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教书记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共读记·五】小小负罪感

经过周末的修整,大家都恢复了健康,今天出勤率110%——增加了一位新成员。

小北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从开始的默默不答不参与到摇头拒绝参与再到小声回答有限跟随,今天不但全程跟随,而且大声提出问题和回答。我知道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努力。明天请主班老师转告家长,在家里要狠狠夸小北,要毫无节制夸,不要吝惜,这能让小北做得更好。

弗莱德先生依旧活跃,不但回家按照课程要求阅读,在课上提出问题、角色扮演朗读、讨论,就没有他不乐于参与的环节。每次我都想是不是要对他提出更高的要求,随即又说服自己说,还是再缓缓,慢慢再浸泡一下,再入味一点才好下手。嗯哼。

潘神简直就是希腊神话里的牧神潘,在课堂上思想就如奔跑在草原上的羊群,那么自由,那么快乐,那么放松。米斯特张和米斯特龙,课堂里的绝代双椒,欢快、鲜艳、灵动,更主要是还下饭——认真起来连他们自己都怕。

李思甜那么努力,那么认真聪明又活跃,任何课堂互动她都是女生中最先举手要参加的,为了让每个人的机会均等,每一次我故意不点她发言都有小小负罪感——我怎么可以拒绝一位来自印度的婆罗门女孩?她生来就具有特殊使命和责任,她的言行举止堪为典范。

还没上课安淇就来怯怯问我,她没带书,一会儿上课了是不是要到教室外面罚站5分钟才能进教室。我问是谁说要罚站的,她说觉得应该要这样。我说不需要,不论做了什么都不会被罚站。“那我没带书怎么办?”她问。“没关系,豆总我自有安排。”其实我每次课都会多带两本书去。这个阶段的小孩子,没有必要为了学习担惊受怕,而是要尽可能让他们喜欢和享受上课,至少是不讨厌。上课拿到书的安淇,和李思甜搭档角色扮演,不但读得比以往都清楚和大声,还在李思甜遇到不认识的字时在旁提示。下课把书还我并道谢。友善又有礼貌,勇敢又有担当。

墨墨在课上从来不会默默,她还没有开始提问和回答,眼睛就开始笑。新来的胤祁,开朗、阳光,一秒融入课堂,和我配合的默契就像是他从来就在这里,上了很多我的课一样。

我确定前两周至少有两次课,雅图是积极跟随的。偶尔状态不佳,再正常不过了。只是弋涵在之前试探性小小脚尖点地般极其有限的参与过课程互动后,又回到了更早之前不跟随的状态。我得再试试其它办法。

【也闲谈·五】洋芋粑和肠旺面的量子纠缠

上午和下午的讲谈,都是按计划开始,但却都没能按计划进行。

先是有学者随手拿出手机搜索我提到的关键词,我不想放过这个机会,于是借此展开讨论讲谈中是否可以使用手机。只有1票反对,虽然说不清楚为什么,但坚持反对。由此引出什么是“共识”的讨论,其间我不断追问“为什么”:为什么是这样不可以那样?为什么要这样而不要那样?为什么有人说不行就不行?谁能制定所有人的规则……最后我总结:

1、“说不”是每人的自由和权利;

2、规则一旦通过广泛参与的讨论所制定下来,就没有人可以凌驾于规则之上

3、“共识”不是统一所有人的思想,而是求同存异,向着共同的目标各自走在各自的路上。经征求现场家长的意见,没做进一步的深入。

他们可能现在还不懂什么是“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发言的权利”,但埋个种子,总有一天会发芽。

在下午的讲谈中,更有学者“可以用但自己不用是一种享受”的觉悟和自律让我唏嘘不已。我猜这或许是对自己得到尊重的享受,也或许是自己对当下的把控感的享受,也或许兼而有之。

