,总阅读量应不低于100本,1500万字。

引导诸君读书,在我看来是我的职责。曾参加过几个公益组织进到校园里开展的中学生读书活动,活动的一个固定环节是大家轮流作阅读分享。这些组织里的志愿者不乏语文老师,但她们(对,多数是女老师)不是躲开分享就是分享某相关部门指定推荐的应试书籍,也有坦然承认自己已经好多年没读书了的。我开始还被惊掉了下巴,后来发现这是常态,绝大多数老师都是这样——最可怕的事,是不读书的人在教书,不写作的人在教写作

“教育是干什么的?老百姓有一个最朴实的说法:孩子上学,就是‘去读书’。读书,这就是关键;引导学生读书,是教育的根本职责。我们现在教育的最大问题,就是大家都不读书,老师不读书,学生也不读书;或者说,老师只读教学参考书,学生只读和应试有关的书,学校里完全没有自由阅读的空间和时间。

“现在,我们要恢复教育常识,就是要重新营造自由读书的条件,环境和气氛。在我看来,要办好教育,需要三个条件。第一就是要有‘好校长’。而好校长的一个重要品质,就是‘喜欢读书’。还要有‘好教师’。好校长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物色、培养一批好教师。什么是好教师?应该有三爱:爱教育,爱学生,爱读书。什么是教育?就是‘爱读书’的校长和‘爱读书’的老师,带领着学生一起‘读书’。就这么简单。但真要做到,还不容易。中小学教育是干什么的?也是三条:一是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二是教给学生好的读书方法;三是养成读书的习惯。做到这三条,学生就会一辈子读书,受益无穷。”(钱理群《大家都不读书,是教育最大的问题》)

【观自在·圩四】知道分子

语文,合班,一节课只讲了杜甫的《登高》。

因原诗为《九日登高》,提问“重阳”之意,不愧是学堂语文第一的吴:“‘九’为至阳之数,九月初九两个至阳之数的日子所以称为‘重阳’。”

“无边落木萧萧下”句,抛了一个字谜,让从这句猜一个中国历史朝代。不知什么原因,一向闷闷的杨最近开始活跃起来,他最先猜出来是南朝陈,BINGO!因为南朝宋、齐、梁、陈四朝中,齐、梁两朝均为萧姓,由此开启问答模式:

四朝均定都哪里?建康。

建康是现在的哪里?南京。

南京是六朝古都,除了这四朝,还有哪两朝?东吴和东晋。BINGO!

除了南朝宋,中国历史上还有没有宋?北宋、南宋的宋朝,还有宋国。BINGO!

宋国位于现在河南商丘,北有鲁国,西有郑国,南有陈国,东有徐国,国家虽然不大,但地位却不低。因为开国君主为商纣王兄子启,宋国“以周为客”,还能以天子礼乐奉商朝宗祀。除此而外,“礼仪之邦”最早说的就是宋国,因为孔子、墨子、庄子和惠子四位圣人皆出自于宋国。惠子是谁?诸子百家之一的名家代表人物之一。同为名家代表人物的还有公孙龙。公孙龙著有《公孙龙子》,内有14篇,今余6篇。《公孙龙子》中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白马非马》篇,于是就“白马非马”展开了一下下。

“百年多病独登台”,此时的杜甫身患肺病,风痹导致左手萎缩,右耳也聋了,已进入生命的最后阶段。

这首诗虽然被称为唐七律之冠,但实在是充满了老病孤愁的悲哀,与中学生的朝气蓬勃相悖,自然也就难以感受,所以讲了背景和对仗格律就不做过多解读。我的目标是大家做知道分子,不做知识分子。最后一起讨论了“不尽长江滚滚来”句的“来”字读音到底是“雷”音还就是读“来”,因为在贺知章《回乡偶书》中“笑问客从何处来”就读“雷”音。更深的探究,不在课程内进行。

下课,“黄金水稻兄弟”之一的“历史天才”沈找我,说不知道为什么法王腓力四世会突然抓捕并杀死圣殿骑士团主要成员后,在1312年解散三大骑士团之一的圣殿骑士团。我举着满是粉笔灰的右手,左手边收作业边说,我认为这后面大概率是权力与财富的争夺所导致的,因为不论军事实力还是经济实力都强大的圣殿骑士团隶属于教皇,不过这段历史要等我读完《骑士团九百年》才能和你继续讨论。好了,一直放在枕边的德斯蒙德·苏厄德《骑士团九百年》这下要开啃了。

