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教书记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谁能界定一个人

有时候,要找一本书,明明知道自己有,还翻过,但楼上楼下左架右架就是找不到。无奈只好作罢。过不多久,不用它时,一丿,竟见它就在那里。重要的东西,往往如此。

大前天,一位八年级的新同学主动找到我,表达了她对我任教的语文课的喜欢,但因从小学开始就没有完整读过一本书,所以对现有课程的阅读写作要求感觉难度很大。等她说完,我说,人人生而不同,所以我任教的语文课也不存在一个所谓的“统一标准”。你只需要尽力而为,把应做、能做的事做到自己当下能做到的最好程度;日拱一卒,日进一寸,每天进步一点点,就是“佳”。“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说文》:“佳,善也。她的六周评语,我从她名字里取了一个“佳”字。

今早在出国留学预备班的微信群里发了一条@所有人的消息——

“下周起我们将解锁新模块,那就是——作业。

作业有两种三项。两种是每日作业和每周作业;三项是每日两项每周一项。具体如下:

古诗词字帖,每日写字十分钟,不求笔笔工整,但求字字凝神;

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每日一记,随笔、小品,二三句也行,字三五百亦可,达意为佳。

每周一篇课题文章。写作要求于每周最后一次课上告知各位。

所以,下周一起,我就应该要收到各位本学期的第一次每日作业了。

另,下周一的作业内,请务必写明本学期你选定阅读和分享的书,并且希望各位下周内开始阅读。

收到的请‘吭’一声。”

下午一月一次的“姨妈会”(像“大姨妈”一样每个月召开一次的全体员工会议)后,我没有参加学堂为最后一位外教举办的告别晚宴,回家一家四人团聚两餐一汤。不参加晚宴除了因为我们一个上中文课,一个上英文课,相互语言不通,没怎么说过话,更谈不上跨文化的交流和交情外,还觉得此举略显谄媚——学堂并不是为每一位离开的同事都举办告别晚宴。

晚上,所有同学都回复了。一位新生回复“吭(不情愿”。然后说不知道选什么书读,问我有没有推荐的。于是我开了个书单——

此处省略188字,当然有那谁、那谁和那谁谁的书了。

这些书都不好买,所以顺手把也闲书局推给了他。然后对他“吭(不情愿”的回复做了以下回复,也是对全班学生的一个作业补充说明——

这个回复有态度,又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值得一赞。

这三项作业的目的在于:

1、我相信不久以后,拿笔写字将成为一种“行为艺术”,同时AI能够将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位书法家的作品模仿到真假难辨,甚至真得比真的还要真,并成为一位集人类之大成的书法家。即便如此,两者依然有截然不同之处。关于这一点,我在看了电影《芬奇》后,顺手敲了一篇日志《作为“人”意味着什么》(见链接,并将该片推荐给各位周末观赏)。

2、我们每一个人的“每日一记”其实就是在书写历史,书写一部大时代下的个人史。我们知道,公共传播将最大的篇幅和时间以及最大的荣耀给了最少的人,甚至吹牛撒谎的人依旧层出不穷风起云涌并大行其道被炮制成神话。我们“每日一记”的日常记录,是试图将历史还原于个体,并把个体展开于日常生活,从而把不可复现的历史记忆和宏大逻辑深植于日常生活和生命经验之中;那些被忽略的,隐没在历史的背面和角落的人们,在重重阴影中他(我)们的日常活动远较个别的、传奇的历史事件更具本质意义,正是他(我)们从过去塑造了现在。那些发生于前台,被历史剧的灯光照亮的引人注目的人和事,不过是漂浮在时间河流水面上的泡沫。

3、课题文章它强调的是写作者尝试着把个人真实、独立的看法和认知以合适和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它拒绝接受任何宗教或政治教义的束缚,它让写作者自己的声音成为自己的声音。“作为人文教育的一部分,这种写作培养的是仔细阅读、思考、分析和理性说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人文教育的写作不把写作只当作一种私人的文字,而是文化传播学家波兹曼所说的‘书面形式的公共话语’。这也就是说,写下来的文字是给别人阅读的,作者有责任清晰而有理地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徐贲《明亮的对话:公共说理十八讲》P.182)

