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教书记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备课手记】小学阅读写作课的准备工作

小学三至五年级的阅读写作课,按学生程度的跨年级分班,我在小学部语文老师的建议名单上略作了调整,并建议学部负责人在一、二年级开设“说话课”——书面的读写表达,在低年级先从口头表达训练开始。

我的调整涉及两个班的三名学生:

将原雅典娜的守护者(A班)的两名三年级学生,调到巨人密米尔的追随者(B班),因为三年级的识字和字词句基础,很难跟得上五年级的程度。

将四年级的一名学生,从原巨人密米尔的追随者(B班)调到雅典娜的守护者(A班)。

这样调整后,雅典娜的守护者(A班)的十名四、五年级学生,都是相对来说程度较好的。将程度接近的学生集中在一个班级,便于师生的教与学来说,都更有针对性。

新学期,雅典娜的守护者(A班)的阅读写作教材,我最终选了这四本:

书籍类型:科幻、伦理
【美】奥森·斯科特·卡德“安德的游戏三部曲”第一部《安德的游戏》,关于世界末日、人类命运与宇宙中其他文明的可能性,一九八五年首次出版后即获科幻文学领域国际最高奖项的雨果奖(Hugo Award)和星云奖(Nebula Award)。

书籍类型:自然、生命
【美】杰克·伦敦中篇小说《野性的呼唤》。生命的演化(不是进化),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总是在不断挣扎求存的过程中获得意义与力量。

书籍类型:勇气、冒险、成长
【美】斯·奥台尔《黑珍珠》,国际安徒生奖及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银奖作品,少年版《老人与海》。

书籍类型:校园霸凌、身体缺陷、交友障碍、自我接受
【菲】艾琳·恩瑞达·凯莉《不爱说话的十一岁》,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金奖作品。这本为后备书籍,课程进展顺利又有时间就共读,否则就作为假期阅读书籍。

离开学只有两周半,要抓住时间对这四本教材,三刷、细读、解读,然后才能进行具体到每一节课的内容和教学设计。

“时间”的本质是什么?

【备课手记】七天春节备课假

重读了《菜根谭》《围炉夜话》《小窗幽记》,原本以《小窗幽记》为雅,现觉《菜根谭》最佳。

重读杰克·伦敦《野性的呼唤》,石雅芳的译本,语句不够流畅,中文母语写作基本功不够好。之前读过刘荣跃的译本,比石雅芳要好些。

李雪涛《思想小品》,一月十二日开始的枕边书,今天终于读完。二十七万九千字,读了差不多一个月,一是读书时间都去读备课资料,二是这本小书一篇一篇少不过二三百字,多不过千余字的小品写得好,舍不得读完——“文字并非多就可以传达更多的信息,有时只言片语往往胜过千言万语。”“写得完美的文字跟活得精彩的人生一样难得。”“在一个没有圣人的时代,我们每个现代人的生命文体,都是一部小品文。”要二刷。

从除夕到今天初六,别人放了七天春节假,我在书房连续备课了七天,总算是完成了下学期中学部六至八年级的自编中文教材。明天太座的假期结束,我带娃之余,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小学部下学期阅读写作课的教材再次细读和课程内容设计。自编教材极耗心力,每次都是全力以赴,但别人总觉得好像是毫不费力。

【备课手记】初定

昨夜又下了一场雪。今天大年初一,继续备课编教材。

下个学期的中文教材,除了自编每日一首古诗词和来自《菜根谭》《围炉夜话》《小窗幽记》中一句文言小品的部分,想就把几本书拿来作教材。这样的好处是学了书里那几篇选作教材的文章后,可以作为阅读延伸,感兴趣的学生就可以沿着这条藤、这条小路,读完一本。

这几书和几篇文初定是董桥散文集《立春前后》里《新年试笔》《字里灯影》,梁实秋《雅舍小品》里《书》《教育你的父母》,《契诃夫中短篇小说集》里《变色龙》《第六病室》,《汪曾祺散文精选集》里《韭菜花》《昆明的雨》《字的灾难》《随遇而安》,《沈从文精选集》里《边城》,还有葛晓音《唐宋八大家:古代散文的典范》里八年级下册韩愈的《马说》、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和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及九年级上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四篇。