接着又有学者提出关于作业的问题。于是,我也借机展开讨论。因为在我看来,这些问题正是讲谈所要求的,对不可质疑之处的质疑。随着不断地质疑和追问,往往才能抵达常识和问题的核心。一位学者“作业就是由老师指定必须要去完成,不完成就要被惩罚的东西”这种说法得到所有学者的赞同。我说这只是作业的一种,而且是最糟糕的那一种。作业内容是什么,形式如何应该由学者自己决定。所以期待各位的自主探索。如果还没有做好探索和冒险的准备,也可以从提供的几个课题中任选一项进行。

准备开讲“人类简史”,发现竟然超过一半的学者(下午的讲谈是全部的学者),没有带作为“人类的起源”这个主题第一部分教材的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怎么办?只好由我——小黎同学给大家读第一章第一段,也是这本书的前两句话:大约在135亿年前,经过所谓的“大爆炸”之后,宇宙的物质、能量、时间和空间才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宇宙的这些基本特征,就构成了“物理学”。

“我们争取这次能讲完第一句。”我说。

话音刚落,也闲书局真正的局座大人——橘猫小贤从墙头高调路过,并成功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为了与小贤争夺流量,我祭出了薛定谔的猫,重新掌握了现场的主动权后,就从经过我不懂装懂特别加工过以接近洋芋粑和肠旺面口味的《千字文》中的“宇宙”指的是什么、是谁点燃了宇宙、普朗克时间、我们所见的是否就是真实的双缝实验、波粒二象性一路狂奔到量子纠缠才缓了缓。

分享环节,上午和下午都有三分之二的学者还没有适应这种节奏,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准备和适应。

半个月前的第一次讲谈,只有四分之一的学者参与讨论;这第二次讲谈,有一半的学者参与进来,甚至是发起讨论。我希望在第四次讲谈时,所有的学者都能参与进来成为发起者,而我,只是一个维持秩序和看闹热不嫌事大的劳七。这很难,我知道,但很有意义。因为这是从教条中的松绑和释放。反而完成一篇文章一些知识点的讲解,那是最容易的。

结束讲谈后,我猜这两次讲谈都现场全程跟随的新家长一定会有好些疑问:课堂怎么看不到课程的推动,好像看不出教学的框架与每次课的关系,阅读写作课怎么既没有看到阅读也没有写作,好像讲了什么但最后又好像什么都没讲都是在“吹散牛”如此种种。就发了一条微信略作说明:

几年前,关于教学,好像突然冒出几个很热的概念,例如“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中心”、“跨学科”甚至是“超学科”,但慢慢现在似乎又都冷了下来。在我看来,有两个主要原因是:在考试这个唯一的测评标准面前,不能短期迅速见效的方法最终都是“不适合”的;老师教学任务繁重,上“好”自己的学科就已经精疲力尽了,这些只有概念没有方法的“创新”是需要花大量时间去探索和实践的,而老师最缺的就是这个。

我不是学教育的,工作二十几年做过十几个行业和工种,和学生“吹散牛”是我最近八年的专注所在,这就让我没有科班教师的束缚,可以自由探索、发挥。

我经常会想起潘光旦谈教育的几句话——教育不是要赚取时间,而是要多花一些时间。自由的教育是“自求”的,是“为己”而不是“为人”的教育,即每一个人为了完成自我而教育自我。大抵真能自求者必能自得,而不能自求者终于不得

我理解和实践的“翻转课堂”和“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这两次讲谈这样,在一个若隐若现的框架和线索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发散思考,超越学科和年级的限制,去展开“冒险”,去“自求”和“自得”,“作业”就是冒险的阶段性代价或成果。但受限于自身之种种,知易行难,我也还是在路上。

【共读记·四】一路读下去

出勤率只有60%,并且诸君大多没有按照课程要求去认字,对文本的熟悉程度不够,所以基于阅读理解和以文本作为支撑的问答,进展缓慢。不过弗莱德先生提出的问题不错。

角色扮演的阅读环节,米斯特张和潘用尽气力也没能读出雄天鹅的愤怒。

小北和弋涵的参与度继续略有增加——明确拒绝参与包括提问、讨论和角色扮演在内的所有课堂互动,而不再是用沉默来回答。不错的进步。每个人需要的时间是不同的,或许说出“不”这个其他人看来很容易做到的事,对他们来说已经是鼓起了这一天里所有剩余的勇气了。