这三项作业,只是期望达成以上目的之方法,且并非唯一。所以各位如有更适合自己并能达成以上课程目的不同作业方式,尽可提出来,我们开展“明亮的对话”,如能通过此对话把个人真实、独立的看法和认知以合适和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你大可定制自己的学习方式和作业。

最后,我想说明和强调的是,我一直以来对自己的定位不是“传授者”角色的“师”,而只是各位的陪伴者和引导者。陪伴者很好理解,但作为引导者需要具备什么?我认为那仅是因为我犯过的错误比你们多。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不是一位“成功者”,而是一位“失败者”,或者说,我是一位成功的失败者——谁能界定一个人?这就是我们下周要讨论的。

天公不语对枯棋

这大半年看书有点慢,或者说还是买书的心急了。

李硕的《孔子大历史:初民、贵族与寡头们的早期华夏》、《楼船铁马刘寄奴:南北朝启幕战史》、《南北战争三百年:中国4—6世纪的军事与政权》三本是昨天到的。得抽时间看完。

昨晚把八年级的语文六周测评笔试题编了出来。高中出国留学班的中文课,是网课上了一周才单独开课;开课第二周和第六周又前后各加入一人,不好测评,再说这不过是一门姥姥不亲舅舅不爱、只是刷存在感的课,这次不测评应该也没什么。

上午备的课,现在晚上回想起来,什么都不记得了。这两年上课的年级跨度比较大,个人的输出长期大于输入,大有点入不敷出。这个学期常常是先在一个年级(或班级)讲了东非大裂谷、红海、尼罗河和古埃及,改完作业休息一下,在另一个年级(或班级)讲轴心时代的希腊三贤和老庄孔孟、悉达多太子和布匿战争、汉尼拔;第二天在又一个年级(或班级)讲庭前柏树子、德山棒与临济喝;末了,在小学还要来几节围绕纽伯瑞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品的课。以往学期的常态也大抵如此。所以这个课,看起来总是在备课,其实是无从准备,就全靠日常的乱翻书、急就章。例如:

如果从小读来的《水浒传》是装满杯子的“硬核”石块,那这几年读宋朝周边的王学泰《“水浒”识小录》、孟超《水泊梁山英雄谱》、萨孟武《<水浒传>与中国社会》、徐吉军《宋代衣食住行》、宇信潇《逝去的帝国:契丹》、鲍鹏山《江湖不远:<水浒>中的那些人》、郭建龙《汴京之围:北宋末年的外交、战争和人》和一点《宋史》就是撒进已装“满”的杯子里的几撮细沙。晚饭后翻完王峰的《水浒摸鱼》,是徐徐倒进似乎已经“满”了的杯子的一盏清水。这杯《水浒传》看似满了,却又还空得很。

今天,就是一本书名——《天公不语对枯棋》。

空杯子再见形容词

上午六年级的课,热身内容是《幼学琼林》一节。讲到“天地与人,谓之三才”句,我说四川人喝茶,特别是在成都的老茶馆里,用的多是一种上有盖、中有碗、下有托的茶具。成都人把这种茶具叫做“三才碗”,喻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

“一个茶碗就像一个人,你们觉得一个人在什么样的状态下才是比较不错的状态?”我问。

学生一一发言,有的说装满了82年拉菲的,因为“可以通过内容来体现自己的价值”;有的说装了各种东西的,“这样可以充实和丰富自己”。

“可是,再大的茶碗,它的容量也是有限的。不管你把它装满了82年的拉菲还是22年的化学海天,它都再容不下一滴甘露;如果油盐酱醋什么都装一点,那碗里的东西都将失去‘自我’变成不可名状之物。”

“……空的!”短暂沉默后,三位学生先后说:“一个空的茶碗才是最有用的茶碗。”

“为什么?”我追问。

“因为空的茶碗可以随时装进任何东西”,“茶碗在空的状态下才是最充实的状态”,“空的茶碗才有无限的可能”。

“太棒了!这种‘空’就是一个人很好的学习状态,就是通常所说的‘虚心’,不只是要虚怀若谷,还要空谷藏峰,胸有丘壑,眼存山河,无所容又无所不容,也就是苏格拉底所说的‘我唯一知道的是我一无所知’”。