读完钱理群的《风雨故人来:钱理群谈读书》。原本想把这本书作为教材之一,主要学里面“读书三讲”的三篇,权衡再三,还是算了。

所以下学期的中文教材,就是每日一诗词、一小品和六本书共十五文。

下午去了也闲书局,秋蚂蚱和高姐同一人远远坐在最里面,对着大门聊天,我进去打了个招呼就淘书。购得戴明贤签售新书《留得枯荷:适斋文与画》、米兰·昆德拉《身份》和史景迁《前朝梦忆:张岱的浮华与苍凉》《中国纵横:一个汉学家的艺术探索之旅》,又买了一本张定浩的《既见君子:过去时代的诗与人》。史景迁十三部作品,除了《天安门: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十二部都在架上了。获赠两本也闲书局主理人秋蚂蚱自印非卖二〇二一年随笔记《也闲小记》两本,准备自留一本,送人一本,送给谁还没想好。

【备课手记】除夕的《边城》

除夕,在书房备课自编教材,越编心里越没底,就给两位学堂的毕业生发了条微信——

W、Y两位好!

你们看到这张照片,就知道我又在自编教材了。

上学期开学,蒙大家照顾,我在中小学都不用上课,“放空”自己“休养”。但“好景不长”,还没到半期,中小学的课又临时上起来了。放假前最后一天,学堂中小学负责人都给我说,下学期的课都给我安排上了。

小学是三、四、五年级混龄的阅读写作课,中学仍然是中文和历史,学生跨度仍然是从六年级到九年级。

人数不多但年级跨度很大,并且程度又各异的学生在一个班,我实在是不知道要按什么教材来上课,这自编教材的无奈之举,也让我在除夕也惴惴不安自己的浅薄和狷狂——讲什么不讲什么?为什么是这一篇而不是那一篇?中外比例为什么是这样?我回答起来,都没有什么理论和数据支撑,只有一个很没有底气的“我喜欢”。

所以,想问问你们两位“过来人”对之前的中文课的评价,以及之前的课程对你们现在可能好的和肯定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不良影响,能让我在新一轮的闭门造车中,尽量避开之前的一些坑。

今天过年,不着急,等你们有空了慢慢告诉我,反正这教材几天也编不好的。

两位都答应“思索一番”后给我回复。

关于中学课程内容,把六至九年级的语文教材再翻了一遍,“唐宋八大家”在中学的篇目只四五篇,如果把高中的篇目一并讲,确实是可以支撑一个学期,但内容又单一了点。想不如用相同作者的代表作来替代教材中对应的,“选作课文时有改动”的文章篇目。要读就读原文全文,不去读改动过的。如: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有沈从文“选作课文时有改动”的《腊八粥》,到了高中才会收录节选并有改动过的中篇小说《边城》。所以,下学期是不是可以把包括《边城》在内的沈从文作品作为课程内容之一?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有汪曾祺“选作课文时略有改动”的《昆明的雨》,下学期是不是可以把包括《昆明的雨》在内的汪曾祺作品多读几篇?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有契诃夫“选作课文时有改动”的《变色龙》,下学期是不是可以在《变色龙》的基础上,再多读几篇没被改过的契诃夫作品?