从认字到阅读,到理解和表达,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没有人会知道,谁会在哪一本书、哪一个段落里读到什么、领悟到什么。作为陪伴者,我觉得我能做的就是带着诸君一路读下去。

上周关于回家讨论什么是“尊重”的书面作业,小北完成得非常棒,拿到“A”。他对尊重的理解是“我觉得尊重是能给人选择的机会。”我的留言是:“要记住你的这个判断,并且,‘选择’不只是机会,更是一种权利。”

今天的课后作业为:

一、阅读E.B.怀特《吹小号的天鹅》第四章,将不认识的字查到读音和字义后在本子上抄写三遍。

二、准备至少一个基于《吹小号的天鹅》前三章内容的问题写在本子上,在9月23日课上与同学讨论。准备的问题请尽量是具有思考性的、非唯一“标准答案”的“为什么”的问题,而不是直接来自于文本的“是什么”的问题。

三、两只天鹅第一次看到萨姆时是什么态度?后来又经过了什么事,两只天鹅和萨姆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将你的答案在本子上写下来,于9月23日课后交给黎明老师。

【共读记·三】一小步和一大步

Myraa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中文名:李思甜。“甜”字越看越不像,因为我昨天写给她的是左甘右舌,我就也在黑板上写下来,问大家哪个才是对的。大家说李思甜的对。我又请在教室里的黄老师做裁判。黄老师为了更加准确和权威,用手机查了说李思甜写的对。于是我向李思甜道歉,并对大家说,不要别人一说自己哪里做错了就马上承认或试图证明自己没有错,而是应先请指出问题的人去寻找证据支撑他的说法。如果事实证明自己确实是错了,那就诚恳道歉。因为人人都会犯错,老师、家长都会犯错,犯错了面对错误、改正错误,避免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就好了。

提问环节,即便只是三年级,他们也能提出不错的问题,并踊跃抢答。弗莱德和米斯特孙、米斯特张、潘神等几位先生尤其活跃,他们不但是很好的提出问题者,也是积极的回答问题者。尤其是米斯特张,能够引用文本内容对自己提供的答案提供证据支撑。这是思辨的训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讨论中解决问题,以及思考还有没有不同的、更好的解决方法。

与上次相比,小北和弋涵进步巨大——虽然在别人看来可能只是一小步,但对我来说他们迈出了一大步——对我向他们发出加入讨论的邀请,不论是愿意还是拒绝,最终都说了出来,而不再是沉默、沉默、沉默。对我来说,这个改变意义重大。

作业,只收到了雅图和墨墨的。另外八位学者的理由各不同。于是告诉各位学者阅读课的四项作业要求:

1、书面作业必须写在本子上;
2、可以将阅读作业排在所有作业之后完成;
3、如果写完其他作业已经到晚上九点,就不需要写阅读作业;
4、没有完成作业,不需要解释,请家长签个名即可。

“为什么晚上九点以后就可以不用写阅读课作业?”潘神问。

“因为睡觉比写作业更重要!”我说。

“嗯,确实是这样,我赞同。”墨墨频频点头。

今天布置作业三项:

一、阅读E.B.怀特《吹小号的天鹅》第三章,将不认识的字查到读音和字义后在本子上抄写三遍。

二、准备至少一个基于《吹小号的天鹅》前三章内容的问题写在本子上,在9月14日课上与同学讨论。准备的问题请尽量是具有思考性的、非唯一“标准答案”的“为什么”的问题,而不是直接来自于文本的“是什么”的问题(如:为什么两只天鹅的到来让池塘变得不一样了)。

三、萨姆在沼泽里看到了两只天鹅和它们的窝,但在爸爸问看到什么时,他却说看到了麝鼠和乌鸫。思考萨姆为什么要对爸爸撒谎,并与家人讨论“说谎一定是错的吗?”讨论结束后,请将你们的对话和结论在本子上写下来,于9月14日星期六课后交给黎明老师。