白昨天和今天的“每日一记”喜提两枚“A”。我留言:“对,标点符号的使用还需要加强,口语化表达还是过多,但你的写作正变得越来越好,表达也越来越顺畅。继续努力,不要停下!跳进新宇宙!!!”最后这个“宇宙”是回应他文中有“一口气跳出宇宙”句。

六水大人也喜提本周第二枚“A”。我留言:“每天读你勒故事哦,真勒是,都是开放式结尾,简直让人欲罢不能。我觉得你可以考虑一哈尝试剧本创作了。”

吴的每日字帖,一手簪花小楷娟娟秀丽,字如其人。大魔王笔下的六水大人,头上已显示血条,今日开启了打怪升级模式。曾正在渐渐再次抵达上学期末的巅峰状态。花卷提前交来5月阅读简报,要求阅读量不低于40万字,她完成了75余万字,阅读的速度、数量和质量俱佳,为父甚慰。

【观自在·圩三】凄风惨雨人神不宁

语文合班,计划讲《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月夜忆舍弟》两首,只完成了一首半。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材篇目,主要讲了几个字词与部编版教材的不同。

“挂罥长林梢”,部编教材注释为“挂着,挂住。罥,挂结。”这不完全,也不对。因为文言文一个字就是一个词,极少出现同义词连用,尤其是在诗词中就更少见。这里挂是挂,罥是缠绕之意,就是有的挂着有的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

“忍能对面为盗贼”,部编教材注释为“竟然狠心这样当面做偷窃的事”,将“盗贼”解释为“偷窃的事”。同样,我也有不同看法,因为“盗”是“盗”,“贼”是“贼”。正在这时,教室门被推开,颜校长带着重要访客进入了教室,沿墙一溜站了五六人听课。那一刻我的思路被打断了两秒,正好大魔王问:“那盗是什么意思,贼又是什么意思?”一下将我拉回课堂,“很好,很好,我就在等你这个问题。盗是偷东西的人,而贼是搞破坏的人,所以现代汉语中盗贼为一个词,实际是两个词,这句话是说怎么能这样当着主人的面做出偷窃破坏的事。”这就是为什么是“山贼”不是“山盗”,是“强盗”不是“强贼”了。

“床头屋漏无干处”句部编教材无注释,这是这节课的重点,因为这个地方不作注解,很容易从字面理解为“床头屋顶漏雨导致家里湿漉漉没有一处是干的”。其实屋漏”不是屋子漏雨,“屋漏”是方位,是屋子的西北角。古人的房屋西北角是安置神主之位,开有天窗,光从此照入如同丁达尔现象,屋漏处见天光,黑暗之事全现,喻神明监察。“床头屋漏无干处”即外面凄风惨雨,家中人神不宁,愁苦至极,所以杜甫才希望“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这个星期肯定是讲不完杜甫这个主题了,课题作业要好久交嘞?”熊猫老师问。我说没关系,好久讲完算好久,这个主题明天讲不讲完课题作业都下周一交。

【观自在·圩二】全因诸君太给力

昨天在学生群里发消息:各位同学,因本周主题内容有安史之乱和“唐七律第一”,是本学期课程的要点,所以本周语文课2、3都合班。另,请于31日11:45前提交各位的五月阅读简报。

今天的语文课,原计划要讲杜甫的《春望》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两首,但,确切来说,《春望》诗是讲完了,也只是算讲了关于这首诗三分之一的内容。