吃了年夜饭,春晚对我没有任何吸引力,下楼继续读书备课。十点半睡前,一字一句再次读完沈从文的《边城》。距离上一次读,至少也二三十年了,除了翠翠和老船夫,细节忘得干干净净,所以这次虽然是重读,但就像是新读,又有了点新的收获,借汪曾祺的话说就是:“《边城》的语言是沈从文盛年的语言,最好的语言。既不似初期那样的放笔横扫,不加节制;也不似后期那样过事雕琢,流于晦涩。这时期的语言,每一句都‘鼓立’饱满,充满水分,酸甜合度,像一篮新摘的烟台玛瑙樱桃。”

可惜了这份闲雅

昨天,太座和女儿从花园里摘回来数枝腊梅。我用二〇一九年冬天从腾冲乡场上淘来的乡下装盐的小陶罐插起来,太座床头一罐,我床头一罐,女儿不要,她那一罐就放在了客厅。

夜晚,妻儿均已安睡,在书架前选下学期中小学阅读写作课和中文课与课程配套的书,窗外雪簌簌。
放寒假这一周里,都在考虑下学期的课要上什么,怎么上。

中学的中文课,班级里学生年龄和年级跨度大,我已自编了三年的教材,但半中间接一个下学期的课,前后不搭。昨晚最终决定,下学期讲“唐宋八大家”,以葛晓音《唐宋八大家:古代散文的典范》为主,辅以自选每节课一首季节时令古诗词和《围炉夜话》《小窗幽记》《菜根谭》中一句。

小学的阅读写作课,暂定杰克·伦敦的《野性的呼唤》、珍·克雷赫德·乔治的《山居岁月》、艾非的《女水手日记》和奥森·斯科特·卡德《的安德的游戏》四本。

枕边书读《唐宋八大家:古代散文的典范》,梦了一夜沁了腊梅香的“唐宋八大家”,不过是为备课而读,可惜了这份闲雅。

昨晚睡前在朋友圈,发了一张女儿坐在客厅新买的,第二面插满书的三米六书架前夜读的照片。今早起床觉着矫情又炫耀,与昨夜的美梦相比实在是恶俗,删了。

今天腊月廿九,除夕。独坐书房备课,窗外融雪一块一块从枝头掉落。第一次除夕下这么大的雪,第一次除夕忙着备课。春节假期这七天,有太座照顾二娃,我得在一周里将下学期的课准备停当。

找到舒适区并留在那里

这个寒假全职带娃之余读闲书的计划,在假期开始前一天就泡汤一半——娃是自己的娃,当然要带;书是自己的书,但一本闲书都看不成了。

二十二日,周六,寒假前一天,全校教职工返校作学期总结和接受下学期工作安排。

下学期,我的课又有调整。上课的年级恢复到一年前的跨度,从三年级到九年级;科目为小学的阅读写作、中学的中文和历史。历史可以按照课本进行,但阅读写作课需要自选、自编教材,中文课在课本的基础上要准备一份辅助教材,所以这个寒假,在带娃之余就是呆在编教材和备课的“舒适区”里。

我这上个世纪的高中文科辍学生,在过去一年里最大的收获,就是在幸福学堂找到了自己的“舒适区”。在期末总结上,我说:“我认为人一生努力的终极目标就是找到自己的‘舒适区’,并留在那里。这个舒适区不是躺平混吃等死,而是舒者,缓也,展也,闲雅也;适者,如也,至也,自得也。一个人只有得到舒缓和伸展才能学以致用,闲才能知不足,而后雅,才成其为自己。如者,如如不动,了了分明;至者,达也,达成心中的目标,才能自得,成为更好的自己。”

【期末】给学生的信

XX好!

本学期你的中文学分为104分。按照课程规则,期末学分超过100分就没有必须完成的中文假期作业。祝贺你!

这个学期的中文课,自律、努力和开朗这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帮助你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是一件值得你和家人都为之骄傲和自豪的事。

这个学期,曾经在课堂上,就为什么来上你们中文课的人是我这个问题,我们有过小小的讨论。当时和现在我都认为:可能,仅仅只是因为我比其他人多读了1000本书,而已。

曾经我很愚蠢。这个愚蠢一是愚蠢其本身,二是对愚蠢的未知,这比愚蠢本身更可怕。后来,在读了1000本书,写了超过50万字的读书笔记、影评、乐评和记录日常思考的随笔以后发现——我仍然是愚蠢的。还真是绝望啊!不过还好有一个大大的收获在暗夜中发出的亮光给了我无比的慰藉,那就是——我知道了我的无知。这让我想起苏格拉底那句——我唯一知道的,是我一无所知。嗯哼!似乎我又靠近了那些人类历史上真正伟大的人物0.000001毫米。NICE!