教师节的礼物

最早读到戴明贤老先生的书,是二十年前在省图书馆借的,人民文学出版社版散文集《一个人的安顺》。一读亲切,再读不舍,于是去书店买了一本。因为我曾在安顺的那几年恰是青春期,精力充沛无处发泄,教室里老师授课的内容又极度枯燥乏味,只好逃课满城逛,所以书里那些故事发生的地点,虽然时代不同了,但都曾是熟悉的,读来都是古旧又无处安放的青春气息。

后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了“戴明贤集”八卷。第一卷《石城安顺》即是《一个人的安顺》的新版,又买来读藏,觉得几篇人物故事,还胜过冯骥才的《俗世奇人》,就选了放进语文课和阅读课的自编教材。那时戴老的外孙女小树上初中,我是她的语文老师,于是利用职务之便劳她带回去请外公签名。周一果然带了回来,还是题签。记得当时给她布置的一项作业,是去读有“假县长”故事那篇。两天后来告诉我没在书里找到有“假县长”的故事,老爸帮忙找了也没找到。我翻开《浮世绘》那篇在城墙上告示里“假县府大礼堂”句,“嗨!谁想到在这里!”。笑。后来又陆陆续续凑齐了全套八卷,都读了一遍。这套书和《莫友芝诗文集》、《郑珍全集》,同为我书架上贵州类珍藏。

前段时间,看到戴老小说《石城》出版,知道戴老一家和也闲书局近,就请书局什么时候有签名本了帮我留一本。上周六在书局开课,正好书到了,问书局主理人秋蚂蚱前辈,《石城》和《一个人的安顺》是不是一样内容。局座说不是,“我读了。《一个人的安顺》是散文,有些人,有些事,不好写,也写不透彻。《石城》是小说,那些曾经不尽兴或不能写的就可以用小说的手法写出来。”

上完课,拿到书随手一翻,正好看到小树和弟弟小松上我语文课的趣事。原来发给他们妈妈那些趣事竟全家同乐了。喜孜孜把书放进书包,要找时间慢慢读。

昨天,周一,早餐时遇到小树,问她有没有读外公的新书。她说还没读,不过外公送了您一本新书,里面不但签了名,抬头还有黎明先生什么的。今早出门急,忘了,明天带给您。我两手合什欣喜感谢。

今天午饭后在操场上同学生打乒乓球,小树拿着书走过来,双手递给我。我双手接过来,翻开看到扉页上书“黎明先生存纪”和署名、日期,没有比书更好的礼物了。老一辈人的翰墨因缘都是极雅致的,即使只是赠送一纸画片一枚文玩,讲究的也是清新脱俗的消息。现在的学生和老师,读书大都只读与考试相关的“有用”的书,反倒有用的书少人读了,因为考试不考所以“没用”。可惜。

今天教师节,收到好几份礼物。除了书,还有花、卡片和润喉糖。身心愉悦。

【也闲谈·肆】第一天的好兆头

粗粗算了一下,这八年里,我讲谈(上课)也有几千次(节)了。这是也闲书局的局座秋蚂蚱上周六听了我一天的讲谈后,发在微信朋友圈的观察记。这是我收到的所有反馈和观察记录中,最有温度、有细节,最真诚和真实的。目前没有之一。感谢。感激。

(秋蚂蚱的)课堂观察记:

“跟着秋蚂蚱 阅读与写作”第一堂课于2024年9月7日(星期六)开讲。

老师先自我介绍:黎明,也叫毛豆、豆哥、豆总。你们爱叫我什么我就是什么。接着让学员各自作自我介绍。每一个说出自己的姓名、年龄和出生地后,毛豆先问其他同学有什么想问该学员的,然后他就每个孩子的姓作一番“寻根”,再就名字作一番含义解读。孩子们介绍自己或者回答老师提问都不需要站起来,“我只希望当你们说话时要大声,大声到在座的都听到,你和谁说话都要看着对方而不是看着我。”毛豆总算定了这两条“规矩”。