一节课有这一碗的收获,当浮一大白。

下午五年级的课。这个学期五年级的阅读教材,选取的是洛伊丝·劳里《记忆传授人》、《数星星》和琳达·休·帕克《碎瓷片》这三部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金奖作品。原计划六周读一本,三本读完正好一个学期。这个计划里没有疫情,很多事是不受计划计划的。一开学还没来得及把书发给学生就被“静默”了。本周解封开始线下课程,这个学期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一,阅读写作课才正式开始。

阅读写作课,还是老规矩,每位同学每天在自己的喜马拉雅电台里读阅读教材五分钟,课上提出问题并分享,以及完成写作的任务。

这个学期的常规写作训练主题是“再见形容词”。形容词主要是用于修饰名词或代词,如果按照套路作文的那些个套路,一篇作文都是引用的名人名言和形容词的堆砌,那是空乏、空洞的,文不成其为文。于是我每一次课会“封存”一到三个形容词,训练大家在日常写作中尽量少用形容词,多一些描写,丢掉不知所谓的无感感慨,好好的说话。

今天“封存”的三个形容词是“愤怒”、“开心”、“悲伤”,即三个小组的同学分别不得使用这三个词,写一句或一段让人读后能感受到作者的愤怒、开心和悲伤的话。同学们突然发现不知道怎样表达这三种情绪了。用了一节课举例、引导,终于有五分之一的学生挑战成功。真好。

当下的世界也许是平庸和愚蠢的

下周一恢复线下课程,一切似乎慢慢开始往正常的方向在靠拢,但其实有的东西已经变了,也不可能再回复“正常”。

给出国留学预备班的学生发了一封信,大致说了说复课后中文经典赏析课从内容到形式的调整——

各位好!

下周就开始到校上课了。我根据这个学期余下的时间和当下现实,把课程从内容到形式都做了调整。具体如下:

关于作业,固定书面作业只有每日字帖一项,还没有字帖的可以买了,比写字帖更重要的是要保持每日阅读和思考

关于课程内容,在讲完已准备的禅宗经典《六祖坛经》后,我们开始读书会。每次课就是我们每人来分享自己正在读的书,并讨论。所以各位现在可以最后决定并购买这个学期自由选择从头读到尾的至少一本书了。这本书,建议与你所选就读的专业或与你的兴趣相关。

关于评估,分为过程评估(考勤、作业完成情况)、态度评估(课堂讨论、分享参与度)和沟通与书面表达评估(期末完成一篇回应一个真问题且至少两年内不会过时,经得起较长时间实践检验的论文。在开始论文写作之前,各位需要与我有多次关于论文的方向和写作的讨论)。

关于这门课的后续,我们一周两次课,一次一小时,能在这个时间里做的非常有限,因此这个课不能也不需要面面俱到,不需要事无巨细,我们尽可能只做最简单、最核心的事。虽然是中文经典课程,但我们会更加围绕一个核心来进行,即与其试图预测未来10年会发生什么变化,不如关注未来10年里什么是不变的——什么是人工智能做不到的,就是我们要去了解和学习的。

这很难。我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做,所以我们需要一起来学习。但不论怎么做,课程的宗旨不变,即能够自由、自主地创造和分享,能够为团队甚至人类带来价值和意义。

最后,我想用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这本书里的一段话来阐述这门课程存在的意义——

当下的世界也许是平庸和愚蠢的,但它永远是一个脉络,我们必须置身其中才能够顾后或瞻前。而经典帮助我们理解我们是谁和我们所到达的位置。但出于职责和敬意阅读经典作品是没有用的,我们只应仅仅因为喜爱而阅读他们。只有那些你在学校教育之后或之外选择的东西才有价值。只有在非强制的阅读中,你才会碰到将成为“你的”书的书。而这些书,就存在于我们理想的经典藏书室中,其中一半应该包括我们读过并对我们有所裨益的书,另一半应该是我们打算读并假设可能对我们有裨益的书。我们还应该把一部分时间让给意外之书和偶然发现之书。

在深渊边缘努力保持平衡

“如果你愿意在这个时候读几本书”,昨晚在回复高中生提交作业的邮件中,我说:“我建议你可以读读加缪《鼠疫》、约翰·穆勒《论自由》、米尔顿·迈耶《他们以为他们是自由的:1933—1945年间的德国人》、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埃里克·霍弗《狂热分子:群众运动圣经》、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马基雅维里《君王论》。” 1513年,马基雅维里在《君王论》中主张一种实用的、政治功利的、可以用欺骗加暴力为手段的话语观。这是一种典型的蛊惑宣传加暴力恐怖的统治和驭民手法。今天,虽然已没有人像他这样说,但照着他所说的在做的却大有人在