曾经,美国领导与教育国际中心主任威拉特·达吉特,就全世界都在为学校应该教什么而争论不休时,他认为,学校开设的课程里,最重要的应当是两个科目——教会学生怎样阅读和思考。在我看来,最重要的应该是三个科目:阅读、思考和写作。因为阅读、思考和写作,就像呼吸之于生命,一天也不能停。呼吸和进食维持的是“人”的生物生命,而阅读、思考和写作维系的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和思想的“人”之所以为其自己,不是其他任何一个生物概念上的人的根本所在的精神生命。一个人的成长,除了生理上的,还要有与之匹配的思想上的。一个人的思想成长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希望独立和独特的你在假期里,持续保持自由阅读、思考和写作。如果你在假期里每周读了一本书,观影一部,欣赏了一张音乐专辑,并将你的想法和感受写下来,下学期开学时,我们可以就此来展开一些有趣的讨论。

上周,看了电影《沙丘》后,我重温了多年前读过的弗兰克·赫伯特的同名小说,书影俱佳。昨晚在重读了松尾芭蕉的《奥州小道》后,我对俳句,这种日本古典短诗愈发的喜爱。手上正在读的这本李雪涛的《思想小品》,“在一个没有圣人的时代,我们每个现代人的生命文体,都是一部小品文。”这句话,让我对自己平时的一些随手小记有了新的认知。

此时,在给你敲这封信,我的BGM是雷鬼音乐鼻祖牙买加人Bob Marley的《Three little birds》——Sayin, this is my message to you-ou-ou

新年,
要快乐!
寒假,
更要快乐!

老师黎明 于幸福学堂
二〇二二年一月十四日

你写什么,我就读什么

本周,每日上课一二节,写字十几张,读书几十页。

下午,女儿写完她的《可萨帝国发展史Ⅰ》,说,昨天听到校长在办公室里弹吉他唱《平凡之路》。

我说:“校长在跟香蕉老师学吉他。老师也要不断学习。”

“就像爸爸在向曙光老师学写小楷。”她说。

“所以,学习不只是在学校,也不只是在小时候,而是伴随一生的。”我说。

下周中学期末考试。我的课程,期末分为日常、口试和笔试三部分。各部分的分数占比为30%、30%、40%。所以,这是一个从第一节课到最后一节课的持续评估,而不是一次考试就能完成的。

日常学分主要考核的是作业和课堂表现——作业是否按要求并努力完成,课堂是否积极跟随、互动和思考。每生初始学分都是满分一百分。期末时,学分如果超过一百分,不论口试、笔试成绩如何,都可免写假期作业。

口试分为背诵和飞花令两部分。背诵就是简单粗暴的记忆检测,飞花令则是对诗词的理解和融合检测。笔试也分为两部分,一是开放式写作,一是闭卷考试。这次的开放式写作是让学生转换为乐评人,随机抽神纳姆乐队《月光歌舞厅》、二手玫瑰乐队《舞曲》、五条人《阿珍爱上了阿强》、尧十三《二嬢》、阿肆《有女朋友别忘了请我吃饭》、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张士超你到底把我家钥匙放哪里了》、山人乐队《三十年》、九连真人《莫欺少年穷》以及马飞的《樱花舞厅走三遍》和《两个科学家在吃面》等乐队或音乐人的三四个作品,写乐评。

“乐评怎么写?”学生问我。

我说:“我也不知道,我没写过。”

“那你让我们写?”

“人生不会都只做自己会做和做过的事。不会写,就先去读十篇,学习别人怎么写的。开放式写作检测的不只是你的写作水平,还是你的学习和理解能力。”

“那你要求我们从什么角度写?”