有意思的是,因为毛豆撒出几个对自己的称呼让孩子们选择,孩子在作自我介绍时也抛出了昵称,“我叫思蒙,你们可以叫我小柠檬。”……

相互认识花了一个小时。其间,从对姓氏的溯源引出对“神话”的理解,从座位布局强调平等意识和尊重,让孩子在挂图中找到自己的出生地……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宗族、咬文嚼字等,都在一个自我介绍环节中涉猎。

这比“秋蚂蚱!”“到!”、“毛豆!”“到!”的点名要花时间,这个时间是有温度的,它传递到空间。人与人第一次相见的时空,因为毛豆的导演而交融。

后一个小时,开始讲主题的“前言”部分。从哈维尔的“生活在真实中”开始。听到“哈维尔”,我在想,毛豆会不会先说这个人,他没有,他不急着把他提到的人(苏格拉底、柏拉图、阿基米德、伍尔夫等)放在讲台上,似乎是先种下一粒种子留待以后的谋略。

从真实中的“现实与观点”引申出阅读与写作的重要性,是毛豆教学的独门秘籍,他的发散性思维的广度和话题收回的聚焦相得益彰。他在白板上画了一个十字,分别填上“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知道我不知道”、“我知道我知道”和“我不知道我知道”的递进来阐述苏格拉底的“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的箴言。我看到孩子们的眼睛都是亮着的。

有个孩子我印象深刻。她坐在我们为孩子们配备的办公椅上左右摇动,提问和应答都是一幅笃定的模样。如果不是毛豆就她的昵称“小柠檬”乱喊“小苹果”、“小草莓”而引起她捂着嘴不让自己笑出来的萌态,光是听她的课堂互动,我不敢相信这孩子的年龄。她告诉我她十岁过了十一岁没到。

我们发给孩子的读物有八本。其中有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查尔斯·达尔文 / 丽贝卡·斯蒂弗《达尔文发现了什么:今视角<物种起源>》、顾颉刚《国史讲话:上古》等。

朋友的孩子来试听。朋友把孩子扔下就走了。课结束后,孩子问我要书,我说:“当然。你妈和我说了,来上课这件事决定权在你。”他没有任何迟疑,说当然想上。唯一犹豫的是,如果节假日期间,他妈妈的花店需要帮忙,会有时间上的冲突。我和他说,法定节假日是法定的,我们会顺延。他欣然说:“那我一定上。”

我知道这孩子。他在课堂介绍自己时就有些自豪地说:“我是住在山里的孩子。”他经常充当他妈的童工,照顾弟弟。在他眼里,没有做不到的事。“我要发明永动机。”他说。这个孩子很像我们小时候的模样,天不怕地不怕,有责任心。我问这么重的一包书,你一个人怎么拿回去?他说打车,如果打不到就走回家。“我走一个小时就到家了。”他轻松地说。我说:“随你。”

我不担心这个十岁的男子汉。他在山里徒手捕蛇、干农活、砍柴烧饭,样样都会。他不粗野,他有着绝大多数成人都不具备的坚韧,再加上他的机智,没什么好担心的。这样的孩子在现代城市里,打着灯笼难找。

来观摩的蒋磊问我:你干什么?我说:我是毛豆的助理。另外,我负责成为孩子与家庭的桥梁。孩子们面临家庭与学校这两个社会的心理问题我来疏导。

第一天的好兆头是:来试听的全都成为学员了。

2024.9.9

【共读记·二】三年级阅读第一课

上周,来自印度的Myraa得知我是她这个学期的阅读课老师时,回家告诉爸爸,幸福学堂最聪明的老师要教她中文阅读。爸爸问这位老师他帅吗?Myraa说因为他聪明,所以他帅。

今天是本学期第一节三年级阅读课。这个学期先读E.B.怀特的《吹小号的天鹅》。

第一环节大家完成简单的自我介绍后,我从一本书的结构开始讲起——什么是封面、封底、书脊和版权页。

第二环节,因为是第一次课,学生没有提前拿到书,所以用了五分钟当堂阅读第一章六页约三千字的内容,测试阅读速度。五分钟,一半的学生读到第三页,只有Myraa读完(后来才知道她只是读了认识的字),所有学生的阅读速度达到应有程度。然后是角色扮演的读书环节,检测识字量和文字感知。男女学生三人一组,分别读旁白、萨姆和父亲比弗先生对话部分,要求要读出人物的语气、态度,从而体会语言描写是怎样呈现人物性格的。一半的学生识字量达到年级水平。

