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教书记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在深渊边缘努力保持平衡

“如果你愿意在这个时候读几本书”,昨晚在回复高中生提交作业的邮件中,我说:“我建议你可以读读加缪《鼠疫》、约翰·穆勒《论自由》、米尔顿·迈耶《他们以为他们是自由的:1933—1945年间的德国人》、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埃里克·霍弗《狂热分子:群众运动圣经》、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马基雅维里《君王论》。” 1513年,马基雅维里在《君王论》中主张一种实用的、政治功利的、可以用欺骗加暴力为手段的话语观。这是一种典型的蛊惑宣传加暴力恐怖的统治和驭民手法。今天,虽然已没有人像他这样说,但照着他所说的在做的却大有人在

今天在提交作业时她回复:“《鼠疫》在上次疫情居家隔离时我已经看过了,现在打算将之前没能坚持看完的《他们以为他们是自由的》看完。”

“阅读就像吃饭睡觉,生命不止,阅读不止。”如果可以,这张书单可以一直开列下去,但单纯开书单是没有什么用的。最重要的是一旦真的开始阅读,她自会找到自己的阅读之路,从一本书到另一本书,从低处通往高处,从这里通向那里。“在乱世中寻获图书宛如在深渊的边缘努力保持平衡。拥有图书相当于努力捡起宇宙散落的碎片,拼成有意义的图案;相当于面对混乱,搭建出和谐的建筑物;相当于聚沙成塔;相当于筑一道堤坝,抵挡时间的海啸。”(伊莲内·瓦列霍《书籍秘史》)想起床头还有毛姆《阅读是一所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没读完,今晚的枕边书就是它了——培养阅读的习惯就是为你自己构建一所避难所,让你得以逃离人世间几乎所有痛苦与不幸

下午带花卷在小区里上体育课时,接到中学部负责人电话,说准备下个星期单独给高中生开语文课,一周两次,每次一小时,问我有没有什么问题。我当然说没问题。这就解决了跨度大难以兼顾各年级的大问题。但现实问题当然有,首先就是上什么内容。准备的课程,教材都还在我这里,没能发到他们手上就大家都静默居家了;讲《水浒传》,学生家里大概率是有书的,但我觉得准备还不充分;思前想后,恐怕还是先要讲两则汉语词汇中的风俗史或者两篇《古文观止》里的文章应个急。

刷宋

二刷王学泰《“水浒”识小录》、孟超《水泊梁山英雄谱》、萨孟武《<水浒传>与中国社会》、徐吉军《宋代衣食住行》四本完成。

孟超《水泊梁山英雄谱》“戏说”的个人解读过多;徐吉军《宋代衣食住行》太细碎,如果功力够,每一处细碎都可作一番文章,可惜也只可与《水泊梁山英雄谱》一起助饭后谈资;萨孟武《<水浒传>与中国社会》,上一代政治学家看“水浒”,难免受时代的局限,阶级、斗争看得过重,什么事一政治化就不好看了;还是王学泰《“水浒”识小录》以小见大有功力又有笔力。不过如果要开《水浒传》的课,就凭读过这几本散书还远远不够,起码还要读完书架上这几本:

鲍鹏山《江湖不远:<水浒>中的那些人》、赵冬梅《大宋之变:1063—1086》、吴钩《宋:现代的佛晓时辰》、周思成《隳三都:蒙古灭金围城史》、郭建龙《汴京之围:北宋末年的外交、战争和人》、石继航《宋朝的腔调:一本书写尽宋朝的社会和生活》、伊沛霞《宋徽宗:天下一人》、宇信潇《逝去的帝国:契丹》、吴天墀《西夏史稿》。应该又超过两百万字了。

除了这些书至少要刷一遍(半数因之前只是消遣阅读,这次不得不带目的性的二刷),《水浒传》不说细读三五遍,起码要谈到的三个“十回”还得再细细读两遍,最好金圣叹批评本七十回《水浒传》也要再读一遍,才勉勉强强算是有点准备了。所以这课,下周是开不起来了。

终归还是一句,自己书没读好,最怕误人子弟。

不亮不光

昨晚枕边书,翻的是马家辉随笔《大叔:我们终于可以聊聊走过的路》,内容就像拉拉杂杂结集出版的马家辉朋友圈,一副洗脚上岸后回顾过往的优越感碎碎念,翻了三分之一,提不起兴趣,困得不行,十点半不到就倒头睡了。