今天在提交作业时她回复:“《鼠疫》在上次疫情居家隔离时我已经看过了,现在打算将之前没能坚持看完的《他们以为他们是自由的》看完。”

“阅读就像吃饭睡觉,生命不止,阅读不止。”如果可以,这张书单可以一直开列下去,但单纯开书单是没有什么用的。最重要的是一旦真的开始阅读,她自会找到自己的阅读之路,从一本书到另一本书,从低处通往高处,从这里通向那里。“在乱世中寻获图书宛如在深渊的边缘努力保持平衡。拥有图书相当于努力捡起宇宙散落的碎片,拼成有意义的图案;相当于面对混乱,搭建出和谐的建筑物;相当于聚沙成塔;相当于筑一道堤坝,抵挡时间的海啸。”(伊莲内·瓦列霍《书籍秘史》)想起床头还有毛姆《阅读是一所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没读完,今晚的枕边书就是它了——培养阅读的习惯就是为你自己构建一所避难所,让你得以逃离人世间几乎所有痛苦与不幸

下午带花卷在小区里上体育课时,接到中学部负责人电话,说准备下个星期单独给高中生开语文课,一周两次,每次一小时,问我有没有什么问题。我当然说没问题。这就解决了跨度大难以兼顾各年级的大问题。但现实问题当然有,首先就是上什么内容。准备的课程,教材都还在我这里,没能发到他们手上就大家都静默居家了;讲《水浒传》,学生家里大概率是有书的,但我觉得准备还不充分;思前想后,恐怕还是先要讲两则汉语词汇中的风俗史或者两篇《古文观止》里的文章应个急。

刷宋

二刷王学泰《“水浒”识小录》、孟超《水泊梁山英雄谱》、萨孟武《<水浒传>与中国社会》、徐吉军《宋代衣食住行》四本完成。

孟超《水泊梁山英雄谱》“戏说”的个人解读过多;徐吉军《宋代衣食住行》太细碎,如果功力够,每一处细碎都可作一番文章,可惜也只可与《水泊梁山英雄谱》一起助饭后谈资;萨孟武《<水浒传>与中国社会》,上一代政治学家看“水浒”,难免受时代的局限,阶级、斗争看得过重,什么事一政治化就不好看了;还是王学泰《“水浒”识小录》以小见大有功力又有笔力。不过如果要开《水浒传》的课,就凭读过这几本散书还远远不够,起码还要读完书架上这几本:

鲍鹏山《江湖不远:<水浒>中的那些人》、赵冬梅《大宋之变:1063—1086》、吴钩《宋:现代的佛晓时辰》、周思成《隳三都:蒙古灭金围城史》、郭建龙《汴京之围:北宋末年的外交、战争和人》、石继航《宋朝的腔调:一本书写尽宋朝的社会和生活》、伊沛霞《宋徽宗:天下一人》、宇信潇《逝去的帝国:契丹》、吴天墀《西夏史稿》。应该又超过两百万字了。

除了这些书至少要刷一遍(半数因之前只是消遣阅读,这次不得不带目的性的二刷),《水浒传》不说细读三五遍,起码要谈到的三个“十回”还得再细细读两遍,最好金圣叹批评本七十回《水浒传》也要再读一遍,才勉勉强强算是有点准备了。所以这课,下周是开不起来了。

终归还是一句,自己书没读好,最怕误人子弟。

不亮不光

昨晚枕边书,翻的是马家辉随笔《大叔:我们终于可以聊聊走过的路》,内容就像拉拉杂杂结集出版的马家辉朋友圈,一副洗脚上岸后回顾过往的优越感碎碎念,翻了三分之一,提不起兴趣,困得不行,十点半不到就倒头睡了。

