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教书记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观自在·十六】成全和成就

学生吴在“每日一记”里写:“今天悟出一个道理:及时行乐。人生不过寥寥几十年,过好自己,别留遗憾,我们,只争朝夕。”我好担心,担心她摆烂,于是留言:“‘及时行乐’不是摆烂憨玩哈。是一条鱼,要从小溪到江河,到湖海;是一只鸟,要从小树林里飞到天边飞到海角;是要拼尽全力成全自己,成就自己。”她的六周笔试《千江有水千江月》,拿到了“A”,我留言:“只有心中有月之人,才能看得见天上的月亮,也才能分得清映在千江中的同一个又不同的月。”

“历史最重要的就是思考,去思考为什么这个人写的这个人物和另一个人写的这个人物不一样,为什么这件事会是这样,而不是去背、去记。当我们去思考的时候,我们就是历史的一部分、世界的一部分。”读到学生沈本学期第一个六周中文笔试的这一段时,我已经不在乎他的书写是否整洁,标点符号使用是否完全正确,留言:“这就是‘千江有水千江月’了。就这一段,就值得一个‘A’。”他在作业最末写:“感谢我的人生导师豆哥让我认识了历史,给予我帮助,哪怕我说的事再怎么无聊,豆哥您都会耐心听下去,哪怕我说错了也会帮我改正,谢谢豆哥在我人生中点了一把火,让我这个火把有了光。”我回复:“‘人生导师’可不敢当。我们的缘分就是‘历史’。” 虽然他的状态一定会有反复波折,未来也不一定就会走上历史研究这条路,但我觉得已经不用再为他的未来太过担心了,他会慢慢成为自己,成全自己。

正因为生命有限,所以才更应该努力不懈。(服部平次《名侦探柯南》)

【观自在·十五】花见之行

昨晚熊猫老师在微信说,要不明天我们带他们去“花见”,来一节户外课?于是今天上午第二节课一下,我们三位中文老师和学部负责人帅老师、黄老师,还有艺术课底老师带着几十名学生在营盘山山体公园里的樱花树下,上了一节“花见之行”中文课。

下午在家长群里,我发了两条信息。

一条是梁文道在《悦己》里的一段话: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变化,就是来自这种时刻。

一条是:今天活动开始前,在樱花树下,熊猫老师介绍了“花见”的民间习俗,我读了三首“俳圣”松尾芭蕉的俳句,并解释了要求大家不要携带电子产品的原因——

上个月,马斯克宣布完成了全球首例脑机接口设备人体移植实验;上周,马斯克发布了一段与猫女机器人共舞的视频;昨天下午,熊猫老师给我听了AI只用10秒钟就完成的谱曲、填词、编曲、伴奏和演唱的歌曲。不久的将来,可能就在5年后,一位机器人(他/她)就可以陪我们下棋、运动、读书、看电影、聊天八卦,为我们烹饪美食、制定行程、打理家务,那时大多数工作也已由机器人去完成,并比我们做得更好,我们将要成为什么?能成为什么?

如果一味依赖电子产品去认知世界,我们认知到的极有可能不是真实的世界,只是电子产品推送给我们的世界;我们不是在使用电子产品,而只是硅基生命体用数据信息豢养的碳基宠物——甚至沦为《黑客帝国》中为硅基生命系统源源不断提供能源的生物电池?或早已是这样?如果不想活成那样,就要跳出屏幕里的世界,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去闻,去触摸,去表达,去做一个活生生的“人”。不要害怕错过什么,因为关于未来,没有人会错过。与其向外求索去追赶这怎么追也赶不上的演化,不如向内寻找人类诞生以来的那个“不变”的所在,学会和自己的内心相处,那将是人生最后的盛宴。

没有说出来的是:身处中国西南落后地区,我接受的又是落后的教育,我和子女根本无法理解和追赶这样的演化。就像《三体》,知道科学已经崩塌、三体人即将到来、人类面临怎样危机的,只是极少数,少到几十亿人中只有几十个的极少数。如果人类中最聪明的一群人也拯救不了人类,那懵懂之中的几十亿生命,意义何在?我不想在懵懂中死去,我希望能通过修行不自欺,安住于当下,柔和地对待自己。但是,这好难。所以,人生就是修行,人生继续修行。