昨天把小学和初中的课备了个开头,至少第一周的课上起来有点准备了。临离开办公室,随手翻了翻《水浒传》。今早带了四本书到办公室:王学泰《“水浒”识小录》、孟超《水泊梁山英雄谱》、萨孟武《<水浒传>与中国社会》、徐吉军《宋代衣食住行》。看看今天能不能把这四本书共54万字再刷一遍,最后再决定高中的中国经典赏析课要不要换成《水浒传》。讲《六祖坛经》我更轻松,因为接触佛教二十多年,虽没有什么造诣,却也没有放下过对佛经佛理的学习,但学生对这个的兴趣肯定不大;《水浒传》学生的兴趣应该会有一些些兴趣,看似随意的通俗小说里,处处都有历史和文化,好汉人人手里的一把朴刀或者头上簪的一朵花都可以讲两节课。但如果没有一点宋、元、明史打底,再加上一些历史知识和常识,怕也是讲不出什么来。因为“《水浒传》不是一时一人完成的,它经过至少是二百五十年以上的酝酿、编撰,最后由一位名叫施耐庵(或罗贯中)的文人写定,因此小说中的许多细节有可能是宋代的,也有可能是元代的,也不排除还有明代的。”(王学泰《“水浒”识小录》)只是就小说说小说,就大可不必了,高中生就算没读过《水浒传》全本,精彩章节、故事应该还是知道不少的。

书读少了,见识少了,沉淀少了,斗胆做了老师,临阵磨枪也是捉襟见肘力不从心不亮也不光。

堂吉诃德的小辫子

昨夜枕边书是《水浒传》,因为想换高中的中国经典赏析课内容。宋十回、林十回、武十回,一个六周讲一个十回,刚好一个学期。换课的好处是相比下来要“安全点”,难度在我的时间和精力来不及备这么多课,一个学期全靠“吃老本”恐怕“吃”不下来。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拿到上这个课的学生名单,不知道学生情况,他们是什么样的家庭和教育背景,对什么样的文本比较感兴趣……毫无所知,这课也是无从准备,只好边上边调了。我极其厌烦这样的状态。

来自某互联网大厂的学堂新自媒体负责人纳闷:中小学的老师都带学生出去“欢乐周”了,为什么黎老师你可以一个人留下来?我说,打个比方就是我需要在一个星期之内,将一个涵盖高、中、低端客户的系列新产品完成从设计、开发、出样、量产、投入市场和售后的工作;这在一个大厂,是一个跨多部门,参与人数从十几人甚至上百人耗时数年的项目,而我只有一个人、一个星期、一堆书。这也就是我说的“一个人活成了一支队伍”。

“一个人活成了一支队伍”的坏处就是,个人的短板就是课程的短板,并且设计的课程受设计者的个人特点限制,难以复制;好处是自己的智识和能力就是自己的天花板,想要提高就要像堂吉诃德一样,拉着自己的小辫子把自己从泥淖中拔出来。如果没有这种挑战和成就感,这些课对我来说还没开始就已经是煎熬了。

很多时候,我觉得自己其实就是一个堂吉诃德式的人。

一地鸡毛

两岁不到的二娃在乌当区医院住院部综合楼五楼住院,昨晚82岁的老爸住进了同一栋楼的十楼,肺气肿。大娃马上开学了,我还有从五年级到高中的课要备。曾经我以为自己是中年生活的幸存者,现在看来,也是一地平凡而油腻的鸡毛。

下午从医院回到家,给我即将在中学开课的学生家长发去了一封信——

XX下午好!

根据学堂的安排,由我来担任XX这个学期的中文课教师。

本学期我编的中文教材分为甲、乙、丙三编各一卷,近八万字。

甲卷教材,为以历史为脉络,包含但不限于七至九年级(及少量高中)语文、历史(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和地理学科内容的先秦文学卷;

乙卷教材,为以节气为线索,从处暑至大寒,包含但不限于一至九年级五十首古诗词;

丙卷教材一卷,为五十个容易读错的字词,以加强字词句基础。

本学期的中文课作业,有每周的开放性书面课题作业,也有每天的课堂口头分享、讨论和字帖、“每日一记”的微写作。字帖要求为古诗词字帖,字体推荐楷体,需要家长与孩子商量后提前购买,欢乐周后的第一个教学日(9月5日),XX就需要提交本学期的第一次字帖和“每日一记”作业了。