留了三项作业:

一、阅读E.B.怀特《吹小号的天鹅》第一、二章(P.1—P.13),将不认识的字查到读音和字义后在本子上抄写三遍。

二、准备至少一个基于《吹小号的天鹅》前两章内容的问题写在本子上,在9月11日课上与同学讨论。准备的问题请尽量是具有思考性的、非唯一“标准答案”的“为什么”的问题,而不是直接来自于文本的“是什么”的问题(如:萨姆为什么不听父亲的劝告冒险进入沼泽)。

三、“萨姆最喜欢和爸爸到加拿大来旅行露营。但比弗太太对森林兴趣不大,因此她难得同来。”回家与家人讨论话题“什么是尊重”:一个人对别人喜欢的事没有兴趣而选择不参加有没有错?萨姆和爸爸有没有因为自己喜欢森林就要求妈妈也一起来?将讨论的对话和结论在本子上写下来,于9月11日星期三课后交给黎明老师。

第一项作业,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识字量;第二项作业,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的思辨,即通过抽象的思考、推理、论证得出结论;第三项作业,训练的是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也闲谈·叁】不疾不徐

昨晚小糜老师发来微信,问今早能不能早点到也闲,好一起准备一下。我说好。在也闲的阅读写作课今天开班。感觉他们父子俩比较紧张。

早到四十分钟,看到空间已整理布置停当,一半是用于上课的讲谈区,一张大长桌,大家环绕而坐;一边是沙发。小糜老师问是否接受家长听课,我说没问题,每节课都可以当体验课和公开课。只是两个区域需要有一个空间上的隔断,避免上课的孩子总是觉得老爸老妈就坐在自己身后盯着,不自在。

上午下午各一个班。上午的人数刚好,并且成员有在公立学校、民办学校和在家上学的,具有一定的多样性。从人类的起源开始,延续了我唠嗑两小时,讲课五分钟的一贯风格。希望没有差评。下午的人数少了点,不过不着急。

在每次的【提问与思考】环节,要求学者在每次进入本环节前,必须准备至少一个基于主题的,具有非唯一性“标准答案”的开放性问题与众学者讨论。即该问题不应是信息类的“是什么”,而应是具有思考性的“为什么”,并鼓励对似乎不可质疑之处的质疑。

关于作业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环节,学者应进行自主选题的探索,对权威提出质疑和挑战,并享受这种知性冒险——大部分知识都可以在网络上搜索到,没有必要占用脑资源来记忆;真正难以做到的,是学会用批判的眼光来阅读、分析并陈述自己的想法。因为最好的思考往往是在不同的理念、领域和专业面临新的质疑、挑战和发生碰撞时出现。但如果还没有准备好开始这个冒险或还没有找到感兴趣的探索方向,也可从课程准备课题中任选一项书面完成,并在此过程中继续按照自己的节奏,不疾不徐走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努力去激发自己的想象力,由此最终实现独特的自我。

【教书记】知易行难,每个人都在路上

“豆总明天要去露营吗?”昨天有学生问我。

“不去。”我说。

“为什么?”

“我不会撒谎和找借口,实话实说就是不想去,所以就不去了。”我觉得没有必要去解释曾经在户外行走就是我的工作,而我不想再去重复这样的事。这就像十四岁时曾被某一本书感动过,但四十岁再读毫无感觉,不是那本书或阅读这件事不好,而是作为主体的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不同了。

“嗯,明白,这是你的原则。”

今明两天是开学欢乐周的露营活动,有包括我在内的部分教职和行政人员没参加。校长认为全校的活动原则上所有老师和同学都应该要参加,学堂的教育理念鼓励学生要有勇敢、敢于尝试的品格。所以,作为老师也应该身体力行,真正的接纳这样的教育理念,成为愿意接受挑战的人。这次露营活动没有参加的老师,除根据《员工守则》要求的特殊原因请假外,其他都将计入事假。