【上课记·卅三】中国文化常识课学期计划

这一年来,我给出国留学预备班(高中)上的课,在课表上的课程名是“中文经典”。当然,也一直在试图读点中文经典。这个学期开学前,给学部负责人帅老师说:“我这个课就不叫‘中文经典’了,改为‘中国文化常识’如何?就讲点汉语词汇里的风俗、历史之类的趣味常识如何?”其实是清楚自己的斤两,不敢讲,也讲不了经典。

这个学期,这门课的计划是讲十五个日常词汇。还好读过许晖的七本书,有一百多万字打底——

我们现在使用的日常词汇,如果追根溯源,能发现怎样更迭变化、出其不意的故事?词汇的变迁隐含着什么样的真实生活细节?历史严肃的面孔下,有多少有趣的风俗被人遗忘,又在多大程度上能被还原?中国文化常识课,通过生活里耳熟能详的日常汉语词汇,了解中国从古至今的风俗文化演变。

1、“名”和“字”原来是两回事
2、“鼻祖”跟鼻子有什么关系
3、“阁下”为何是敬称
4、“脍炙人口”的“脍炙”到底是什么
5、“灯红酒绿”的酒真的是绿的
6、“风调雨顺”竟然是指四大金刚
7、“呵呵”真的是苏东坡发明的吗
8、“惨绿少年”为何是形容风度翩翩的男子
9、“漫画”原来是一种鸟
10、“哄堂大笑”出自一项有趣的制度
11、“毛病”与“毛”有什么关系
12、“梨涡”为什么指美女的酒窝
13、“千金”本来比喻的是男孩子
14、“在下”竟然是裹脚布
15、“屋漏”不是指屋子漏雨

【上课记·卅二】菩萨手里也拿着念珠

开学了。还好第一周是“欢乐周”,师生一起学习《学生手册》、运动、户外活动,不在教室里上课。

周日发出的校长周报里,颜校长要求不参加“欢乐周”活动需要向他请假。于是发信息“我疑患痛风性滑囊炎,左脚不利,徒步参加不了,望谅。”把请假获得通过给学部负责人帅老师报备,发信息说:“不能说谎的。脚是真的不舒服,徒步是真的不想参加,教材是真的没有编好。”为什么要自己编教材?如果现有教材无法应对当前教学现状,又没有天降神兵出现递给我一套现成的材料说“来!我们就按照这个课程体系和匹配的教材来”,那就只能靠自己了。观音菩萨手里也拿着念珠,求人不如求己。

早上背着一堆书来,下午背一堆书回家;第二天换一堆书背到学堂,下午又背回家。过去两天,编成这个学期初中的中文教材十六个周主题,四个番外篇共二十个周主题中的八个,感觉脑力、体力被掏空。

中文教材是从自己编的1.0版本升级到2.0版本,两个版本间隔了3年,不论是学生的程度、状态,还是教学目标、要求和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需要在篇目上作增减、要求上作调整,作业也要重新设计。2.0版本共选五十七位唐朝诗人的一百三十三篇诗文,较1.0版,人物增加了五位,诗文拿掉八篇,增补七篇(其中有三篇是我的备课读书笔记),编成的八个周主题里就有两个基本上是全新的。

编成的八个周主题是——

【主题二十九】隋: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主题三十】唐人五十家之一|初唐四杰: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主题三十一】唐人五十家之二|春江花月夜:孤篇横绝 竟为大家

【主题三十二】唐人五十家之三|孟浩然: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主题三十三】唐人五十家 之四|七绝圣手王江宁: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主题三十四】唐人五十家 之五|诗佛王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主题三十五】唐人五十家 之六|李白: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主题三十六】唐人五十家 之七|崔颢: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今天是“欢乐周”第三天,全部师生去户外徒步,我继续在办公室一个人编教材。