“嘛呀,那个黎明,这个星期咋个上得完这个主题嘛?!还好你及时刹车,否则怕是今天连这首诗这几个字你都讲不完哦。”下课一进办公室熊猫老师就开始表示担忧。

“不急,我们慢慢上。不卷、不等、不靠、不怨。我会把握好学期进度。”我说得好像一切尽在掌握似的。为什么今天教学推进如此?不是诸君不给力,全因诸君太给力。

“城春草木深”句,想引“庭院深深深几许”,忍了,怕收不回来。

“感时花溅泪”句,引了“花重锦官城”句对比,一悲,一喜。

“烽火连三月”,杜甫写下这首诗时正是安史之乱第二年,他北上灵武投效李亨时,于途中被叛军俘虏,与王维等人一起关押在长安。杜甫位卑无名,看管不严,在李光弼大军到来前成功脱逃,但王维就没有这么好运气了。现在王维与杜甫对我们来说,一样是大唐天空中闪耀的星,但其实杜甫是到了宋朝时才为世人所重视。“嗯,我知道,宋朝时候文人的地位比武将要高。”就从某君这一句起,我就开始跑偏了——古籍以宋版为珍——书籍的印刷装订发展——赵匡胤为了不蹈之前五代均亡于武将之手的覆辙所以必须杯酒释兵权————北宋重文轻武几乎屡战屡败,但为什么经济文化却相当繁荣?这个我们下个学期讲到宋朝时再来细细讲吧。还好及时收手,结果诸君不依:“怎么还来个急刹车啊?一个下回分解的悬念一留就是留到下个学期?”

“好,我们回来说说杜甫位卑无名,到底他做了个什么官连叛军都懒得看管呢?”

我在黑板上刚写了个“左”字,“我知道,他做的官叫左—拾—遗?”白不太确定。

“不管确不确定,怎么想的就大声说出来。”

“就是左拾遗。”

“对啦!那这是个什么官?什么品级呢?”

有猜七品,有猜九品的,但竟然没人猜八品。

“杜甫这个左拾遗是个从八品的小官。在京城几乎连官都算不上。”

“那就相当于今天公务员的一个科长咯?”平时闷闷不吭声的杨问。

“嗯,差不多。拾遗是左省门下省言官,门下省、中书省和尚书省,以及尚书省下六部就是三省六部制。这种官制与科举制这种选官制度联系紧密。”于是中国古代三大选官制,略讲了察举制,刚到九品中正制就下课了。好吧,明天继续。

午饭后乒乓时间,中学部负责人黄老师带试读新生某来,说他听不懂语文课,想和我聊聊。我们坐在台阶上,“是听不懂、不喜欢还是不适应觉得有挑战?”我问。

“我不知道怎么说。”他怯怯说。

“不用考虑我的感受,你怎么想的就怎么说。”

“我们班的语文老师不这样上课,他讲诗就只是讲诗的意思,让我们背。你的课我不太适应。”

“班上学生从六年级到九年级,诗从一年级讲到高中。就像今天课上我讲的,中国的古诗词几十万首,会不会哪一首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找到你自己的诗,读出你自己的诗,慢慢积累从而构建你自己的人文架构,并通过独立思考拥有常识和判断。这是一个与之前完全不同的学校和上课方式。这两种方式,你更喜欢哪一种?”

“我不知道怎么说。”

“不用考虑我的感受,怎么想的就怎么说。”

“如果说满分10分,之前的课我觉得可以给5、6分,这里的课我觉得可以给7、8分。”

“如果只是不适应,可以慢慢来,慢慢融入。我们老师和学堂接纳和适应不断到来的,性格各异学习方式也各不同的学生;学生也需要适应我们各位老师上课的不同风格。有的人融入很快,而有的人需要多一点时间,这没有对错,不要担心,这是一个我们互相适应的过程。你是否愿意面对这个挑战,尝试去适应?”

“我会的。”他说。我们击了一下掌。

下午赵老师刀哥要带出国留学班的实验,我又代了一节生物课。“豆哥,这个课你能不能不要穿插地理、历史内容?”新生罗说。“做不到啊。生物多样性的原因就是地理环境的不同。”当第二节课铃声响起刀哥走进教室时,诸君掌声欢送我离开教室,他们想必也是受够我了。

【观自在·圩一】开始都挺好

游学回来的第一节课,也是第一节语文课,合班,复习之前所讲并将本学期第三个六周的七个主题加一个番外篇教材发给学生。因为有新生,又略略带过“平上去入”古四声和“普通话”并不是现在才有,唐朝有唐朝的“普通话”,宋朝有宋朝的“普通话”。现在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没有了古四声的“入”声,对我们理解古诗词的音韵带来一定的难度,所以我们现在读古诗词有的韵不对不是古诗词的问题,是我们的发音有问题。