原本我对不参加活动还有一点忐忑和愧疚,这一被事假,就释然了——坦然接受自己的选择带来的自然后果。

最近在读周濂的《正义的可能》和罗翔的《法治的细节》。

穆勒的自由原则要求人类事务尽可能少受限制,认为这会激发人最大的创造力,总体上促进社会福利。但斯蒂芬却看到反面,他非常冷静地看到人类中相当比例的人群自私自利、感情用事、好逸恶劳,经常陷入琐碎的日常事务不能自拔,给他们天大的自由,也不能让他们有分毫的改进。

两个角度、两个极端,似乎都有道理。但凡事有多种可能性,让一个人在尽可能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哪怕是像我这样经常陷入琐碎的日常事务不能自拔者也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这不就是自由吗?以欢乐周为例,不(不能、不愿)参加某项活动或所有活动者,在不强制的前提下鼓励其提出自己的欢乐周方案,并助(要求、鼓励、帮助、督促)其去实施、实现,这不也很欢乐吗?!

斯蒂芬有著名的关于强制的三原则。他认为强制在以下情况中是不合适的:

(1)强制的目的是有害的;
(2)目的正确,但强制手段不适合达到目的;
(3)目的正确,手段也能达到目的,但付出的代价太大。

很显然,全体参加露营活动从初衷上不属于第一原则。但即便是后两个原则,任何程度的强制参加集体活动的手段都是不合适的。

学堂推崇自由、平等、尊重等品格,并强调要真实生活,真实表达,鼓励老师要活成真实的自己,这样学生也才有可能成为真实的自己。这样的教育理念非常棒。但什么是尊重?什么是勇敢和愿意接受挑战?什么是真实?对权威敢于说不,这算不算勇敢和接受挑战?算不算“身体力行,真正的接纳这样的教育理念,成为愿意接受挑战的人”?对这些词语和概念的理解,需要反思,需要换位思考,更需要同理心和同情心,以及接受对同一件事不同看法的理解和包容。

以露营这件事来看,校长希望所有师生都能参加,并将是否参加视为是否接纳某种教育理念的行为标准,在中国的集体主义价值体系里,再正常不过。然而我们换一个生活中的日常事例角度来看,这样的价值判断并不一定就正确。绝大多数人旅行可能会选择高铁,而选择步行或自行车骑行的人,是否就意味着不认同高铁的存在、不认同高铁出行的人的选择?很显然不是,因为这与价值判断无关,只是不同而已。并且如果经过长期学习和训练,每个人都能从日常生活中无意识的意识到每一个人都是独立和独特的,要尊重每一个人,那就不会轻易掉入不参加集体活动就是不接受某种价值或理念的二极管思维和评价中。

人非生而知之者,生活即是学习,因为知易行难。学校有多接纳老师的不同,老师就能多接纳学生的不同,这样也才能和而不同,美美与共。路漫漫其修远兮,轻以约,故人乐为善,每个人都在路上。

【共读记·一】图书管理员给家长的一封信

学部要求每位任课者给家长写一封信,介绍自己任教学科新学期采用的教材、教学方法、作业的形式和要求、期待学生达到的目标、能力等等,在开学时给到家长。于是就有了我的这封信。

我们为什么读经典
——关于三年级阅读课

卡尔维诺认为,世界是一个脉络,经典帮助我们理解我们是谁和所到达的位置。对于经典,出于完成任务和敬意的阅读是没有用的,我们只应仅仅因为喜爱而阅读,才会碰到将“成为我”和“成就我”的书,而这些书,就包括三年级阅读课所选取的阅读书籍。

三年级阅读课所选取的共读书籍,均为世界各大文学奖的获奖作品。本学期阅读的第一本书,为纽伯瑞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品——E·B·怀特儿童文学经典三部曲之一的《吹小号的天鹅》。