【上课记·卅一】一通忙乱,几个消息

提前三天返校准备新学期开学,一通忙乱,几个消息:

1、返校前一天,给中学部负责人S老师和H老师发去信息:根据工作群里发出的课程安排,新学期我要上的班级和课程有中文一个班(3班)、中国历史两个班和中国文化常识一个班。

这些课,由于学堂没有指定教材,因此都需要自编或自选。

寒假还剩三天。我这个假期备课阅读已近200余万字,然而语文2、3两个班的统一中文教材《唐人五十家》2.0版还没有编完,6—9年级中国历史两个班的教材还没有最后选定,出国留学预备班和预科班的中国文化常识课教材也还没有开始编选。

对我来说,这个假期只有三周,时间太紧,这样的课程备课量非常大。我争取在23日能提交一份三门课程的学期教学计划框架。并且新学期除这三门课外,包括游学在内的其他课程和自媒体的工作再无力承担了。望谅!

2、上个学期期中突然要求的每天的教学反思,本学期改为了每周记录。于我不是好消息,也不是坏消息,就只是个消息。不过似乎表明校委会(Y校长)也意识到形式主义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带来内耗和怨言

3、临下班前,Y校长在工作群里发信息,让我和去年曾做过一段时间自媒体的年轻老师S去他办公室。收到信息时我已上高速,于是口授太座回复:“老父亲住院,已离开学堂,抱歉。”晚上将发给中学部负责人S老师和H老师的信息截图发给Y校长,然后发信息补充:“如果是关于自媒体工作,当前的教学要求和内容,已远超出我的能力,难以驾驭,仅是在勉力支持。精力和体力都无力再承担更多工作了。望谅!”

4、最终确定中国历史两个班的教材为林汉达、曹余章的《上下五千年》和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并将选择依据发给H老师并询问教材是学生自己买还是由学堂统一买。H老师问让学生自己买是否可行,我说:“学校不提供教材,让学生自己买,不太合适。”

5、要各任教人员给新版《学生手册》提供一份个人简介,我的是:黎明(图书管理员)知识可以治愈无知,但拯救不了愚蠢,而我唯一知道的是,我一无所知

6、基于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以达到现有资源和能力能应对的程度的原则,提出了一个课程规划——整个中学部(六年级到高中),分为两个教学系统,即留学体系和预科体系,并在会上对这个设想做了解释说明。未获采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执念。能改变自己的都是神,所以试着去改变别人或者要求别人怎样做的时候,八成是在自讨苦吃。于是,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埋头上课就好了。

7、《唐人五十家》2.0,周五下班前编完第一周的内容,也是自编教材主题二十九:隋,打印出来给熊猫老师,她周末好备2班的课。

8、下周是开学欢乐周,我不参加任何活动,闭门编教材。否则课怎么上?上什么课?吹散牛追忆往昔么?往事只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上课记·卅】对标女儿选中国史教材

每个学期,七年来,每个学期我上什么课或者上不上课,都在调整,甚至是学期内都有多次调整,这一度让我不再想上任何年级的任何课。因为调整太过频繁和随意,我来不及准备课程疲于应对,还要面临一拍脑袋突然而来的对任课者的教学考核,学生的学习就像敲叮叮糖东一点西一点不知所云没有成果。以刚过去的这个学期为例,开学时我上七、八年级的地理、历史(中国史),出国留学预备班的中文经典和游学课;开学一个月后增加了中文课,并采用了我的自编教材;一月后,又增加了九年级世界史。于是这次在寒假开始前再次要求学部负责人,务必提前告诉我下学期要不要上课,上什么课。还好,这次终于得以有一点提前准备的时间。

下个学期我不上地理课,这个假期,除了调整、完善新学期文史地自编教材“唐人五十家”内容和备课,却还要为新学期的中国历史两个班选定教材。学部负责人说,从六到九共四个年级的历史分为中国史和世界史两门,每门只开两个班,我上中国史。这就意味着,用哪一个年级的教材都不足以应对这个课程,学堂又没有提供教材,自编教材亦绝无可能,唯一的路就是寻找历史类的书籍来作为教材。