依照我的课程惯例,本学期的课程也列出了包含25种(本)书的书单,这些书作为课程辅助教材和延伸阅读资料,将共同构成整个课程体系。其中6种课堂必读书和辅助教材,学堂已为XX购买,欢乐周后正式开课首日将发到XX手上。下面列出的其他19种,建议购买为家庭基础藏书或亲子共读书籍:

| 《山海经》 | 《淮南子》 | 《墨子》 | 《韩非子》 | 《孙子兵法》 | 《战国策》 | 《左传》 | 《史记》 | 杨联升《国史探微》 | 顾颉刚《国史讲话:上古》 | 傅斯年《夷夏东西说》 | 钱穆《国史大纲》 | 卡罗琳·拉灵顿《北欧神话》 | 斯瓦布《古希腊神话与传说》 | 詹姆斯·费尔格里夫《地理与世界霸权》 | 米切尔·巴德《为什么是以色列》 | 丹尼尔·戈迪斯《以色列:一个民族的重生》 | 西蒙·蒙蒂菲奥里《耶路撒冷三千年 | 理查德·迈尔斯《迦太基必须毁灭:古文明的兴衰》 |

最后,是这门课的主旨,也是开课说明,或许能有助于您了解我的课程设置为什么是这样的——

中国人的故事,常起于追忆,所以中国最好的故事,藏在史书列传和诗歌中;在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的人文精神中;在记录一个人如何成为一个人的过程中。这就是这门课程的主旨——学者之路——激发课程参与者自我发展的兴趣、想象力和对未知领域的探知欲,并具备自学、探究、合作、思辨和创造力等能力的终身学习者的学习和成长之路。在这条路上,不存在固定不变的教育者或被教育者——教师或学生。有时老师是学生,有时学生也是老师,而“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

(又)从五年级古撑到高中

差点决定停更博客。但想起“放弃是最容易的”,都敲了小二十年了,就稀碎稀碎继续敲吧。

有一种无奈,读过的某一本书插在书架上,它一直在那里;突然有一天需要用到这本书时,却怎么也找不到。

新学期在中学的课,除了六、七、八年级的综合中文课,还有单独的六年级语文课和高中的中文经典赏析课。

准备单独给六年级的课里增加一点历史和文学常识,但楼上楼下书房客厅跑了两趟趴在书架上密密筛过,就是找不到许晖《100个汉语词汇中的古代风俗史》这本书。无法,只好带《幼学琼林》、吕思勉《中国文化常识》、郑振铎《中国文学常识》三本出门,看看那本书更适合,或者三本综合一下。

高中的中文经典赏析课,假期里校长告诉高中部负责人,要求我准备这个课程,新学期开课。本周一返校,中学部课程计划里又没有这个课;昨天周四,最终确认要开这个课。颇为波折。这课今年依旧是雕版印刷竖排繁体瓷青纸封面四眼线装的教材。

周一,小学部负责人让我继续上小学五年级的阅读写作课,每周有两次共四节。想想要从五年级一直上到高中,课程跨度太大,备课量更是巨大,就驾轻就熟讲《西游记》算了。但学部负责人希望讲“薄一点的书。”薄不等于浅,于是选了洛伊丝·劳里《记忆传授人》、琳达·休·帕克《碎瓷片》和洛伊丝·劳里《数星星》三部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金奖作品。

《记忆传授人》的故事是在一个乌托邦世界,支撑这个“完美社会”的不过是谎言。十二岁的乔纳思被选为“记忆传授人”去维护这些谎言。最终,他选择真相,哪怕是使这个“完美社会”崩塌。

琳达·休·帕克《碎瓷片》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积极乐观、谦逊和负责任的故事。

《数星星》的故事发生在二战时期,当纳粹在丹麦追捕犹太人,10岁的安妮挺身出来保护她的犹太朋友时,她才第一次通过自己的行动,深深体会了保持勇气的艰难。

具体的课程内容,我要这两个星期重读了这三本书后才能完成。

《三近斋摭录甲编卷一(先秦)》、《三近斋摭录乙编卷一(古诗词五十首)》、《三近斋摭录丙编卷一(易读错字词五十个)》,昨天下午在小学部全部打印、装订完毕,今天下午学生报到时就可以发了。

我实在是希望学堂能尽快找到一位真正的中文教师来接替我,因为学问浩如烟海,我所知的连九牛的一毛都没有,只能勉强胡乱教教自己的娃,当老师教别人的娃,心里没底,只能是“古撑”。

知与识

在家备课一天。

初中的课,把历史、地理、语文三科教材重组,以历史为脉络,中外同步,一周一个主题。工作量巨大,信息量也巨大。于是先做加法,课程内容尽可能丰富、完整;再做减法,砍掉枝枝蔓蔓,只保留主干。毕竟这一个班里的学生虽然都是语文程度最好的,但是六、七、八三个年级跨度,基础不一、认知不一,只能先在“面”上尽可能宽而广的“知”,才有可能在“点”和“线”上建立“识”。

晚上,花卷问我:“爸爸,明天我们能不能去咖啡馆?”