一个人的思想成长史,就是他的阅读史。弗吉尼亚·伍尔夫说:“作为阅读者,独立性是最重要的品质。”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拥有独一无二的生活经历和人生。所以这门课将帮助学习者通过阅读、分享、思考、提问和写作等方式,成为能够与他人和社会“明亮的对话”,能够分清事实与观点、具备公共说理能力的聆听者、分享者、思想者和能够享受知性冒险的终身学习者,并在此过程中按照自己的节奏,不疾不徐走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由此最终实现独特的自我,用瓦茨拉夫·哈维尔的话说就是,生活在真实中

各位小学老师给家长的信陆续提交后,颜校长建议:“给家长的信需要有个给家人说话的口吻,轻松、愉悦。首先介绍我是谁,我的简要经历,我擅长什么。另外,请结合幸福学堂教育理念和你对教育的认识谈谈你怎样开展教学。整体上要真诚、自信,既要有拉家常的感觉又要有专业严谨的态度。”于是有了第二个版本。

给家长的一封信

各位家长好!

我就是黎明,那个幸福学堂史上最擅扬长避短且多才多艺的斜杠图书管理员。

学堂八年,我在中小学和出国留学中心任教或开设了文言文、阅读写作、中文、历史、地理、中文经典、中国文化常识、基础经济学、游学、摄影等诸多课程。因此,我是经济学老师里历史最棒的;是中文老师里地理最好的;是地理老师里摄影最强的;是自媒体团队成员里读书最多的……我不但善于开发自己的潜能,也总是能和参与课程的共同学习者一起发掘和开拓认知的新领域,通过努力获得能力的提升,成长为拥有幸福学堂“勇敢”、“自信”、“尊重”、“服务”、“正直”等十大品格的独特自我。

之所以将课程参与者称为“共同学习者”而不是“学生”,是因为我认为在成为终身学习者的这条路上,并不存在固定不变的教授者或学习者。有时教授者是学习者,有时学习者是教授者。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是确定的,那就如苏格拉底所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因为在我看来,教育和医学非常相似,两者都是:什么都不确定的科学,什么都有可能的艺术。

在这个新的学期,我这“不务正业”的图书管理员,终于要做一点向本职工作靠近的事了——我将同三年级的共同学习者一起在阅读课上,通过阅读经典、讨论、分享、思考、提问和写作等方式,努力成为能够与他人和社会“明亮的对话”,能够分清事实与观点、具备公共说理能力的聆听者、分享者、思想者和能够享受知性冒险的终身学习者;并在此过程中按照自己的节奏,不疾不徐走在属于自己的那条独一无二的道路上,用瓦茨拉夫·哈维尔的话说就是,生活在真实中。

为什么要读经典?卡尔维诺认为,世界是一个脉络,而经典能帮助我们理解我们是谁和所到达的位置。这也即是幸福学堂“我是谁”、“我们如何组织自己”、“我们身处什么时空”等学习主题的探究过程。弗吉尼亚·伍尔夫说:“作为阅读者,独立性是最重要的品质。”而我还坚信:一个人的成长,除了生理上的,还应有与之匹配的思想上的。一个人的思想成长史,就是他的阅读史。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拥有独一无二的生活经历和人生。要成为这种独特,成就这种独特,阅读和写作是与呼吸与进食一样重要的事。

因此我希望能陪伴每一位共同学习者,通过在幸福学堂的这些时光,最终都能成为拥有常识和智慧、善于思考和表达的文明的贵族,而不是群体之一员——创造和领导着文明的,历来就是少数而不是群体。所以,人总是要多读一点书,多一点思考,并把自己的思考记录下来,通过这一点一点积累,拨开前面让人看不清楚的杂草,细细地分析;凡事多问几个“真的是这样吗”,这样才有可能明事理,辨是非,才可能不轻易被人蒙蔽愚弄,并用理性拷问自己,拷问先人;然后,向前小心翼翼地放一块小小的新石头,让后人踩着,不摔下来。这即是生活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没有阅读和写作,没有独立的思考和自省,就如苏格拉底所说:“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期待新学期,与各位学习者一起“捡石头”。

黎明 敬上
二〇二四年九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