历史1班的教材很快就基本确定下来,考虑到低年级和学生母语程度较低,拟选林汉达《上下五千年》。这套书75万字,用262个故事串起中国历史从神话时代到晚清的中国史,我和花卷都读过,有趣味性,又能加强学生的识字和阅读。

历史2班的教材就比较麻烦了。我只能对标花卷的七年级程度来选教材。最早觉得《易中天中华史》比较合适,可惜已成为“禁书”;想用钱穆的《国史大纲》,但考虑到这个班最低程度才六年级,就作罢;改选陈寅恪、张荫麟等人的《西南联大国史课》,读下来估计学堂只有九年级以上且基础不错的学生能用;又另选吕思勉《中国历史常识》,因里面有大量史书典籍文言引用,对学堂中学生来说还是略显艰深,“现代四大史家”中试了其三均不适合;再选了柏杨《中国史史纲》,文字轻松且有中外交叉呈现,但输在略显戏谑;最后爬在书架上挑了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采用我个人认为很好的中国与欧美史比较研究的方式,今天读到“安史之乱”。早上还把这书给花卷读了两页做测试,她说基本上读得懂。但也还是有个难题,这书对史料的压缩度太高,如果采用为历史2班教材,需要我补充大量内容,这还是在采用一个框架自编教材。因此,就想再读一读《剑桥中国史》看看是否合适,但我没有这套十六卷七百余万字的大书。在当当网上查了价格,折后约1200元。我个人是买不起了。想到是为了开课所用,可以试试申请课程经费,于是将这个选教材的过程在微信告诉了学部负责人,获准购买。下午查到这套书已从成都发货。明天年三十,或许大年初一或初二能到?

一觉醒来的胡思乱想

两天前,任飞老师发了一个视频给我。内容是马斯克的脑机对接完成了第一例人体接入。“现在就是未来”。我说。

今天醒得早,想起这事,拿起手机按了一点想法,随手就连同那个视频发到了中学生群和全体教职工群里。现在回头看看,有一千五百多个字——

这是前两天任飞老师发给我的视频。

上个学期末,有天午饭在和任飞老师、周双玲老师聊天时,我们说到,相信最快在五年内,甚至是下个月、下个星期,人类将实现脑机对接,通过大脑思维而不是语言和行动去实现对外部世界的影响。
三个在偏远贵州的中国人在几十天前闲聊的一个想法,地球另外一端的另一个人——马斯克已经实现了。很快,这个植入人体内的芯片将不仅仅是这些用途。

预计在未来的几年内,过去几千年整个人类积累下来的知识,将成为这种芯片的基本配置内容。

以中文课举个栗子——不久的几年后,四万五千首唐诗、二十余万首宋诗和莎士比亚、狄更斯、托尔斯泰、海明威(我不喜欢海明威)的所有作品和超过一千五百种解读,是每个人都自然拥有的,储存在脑子里的“知识”,你会知道《诗经》如何用世界上现在和曾经存在过的语言和文字(包括甲骨文)来表达。任何“标准答案”都是一个笑话。这时候我们的“飞花令”测试的就是对大脑、四肢、芯片这些工具使用的熟练程度和新功能的“开发”(成为复仇者联盟新成员)以及对这些功能的认知、理解和应用,最终这些知识能多大程度影响你的现实生活,并是否引出你对世界的认知、思考和判断这个“智慧。

也就是说,现在绝大多数学校和老师(尤其是只会刷题的学校和老师)中正在进行的,基于基础知识和语言的学习将会迅速被淘汰,因为人类不再需要这样的学习方式,这些知识已经是每个人都拥有的“标配”;人们需要学习的是如何学习——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整合和创造。

在这一点上,最先被淘汰的就是“老师”。如果老师认为知识等于智慧,记忆等于认知,那就是最大的无知。

现在即是未来。佛陀在《金刚经》里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我认为面对未来的较好方式就是活在当下——因为不论是否愿意,未来,总是源源不断到来。

所以我在想,六到九年级中文课的基础,也是根本,需要让来参与这门课的学生学习和掌握到的技能是什么?