昨天把小学和初中的课备了个开头,至少第一周的课上起来有点准备了。临离开办公室,随手翻了翻《水浒传》。今早带了四本书到办公室:王学泰《“水浒”识小录》、孟超《水泊梁山英雄谱》、萨孟武《<水浒传>与中国社会》、徐吉军《宋代衣食住行》。看看今天能不能把这四本书共54万字再刷一遍,最后再决定高中的中国经典赏析课要不要换成《水浒传》。讲《六祖坛经》我更轻松,因为接触佛教二十多年,虽没有什么造诣,却也没有放下过对佛经佛理的学习,但学生对这个的兴趣肯定不大;《水浒传》学生的兴趣应该会有一些些兴趣,看似随意的通俗小说里,处处都有历史和文化,好汉人人手里的一把朴刀或者头上簪的一朵花都可以讲两节课。但如果没有一点宋、元、明史打底,再加上一些历史知识和常识,怕也是讲不出什么来。因为“《水浒传》不是一时一人完成的,它经过至少是二百五十年以上的酝酿、编撰,最后由一位名叫施耐庵(或罗贯中)的文人写定,因此小说中的许多细节有可能是宋代的,也有可能是元代的,也不排除还有明代的。”(王学泰《“水浒”识小录》)只是就小说说小说,就大可不必了,高中生就算没读过《水浒传》全本,精彩章节、故事应该还是知道不少的。

书读少了,见识少了,沉淀少了,斗胆做了老师,临阵磨枪也是捉襟见肘力不从心不亮也不光。

堂吉诃德的小辫子

昨夜枕边书是《水浒传》,因为想换高中的中国经典赏析课内容。宋十回、林十回、武十回,一个六周讲一个十回,刚好一个学期。换课的好处是相比下来要“安全点”,难度在我的时间和精力来不及备这么多课,一个学期全靠“吃老本”恐怕“吃”不下来。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拿到上这个课的学生名单,不知道学生情况,他们是什么样的家庭和教育背景,对什么样的文本比较感兴趣……毫无所知,这课也是无从准备,只好边上边调了。我极其厌烦这样的状态。

来自某互联网大厂的学堂新自媒体负责人纳闷:中小学的老师都带学生出去“欢乐周”了,为什么黎老师你可以一个人留下来?我说,打个比方就是我需要在一个星期之内,将一个涵盖高、中、低端客户的系列新产品完成从设计、开发、出样、量产、投入市场和售后的工作;这在一个大厂,是一个跨多部门,参与人数从十几人甚至上百人耗时数年的项目,而我只有一个人、一个星期、一堆书。这也就是我说的“一个人活成了一支队伍”。

“一个人活成了一支队伍”的坏处就是,个人的短板就是课程的短板,并且设计的课程受设计者的个人特点限制,难以复制;好处是自己的智识和能力就是自己的天花板,想要提高就要像堂吉诃德一样,拉着自己的小辫子把自己从泥淖中拔出来。如果没有这种挑战和成就感,这些课对我来说还没开始就已经是煎熬了。

很多时候,我觉得自己其实就是一个堂吉诃德式的人。

一地鸡毛

两岁不到的二娃在乌当区医院住院部综合楼五楼住院,昨晚82岁的老爸住进了同一栋楼的十楼,肺气肿。大娃马上开学了,我还有从五年级到高中的课要备。曾经我以为自己是中年生活的幸存者,现在看来,也是一地平凡而油腻的鸡毛。

下午从医院回到家,给我即将在中学开课的学生家长发去了一封信——

XX下午好!

根据学堂的安排,由我来担任XX这个学期的中文课教师。

本学期我编的中文教材分为甲、乙、丙三编各一卷,近八万字。

甲卷教材,为以历史为脉络,包含但不限于七至九年级(及少量高中)语文、历史(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和地理学科内容的先秦文学卷;

乙卷教材,为以节气为线索,从处暑至大寒,包含但不限于一至九年级五十首古诗词;

丙卷教材一卷,为五十个容易读错的字词,以加强字词句基础。

本学期的中文课作业,有每周的开放性书面课题作业,也有每天的课堂口头分享、讨论和字帖、“每日一记”的微写作。字帖要求为古诗词字帖,字体推荐楷体,需要家长与孩子商量后提前购买,欢乐周后的第一个教学日(9月5日),XX就需要提交本学期的第一次字帖和“每日一记”作业了。