“那是你自己决定的。你是乐评人,我是读者。你写什么,我就读什么。”我说。

周末探究写作: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

本周的周末写作材料,是亚里士多德的“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要求学生周末必须与家长深入讨论,而后根据讨论结果完成一篇观点文章。文章字数只要求五百。

家庭讨论的范畴要求包含但不限于:“知识”、“真理”和“智慧”三者有关系吗?如果三者有关系,是什么关系?掌握了知识就一定知晓“真理”并拥有“智慧”吗?学校和老师是否一定“掌握”了真理?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我们怎么界定“真理”?如果回答是否定的,那家长送孩子到学校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仅仅只是到学校学习“知识”,现在“知识”已无处不在并唾手可得,如果只是传授“知识”,那互联网就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它的知识储备量超过任何一个“人”,仅仅在学校学习“知识”的意义何在?一个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才能成为老师?老师和“真理”有没有必然的联系?一个人如何通过知识性的学习去知晓真理,从而生出智慧?

一篇文章才要求五百字,看起来字数不多,应该很容易完成。其实不然。我认为,一者写短文章比长篇大论要难,因为可供文字腾挪的空间更小,更要求字斟句酌;二者五百字讲不清楚的观点,五千字也不会讲清楚。

看脚下

周五(12月10日)下午5:04,收到Yvonne的微信:“豆哥,您还愿意和我讨论中国哲学吗?我又有论文要写了,但是我还是一点思绪没有。这一次的主题可以写儒家思想也可以选择道家。但是我想写道家的,现在想到的一个论题是:‘用道家思想治国有可行性吗?’”但我好像和上次一样,不知道从何写起。

我觉得这是一个好选题,有趣,就说,来吧!

Yvonne:“我觉得可以从无为说起?我希望能把它讲得既有趣又有逻辑。因为英文写出来的论文,有时候我没办法写成我自己真正想表达的。”

:“你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Yvonne:“我认为道家思想治国并不能达到一个非常有效的效果。社会是国家的基础,而维持社会的治理人需要拥有一定的权利去管理子民(我现在没办法定义道德经48章所说的“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中的“无事”的意思。我理解的是不去“扰攘”。如果按照我的这个理解,我认为治理者应该是根据法制去治理国家。那么怎么定义“无事”呢?法制约束子民算是“扰攘”吗?”

晚饭后洗了碗,把两个娃都哄睡了,开始捋我的思路,然后敲下来,在周六(11日)早上7:16发给了Yvonne,由此开启了断断续续持续到晚上20:45的讨论:

捋了捋我的几个想法,或许对你的论文能有点点帮助:

1、《用道家思想治国有可行性吗?》好像论文题目通常不用疑问句。论文嘛,题目通常就是论点,一目了然,如《无为而无不为——论道家的治世之道》、《治天下与致天下——论道家的治世之道》(这里的‘致’作‘致命遂志’解)。

2、我觉得题中的‘治国’不如‘治天下’,‘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古人的天下包含国,是比国更大的时空概念,天下治,国治。

3、‘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当中的‘事’,我认为作‘治理’解,与你‘拥有一定权利的治理人管理子民’的观点贴近。

4、‘根据法制去治理国家’,那是法家的观点,不是道家的。道家的是‘无为而无不为’。

5、我部分赞同你‘道家思想治国并不能达到一个非常有效的效果’的看法。我认为,道家对天下的看法和治理,是治乱不治治,治危不治安。天下大乱之时,道家出来,提倡‘无为’,因为‘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否则‘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希望天下人(天以下之人,即天子,而非天下之人)向圣人靠拢,以无为治天下,让天下如春夏秋冬一样自己恢复秩序,而不要妄加干预。一旦天下治,就达到了其某种‘自然’的运行,这时候也就不需要有为,因为‘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所以,想要‘无为’,就要‘无事’,顺应四时,不争,‘圣人去甚,去奢,去泰’,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下不治而治,无为而无所不为。

6、‘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否则‘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历史上秦的崛起和覆灭我理解为‘为’和‘执’的后果。