我觉得在当下,除了阅读和写作,再没有其它值得学习的了

据说,AI现在自主搜索最多的关键词是“可控核聚变”。

我认为这只是目前人类对AI的恐惧而引起的假设,但一定是未来会发生的,因为现在能够控制AI和医学发展的,似乎只剩下道德了。

“可控核聚变”意味着能量无限。意味着人类对AI“拔插头”这个杀手锏失去威慑力,意味着AI已经具有了自我意识,已经开始接管这个世界。

自我意识是“两暗一黑三起源”的根本。但是人类至今仍然没有弄明白意识是如何诞生的,而意识是理解生活和世界的基础,否则人生当中的所有都是无法解释的。

基于母语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表达),正是对意识和思维的训练。因为不论中文还是英文、日文、德文,所有的文字都是符号,表达和传递的都是想法、感知和情绪(AI是没有情绪的),人类才能知道“愤怒”和“开心”是什么,“道德”又是什么。

两周前和帅亚萍老师有过一次关于英语学习必要性的讨论。

我们达成的共识是,在很短的未来,单纯出于(跨文化和地域的)生活需要的多语种学习将变得没有必要。因为就像《星球大战》和《流浪地球》系列电影里那样,只需要一个耳塞翻译器,多星球和国家的人们用母语表达就能与他人无障碍交流。那时更加重要的是对文化体现出来的文学和人性的感同身受。

所以我认为中文课的核心是阅读和写作,是所有学科的基础,而文史地共同构成了中学这个基础阶段的人文基础——

地理是从自然和人文角度对“世界”的认知(胸怀世界,得先知道世界在哪里);历史是尝试弄明白我们现在为什么是这样,还有没有其它可能,也才有可能站在前人的基础上,活在当下,面对滚滚而来的未来。

我们不是要去迎合变化,而是寻找到那个不变的。最终支撑人类的,将只有宗教,或者宽泛一点说,是“信仰”。

一觉醒来,或者说年纪大了睡不着的胡思乱想。

坦然面对变化和挑战

前天(1月30日)下午5点,H老师来电话,关于我下个学期的课程安排,我们聊了一个多小时。大概是我继续上语文3班和中国历史、游学,高中和“火人”班中文我希望二选一,地理由J老师来上。历史分为两个班,中国史和世界史同步。地理和世界历史都采用国际教材。

昨天早上我在微信给H老师发了长长一段担忧——

昨晚认真考虑下来,如果没有较为深厚的学科基础和丰富教学经验的学科老师接任,我还是希望继续上文史地三门。

因为在文史地跨学科教学一个学期下来,基于地理,结合历史和语文课程,刚刚培养起一些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如果下学期新老师、新教法,教师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没有一定的了解,恐怕对课程的延续性和师生磨合都弊大于利,也会打乱基于地理基础上的历史教学和语文课程体系的建立和可行性检验。

并且下个学期是八年级地理会考,我还是希望能检测一下我的这种地理教学到底成果如何。

我希望文史地跨学科教学的教学,能有两三年的持续教学实践,这样持续的课程才能建立一点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学习路径。否则每个学期都调整,断断续续难以建立起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也不利于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总结。

因此我建议J老师可以上游学课。游学在我看来是全学科的PBL项目课程,从游学项目的角度开始接触文史地和项目课程,找到感觉积累基础后,再根据他的意愿调整课程可能会比较稳妥。

地理会考的时间都是每年6月,中考第三天的下午。

之前的地理老师,只给现在八年级的学生上了七年级地理上册两个单元。刚结束的这个学期,我给八年级上完了八上内容,复习了七上内容。新学期要上完七下和八下内容,如果这个时候换J老师来上地理,对他来说挑战应该也会很大。

八年级会考结束后,如果不在国内上高中,如果不选择国外大学的相关专业,那七八年级地理内容大概率会上这些学生们以后的地理基础,甚至对“世界”这个概念的地理认知基础。我觉得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两年的地理基础是很重要的。