“本土咖啡馆的话,也闲书局和达德书店都有自己的咖啡馆。你昨天还在也闲完成了一幅小画。”

“可是我要设计自己的胶带,想去其他咖啡馆看看是什么样的。”

“这样啊……可是我明天还要备课嘞……要不……明天早上你把我的和学堂每天的暑假作业完成,午饭后我带你去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店,你带上你的本子,我带上电脑,在那里你做你的设计我备我的课。如何?”

“是去星巴克吗?好耶!”

忘了是谁,前几年出差去成都,给我带了一个玻璃瓶的星巴克咖啡。那时候贵阳还没有星巴克。这让我想起小时候亲戚来访,手指头上勾了一瓶色素糖精汽水上门。那时候我们也都还没有听说过可口可乐或百事可乐。既无知,也无识。

高中部中文选修课开课说明

校长要我下个学期给出国预备班的高中生每周至少开一次选修课,每次课时长一个半小时,课程内容不用应对任何考试,但必须是中文经典,课程的最终产出为每位学生一篇论文。

放假前最后一个工作日,中学部开会讨论新学年课程安排时,我已明确不上高中的课。因为花了几年时间了解和实践摸索的是IB中文课的要求,但新学年开始高中是剑桥中文,对我来说是完全陌生的体系;并且不知道高中部有没有这个计划,也不知道有没有学生会选这个课。如果讲新课,备课量巨大,因为我要先完成中学六、七、八年级的自编教材和备课,新学期小学的阅读写作课是否继续还不得而知。于是从我给上一届高中生讲过的系列课程里,选了比较有趣的《六祖坛经》来开这门选修课,并附了一个关于这门选修课的课程说明发给高中部负责人,征询意见。

很快收到回复:“内容完全没有问题,孩子们能有机缘接触这部经文非常有幸。”

明天起,我的晨读要换成《六祖坛经》了。

高中部中文选修课开课说明

课程:《六祖坛经》——曹溪的佛唱

现实生活中的困惑,无非是欲望、情绪、习性这三个问题。

这三个问题,儒、释、道三家分工合作、分头应对、互相成就:儒家解决习性问题,道家解决欲望问题,佛家解决情绪问题。

所以中国文化到最后它是全息对应,是一个系统论,所以中国文化一定要通识。只有多领域了解,才能回到通识的点上。

禅宗是佛教这个外来宗教中国化中一个重要、有特色的宗派,它如一股源头活水,曾一度为中国文化带来过活泼生机,对中国文人画、山水诗、性灵文学乃至宋明理学都产生了深刻影响,把历史上的中国文化带入了一个注重自然、和谐、灵性、气韵的生动意境。

禅宗代表性经典《六祖坛经》,不仅是佛教禅宗思想的载体,也是一部充满生活智慧的故事集,更是中国佛教唯一一部被尊称为“经”的著作。

学期课程开展情况反馈

小学部负责人在微信工作群里发出了一个反馈表,说准备了几个需要讨论的问题,“烦请大家在假期闲暇之余填写反馈发在本群,以帮助促进小学部课程体系越来越好。”

我除了自己的阅读写作课提出了问题和建议,其他反馈项都不提问题,只提建议。原因是昨天读到朗日塘巴尊者的那句话:“既然凡人不可能了解透凡人的心,就不要对任何人评头论足。”再说,其实提建议换一个角度看,也就是针对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

学期课程开展情况反馈

一、分级阅读课程情况反馈(阅读课程老师填写)

1、你觉得本学期阅读课程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

缺乏具有浓厚阅读、写作氛围的教学空间;有前期经从幼儿园到中学全体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讨论、制定的加州结合学堂的阅读课程标准,但未采用;在实际教学中,虽各程度班级教师在课程开设和教材选取上获得了很大的自主和自由发挥空间,但另一方面因无评估标准,使课程缺乏系统性、延续性和持续性,且教学结果难以获得有效评估。

2、你对下个学期阅读课程改进的建议是什么?