中国历史2班,分析汉时游牧民族在强盛期与南方农耕民族的战争中胜多败少的原因,“不教胡马度阴山”除了骑兵对步兵的绝对优势外,还有一点是游牧民族“战斗条件与生活条件一致”,而农耕民族需要组织动员、装备、征调、训练后才能前往战场,与对手相比明显缺乏机动性。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地理分界大致是15英寸即380mm等雨线,也就是后来明长城所在。当时匈奴控制的范围沿着这条等雨线自东北至青海,一线超过两千公里,并且匈奴人不用完全集结才投入战斗,作战方式就有点像黔东南吃流水席,随到随吃,随到随战斗。顺带讲了一下地理的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的划分,诸君不太分得清,于是举例火山、地震、地质构造、岩石和碧玉、玛瑙之类宝石的成分等等即为自然地理,“石头的主要成分有什么?”我问。“有二氧化硅!之前的语文课有讲过。”诸君答。“好好好。那请问二氧化硅是什么?化学式是怎样的?”当课堂突然变得安静,就是作业诞生之时。这就是今天第一项历史作业了。随后“黄金水稻兄弟”之一的“历史天才”沈举了汉初白登山之战,以证中原农耕文明的军队不敌游牧民族骑兵以及冒顿单于鸣镝弑父一段历史,大赞!就势我推动到前99年,李广之孙李陵兵败投降匈奴,司马迁为之求情被武帝施刑。说到汉军和匈奴的兵器,就说到铁器的使用始于战国,而之前是青铜时代。“青铜的成分是什么?铸造工艺是怎样的?”没人答得上来,于是这就是今天的第二项历史作业。

中国历史1班,让诸君阅读材料后用不超过三句话陈述公子重耳成为晋文公之路。“又来了,这要命的三句话啊!”有学生故作夸张痛苦状。“很多事情,如果三句话说不清楚,做30页PPT你也说不清楚。所以这是历史课,但首先是阅读课,但根子在语文。所有学科的物理空间位置基础在地理,时间位置基础在历史,阅读理解基础在语文,所以我一向认为文史地是一体的。”结果又像每一节历史课一样,开始都挺好,上着上着就“跑偏”了。今天是借助几何三维笛卡尔坐标系,以嬴姓部落成为诸侯又灭六国建立秦朝的历史时间X轴、秦崛起于秦州定都关中平原中部咸阳的地理空间Y轴和《史记》中《鸿门宴》的文学Z轴来讲文史地的关系,带领诸君在教室前后黑白和地图间,在当下和过去与未来间穿梭。新生分不清这课是这是历史、地理还是语文课,“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我说。

下午开会,没参加飞盘课。

【观自在·圩】态度比知识更重要

完成了中国历史两个班学生的六周评语。我在评语中没有提及任何“知识点”的学习,只是从课堂跟随和互动的程度,阅读、写作的能力方面做了字面的“陈述事实”,但其实想传递的是学生的学习态度。“也许人们对于教育最大的错误认识是,一个人学会的只有他当时正在学习的东西。其实,伴随学习的过程形成持久的态度……也许比拼写课或地理、历史课更为重要……因为这些态度才是在未来发挥重要作用的东西。” (约翰·杜威《经验与教育》“知识点”其本身就是一个伪概念,因为不针对某一个或某一类考试就没有所谓的知识点,而现实生活中知识则无处不在,尤其是现在已进入AI时代,如果还在比拼对所谓知识点的记忆和考试套路性的把握,那传统意义上的“学习”还没开始就可以说已经结束了

将本学期最后一个六周的自编唐人五十家教材打印装订完毕,共七个主题加一个番外篇。七个主题是“岑参: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韓愈: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劉白:四海聲名白與劉,百年交分兩綢繆”、“贾岛: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杜牧: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惟有杜司勋”、“温李:风云若恨张华少,温李新声奈尔何”和“皮陆:晚唐诗人之相得者,以陆鲁望龟蒙,皮袭美日休为最”;一个番外篇是“黄巢: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初中而已,古诗词不作强行解读,不贴思愁标签,重在广泛涉猎,而至于是否“深刻透彻”则是随缘,因为一首诗词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和人生境遇读来感触也不同,大可不必整齐划一标准一致,重要的是从中读出自己,映照生活,滋养人生。因为就像《名侦探柯南》里服部平次说的:“我们会死很久,所以活着的时候一定要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