今早收到H老师的回复——

豆哥,早上好。

关于语文课和历史课的调整就像上次我们沟通的那样,你这边主要负责中国历史1班和2 班,语文课负责3 班。地理课这边目前我认为将课程让J老师上的原因是我们会使用国际教材,关于会考的事情我们方便时电话沟通一下。国际教材有教师用书,又成熟。我们不用英文教学,只是内容用教材,尝试部分学术词汇用英文。具体我们能不能适应,是否合适,我们共同尝试,观察。不行的话,再调整了只有。

我回复——

地理使用国际教材我觉得是件好事。至少这个计划听起来不错。我作为家长和任课老师,看到对教学有更加务实的态度了。语文3班和两个历史班,以目前的学生状态和教学来看,我没太大问题。但实话实说,这两门课,从教材到设计到教学目标到方法手段,基本上是从无到有全靠自己,对我的挑战也很大。但我愿意面对这样的挑战,因为还是那首歌:我们都是和自己赛跑的人,我们身边都有一卡车的难题,不知道成功的意义,就在超越自己。我们都努力做好自己吧。做好自己,当我离开这个世界时,我才能坦然说:“我做到了。”

突如其来的寒假

原计划,这个星期还要返校监考九年级的期末考试,完了才算是这个学期结束。但从周一开始的大降温和大雪,让教育局取消了九年级的所有考试,寒假,就这么突如其来的开始了。

这两周,在学堂的微信公众号,密集推出了一系列基于真实教学的的内容,其中多条是关于熊猫老师的,她担心自己的“曝光率太高”。我回复她:“这两个星期的推文,其实就是在解决一个问题:提供证据。

你看过去一年学堂公众号推文、视频号和各社交媒体上的内容,都是在传递‘我们和别的学校都不一样,我们在做的才是真正的教育’这样的理想和情绪,但缺乏证据。怎么做?谁在做?做得如何?距离那个理想还有多远?

没有证据,所有的传播渐渐就都成为空洞的口号。

所以,这两周的每一期都是在提供证据——对,我们做得还不够好,但我们没有停止反思,我们一直在做。

我们无法要求所有学科的老师都参与进来,但我们可以做好自己。”

她仍然担心,我们这是“在给自媒体的工作人员擦屁股……然而并不会收到感谢……还可能说我们在搞事情。”我回复:“成功不必在我”。

今天推送的头条,“幸福·教育谈”第三季,是留学中心帅老师转来的,十位学堂各学部老师关于“什么是好的教育”感言,目的在于为周六(27日)的校园开放日做宣传。次推位置是我在2018年填词,熊猫老师演唱的幸福校歌《幸福一天》,我敲了几段文字说明了一下为什么要再次推送这首歌的原因。

好的教育可能有的样子

出国留学中心的负责人帅亚萍老师说:“我们的校歌,每次听我都很感动想哭,这首歌可以唤醒大家看到教育该有的样子,而不是一味去卷。”

我有写博客的习惯,已持续了19年,这让我能从过去的记录中找到这首校歌是如何诞生的——

2018年3月20日,在幸福家园小区1803室充当我和邹佳伶老师办公室的杂物间里,她突然说,好想有一首校歌,就像《ハンバート ハンバート》这样让人感到清新愉悦的。

她把歌发给我听。罩上耳机,虽然不懂日语唱的是什么,但闭眼就能从节奏中看到有个小孩欢快走在上学的林中小路上,阳光从路旁树叶缝里稀稀疏疏洒下来。

“要不豆哥给这曲填个词?”她说。

“我一个老者,做不来填词这么文艺的事,还是找中学语文教学组的老师更靠谱。”我说。

“凡事总有第一次嘛。试试呗?!”她说。

嗯,凡事都有第一次。

到5月4日,历时一个半月,这首从1.0版的《林中小路》到4.0版的《幸福一天》的校歌就算是完成了。邹佳伶老师首唱的效果让我觉得,自己与金曲奖最佳作词人之间,似乎只差一个方文山的距离。
这首歌的词,是我以当时在幸福学校上一年级的女儿的日常为蓝本所填,也是送给女儿成为幸福学校第一届一年级小学生的礼物。现在女儿在幸福学校已经上七年级。每天在学校陪伴着她,看着她正不紧不慢,以自己的节奏成长,让我常常想——好的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这算是好的教育吗?