采用统一的阅读课程标准;打造具有浓厚阅读、写作氛围的教学空间。

二、PBL项目课程的情况反馈(PBL课程老师填写)

1、你觉得本学期PBL课程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

2、你对下个学期PBL课程改进的建议是什么?

作为教学评估,每位全职教师,每学期至少完成项目成员不低于五人的一个PBL项目。项目启动前,项目发起教师应先向学部负责人提交包含项目目的、形式、周期、过程管理、结果呈现和评估方式等内容的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议书须经学部全体全职成员讨论、投票半数通过后才能启动。

三、六周展活动的情况反馈(所有老师都填写)

1、你觉得本学期六周展活动中存在哪些问题?

2、你对下个学期六周展活动改进的建议是什么?

学期开始前完成规划,充分准备,以日常教学为基础,非必要情况少做临时性调整,真实呈现各学科在主题下的自然产出。

四、欢乐周活动的情况反馈(所有老师都填写)

1、你觉得本学期欢乐周活动中存在哪些问题?

2、你对下个学期欢乐周活动改进的建议是什么?

按年级设定主题、线路和难度。不同的年级、不同的主题、不同的线路、不同的体验、不同的收获。五个年级,五组教师,十个主题,十条线路,提前规划,做足功课,求精不求多,讲质不求量,内容更加充实一些。

五、学生观察报告的情况反馈(所有老师都填写)

1、你觉得本学期学生观察报告在使用中存在哪些问题?

2、你对下个学期学生观察报告的建议是什么?

以学堂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为观察导向,以培养学生应具备的十大能力为报告主体框架,以学生能力成长过程为主要内容,以报告呈现学堂的教育理念;固定格式,统一标准,如果在实际应用中有提出需要调整处,须提供客观事实以为证明确有调整之必要。

期末总结

1 — 70%
小学PBL项目

小学部近70%的师生不同程度参与到项目中,从而使“文明”成为小学部参与师生人数最多,以存续两个学期的项目时长成为持续时间最久的学习项目。学生先后创建了15个部落和国家,开办银行、发行货币,修建了宫殿、兵营、医院、大学、研究所,完成了投石车、弓弩、火炮的研发,以及发动了数次战争。

3 — 5.4
小学阅读写作课

完成了杰克·伦敦《野性的呼唤》、斯·奥台尔《黑珍珠》和J.R.R.托尔金《霍比特人》共30万字的阅读教材;学生在喜马拉雅电台完成了最少50期,最多120期的读书节目录制和推送。将“文明”项目与阅读写作课结合,完成了5.4万字的项目日记和创意写作文本。

70 — 10
中学语文课

完成70余首包含但不限于教材的中国古诗词和文言文篇目教学,薄伽丘、爱伦·坡、契诃夫、列夫·托尔斯泰、福楼拜、芥川龙之介、托马斯·哈代、吉田兼好、威廉·布莱克、里尔克等10人的七部小说、一部随笔、一部诗集和一本书信集的阅读赏析。

幸福奖项说明

他成功创建了一个强大国家,并带领这个国家的成员发展出了新的高度文明,从而开创了以这个文明命名的时代——可萨时代。这位“幸福国家发展奖”获奖者是——XXX。

她与人的相处总是让人如沐春风,在促进幸福大陆上各民族、国家间的团结友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这位“幸福和平奖”的获奖者是——XXX。

他创办了幸福大陆上第一家银行,发行了大陆上的第一种货币,为大陆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这位“幸福经济学奖”获奖者是——XXX。

救危扶难、勇敢正直的她,勇于排解幸福大陆上各部落和国家间的纠纷。尤其是孤身迎战强大帝国入侵的那一场战斗,为她赢得了“幸福游侠”的荣誉。这位游侠就是——XXX。

除了幸福大陆上最宏伟的建筑——可萨之殿,他还设计并建造了这片大陆上的第一所医院、大学和研究所。他在这些建筑设计创作中表现出的才智、洞察力和献身精神,以及其通过建筑艺术为幸福大陆上的人们的幸福生活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为他赢得了“幸福最佳建筑师奖”的荣誉。这位杰出的建筑师就是——XXX。

他创建了幸福大陆上第一个真正的农业国家,不但成功培育了近50种多肉观赏植物,还栽培了土豆和数种豆类,为大陆的农业和生命科学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这位获得“幸福最佳农林工程师奖”的获奖者是——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