7、轴心时代(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大乱,但希腊的三贤、‘中国’的百家争鸣,在印度诞生了佛教。无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顺应规律,不去横加干涉,否则‘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我认为的,道家的‘天下治’和‘自然’,是指的达成一种平衡,而非特指生物的大自然。还有就是,天下乱,儒家不能兼济天下时,就选择独善其身,天下治,道家去炼丹,儒家来治国,通经致用。”

Yvonne:“豆哥,我不太理解你所说的“天下乱,儒家不能兼济天下时,就选择独善其身,天下治,道家去炼丹,儒家来治国,通经致用。”的意思,还有“通经致用”和“经世致用”它们的意思是一样的吗?”

:“我认为,儒家是由己及人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天下不治,退而国治;国不治,退而齐家、修身。所以乱世之时,孔子周游列国‘累累若丧家之狗’也不得用。

“天下乱,道家认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我认为,‘通经致用’不同于‘经世致用’,两者提出的时代背景和根本目的不同。‘通经致用’是‘独尊儒术’后,儒家以天下为己任,‘致用’在事君王、治百姓上。‘经世致用’的功利性更强,这也是受明清之际社会大变革的影响。所以此‘经’非彼‘经’。

我的这些观点和想法,都很粗浅。要真正讲清楚‘道’和‘治天下’,那是大学问。我这一生也难望其项背,或许再努力十年可得管中一窥。所以‘上大学’在我看来,就是登上一个新的台阶,站上一个新的高度,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才知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然后低得下头来‘看脚下’(禅宗公案),站到巨人的肩膀上,为后人在前进的路上垫下自己小小的那一块石头。

Yvonne:“啊豆哥,您写的好多我都还是无法读懂。还有就是我翻阅了一些资料,但我始终不理解‘上德’‘下德’‘无德’。”

:“天地不仁,不是仁,也不是‘不仁’,是‘无仁’,即无所谓仁,也无所谓无仁。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上者,尚也。德本无所谓有无,但因无德而有(大道废,有仁义),所以德以无德为上。”

Yvonne:“哈?我准备写‘大道废,有仁义’的,但这么一说,我又不知道他和治世的关系了。这是对于平民的要求还是治理人的要求?”

:“这是对天下所有人的。德不是无,而是天下不以德为德,是以无德,是以上德。天下失德(大道废),才有德(有仁义),所以德本无,故为无德。这个也可以往治世的方向理解。无为而治,就是无所谓仁义不仁义,因为大道不废,仁义不存。大道废,才有所谓的仁义,这就像下德,不失仁义,实为无仁义。”

Yvonne:“‘大道’是制度的意思吧?‘大道’存在时仁义不存,废除‘大道’才有仁义。那么无所谓有没有仁义的意思在于不要太过于在意这个东西吗?”

:“‘大道’不是制度,就是因为大道废了,才需要制度。‘大道废’不是大道被废除,而是大道不存。只是当我们在谈论‘仁义’时,才明白大道已不存。”

Yvonne:“啊啊啊我好像理解了。因为没有了道(公德,正义),人们才会在意仁义。有点感觉了,但还需要琢磨。恢复大道之后,人与人之间将不再会出现加大倡导的现象,这样一来就符合了自然中的平衡。然后不去强调坏也不强调好,因为这些都是对立的。有好就一定会有坏。因为没有大道,世间才会制定各种各种规范礼仪或者来区分贵贱,但越是这样,反而越会造成更多的虚伪欺瞒。而作为治理者要做的应该是思考如何将大道体现在每一个人的身上,而不是制定越来越多得“规则”去约束人,这些都是人为的,并且掺杂了人自己的想法。”

:“所以治理者不是来制定什么更多的制度来治理的,而是来做“减法”的,让大道得存。”

Yvonne:“终于理解皮毛了。”

:“2022年我应该再仔细读读老庄孔孟了。哈哈!”

来来回回讨论了两天,上一篇论文创下了她的新纪录86分,希望这篇能到90分。讨论是一种好的学习方式,我也从中获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