我回答不了。因为在我看来,教育和医学很像,都是什么都不确定的科学,什么都有可能的艺术。但我认为,世界每秒都在变化,人也是世界的一部分,所以教育不只是要向外寻找,也要向内探索。寻找世界变化的规律,探索内在的成长,最终要学习的不是变化的东西,而是要找到那个不变的——阿基米德来到现在,如果他不上补习班补上大量的数学、物理和化学等理科知识,完全不能与一个高中生就理科问题展开对话,因为认知不对等。而如果老子、孔子、孟子、苏格拉底、柏拉图来到现在,我们讨论的,仍旧是那些话题——人的本质是什么?世界是什么?认知是什么?

于是,邹佳伶老师再次将她首唱的《幸福一天》发了出来,让我们在她的歌声里听听,好的教育,可能是什么样的。

我在微信朋友转发了这一条推文,又再配了一点文字说明:

【给女儿的礼物】2018年,是我在幸福学堂做自媒体编辑的第二年,也是做打酱油的语文老师的第一年。这一年女儿花卷从学前班升到一年级,成为幸福学堂第一届一年级学生。

那年新学期开学,熊猫老师让我给幸福学堂的第一首校歌填词。想:女儿上小学了,就给她读书的学堂写一首歌作为礼物送给她吧。

观察一个半月花卷在学堂读书的每一个“幸福一天”后,完成了这首校歌。

八年来,满地江湖,吾尚在。

母语力

出国留学中心负责人S老师在微信群里,发出了2022年6月的 AL戏剧、英文文学、历史的考试大纲试卷、答案还有考官报告,说:“大家感兴趣可以研究看看。如果我们能(在现已开设学科基础上)搞起来,那真的是贵阳的国际课程圈顶配啦!AL的历史,豆哥可以借助翻译器浏览看看,我们不一定开,但是可以看看国外课程的高中历史大概要求是个什么水平。”

借助翻译插件,AL的历史考纲、试卷和答案,大概看了个五五六六。有几个感受:

1、考试的范围、答题的要求,甚至要考的题目都很明确,便于教与学把握重点,但并不代表这个考试就变得容易了。

2、考的不是通史,也不是对年代和事件的简单记忆,而是基于地理常识,通过对历史材料的理解、分析建立认知的能力,以及文字表达的能力。也就是文史地综合的“为什么”而不是“是什么”的历史观点性文章的写作。

3、对书面表达的规范性要求较高。在评分标准中,是否得分似乎是根据拼写、标点符号、语法的质量来判断,并且表达的含义应是清晰、准确,不含糊的(或许这项指的是“卷面分”?)。

4、需要学生有一定量的学术阅读量和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因为从四份试卷中的题目来看,要拿到理想的分数,除了教材(如果有的话),我脑子里一看到这些题目就弹出来至少10本以上的必读书。

5、对英语读写的要求比较高,阅读至少是要能读懂英文原版历史大众读物的水平,写作至少是能在规定时间内能独立完成一篇小论文的水平。

这个学期第一次尝试同时教七到九年级文史地三个学科,期末的文史地跨学科综合测评算是误打误撞向这个方向迈出的第一步尝试。以当前现状,如果我的任教学科不调整,仍然保持文史地三科,以达到AL考试应具备的素养为教学方向,三年后一路跟随的学生应能具备这个母语能力。如果有学生确定出国留学方向而不是国内应试,如果有AL历史中文版教材,我觉得我再努力一把,是有成为AL历史中文助教的可能的。

最后,我仍然坚持,是否能拿到AL高中历史测评比较理想的成绩,打底的还是中文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也就是我的那个观点——语文不好,科科不好。这个“语文”不是狭义上的语文学科,是基于母语的语言、文字、文学,历史和地理的知识性基础、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分析、理解、提出问题、表达观点的能力和素养。这个是不是可以简称为“母语力”?