依照我的课程惯例,本学期的课程也列出了包含25种(本)书的书单,这些书作为课程辅助教材和延伸阅读资料,将共同构成整个课程体系。其中6种课堂必读书和辅助教材,学堂已为XX购买,欢乐周后正式开课首日将发到XX手上。下面列出的其他19种,建议购买为家庭基础藏书或亲子共读书籍:

| 《山海经》 | 《淮南子》 | 《墨子》 | 《韩非子》 | 《孙子兵法》 | 《战国策》 | 《左传》 | 《史记》 | 杨联升《国史探微》 | 顾颉刚《国史讲话:上古》 | 傅斯年《夷夏东西说》 | 钱穆《国史大纲》 | 卡罗琳·拉灵顿《北欧神话》 | 斯瓦布《古希腊神话与传说》 | 詹姆斯·费尔格里夫《地理与世界霸权》 | 米切尔·巴德《为什么是以色列》 | 丹尼尔·戈迪斯《以色列:一个民族的重生》 | 西蒙·蒙蒂菲奥里《耶路撒冷三千年 | 理查德·迈尔斯《迦太基必须毁灭:古文明的兴衰》 |

最后,是这门课的主旨,也是开课说明,或许能有助于您了解我的课程设置为什么是这样的——

中国人的故事,常起于追忆,所以中国最好的故事,藏在史书列传和诗歌中;在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的人文精神中;在记录一个人如何成为一个人的过程中。这就是这门课程的主旨——学者之路——激发课程参与者自我发展的兴趣、想象力和对未知领域的探知欲,并具备自学、探究、合作、思辨和创造力等能力的终身学习者的学习和成长之路。在这条路上,不存在固定不变的教育者或被教育者——教师或学生。有时老师是学生,有时学生也是老师,而“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

(又)从五年级古撑到高中

差点决定停更博客。但想起“放弃是最容易的”,都敲了小二十年了,就稀碎稀碎继续敲吧。

有一种无奈,读过的某一本书插在书架上,它一直在那里;突然有一天需要用到这本书时,却怎么也找不到。

新学期在中学的课,除了六、七、八年级的综合中文课,还有单独的六年级语文课和高中的中文经典赏析课。

准备单独给六年级的课里增加一点历史和文学常识,但楼上楼下书房客厅跑了两趟趴在书架上密密筛过,就是找不到许晖《100个汉语词汇中的古代风俗史》这本书。无法,只好带《幼学琼林》、吕思勉《中国文化常识》、郑振铎《中国文学常识》三本出门,看看那本书更适合,或者三本综合一下。

高中的中文经典赏析课,假期里校长告诉高中部负责人,要求我准备这个课程,新学期开课。本周一返校,中学部课程计划里又没有这个课;昨天周四,最终确认要开这个课。颇为波折。这课今年依旧是雕版印刷竖排繁体瓷青纸封面四眼线装的教材。

周一,小学部负责人让我继续上小学五年级的阅读写作课,每周有两次共四节。想想要从五年级一直上到高中,课程跨度太大,备课量更是巨大,就驾轻就熟讲《西游记》算了。但学部负责人希望讲“薄一点的书。”薄不等于浅,于是选了洛伊丝·劳里《记忆传授人》、琳达·休·帕克《碎瓷片》和洛伊丝·劳里《数星星》三部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金奖作品。

《记忆传授人》的故事是在一个乌托邦世界,支撑这个“完美社会”的不过是谎言。十二岁的乔纳思被选为“记忆传授人”去维护这些谎言。最终,他选择真相,哪怕是使这个“完美社会”崩塌。

琳达·休·帕克《碎瓷片》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积极乐观、谦逊和负责任的故事。

《数星星》的故事发生在二战时期,当纳粹在丹麦追捕犹太人,10岁的安妮挺身出来保护她的犹太朋友时,她才第一次通过自己的行动,深深体会了保持勇气的艰难。

具体的课程内容,我要这两个星期重读了这三本书后才能完成。

《三近斋摭录甲编卷一(先秦)》、《三近斋摭录乙编卷一(古诗词五十首)》、《三近斋摭录丙编卷一(易读错字词五十个)》,昨天下午在小学部全部打印、装订完毕,今天下午学生报到时就可以发了。

我实在是希望学堂能尽快找到一位真正的中文教师来接替我,因为学问浩如烟海,我所知的连九牛的一毛都没有,只能勉强胡乱教教自己的娃,当老师教别人的娃,心里没底,只能是“古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